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基于成渝经济区的城市间辐射效力测度评价及影响因素分析.doc

10页
  • 卖家[上传人]:ss****gk
  • 文档编号:233993786
  • 上传时间:2022-01-03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174.50KB
  • / 10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基于成渝经济区的城市间辐射效力测度评价及影响因素分析基于成渝经济区的城市间辐射效力测度评价及影响因素分析内容摘耍:区域性中心城市对周边地区的辐射效应,对区域经 济发展和城市发展战略的制定有重要意义本文以成渝经济区内的成 都、绵阳、资阳等15个市辖区为研究对象,采用层次分析法,建立 了城市间辐射效力指数的指标体系,求得各城市的城市辐射力、城市 辐射效率和城市距成都距离,并通过对比得出城市间辐射效应与城市 辐射效率成正比,与城市间距离成反比,与城市间辐射力差距相关性 不明确的结论 关键词:城市辐射力城市辐射效率城市间距离城市间辐射效力指数层次分析法 引言 辐射是一个物理学概念,是指能量高的物体和能量低的物体通过一定的媒介相互传 递能量的过程,两者均向彼此传递能量,但因前者能量传递大于后者, 因此,从净辐射能量的数量上看,能量低的物体能量增加,最后两者 达到相同水平 经济发展与现代化进程中的辐射,是指经济发展水平和现代化程度相对较高的地区(一般为一个城市或城市圈)与 较低地区进行资本、技术、人才、市场、信息等的流动和思想观念、 思维方式、生活习惯等方面的传播城市辐射力是指城市对周边地区 的综合影响力和发展带动力,辐射力越强则带动力越大。

      作为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心的城市,是一个地区发展的带动力量,其水 平的高低和辐射力的强度对周边地区的发展有很大的影响而城市与 城市之间的辐射效力则是指两个城市中发展水平较高城市对较低城 市带动作用的大小,综合学术界的理论和实证研究,本文认为这个数 值的影响因素有四个:较发达城市的辐射能力,也即辐射源(在辐射 中能量净输出的一方)的大小;欠发达城市的承受能力,其承受能力 反应在城市的经济和现代化水平上,而这通常也可以用这个城市对周 边地区的辐射力来衡量;辐射媒介,就是城市的交通条件、信息传播 手段和对外开放度等,它反映了城市间辐射的效率;城市间距离,这 影响了城市间能量传输的成本,因而对城市间的辐射效力有较大影响 作为成渝经济区核心城市之一的成都,是四川地区的中心城市,其经 济和社会发展水平均高于周边的地区和城市,其对周边地区有着不可 忽视的辐射效应,对周边城市的发展有着不同程度的推动作用成都 城市圈的概念提出于2009年,并随着成渝经济区的建立而得到强化, 分析成都与周边城市间的相互影响程度及其影响因素,将对成都和周 边地区城市的发展有重要意义本文尝试综合城市辐射力、城市辐射 射效力的函数,通过AHP分析法建立城市间辐射效力的评价指标体系 并分配相应权重,计算出成都及周边绵阳、自贡等15个城市的辐射 力和辐射效率,以及成都与这14个城市的交通距离、辐射力差距, 并通过Brauninger和Niebuhr (2008)的方法,计算出成都与14个 城市间的辐射效力指数(Q ),进而通过excel、spss等统计软件, 分析辐射力差距、交通距离、辐射效率对城市间辐射效力指数的影响, 从而得出如何促进成都与周边地区城市更好地协调发展的建议。

      效率、城市间距离以及城市间辐射力差距这经济辐射理论研究综述 对于经济辐射和城市辐射的国内外理论 研究和实证研究较为广泛,而实证研究又多着重于城市辐射力指标体 系的建立、城市经济辐射力的评价、影响城市辐射力因素以及提升城 市辐射力的对策研究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区域经济辐射相 关理论 1・增长极理论区域经济学中的增长极理论最初是由法 国经济学家弗朗索瓦•佩鲁(F・Perroiix)于20世纪50年代提出 的,他认为增长极形成需要三个条件:一是该地区有足够具有创新能 力的企业和企业家群体;二是具有一定的规模经济效应;三是有适宜 的经济增长环境由此可见,一个地区经济增长中心,必须具备区域 内外部的集聚和辐射能力,经济实力、规模效应和外部环境是衡量城 市或经济中心的三个重要标准 2•梯度转移理论梯度转移理 论源于弗农提出的工业生产的产品生命周期理论,该理论认为,区域 经济的发展取决于其产业结构的状况,而产业结构的状况乂取决于地 区经济部门,特别是其主导产业在工业生命周期中所处的阶段,创新 活动是决定区域发展梯度层次的决定性因素,而创新活动大都发生在 高梯度地区 3.空间扩散相互作用研究与中心-外围模型。

