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古汉语习题上[1].doc

5页
  • 卖家[上传人]:j****9
  • 文档编号:46236720
  • 上传时间:2018-06-24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48KB
  • / 5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思考与练习(一) 一、汉字的起源有哪些说法?其中哪些说法是汉字产生的主要途径? 二、汉字与图画的本质区别是什么? 三、为什么说甲骨文、金文都只是汉字的流而不是源? 四、汉字大约起源于什么时期?汉字体系大约形成于什么时代? 五、标点下列古文,并译成现代汉语: 1、古者庖牺氏之王天下也,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视鸟兽之文与 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于是始作《易》八卦,以垂宪象及神农氏结 绳为治而统其事,庶业其繁,饰伪萌生黄帝之史仓颉见鸟兽蹄迒之迹,知分 理之可相别异也,初造书契百工以乂,万品以察,盖取诸夬 [注释]象:现象法,意同象宜:犹言仪,谓形状垂:显示宪象: 法象迒(háng):兽迹分理:纹理夬(guài):六十四卦之一,乾上兑 下,卦象有缺口取诸夬,谓书契的创造是由夬卦得到启发 2、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伯牙鼓琴志在登高山钟子期曰:“善哉! 峨峨兮若泰山 ”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 ”伯牙所念, 钟子期必得之伯牙游于泰山之阴,卒逢暴雨,止于岩下心悲,乃援琴而鼓 之初为《霖雨之操》 ,更造《崩山之音》 曲每奏,钟子期则穷其趣伯牙乃 舍琴而叹曰:“善哉!善哉!子之听夫志,相象犹吾心也。

      吾何逃声哉?”思考与练习(二) 一、何谓“六书”?说出许慎给“六书”所下的定义及例字 二、何谓“四体二用”? 三、分析下列汉字的形体构造,并简要说明其形义关系: 人 解 高 大 诗 车 责 闻 刃 亦 星 虎 从 莫 取 及 锡 见 斧 看 四、解释下列句中的粗体字: 1、王子訪訪于箕子 《尚書·洪范》 2、穆公訪訪諸蹇叔 《左·僖三十二年》 3、召召孟明、西乞、白乙,使出師於東門之外 《左·僖三十二年》 4、傳爰書爰書,訊鞫鞫論報報 《漢書·張湯傳》 5、楚子使屈完如如師 《左·僖四年》 6、宣子驟驟諫 《左·宣二年》 7、賜衣被一襲襲 《漢書·昭帝紀》 8、五帝不相復復,三代不相襲襲 《史記·秦始皇本紀》 9、見父之執,不謂之進敢進 《禮記·曲禮上》 10、麋鹿食薦薦《莊子·齊物論》 11、可薦薦於鬼神 《左·隱三年》 12、不虞虞君之涉吾地也,何故?《左·僖四年》 13、我無爾詐,爾無我虞虞 《左·宣十五年》 14、吾十有有五而有志於學 《論語·爲政》 15、四體不勤勤,五穀不分,孰爲夫子 《論語·微子》 16、柳下惠不以三公易其介介。

      《孟子·盡心上》 17、一介介不以與人,一介不以取人 《孟子·萬章上》 18、諺所謂輔車輔車相依,唇亡齒寒者,其虞虢之謂也 《左·僖五年》19、楚國方城以爲城城,漢水以爲池池 《左·僖四年》 20、宣子田田於首山,舍舍于翳桑 《左·宣二年》 五、标点下列古文,译成现代汉语: 1、孟子曰:“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父母俱存,兄弟无故,一 乐也;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二乐也;得天下英才教育之,三乐也君子 有三乐,王天下不与焉 ” 2、赵襄子饮酒,五日五夜不废酒,谓侍者曰:“我诚邦士也!夫饮酒五日 五夜矣,而殊不疾 ”优莫曰:“君勉之!不及纣二日耳纣七日七夜,今君五 日 ”襄子惧,谓优莫曰:“然则吾亡乎?”优莫曰:“不亡 ”襄子曰:“不 及纣二日耳,不亡何待?”优莫曰:“桀、纣之亡也,遇汤、武今天 下尽桀 也,而君纣也桀、纣并世,焉能相亡?然亦殆矣 ”思考与练习(三) 1、为什么说由篆书到隶书是汉字演变史上的一次最重要变革? 2、汉字字体经历了哪些阶段?举例说明汉字的演进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3、从文字形体构造的特点而言,甲、金文存在着一种什么关系?为什么说 甲骨文是俗体,金文反而是正体? 4、汉字形体的发展变化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5、汉字形体的简化大致有哪几种情况?试举例说明。

