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克主义哲学原理课件第八章.ppt
52页第八章第八章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第八章第八章 人类理想王国的永恒追求人类理想王国的永恒追求 人的本质与人的价值人的本质与人的价值人类历史进程及其特点人类历史进程及其特点 人的自由与人的发展人的自由与人的发展——社会进步与人的发展社会进步与人的发展1 1第八章第八章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第一节第一节 人类历史进程及其特点人类历史进程及其特点 一、一、社会进步是人类历史进程的总趋势社会进步是人类历史进程的总趋势 二、二、社会发展过程的决定性和选择性社会发展过程的决定性和选择性 三、社会发展道路的统一性与多样性三、社会发展道路的统一性与多样性2 2第八章第八章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一、一、社会进步是人类历史进程的总趋势社会进步是人类历史进程的总趋势1.社会进步及其特征社会进步及其特征 每一种社会形态都是人类发展史上每一种社会形态都是人类发展史上的一个阶段,人类社会的进步表现为社的一个阶段,人类社会的进步表现为社会形态的更替会形态的更替 3 3第八章第八章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2.社会形态的更替社会形态的更替 ““社会的物质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便社会的物质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便同它们一直在其中运动的现存生产关系或财同它们一直在其中运动的现存生产关系或财产关系(这只是生产关系的法律用语)发生产关系(这只是生产关系的法律用语)发生矛盾。
于是这些关系便由生产力的发展形式矛盾于是这些关系便由生产力的发展形式变成生产力的桎梏那时社会革命的时代就变成生产力的桎梏那时社会革命的时代就到来了随着经济基础的变更,全部庞大的到来了随着经济基础的变更,全部庞大的上层建筑也或慢或快地发生变革上层建筑也或慢或快地发生变革…………在资产在资产阶级社会的胎胞里发展的生产力,同时又创阶级社会的胎胞里发展的生产力,同时又创造着解决这种对抗的物质条件因此,人类造着解决这种对抗的物质条件因此,人类社会的史前时期就以这种社会形态而告终社会的史前时期就以这种社会形态而告终 ——马克思马克思4 4第八章第八章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 社会形态的更替具有客观性、必然性、社会形态的更替具有客观性、必然性、决定性;决定性; 每一种社会形态都有一个产生、发展每一种社会形态都有一个产生、发展和成熟的过程和成熟的过程 ;;5 5第八章第八章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3.3.社会发展过程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社会发展过程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 社会发展过程的曲折性:社会发展过程的曲折性:社会发展过社会发展过程中的曲折性是指社会前进总趋势中的暂程中的曲折性是指社会前进总趋势中的暂时的时的““回复回复””和局部的和局部的““倒退倒退””。
社会发展过程的前进性:社会发展过程的前进性:是指社会形是指社会形态通过新陈代谢、吐故纳新而向前发展态通过新陈代谢、吐故纳新而向前发展6 6第八章第八章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 ““设想世界历史会一帆风顺、按部就设想世界历史会一帆风顺、按部就班地向前发展,不会有时出现大幅度的跃退,班地向前发展,不会有时出现大幅度的跃退,那是不辩证的,不科学的,在理论上是不正那是不辩证的,不科学的,在理论上是不正确的 ” —— —— 列宁列宁7 7第八章第八章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二、二、社会发展过程的决定性和选择性社会发展过程的决定性和选择性 社会发展过程中的决定性是指社会发社会发展过程中的决定性是指社会发展过程中不以主体的选择、意愿和意志为展过程中不以主体的选择、意愿和意志为转移的因果性、必然性和规律性转移的因果性、必然性和规律性 1.社会发展过程的决定性社会发展过程的决定性8 8第八章第八章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 人类社会的五种社会形态的依次更替体现人类社会的五种社会形态的依次更替体现了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及其决定。