      瑞典学者T・H&gerstrand于1953年在《作为空间过程的创新扩散》中, 首次提出空间扩散的问题,后美国经济学家J. R. P. Friedman从区域 经济学的角度开始讨论区域空间演变,提出了中心外围模型并指出, 当经济发展进入一定阶段后,随着政府平稳发展政策的干预,中心和 外围的界限将逐渐消失,经济在地区内实现一体化和全面发展二)城市经济辐射力指标体系研究 从辐射力水平的指标来看,韩建清、闫二旺(1995)较早地利用非农业人口、百元实现利税、人 均国民收入、自然资源组合度、交通状况指数、城建地形条件系数等 12个指标分析了陕西省城市经济发展的影响区域范围何龙斌(2012) 用城市人口、城市GDP总量、城市规模、至西安的交通距离、西安至 断裂点的距离、断裂点场强等7个指标分析了西安对陕南地区的经济 辐射力冯徳显等人(2006)结合断裂点模型,建立了以经济综合、 产业、企业、开放、科技、基础设施和人力资源7大指标为一级指标, 下设13个二级指标、31个三级指标的评判体系,分析了郑州市的城 市辐射力现状冯邦彦、常伟伟(2008)选取常住人I I、地区生产总 值、人均GDP、从业人员数、实际利用外资额、社会消费晶零售总额、 年末金融机构存贷款余额、各产业就业人数占劳动人数比重等14个 指标对香港、深圳、广州等城市的空间层级结构关系进行了测算,得 出了各城市辐射力的大小。

      本文借鉴了前人的研究,并考虑研究的侧重点不同以及数据的可获得性,将城市间辐射力的指标体系分 为四部分,即城市辐射力、城市辐射力差距(与成都)、城市辐射效 率和城市与成都间的交通距离,具体请见下文辐射力指数指标体系的 建立 (三)城市经济辐射力评价方法研究 从已有的研究文献来看,大多数城市经济辐射力的评价方法都釆用主成分分析法、层次分析法和因子分析法如 韩建清、闫二旺(1995)运用主成分分析法研究了山西省城市经济的 影响区域范围;贺晓波、王睿(2008)运用统计分析软件SPSS中的 因子分析法对环渤海区域17个城市的金融辐射力进行了评价;师谦 友、罗晶等(2012)运用AHP层次分析法,对西安城市辐射力进行了 研究,对各评价指标给予了不同的权重系数,得出了一定的结论 本文采用AHP分析方法,同吋借鉴了 SPSS因子分析法的一些想法, 对权重的赋予进行了一定修正,得出了本文的指标权重系数四)城市经济辐射力影响因素研究 影响城市经济辐射能力的因素有很多,但大多数学者提到的因素都大同小异,陈FH (1987)认 为城市经济影响能力取决于城市投资集聚能力、市场集聚规模和技术、 经济的水平;梁斌、孙久明(1991)认为城市空间相互作用的强弱与 城市功能、规模、人口、对外联系便利程度等因素成正相关,与城市 之间距离成负相关,距离愈大,作用力越弱。

