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河南省许昌市伊川县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历史期末试卷含解析.docx
8页河南省许昌市伊川县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历史期末试卷含解析一、 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60分)1. 明清之际三位进步思想家的思想实质上是A.儒家思想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活跃B.宋明理学的深化和发展C.先秦儒家民本思想的复兴D.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的兴起参考答案:A【详解】题干中三位思想家的思想是对传统儒学的批判继承,促使我国传统文化重新焕发了生机,由此可知他们的思想是儒家思想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活跃,故A正确他们的思想都反对君主专制,与宋明理学加强君主专制的目的不符,故B错误他们的思想不仅是对民本思想的复兴,还包括了唯物思想,故C错误D项思想兴起于清末,与材料不符,故D错误2. 如图是西汉初年实行的地方管理制度这一体制A.吸取前朝教训,否定了秦的郡县制度B.吸取前朝教训,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C.主观动机与客观效果一致,巩固了刘姓王朝统治D.主观动机与客观效果背离,容易造成了地方割据势力参考答案:D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汉朝的郡国并行制,旨在考查解读图示,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根据图示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汉初在地方上采用的是郡国并行制度,但后来造成了“七国之乱”,威胁到中央集权,所以说是主观动机和客观效果相背离,D项符合史实和题意,正确;A项错误,郡国并行制度,既继承了秦朝的郡县制,又实行了分封制;汉初推行分封制,实际上不利于中央集权,排除B;汉初推行分封制意在借助诸侯势力巩固行啊封建统治,“八王之乱”与刘邦实行分封制的初衷相违背,排除C。
故选D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汉朝的郡国并行制3. 法国作家蒙田说:“一个知道如何正当地享受生存之乐的人,是绝对的而且几乎是神圣的完善之人其主要宣扬的思想潮流是( )A. 现代主义 B. 现实主义 C. 自由主义 D. 人文主义参考答案:D4. 1978年8月,中国农业代表团应邀到加拿大访问,代表团重点考察加拿大的农牧业生产、农业机械化、农业科学研究、农场管理经验、发展农业的政策措施此次考察的主要目的是A.指导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B.借鉴西方农业的发展模式C.引进西方先进的农业技术D.为农村经济改革提供参考参考答案:D依据题干的时间信息“1978年8月”可以得出,当时正处于改革开放前夕,中国代表团重点参观了加拿大的农业发展项目,旨在为我国即将到来的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提供参考,吸取经验,D符合题意;我国农村改革尚未展开,涉及不到产业结构的调整,A不正确;参观学习,并不表示要学习其发展模式,B不正确;C与当时中国农业发展的需求不符5. 17世纪至19世纪,欧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都通过革命战争或和平改革制定了宪法,设立了议会,确立了资产阶级代议制度。
近代西方资产阶级代议制度的突出特征是A.以选举和议会立法为核心 B.建立方式多样化C.都是民主政治的保障 D.都否定君主专制制度参考答案:A6. 1919年,天津《大公报》刊文称:“达官伟人,以及稍有几文臭钱者,莫不鄙视人力车、马车,而以高坐汽车为阔绰驾驶者又夙无经验,恃其坐主之有势力财力,横行乱骋在坐车者自觉御风而行,非常得意,而贫苦人民,彳亍街头,被蹂躏于飞轮之下,时有所闻,良可痛也材料表明A.近代报刊最先在天津出现B.中国人对近代交通工具具有排斥性C.汽车的引进引发了社会问题D.天津是近代交通变革的先行者参考答案:C【详解】根据材料“横行乱骋……而贫苦人民,步行街头,被蹂躏于飞轮之下,时有所闻,良可痛也”可知,汽车的引进,导致了交通事故,引发了一些社会问题,故C项正确;材料未体现报刊最先在天津出现及天津最先进行交通工具的变革,排除A、D材料只是表明人们对社会问题的关注,无法表明他们排斥现代交通工具,排除B7. 某史学家说,新航路开辟以来,以西方为主导的世界体系,既促进了全球的联系,又造成了“全球分裂”这里“全球分裂”是指A.世界分裂为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两大阵营 B.欧美与亚非拉国家之间的差距扩大C.欧洲形成了相互争夺的两大集团 D.荷兰与英国争夺世界殖民霸权参考答案:B8. 战国授田制是一种由国家掌握地权,并按一定标准将土地分配给个体农户耕种,直接向农户征收赋役的土地分配形式。
这一制度的推行A.确立了土地私有制B.强化了君主集权统治C.巩固了土地国有制度D.调动了农民生产积极性参考答案:D【详解】材料“土地分配给个体农户耕种”,促使农户获得了土地的经营权,农民有了土地,自然积极性提高,D正确;“授田制是一种由国家掌握地”可知不是确立土地私有制,A错误;君主集权统治是秦朝时期实行的制度,B错误;土地国有制是奴隶社会土地制度,不符合材料主旨,C错误9. “他深受启蒙思想和法国大革命的影响,他的许多作品表达了对封建专制的批判,对资产阶级民主精神的赞颂,对自由和欢乐的渴求他”是指( )A.巴尔扎克 B.梵高 C.毕加索 D.贝多芬参考答案:D试题分析:法国启蒙运动和法国大革命是1743—1794年,把启蒙思想和法国革命精神广播欧洲的是拿破仑战争,时间是1799—1814年,拿破仑可堪那个时代最伟大的英雄巴尔扎克(1799—1850年)是“书记员”,是现实主义文学大师,其《人间喜剧》被誉为“资本主义社会的百科全书”梵高(1853—1890年)是印象派画家,是光与色的天才毕加索(1881—1973年)是现代主义美术的立体派大师,其代表作《格尔尼卡》是对纳粹德国法西斯战争无声的控诉。