了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及其决定 生产方式对社会发展的决定作用生产方式对社会发展的决定作用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赖以生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决定社会性质及其面貌;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决定社会性质及其面貌;物质资料生产方式的变革决定社会形态的更替物质资料生产方式的变革决定社会形态的更替9 9第八章第八章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2.社会发展过程的选择性社会发展过程的选择性 其次,主体的选择不是无限制的,而总是在社其次,主体的选择不是无限制的,而总是在社 会发展的一定时期所提供和展现的可能会发展的一定时期所提供和展现的可能 性空间中进行选择性空间中进行选择首先,主体的选择是以不可选择为前提的首先,主体的选择是以不可选择为前提的;最后,主体的选择所达到的结果,也受着社会最后,主体的选择所达到的结果,也受着社会 规律的决定规律的决定再次,主体在这种可能空间中的选择,也不是再次,主体在这种可能空间中的选择,也不是 完全任意的。
完全任意的1010第八章第八章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3.3.社会发展过程的决定性与主体的选择性社会发展过程的决定性与主体的选择性的关系的关系 社会发展过程是历史决定性和主体社会发展过程是历史决定性和主体选择性的统一选择性的统一1111第八章第八章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三、社会发展道路的统一性和多样性三、社会发展道路的统一性和多样性1.1.社会发展道路的统一性:社会发展道路的统一性:是是指社会发展指社会发展具有共同性和普遍性主要表现为发展中具有共同性和普遍性主要表现为发展中的决定性和客观制约性的决定性和客观制约性原始社会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封建社会共产主义共产主义资本主义资本主义1212第八章第八章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2.2.社会发展道路的多样性:社会发展道路的多样性:是指不同时代、不是指不同时代、不同民族、不同国家的发展道路具有特殊性,都同民族、不同国家的发展道路具有特殊性,都受特殊条件和特殊规律的影响,具体模式多种受特殊条件和特殊规律的影响,具体模式多种多样最后,一个国家可以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超越某最后,一个国家可以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超越某 一种或几种社会形态而跳跃到更高的社会形一种或几种社会形态而跳跃到更高的社会形 态。
态 首先,处于同一个社会形态中的不同国家和民族,首先,处于同一个社会形态中的不同国家和民族, 其具体发展道路各有自己的特点其具体发展道路各有自己的特点其次,在社会交替过程中,不同国家和民族所走的其次,在社会交替过程中,不同国家和民族所走的 具体道路和途径也有不同特点具体道路和途径也有不同特点1313第八章第八章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3.3.社会发展道路统一性和多样性的关系社会发展道路统一性和多样性的关系 社会发展道路的统一性和多样性是辩社会发展道路的统一性和多样性是辩证的、有机统一的社会发展道路的统一证的、有机统一的社会发展道路的统一性是与人类社会整体运动过程和发展道路性是与人类社会整体运动过程和发展道路相联系的,而社会发展道路的多样性是与相联系的,而社会发展道路的多样性是与构成人类社会整体的每个民族和国家的发构成人类社会整体的每个民族和国家的发展过程相联系的二者是一般与个别的关展过程相联系的二者是一般与个别的关系、普遍与特殊的关系系、普遍与特殊的关系 1414第八章第八章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有机地体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有机地体现着社会发展道路统一性和多样性的结合。
现着社会发展道路统一性和多样性的结合 1515第八章第八章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一、一、人的自然属性与社会属性人的自然属性与社会属性 第二节第二节 人的本质与人的价值人的本质与人的价值二、二、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三、人的社会价值与个人价值三、人的社会价值与个人价值 1616第八章第八章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一、人的自然属性与社会属性一、人的自然属性与社会属性 1.1.人的自然属性:人的自然属性:是人的肉体特征和生物特是人的肉体特征和生物特性主要是以本能需要为基础的食欲、性欲性主要是以本能需要为基础的食欲、性欲和自身保存(防卫本能)三种基本机能和自身保存(防卫本能)三种基本机能 人人 性性人的社会属性人的社会属性(精神属性)(精神属性)人的自然属性人的自然属性人性的根本特征人性的根本特征人性的物质前提人性的物质前提1717第八章第八章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2.2.人的社会属性:人的社会属性:是指人作为社会存在物而具是指人作为社会存在物而具有的形态和特征人的社会性,一方面是相对有的形态和特征。
