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比较文学PPT整理(共13页).doc

13页
  • 卖家[上传人]:des****85
  • 文档编号:245525969
  • 上传时间:2022-01-25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49.50KB
  • / 13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第一章 比较文学的定义与功能第一节 什么是比较文学 比较文学是一门诞生于十九世纪末期的新兴学科,是一门对不同民族的文学进行比较研究、也对文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进行比较研究的学科一、 比较文学的形成与发展1、 比较文学的形成,是历史的必然,是时代的要求2、 比较文学的史前史与学科史由于西方历史文化的一体性,西方人在比较文学的史前史阶段主要进行跨越民族界限的文学比较研究十九世纪七、八十年代,在欧洲,随着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和世界市场的形成,随着科学文化的迅猛发展和比较的意识与方法在学术界的广泛运用,随着浪漫主义文学运动,比较文学学科开始形成,其标志是:(1)出现了比较文学杂志:(2)出现了比较文学理论著作;(3)大学里设立了比较文学课程比较文学形成后,其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1)十九世纪七十年代至二十世纪五十代: 法国学派—— 从事影响研究(“跨越”、“国际文学史”),为其建立了完整的理论体系,使用严谨求实的研究方法(考据),并用累累的研究成果证明了比较文学的价值,使比较文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而确立了牢固的地位,功不可没 但是,法国学派的理论与实践有狭隘性、机械性以及文学沙文主义倾向等局限。

      2)二十世纪五十年代至七十年代: 美国学派—— 从事平行研究与跨学科研究(“跨越国家界限与学科界限”、“文学研究” ) ,扩大了比较文学的研究范畴,也使比较文学有了向纵深发展的可能性,但有狭隘性和理论不够严密、导致研究范畴过于宽泛的弊端3)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之后:中国学派—— 开创了跨文化体系的东西方文学以及东方各民族文学的比较研究,进一步拓宽了比较文学的研究范畴,为进行全球范畴内的比较文学研究开辟了道路中国比较文学在史前史阶段更多地进行跨学科研究 鸦片战争之后,林纾、梁启超、王国维等学者就中外文学、文化进行了一些比较研究,拉开了中国比较文学的序幕 “五四”时期是中国比较文学的兴起时期,中国学者从西方引进了这门学科茅盾、吴宓、许地山等学者写出了有份量的学术论文,一些大学开设了比较文学讲座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是中国比较文学的发展时期学者的队伍扩大了,出现了钱钟书、季羡林、朱光潜、陈铨、崇白华、李健吾、李赋宁、范存忠等学贯中西的学者,学术论著的质量和数量均有提高,一些大学开设了比较文学课 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是中国比较文学的低谷时期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中后期,港台的比较文学研究开始活跃;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大陆的比较文学研究开始复兴。

      1985年中国比较文学学会成立,以《中国比较文学》为会刊1995年成立了中国比较文学教学研究会出现了大批中青年学者如乐黛云、陈惇、卢康华、孙景尧、饶芃子、曹顺庆等1998年之后教育部将比较文学列为高校中文系的主干课程 二、比较文学的名与实(一)名称“比较文学”作为这一学科的名称并不贴切二)定义:比较文学是跨民族、跨语言、跨文化、跨学科的文学研究1、性质; “比较”是学科观念、研究的基本立场,即“跨越”式的多元思维;也是具体的研究方法、手段;“文学”指文学研究2、研究对象比较文学研究具有“跨越性”(四个跨越)、“可比性”(同中有异、异中有同)的文学关系: 亲缘关系 类同关系 交叉关系(三)研究目的 比较文学研究的最终目的,在于以世界性的眼光来总结民族文学与人类文学的特性、规律,加强民族文学之间的沟通,推动文学的发展四)学科特征 1、开放性 比较文学的研究范畴(时空;研究对象及其形式、价值;学科)与研究理论、方法是开放的;2、宏观性3、理论性第二节 比较文学的意义一、比较文学为文学研究开拓了新的领域、途径,能够帮助人们全面、准确、深入地认识文学现象;二、比较文学能够帮助人们拓宽知识视野、增强思维能力;三、比较文学能够促进国际文化交流、改善人类生存的人文环境。