      本文将通过城市间辐射力指数函数及数据的分析,找出影响成都与周边不同城市间辐 射力差异的原因,并给出相应直觉性分析 城市间辐射效力指标选择与指标体系构建 成渝经济区四川行政区划部分包括成都、徳阳、绵阳、眉山、资阳、遂宁、乐山、雅安、自贡、泸州、内江、 南充、宜宾、达州、广安15个市,2008年地区生产总值11108. 1亿 元,占全省的87.7%,是成渝经济区内发展腹地最广、集聚人I I最多、 经济总量最大的区域 (一)数据來源 本文主要釆用《中经网经济统计数据库》中城市数据库的内容,选择了成都、徳阳、绵 阳、眉山、资阳、遂宁、乐山、雅安、自贡、泸州、内江、南充、宜 宾、达州、广安15个市,选取了 2009年的生产总值、工业总产值等 25个指标,这些数据均为市辖区数据,不包括市下设的县级数据, 因而能更客观地反映城市本身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 由于中经网数据库中城市的客运量、货运量、邮电业务总量等数据缺失,本 文调取了四川省2009年统计年鉴,通过数据计算和整理,得到了当 年的相关统计数据,完善了 2009年的数据,并通过谷歌地图调取了 成都市与上述14市的交通距离(高速公路距离),从而得到完整的反 映城市间辐射力指数的三大综合指标。

      (二)指标选择与指标体系构建 本文建立了三层指标体系,笫一层为目标层,即城市间经济辐射指数;笫二层为准则层,即上述的四个指标一中心城市辐 射力、中心城市辐射效率、城市间距离和城市间辐射力差距(由不同 城市的辐射力做差获得);第三层为方案层,即在第二层指标的基础 上,为每个指标又选取了不同的指标来反映其水平具体如表1所示三)指标权重的赋T-AHP分析 鉴于在城市间辐射指数协调 度评价指标体系中,许多指标相互关联,甚至相互包含,因而在评判 时起的作用也不一样,故本文采用了 AHP层次分析法对影响城市间辐 射指数各个变量进行赋权具体过程因篇幅有限,不再赘述,分析结 果如图1、图2所示 城市间辐射指数模型构建与统计结果输出 (一)城市间辐射效力指数模型 令城市间辐射效力指数为a p ,城市辐射力为B ,城市间距离为D,城市辐射效率为y , i 表示成都,j表示成渝区内成都除外的各川属城市,则城市间辐射效 率模型如下: Q ij二f (Bi-Bj, Di j, y j) 其中,Q i j代表成都与成渝区内川属其他城市间的辐射效率,Pi-P j代表成都 与川渝区内川渝其他城市间的辐射力差距,Dij代表成都与成渝区内 川属其他城市的交通距离,xj代表成渝区内川属城市的辐射效率。

      根据各准则层指标,构建准层次指标函数如下: 0二f(A111,A112... A121... Almn. ..A151,A152,A153) Y=f(A211,A212...A221.. . A2pq.・・A231) (二)城市间辐射效力指数计量模型构建和计算 前人在研究一个城市对周边地区的辐射效应时,…般是从两地在一段时间内GDP增长率相关程度来确定的本文按照 Brauninger和Niebuhr (2008)的方法,用a ij表示城市间辐射效 力指数,并建立如下计量模型: (yjt+T/yjt)1/T-1=p0+p 1+a ij[ (yit+T/yit) 1/T-1]/Dij+ P 2Pj+ P 3pt+ e ijt 其中,T表示一个吋间跨度,本文采用2000-2009年的统计数据,故T的值为0-10; yjt+T和yjt分别表示成渝区内除成都外的城市在第 t年和t+T年的GDP值;yit和yit+T分别表示成都在第t年和t+T 年的GDP值,即同上一模型中i代表成都,j代表除成都外的成渝区 川属城市;a ij代表了成都与其他城市间的辐射效力指数,为待估 计参数;Dij代表了成都与其他城市的距离,与上述模型一致;Pj为 该变量表示一些固有的地域因素对经济的影响;pt为吋间变量,取虚拟变量,表示地区j是否属于成都一小吋经济值为0, 1, 2…… 9; e ijt为线性回归后的余项。

      通过stats统计软件对上述模型进行回归分析,此结果满足了显著性检验,具体过程不再赘述 (三)统计结果输出 本文采用了 2009年的四川省统计年鉴和中经网城市数据库的数据,调取了 15个城市的 市辖区各项指标及其数值,输出结果如表2所示 城市间辐射 效力指数影响因索分析及结论 (一)综合评价 城市的辐射 力和辐射率反映了城市本身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是城市现代化进 程的标志在这一分析中,由于成都的指标数值过高,导致掩盖了其 他城市间的辐射力和辐射效率对比信息,故去除成都市的数据,对其 余14市的数。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