人的社会性,一方面是相对于自然性而言,是比自然性更高级的一种生存于自然性而言,是比自然性更高级的一种生存方式的特点,它是对自然属性的超越另一方方式的特点,它是对自然属性的超越另一方面相对于人的个性而言,也就是说人的社会性面相对于人的个性而言,也就是说人的社会性是在人们的相互作用中形成的人的社会性就是在人们的相互作用中形成的人的社会性就是人的非动物性或超动物性是人的非动物性或超动物性 1818第八章第八章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3.3.人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的关系:人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的关系: 人的自然属性是社会属性的基础但是人的自然属性是社会属性的基础但是仅凭自然属性,还不能把人与动物真正区别仅凭自然属性,还不能把人与动物真正区别开来人的自然属性并不是以纯粹自然的方开来人的自然属性并不是以纯粹自然的方式存在的,而是被社会化了,是社会化的自式存在的,而是被社会化了,是社会化的自然属性离开了人的社会,它就不再是人的然属性离开了人的社会,它就不再是人的自然属性了,而是动物的属性自然属性了,而是动物的属性 1919第八章第八章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二、二、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马克思认为,人的本质在于人的社马克思认为,人的本质在于人的社会性,具体地说包括两个方面:在人与会性,具体地说包括两个方面:在人与动物相区别的层次上,人的本质在于社动物相区别的层次上,人的本质在于社会劳动;在人与人相区别的层次上,人会劳动;在人与人相区别的层次上,人的本质在于社会关系。
的本质在于社会关系 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费尔巴哈提纲》《费尔巴哈提纲》2020第八章第八章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 劳动或生产实践是人的劳动或生产实践是人的类本质,是人与动物的根本类本质,是人与动物的根本区别是劳动创造了人,使区别是劳动创造了人,使人猿相揖别找到了这个标人猿相揖别找到了这个标志,也就真正理解了人与动志,也就真正理解了人与动物在其他方面的区别物在其他方面的区别 2121第八章第八章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 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性上是一切社会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性上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具有以下几方面涵义:关系的总和,具有以下几方面涵义:最后,在社会关系的总和中有主次之分最后,在社会关系的总和中有主次之分 首先,人是社会关系的承担者,这种社会关首先,人是社会关系的承担者,这种社会关 系决定了人的社会地位和社会角色系决定了人的社会地位和社会角色其次,社会关系是多方面的,应该从社会关其次,社会关系是多方面的,应该从社会关 系的总和中把握人。
系的总和中把握人人都是自私的人都是自私的人之初,性本善人之初,性本善2222第八章第八章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三、人的社会价值与个人价值三、人的社会价值与个人价值 (一)(一)价值与人的价值价值与人的价值 价值是一个关系范畴,标志着客体对价值是一个关系范畴,标志着客体对于主体需要的满足关系价值可以分为物于主体需要的满足关系价值可以分为物的价值和人的价值的价值和人的价值 2323第八章第八章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物的价值和人的价值的关系物的价值和人的价值的关系 物的价值是指物对人的需要的满足;而人物的价值是指物对人的需要的满足;而人的价值是人对自己需要的满足但从本质上的价值是人对自己需要的满足但从本质上看,二者有着重大的区别看,二者有着重大的区别 首先,物作为价值客体的时候仅仅是客体,首先,物作为价值客体的时候仅仅是客体, 而人作为价值客体时同时还是主体而人作为价值客体时同时还是主体其次,物的价值的实现是被动的,而人的价其次,物的价值的实现是被动的,而人的价 值的实现是主动的值的实现是主动的。