      6、为什么说繁化和简化是相反相成的?试举例说明 7、导致汉字形体讹化的主要原因是什么?试举例说明 8、汉字是表意体制的文字,为什么有些汉字虽然发生了讹变,却依然能收 到标词表义的效果? 9、给下列短文加上标点,并译成现代汉语: 晋 平 公 浮 西 河 中 流 而 叹 曰 嗟 乎 安 得 贤 士 与 共 此 乐 者 船 人 固 桑 进 对 曰 君 言 过 矣 夫 剑 产 于 越 珠 产 江 汉 玉 产 昆 山 此 三 宝 者 皆 无 足 而 至 今 君 苟 好 士 则 贤 士 至 矣 平 公 曰 固 桑 来 吾 门 下 食 客 三 千 余 人 朝 食 不 足 暮 收 市 租 暮 食 不 足 朝 收 市 租 吾 尚 可 谓 不 好 士 乎 固 桑 对 曰 今 夫 鸿 鹄 高 飞 冲 天 然 其 所 恃 者 六 翮 耳 夫 腹 下 之 毳 背 上 之 毛 增 却 一 把 飞 不 为 高 下 不 知 君 之 食 客 三 千 余 人 六 翮 邪 将 腹 背 之 毛 毳 也 平 公 默 然 而 不 应 焉思考与练习(四) 一、什么是异体字?写出下列各字的异体: 睹、咏、岳、野、线、藥、策、裤、概、略、惭、賸、峰、杯、朞、匯、 愬、俛、叹、俟、敺、煖、效、穅、玩、鹅、脉、陗、踁、邨、災、悊、 咊、踪、 二、什么是古今字?举例说明古今字有哪些特点? 三、什么是通假字?用字通假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四、用字通假与造字的假借什么区别?举例说明? 五、通假字与古今字有什么不同?试指出下列句中粗体字属于哪一种? 1、天见见其明,地见其光,君子贵其全也。

      2、师者,所以传道、受受业、解惑也3、澭水暴益益,荆人弗知 4、生之有时而用之亡亡度 5、学而时习之,不亦说说乎? 6、布帛长短同,则贾贾相若 7、公输般九设攻城之机变,子墨子九距距之 8、夫离离法罪者,而诸先生以文学取 9、韩厥俛俛,定其右 10、亡不越竟竟,反不讨盗,非子而谁? 六、解释下列各句中粗体字的意义 1、宛王杀汉使者,头县县北阙 2、弟子入则孝,出则弟弟 3、汤死,家产直直不过五百金 4、管仲、曾西之所不为也,而子为为我愿之乎? 5、以齐王,由由反手也 6、从许子之道,则市贾贾不贰 7、谁习会计,能为文收责责于薛乎? 8、女子十七不嫁,其父母有罪;丈夫二十不取取,其父母有罪 9、项羽大怒,伏弩射中汉王,汉王伤匃匃 10、两涘渚崖之间,不辩辩牛马 11、故略上报,不复一一自辨辨 12、且人已降服,又杀之,不详详 13、相如度秦王以诈,详详予赵王城 14、殽有二陵焉:……其北陵,文王之所辟辟风雨也 15、君子之道,辟辟如行远,必自迩 七、用繁体字抄写下列文字,并加标点翻译 当是时,魏有信陵君、楚有春申君、赵有平原君、齐有孟尝君,皆下士喜 宾客,以相倾。

      吕不韦以秦之强,羞不如,亦招致士,厚遇之,至食客三千人 是时诸侯多辩士,如荀卿之徒,著书布天下吕不韦乃使其客人人著所闻,集 论以为八覧、六论、十二纪,二十余万言以为备天下万物古今之事,号曰 《吕氏春秋》 ,布咸阳市门,悬千金其上,延诸侯游士宾客有能增损一字者, 予千金思考与练习(五) 一、举例说明古汉语词汇的构成状况: 二、汉语词汇发展的总趋势是什么? 三、分析下列加点的字,指出哪是词组,哪是复合词?并说明在句中的意 义 ① 沉于国家大事,开罪于先生 《战国策·冯谖客孟尝君》 ② 与之驰骋乎高蔡之中,而不以国家为事 《战国策·庄辛说楚襄王》 ③ 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 《孟子·离娄上》 ④ 陟罚臧否,不宜异同 《出师表》 ⑤ 都城过百雉,国之害也 《左·隐公元年》 ⑥ 盖世必有非常之人,然后有非常之事 《史记·司马相如列传》 ⑦ 滕君,则诚贤君也虽然,未闻道也 《孟子·滕文公上》⑧ 仰足以事父母,俯足以畜妻子 《孟子·梁惠王上》 ⑨ 东方未明,颠倒衣裳 《诗·齐风·东方未明》 ⑩ 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 《左·僖公三十年》 四、从下列词语中选出联绵词,并试从语音上加以分类: 窈窕 仓廪 狼狈 依稀 跋扈 彬彬 跳跃 蹒跚 踌躇 饥馑 望洋 扶摇 荒唐 葡萄 倜傥 滂沱 犹豫 蟋蟀 萧瑟 崔嵬 科斗 逍遥 颠沛 从容 灿烂 辗转 狼藉 可汗 五、古今词义有哪些方面的差异? 六、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并说明现在该词的现代常用义。