      第三节 怎样学习比较文学一、弄清基本概念;二、课内学习与课外学习相结合;三、思考;质疑;应用本章基本要求:了解:比较文学理解:(1)比较文学与传统文学研究的区别 (2)法国学派、美国学派和中国学派对比较文学发展的主要贡献 (3)学习比较文学的目的与意义学习重点:比较文学的性质、研究对象、研究目的与学科特征学习难点:比较文学的价值、意义第一章 1、什么是比较文学?怎样理解比较文学不是“文学比较”?比较文学与传统的文学研究有什么不同?2、为什么比较文学形成于十九世纪后期的西方?简述其中的原因3、试述法国学派、美国学派和中国学派对比较文学发展的贡献 第一节 影响研究一、影响研究的定义 影响研究是研究不同民族的文学之间相互渗透、影响的史实的研究类型二、影响研究的理论依据三、影响的类型作家、作品之间的影响;文学思潮、流派、运动之间的影响;一个民族、国家的文学对别的民族、国家文学之间的影响创作内容方面的影响,创作形式方面的影响;单一影响与集体影响;直接影响、间接影响、循环式影响;正影响(外来文学与接受者文学的发展方向一致并使之受益) 、反影响(接受者批判外来文学以支持本民族文学) 、负影响(外来文学被用来反对接受者固有的文学、文化传统) 、超越式影响(某种文学在外民族的影响大于在本民族的影响)。

      四、影响研究的类型:(一)流传学(誉舆学) 流传学是从影响放送的角度研究某个民族的文学在外民族的影响的研究类型例:《鲁迅在日本》 《〈死魂灵〉在中国》 《中国杂剧对日本能乐的影响》《西方现代派文学对中国的影响》 《中国文学对法国的影响》例:范存忠对《赵氏孤儿》在欧洲的流传的研究: 首先,论文考据了剧本传入欧洲的路线、在欧洲流传的情况和其中的规律; 继而,论文探究了剧本影响欧洲的结果及其中的规律:文艺批评方面—创作方面—演出方面二)媒介学媒介学研究影响传播的途径、方式、手段三)渊源学(源流学、源泉学): 1、渊源学的定义:渊源学是从影响接受的角度研究某个民族的文学的内容与形式的外民族来源的研究类型 2、渊源学的研究对象:书面渊源口头渊源印象渊源例:杨周翰对弥尔顿《失乐园》中“加帆车”的中国渊源的研究: 首先,论文考据了欧洲关于加帆车的文字记载, 继而,论文考证了中国古籍中的有关记载,特别是弥尔顿受影响的具体环节; 随后,论文深入探讨了弥尔顿受影响的原因及其对创作的巨大作用五、影响研究的步骤方法: 1、找出研究对象之间的“同”,假设影响的存在; 2、搜集、考证、研究事实材料,证明影响的存在; 3、研究文学影响形成的“因”与“果”及其中的规律。

      六、影响研究的价值与局限价值:1、发掘各民族文学相互影响的史实,还 文学发展史的本来面目;2、帮助人们从新的角度认识文学现象;3、总结文学交流的规律局限:受制于“事实联系”,研究对象有限;费时费力,成果没有理论价值、普遍意义基本要求:了解: (1)影响研究 (2)流传学 (3)渊源学理解: 影响研究的理论依据、研究类型、步骤方法掌握:影响研究的价值与局限 学习难点:流传学与渊源学的区别 影响研究的局限第二节 平行研究一、平行研究的定义 平行研究是研究没有明确的事实联系的不同民族的文学之间的同异关系的研究类型二、平行研究的理论依据 不同民族的文学之间没有事实联系,也会存在同中有异、异中有同的现象,造成“可比性” :文学是人学,因此会有相似的内容(题材、情节、思想主题、形象等);文学是语言艺术,因此会有相似的形式与发展历程各民族文学植根于民族历史文化的土壤上,必然有民族色彩研究“同”,也就是在研究各民族文学共同的“诗心”、“文心”;研究“异”,也就是在研究各民族文学的特性研究它们,有助于人们认识文学现象,促进民族文学之间的沟通与互补三、平行研究的步骤方法:1、比较研究对象的“同”与“异” ;2、进行“文学”、“文化”寻根工作;3、探讨文学规律。