再次,物的价值是既定的有限的,而人的价再次,物的价值是既定的有限的,而人的价 值是未定的无限的值是未定的无限的2424第八章第八章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1.1.人的社会价值:人的社会价值:是人作为价值客体对是人作为价值客体对于社会和他人需要的满足于社会和他人需要的满足二)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关系二)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关系 2525第八章第八章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 社会对个人的社会对个人的 尊重与满足尊重与满足个人的自我充个人的自我充实与肯定实与肯定个人价值个人价值2.2.人的个人价值人的个人价值:是作为价值客体的社:是作为价值客体的社会和他人对个人需要的满足会和他人对个人需要的满足2626第八章第八章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3.3.人的社会价值和个人价值的关系:人的社会价值和个人价值的关系: 人的社会价值与个人价值的关系是辩人的社会价值与个人价值的关系是辩证统一的实践活动是人的价值形成的客证统一的实践活动是人的价值形成的客观基础2727第八章第八章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 要实现人生价值除了实践别无他途,要实现人生价值除了实践别无他途,实践是潜在价值与现实价值无限转化的桥实践是潜在价值与现实价值无限转化的桥梁。
梁潜潜 在在 价价 值值实实 践践主观条件主观条件 个人机遇个人机遇 社会发展社会发展实实 践践现现 实实 价价 值值 潜潜 在在 价价 值值……人的价值的实现及其途径人的价值的实现及其途径2828第八章第八章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 社会主义的价值观以人的社会价值为社会主义的价值观以人的社会价值为中心,认为更应该从人对社会的贡献来衡中心,认为更应该从人对社会的贡献来衡量他的价值量他的价值 2929第八章第八章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三)(三)中国传统哲学中关于理想人格的思想中国传统哲学中关于理想人格的思想 及其现代意义及其现代意义 1.1.理想人格理想人格::中国传统哲学中塑造的具有天中国传统哲学中塑造的具有天下为公的道德理想,忠恕之道的道德原则,下为公的道德理想,忠恕之道的道德原则,中庸之道的道德规范的人中庸之道的道德规范的人3030第八章第八章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平天下平天下修身修身齐家齐家治国治国 儒家所推崇的儒家所推崇的““修齐治平修齐治平””,去,去其封建性糟粕,在当前仍有指导意义。
其封建性糟粕,在当前仍有指导意义3131第八章第八章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2.2.理想人格的现代意义:理想人格的现代意义:中国传统哲学注中国传统哲学注重仁义礼智的人格价值观念重仁义礼智的人格价值观念, ,这对当前人这对当前人们的经济行为和反腐倡廉的斗争仍然具有们的经济行为和反腐倡廉的斗争仍然具有积极作用忠恕之道的人际和谐思想为我积极作用忠恕之道的人际和谐思想为我们提供了人际关系的心理和行为原则儒们提供了人际关系的心理和行为原则儒家自省、自讼、内省等道德修养方法对我家自省、自讼、内省等道德修养方法对我们改造主观世界,严于律己,防微杜渐也们改造主观世界,严于律己,防微杜渐也具有积极意义具有积极意义3232第八章第八章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2.2.““未经省视的人生是没有价值的未经省视的人生是没有价值的””苏格拉底的理想人格说苏格拉底的理想人格说1.1.““知识就是美德知识就是美德””西方传统理想人格西方传统理想人格3333第八章第八章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尼采的尼采的““超人超人””人格人格西方传统理想人格西方传统理想人格3434第八章第八章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西方传统理想人格西方传统理想人格萨特的存在主义萨特的存在主义3535第八章第八章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 君君 子子仁、智、勇 统 一文、质 兼 备重 义 轻 利忠 恕 意 坚中国传统理想人格中国传统理想人格中国传统理想人格是君子人格中国传统理想人格是君子人格3636第八章第八章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理想人格的塑造理想人格的塑造个性化与社会化的统一个性化与社会化的统一 塑造今天的理想人格应在吸取中外塑造今天的理想人格应在吸取中外传统理想人格积极因素的基础上着重处传统理想人格积极因素的基础上着重处理好以下几方面的关系:理好以下几方面的关系:人文素养与科学素质的统一人文素养与科学素质的统一个人利益与社会责任的有机统一个人利益与社会责任的有机统一3737第八章第八章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第三节第三节 人的自由与人的发展人的自由与人的发展 一、一、人的自由及其实现人的自由及其实现 三、三、人的发展的历史形态人的发展的历史形态 二、人的发展及其特征人的发展及其特征 四、人的全面发展与共产主义理想四、人的全面发展与共产主义理想 3838第八章第八章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一、一、人的自由及其实现人的自由及其实现1.人的自由人的自由 自由是一个标志人的活动状态的自由是一个标志人的活动状态的概念。