贝多芬(1770—1827年)是人类史上最杰出的音乐家,是音乐界的拿破仑其作品充满时代精神,蕴涵着革命的力量,表达了对封建专制的批判,对资产阶级民主精神的赞颂,对自由和欢乐的渴求 10. 有学者认为,战国时养士之风盛行,但属“私养”、“家养”,直到科举制确立,才真正实现“国养”该观点的主要依据是,科举制A.有益于重学风气的形成B.扩大了政权的开放程度C.提升了官员的文化素质D.提高了政府的行政效率参考答案:B科举制有利于知识分子通过科举考试参与政权,扩大了政权的统治基础,故实现“国养”,故B正确;重学风气与“国养”无关,故A错误;官员的文化素质与知识分子实现“国养”的途径无关,故C错误;政府的行政效率也与“国养”无关,故D错误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是正确理解材料关键信息“直到科举制确立,才真正实现国养”,学生应该结合所学知识从科举制的作用出发,即可排除与“国养”无关的选项,得出正确答案11. 蒸汽时代”和“电气时代”是人类工业文明进程中的里程碑,它们都 ( )A.始于纺织业 B.与交通工具的革新相关C.推动了世界市场的初步形成 D.以电力作为能源参考答案:B12. 2010年央视春晚成龙深情演唱《国家》,歌曲将国的强大与家的祥和完美呈现,诠释了国与家的血脉相连,让亿万中国人在感动之余也产生了强烈的共鸣。
古代把“国”与“家”结合起来的制度是( )A.王位继承制 B. 宗法制 C. 分封制 D.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参考答案:B13. 明代内阁和清代军机处的共同之处是 A、统领六部,处理各种政务 B、参与决策,并负责朝廷日常事务C、参与机要政务,但没有决策权 D、负责各地的军政事务参考答案:C14. 2016年“五色炫曜—南昌汉代海昏侯国考古成果展”在首都博物馆开展下图是海昏侯刘贺(公元前92年一公元前59年)出土的一枚印章,印文是“大刘记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篆书印章端庄豪放B.当时书法处于自觉阶段C.隶书印文已经成熟D.印章已用于文人画创作参考答案:A【详解】结合图片中篆书的表现形式及特点,可以看出篆书印章端庄而豪放,具有美感,故A项正确;书法处于自觉阶段是魏晋南北朝时期,故B项排除;材料强调篆书的艺术特色,并没有涉及到隶书,故C排除;材料没有体现出印章应用于文人画,印章应用于文人画是明朝中后期,故D项排除15. 某学习小组开展研究性学习,成员们搜集了“煤气行业的股票应声下跌”、“卢米埃尔兄弟与电影”、“美孚石油公司的兴起”、“西方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等素材。
综合上述素材分析,该研究性学习的主题最可能是( )A.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 B.美国经济的崛起C.甲午战争对中国的影响 D.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兴起与影响 参考答案:D16. 李白“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等诗句,体现的时代精神是A.雄奇壮观,英武豪放B.张扬个性,蓬勃向上C.凝重沉郁,忧国忧民D.柔美清婉,愁苦悲凉参考答案:B根据材料可知,诗歌就是时代的反映,李白生活在盛唐时期,所以他的诗歌体现了盛唐张扬个性,蓬勃向上的精神,故B项正确A项应为边塞诗的风格,与材料不符,排除C项为现实主义风格,与材料不符,排除D项是婉约风格,与材料不符,排除17. 五四运动期间,进步青年的特点和优点是①爱国精神突出表现在"外争国权、内惩国贼"上②开始接受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的影响③开始同工人阶级运动相结合④充当了反帝反封建的先锋A.①②③④B.①③④C.②④D.①③参考答案:D点评:五四运动在中国近现代历史上具有重大意义,它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同时也是中国无产阶级觉醒的标志,极大地推动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今天我们积极倡导的五四精神与此相联系,所以必须对其要有深刻的领会。
18. “一铲能铲千层岭/一担能挑两座山/一炮能翻万丈崖/一钻能通九道湾两只巨手提江河/霎时挂在高山尖以上是诗歌《两只巨手提江河》的内容,它最可能创作于 ( ) A. 20世纪40年代末 B. 20世纪50年代末 C. 20世纪60年代末 D. 20世纪70年代末参考答案:B19. “中国人民民主专政是中国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小资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及其他爱国民主分子的人民民主统一战线的政权,而以工农联盟为基础,以工人阶级为领导这一材料最有可能出自A.《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B.《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C.《中华民国临时约法》D.《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参考答案:A【详解】本题考查新中国的政治建设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内容出自《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的序言部分,该纲领是建国初期团结全国人民共同前进的政治基础和战斗纲领故A项正确B、D项,《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后即确立了中国的社会主义原则,不再是人民民主统一战线的政权。
故B、D项错误制定《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时还没有中国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故C项错误20. 慈禧曾说:“我本来执定不同洋人破脸的,中间一段时期,因洋人欺负太甚了,也不免有些动气,虽是没拦阻他们,始终没叫他们十分尽意的胡闹……我若由他们尽意的闹,难道一个使馆有攻不下来的道理慈禧所称的“他们”是指A.维新派B.洋务派C.太平军D.义和团参考答案: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