      ① 厉王虐,国人谤王 《国语·邵公谏厉王弭谤》 ② 所以共币帛,以宾享于诸侯者也 《国语·王孙圉论楚宝》 ③ 文章不成者不以诛罚 《战国策·苏秦始将连横》 ④ 孟尝君问:“冯公有亲乎?” 《战国策·冯谖客孟尝君》 ⑤ 亡羊而补牢,未为迟也 《战国策·庄辛说楚襄王》 ⑥ 曷为久居此围城之中而不去也?《战国策·鲁仲连义不帝秦》 ⑦ 小人有母,皆尝小人之食矣,未尝君之羹请以遗之 《克·隐公元年》⑧ 于是昭王为隗筑宫而师之 ⑨ 齐国虽褊小,吾何爱一牛?《孟子·梁惠王上》 ⑩ 孝公既见卫鞅,语事良久,孝公时时睡,弗听 《史记·商君列传》 ” 七、什么是词的本义?举例说明探求词的本义的方法 八、什么是词的引申义? 九、举例说明词义的引申方式 十、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及现在的常用义,说明其意义是属于哪种 引申方式? ① 资用乏绝,去秦而归 《战国策·苏秦始将连横》 ② 孟尝君就国于薛 《战国策·冯谖客孟尝君》 ③ 先生老悖矣,将以为楚国祅祥乎?《战国策·庄辛说楚襄王》 ④ 夷维子执策而从 《战国策·鲁仲连义不帝秦》 ⑤ 燕兵追亡逐北 《战国策·燕昭王求士》 ⑥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诗·周南·关雎》 ⑦ 子路从而后,遇丈人。

      《论语·》 ⑧ 夫虽无四方之忧,然谋臣爪牙之士不可不择而养也 《国语·句践棲会 稽》 ⑨ 生丈夫,二壶酒,一犬 《国语·句践棲会稽》 ⑩ 以尔车来,以我贿迁 《诗·卫风·氓》 十一、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并说明在句中用的是本义、引申义还 是假借义 ① 析薪如之何,匪斧不克 《诗·齐风·南山》 ② 节其流,开其源 《荀子·富国》 ③ 张乐设饮,郊迎三十里 《战国策·秦策一》 ④ 犹不改宣子骤谏公患之,使鉏麑贼之 《左·宣公二年》 ⑤ 今财亡民罢,莫不怨恨 《国语·周语下》⑥ 信能行此三者,则邻国之民仰之若父母也 《孟子·公孙丑上》 ⑦ 后稷教民稼穑,树艺五谷 《孟子·滕文公上》 ⑧ 公惧,队于车,伤足,丧屦 《左·庄公八年》 ⑨ 谁习计会,能为文收责于薛乎?《战国策·齐策》 ⑩ 见兔而顾犬,未为晚也 《战国策·庄辛说楚襄王》思考与练习(六) 一、什么是同源词? 二、举例说明同源词与同义词的关系 三、分析下列各组同义词,并指出其意义上的差别: 1、权、衡、度、量 2、哭、泣、啼、号 3、行、步、趋、走 4、征、伐、攻、袭 5、刚、强 6、吉、祥 7、追、逐 8、疾、病 9、看、见 10、声、音 四、给下列短文加标点,并译成现代汉语: 1、昔齐人有欲金者清旦衣冠而之市适鬻金者之所因攫其金而去吏捕得之问曰人 皆在焉子攫人之金何对曰取金之时不见人徒见金《列子·说符第八》 2、赵且伐燕苏代谓惠王曰今者臣来过易水蚌方出曝而鹬啄其肉蚌合而拑其喙鹬 曰今日不雨明日不雨即有死蚌蚌亦谓鹬曰今日不出明日不出即有死鹬两者不肯 相舍渔人得而并禽之今赵且伐燕燕赵久相支以弊大众,臣恐强秦之为渔父也故 愿王熟计之也惠王曰善乃止《战国策·燕策二》。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