人的自由是指人的活动的一种概念人的自由是指人的活动的一种自觉、自主的状态自由是相对于约自觉、自主的状态自由是相对于约束而言的自由与解放有相近之处,束而言的自由与解放有相近之处,是同等程度的概念是同等程度的概念 3939第八章第八章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社会中获得解放和自由,就社会中获得解放和自由,就是突破旧的社会条件的限制,是突破旧的社会条件的限制,更多地掌握自己的命运而更多地掌握自己的命运而从自身中获得解放和自由,从自身中获得解放和自由,就在于不断地超越自我,克就在于不断地超越自我,克服自己的弱点,提高自己的服自己的弱点,提高自己的能力和水平能力和水平 人的自由和人的解人的自由和人的解放在于从自然、社会、放在于从自然、社会、人自身的束缚中解脱出人自身的束缚中解脱出来人从自然中获得解来人从自然中获得解放和自由,就是认识和放和自由,就是认识和驾驭自然力,不再受自驾驭自然力,不再受自然力的盲目摆布人在然力的盲目摆布人在4040第八章第八章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 人的自由是相对的,不是绝对的人的自由是相对的,不是绝对的人的自由总是在一定基础上和一定条件人的自由总是在一定基础上和一定条件下的自由。
下的自由 4141第八章第八章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二)必然和自由的关系(二)必然和自由的关系1.1.必然:必然:是指不依赖于人的意识而存在的是指不依赖于人的意识而存在的自然和社会所固有的客观规律自然和社会所固有的客观规律2.2.自由:自由:是指在必然性基础上人们所进行是指在必然性基础上人们所进行的积极的自觉活动,即对必然的认识和对的积极的自觉活动,即对必然的认识和对客观世界的改造客观世界的改造 ““自由不在于幻想自由不在于幻想中摆脱自然规律而独立,中摆脱自然规律而独立,而在于认识这些规律,从而在于认识这些规律,从而能够有计划地使自然规而能够有计划地使自然规律为一定的目的服务律为一定的目的服务 ” —— ——恩恩格斯格斯4242第八章第八章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 人的自由是改造世界、驾驭客观必然人的自由是改造世界、驾驭客观必然性的自由一方面,不是简单地与必然性性的自由一方面,不是简单地与必然性盲目对抗,那样只会在必然性面前碰得头盲目对抗,那样只会在必然性面前碰得头破血流;另一方面,也不是盲目顺从必然破血流;另一方面,也不是盲目顺从必然性,做必然性的温顺奴隶。
而是努力认识性,做必然性的温顺奴隶而是努力认识必然性,利用其有利方面,避开或克服其必然性,利用其有利方面,避开或克服其消极影响总之,人的自由不在于取消必消极影响总之,人的自由不在于取消必然性,而在于认识必然性,并利用其来改然性,而在于认识必然性,并利用其来改造世界,达到人自己的目的造世界,达到人自己的目的 3.3.必然和自由的关系:必然和自由的关系:4343第八章第八章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二、人的发展及其特征人的发展及其特征 1.人的发展人的发展 人的发展人的发展主要指主要指社会中社会中的的“ 每个人每个人”的发展的发展,,包括包括个人的体力、个人的体力、智力、个性和智力、个性和交往能力的发交往能力的发展等4444第八章第八章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2.人的发展的特征人的发展的特征 人的发展具有综合性人的发展具有综合性;人的发展具有社会性人的发展具有社会性;人的发展具有历史阶段性人的发展具有历史阶段性4545第八章第八章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三、三、人的发展的历史形态人的发展的历史形态 1.经济形态与人的发展经济形态与人的发展 人的依赖关系占统治地位是第一个人的依赖关系占统治地位是第一个历史形态。