      例: “才子佳人”故事模式与“英雄美人”故事模式的平行研究同:“佳人”——“美人” 热烈的爱情异:“才子”(文才、阴柔)—— “英雄”(武才、阳刚) 张生(《西厢记》)、黄生《聊斋·香玉》、王文(《聊斋·鸦头》——兰斯洛特(亚瑟王传奇)、鲁斯兰 (《鲁斯兰和柳德米拉》)A:B=A+B 用罗列代替比较A:B=C 推出了新的结论,但研究对象、结论有局限性如《王熙凤和福斯塔夫》: “美”与“善”的关系——“美”的人物不一定是“善”的人物X1+X2+X3+X4+X5…… Y五、平行研究的价值与局限:价值: 1、平行研究开拓了比较文学的研 究领域; 2、平行研究不涉及考据,直接研究文学内部问题,结论具有普遍意义与理论价值局限:平行研究可能存在主观臆断性问题基本要求:了解:平行研究理解:平行研究的理论依据与研究步骤方法掌握:平行研究的价值与局限 第三节 接受研究一、接受研究的定义接受研究是研究某民族的文学作品被外民族读者理解、接受情况的研究类型。

      接受研究是影响研究的延伸影响研究关注作家作品,侧重研究作品是如何借鉴外来文学的,它注重事实考据;接受研究则关注读者, 侧重研究读者是如何发挥主观能动性理解赏析外来文学的,它不关注事实考证二、接受研究的理论基础1、读者中心论; 2、文学史即文学接受史论; 3、“期待视野”论; 4、“未定点”论;5、“垂直接受”与“水平接受”论;6、文学效果、功能论 三、接受研究的内容、步骤、方法: 1、 考察、研究读者对外来文学 的接受情况;2、研究读者的接受情况与时代、社会、民族文化、文学的关系; 3、探寻人类审美创造、文学交流活动的规律 接受研究使用考据、审美、逻辑推理等方法 例:对赵树理小说《小二黑结婚》被中美读者接受情况的研究 对圣·约翰(《简·爱》)的形象被中西读者接受情况的研究基本要求: 了解: 接受研究 理解:接受研究与影响研究的区别 接受研究是影响研究的延伸影响研究关注作家作品,侧重研究作品是如何借鉴外来文学的,它注重事实考据;接受研究则关注读者, 侧重研究读者是如何发挥主观能动性理解赏析外来文学的,它不关注事实考证接受研究的的理论依据与研究步骤方法第二章1、影响研究的理论基础是什么?举 一个影响研究的例子2、什么叫流传学、渊源学?它们有什么区别?3、接受研究与影响研究有什么区别?其理论基础是什么?价值何在?4、何谓平行研究的“可比性?5、举一个平行研究的例子。

      6、较之影响研究,平行研究的长处与短处是什么?7、什么叫阐发研究?它的研究 目的是什么? 第四节 阐发研究一、阐发研究的定义 阐发研究是用不同文化体系中的理论话语互释文学现象的研究类型二、阐发研究的形成与发展三、阐发研究的类型(一)文学理论对文学作品的阐发 1、用外来理论阐发本土文学作品如:王国维用叔本华的文论来阐发《红楼梦》的悲剧价值:“叔本华置诗歌于美术之顶点,又置悲剧于诗歌之顶点《红楼梦》“以生活为炉,以苦痛为炭,而铸其解脱之鼎”《红楼梦》者,悲剧中之悲剧也其美学上之价值。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相关文档
      高等学校学生手册.doc 2025年区教育系统招聘编外教师储备人才事业单位考试押题.docx 2025年秋季青岛版三年级数学上册认识轴对称现象教学课件.pptx 2025年秋季青岛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用乘法估算解决问题教学课件.pptx 2025年秋季青岛版三年级数学上册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不进位)教学课件.pptx 2025年秋季青岛版三年级数学上册1200张纸有多厚教学设计范文.docx 2025年秋季青岛版三年级数学上册多位数除以一位数教学课件.pptx 2025年秋季青岛版三年级数学上册认识平移、旋转现象教学课件.pptx 2025年秋季青岛版三年级数学上册多位数乘一位数教学设计范本.docx 2025年秋季青岛版三年级数学上册认识平移与旋转教学设计范文.docx 2025年秋季青岛版三年级数学上册乘数中间有0或末尾有0的乘法教学课件.pptx 2025年秋季青岛版三年级数学上册两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进位)教学课件.pptx 2025年秋季青岛版三年级数学上册《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不进位)》教学设计与意图.docx 2025年秋季青岛版三年级数学上册我学会了吗教学课件.pptx 2025年连云港市妇幼保健院招聘专业技术人员考试笔试试题.docx 2025年深圳市大鹏新区发展和财政局招聘考试笔试试卷.docx 2025年绵阳市梓潼县财政投资评审中心招聘考试试题.docx 2025年来宾市妇幼保健院招聘考试笔试试题.docx 2025年无极县教育系统招聘教师考试笔试试卷.docx 2025年灵山县第三中学调配教师考试笔试试题.docx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