以物的依赖关系为基础的人历史形态以物的依赖关系为基础的人的独立性是第二个历史形态的独立性是第二个历史形态 “建立建立在个人全面发展和他们共同的社会生产在个人全面发展和他们共同的社会生产能力成为他们的社会财富这一基础上的能力成为他们的社会财富这一基础上的自由个性自由个性”是第三个历史形态是第三个历史形态 4646第八章第八章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2.社会形态与人的发展社会形态与人的发展 人类社会的发展经历了原始社会、奴人类社会的发展经历了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和社会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和社会主义社会五种不同的历史形态,而人的发主义社会五种不同的历史形态,而人的发展也经历了五个不同的历史阶段展也经历了五个不同的历史阶段 原始社会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资本主义社会社会主义社会社会主义社会4747第八章第八章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四、人的全面发展与共产主义理想四、人的全面发展与共产主义理想1.人的全面发展是共产主义社会的本质特征人的全面发展是共产主义社会的本质特征 实现共产实现共产主义的社会制主义的社会制度,是马克思度,是马克思主义提出的伟主义提出的伟大理想,是世大理想,是世界无产阶级和界无产阶级和进步人类向往进步人类向往的伟大目标。
的伟大目标 4848第八章第八章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共产主义社会的基本特征共产主义社会的基本特征 共产主义社会里物质生产极大发展,物共产主义社会里物质生产极大发展,物质财富充分涌流,消灭了阶级剥削和压迫,质财富充分涌流,消灭了阶级剥削和压迫,实行实行“各尽所能,按需分配各尽所能,按需分配”的分配制度,的分配制度,工农之间、城乡之间、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工农之间、城乡之间、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之间的差别归于消失,社会的精神生产和人之间的差别归于消失,社会的精神生产和人们的精神生活丰富多彩,人们的思想道德水们的精神生活丰富多彩,人们的思想道德水平极大提高,社会摆脱了盲目的异己力量的平极大提高,社会摆脱了盲目的异己力量的支配,每个人都得到自由而全面的发展,人支配,每个人都得到自由而全面的发展,人们自觉地创造自己的美好生活们自觉地创造自己的美好生活 4949第八章第八章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 共产主义理想的实现是一个漫长的历史共产主义理想的实现是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共产主义只有在社会主义社会充分发过程共产主义只有在社会主义社会充分发展和高度发达的基础上才能实现,我们既要展和高度发达的基础上才能实现,我们既要树立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坚定共产主义理树立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坚定共产主义理想必然实现的信念,更要脚踏实地地为建设想必然实现的信念,更要脚踏实地地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而不懈努力,扎扎实实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而不懈努力,扎扎实实地做好现阶段的每一项工作。
做好现阶段的每一项工作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5050第八章第八章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2.人的全面发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人的全面发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 质要求质要求 社会进步与人的全面发展是相互促进社会进步与人的全面发展是相互促进的辩证关系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是社会的辩证关系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是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根本价值目标在我主义和共产主义的根本价值目标在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人的全面发展主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人的全面发展主要是指人的素质和能力的相对的全面提要是指人的素质和能力的相对的全面提高共产主义社会才是马克思设想的那高共产主义社会才是马克思设想的那种自由个性的全面发展的社会社会主种自由个性的全面发展的社会社会主义与共产主义两者有着重要的差别也有义与共产主义两者有着重要的差别也有内在的一致内在的一致5151第八章第八章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 树立共产主义理想,积极投身于建树立共产主义理想,积极投身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525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