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小儿多动症的治疗.doc

9页
  • 卖家[上传人]:油条
  • 文档编号:2874204
  • 上传时间:2017-07-28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30.50KB
  • / 9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1小儿多动症的治疗【关键词】 小儿 多动症 治疗 中医病机小儿多动症(ADHD)是儿童时期较为常见的心理行为异常,常见于 4~7 岁儿童国外资料报道在儿童中患病率为 5%~10%,国内报道在小学生中患病率为 1%~10%,男孩患病率较女孩高,早产儿患此病较多[1] 粗略估计,我国学龄儿童患病人数在 500 万人以上,这是一个值得重视的问题,临床表现为多动不宁,注意力涣散,学习困难,好冲动等本病的病因和发病机制尚末明了,一般认为本症系由于多种生物因素、心理因素及家庭、社会问题等多种原因综合作用所引起的临床综合症因此本病在治疗方面除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还应注意心理方面的治疗从方法上应包括心理治疗,药物治疗以及感觉统和训练等在治疗方面小儿多动症是一个渐进过程,不能操之过急,宜中西合用,标本兼治,尤其要辅助以环境、心理、食物、运动等综合手段现将中医药治疗小儿多动症的现状介绍如下:1 病因病机2中医认为本病的病因主要是禀赋不足,或后天护养不当、外伤、病后、情志失调等其主要病变部位在心、肝、脾、肾因人的情志活动与内脏有着密切的关系,必须以五脏精气作为物质基础,五脏功能的失调,必然影响人的情志活动,使其失常。

      《素问·宣明五气篇》说:“五脏所藏:心藏神,肺藏魄,肝藏魂,脾藏意,肾藏志 ”若心气不足,心失所养可致心神失守而情绪多变,注意力不集中;肾精不足,髓海不充则脑失精明而不聪;肾阴不足,水不涵木,肝阳上亢,可有多动,易激动;脾虚失养则静谧不足,兴趣多变,言语冒失,健忘,脾虚肝旺,又加重多动与冲动之证病机主要是阴阳失调阴主静、阳主动,人体阴阳平衡,才能动静协调,如《素问·生气通天论 》说:“阴平阳秘,精神乃治” ,人的精神情志活动正常有赖于人体阴阳平衡,而人的行为变化,导致阴阳失调,则产生阴失内守,阳躁于外的种种情志,动作失常的病变本症辨证以虚为主,但也可有痰浊、湿热、瘀血等兼证出现,五脏之中与心、肝、脾、肾关系密切刘小凡[2]认为该病是由多种因素协同作用造成的一种综合征如微量元素失衡,维生素中毒,父母早婚早育,小儿发育成熟过快,家庭环境因素,如父母吵架、分居、离婚或经济情况拮据,经常打骂孩子,老师、同学的歧视等与该病的发生有关2 心理治疗32.1 教育干预[3]   教育在本病治疗中有重要作用在教育中应针对儿童在气质、性格及其智力等方面点因材施教,在作业布置、课后、课外活动以及课堂提问等方面给予特别的安排。

      由于儿童在学习和生活中很难取得好的成果,因此应该用鼓励的方式,不嘲笑,不歧视,不责骂,不体罚,帮助儿童建立自信心和自尊心,不断地获得成就感和进步加强集中注意力的培养,从实际出发,创造良好的学习怀境,根据小儿的爱好跟特长,因势利导,循循善诱,发挥其正常才能2.2 家庭咨询[3]   家庭对于该病的全面了解是治疗的关键要使家长和教师了解到,多动症不是儿童的天性,而是一种心理障碍,也不是儿童的故意行为,而是一种没有能力自我控制的病态表现多动症是可以用药物等综合疗法治愈的疾病在确诊之后,应去除家庭中的不和谐因素,父母应与小孩多交流,亲自参与小孩的活动,使小孩动静结合,活动有目的有计划可以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对于减少多动改善注意力有帮助同时要加强管理,及时疏导,防止破坏性及危险性行为发生3 药物治疗3.1 中医药治疗  ADHD 在中医可归入“脏躁” “躁动” “失聪”4“健忘”在临床的分型有不同的争议姜润林[4]将儿童多动症辨证分为以下 2 型:肾虚肝亢型:治以滋肾平肝,宁神益智,方用六味地黄汤加减(熟地黄、山茱萸、山药、茯神、女贞子、菟丝子、白芍药、白疾藜、生牡蛎、龙齿、远志、菖蒲);脾虚肝旺型:治以补脾平肝,养心安神,方用归脾汤加减(黄芪、白术、茯苓、鹿茸豆、薏苡仁、白芍药、白蒺藜、龙齿、酸枣仁、远志、菖蒲),共治疗 60例,总有效率 90%。

      赵承爱[5]把小儿多动症辨证分为 3 型:心脾两虚型:治宜益气养心,方用归脾汤或养心汤(党参、黄芪、白术、甘草、酸枣仁、柏子仁、远志、五味子);心肾两虚型:治疗宜温肾养心,方用肾气丸或右归丸(附子、熟地黄、山药、山茱萸、鹿角、何首乌、仙灵脾、茯神);肝肾阴虚型:治宜柔肝养阴,方用逍遥散合地黄汤、生脉散加减(当归、白芍药、柴胡、生地黄、党参、麦冬、玄参、五味子、太子参、玉竹),共治疗 20 例取得良好疗效郭华明[6]辨证分为 4 型,阴虚火旺,心肾不交型:方用六味地黄丸加减;心肾不足,脾失健运型:方用造车丸加减;心脾不足,气血两亏型:方用归脾丸加减;肝火上炎,灼伤心阴型:方用龙胆泻肝汤、逍遥散加减共治疗 43 例患儿,总有效率 88%李少川、李宝珍[7]二位老中医认为 ADHD 病机关键在痰热动风,李少川认为本病中合并心脾两虚或见虚火上炎治疗当豁痰镇惊,熄风(方用铁落饮加减)、养心安神益胃缓中( 方用甘麦大枣汤) 、滋阴清热补心安神(方用补心丸加味) 李宝珍也强调豁痰镇惊熄风为其常法,还应根据不同阶段的病情变化辨证施治,同时结合心理指导,给患儿一温馨5的环境,使之由多动向自制转化[8] 。

      心脾两虚 ,或虚火上炎证型治疗豁痰镇惊熄风(方用铁落饮加减) 养心安神益胃缓中( 方用甘麦大枣汤)、滋阴清热补心安神( 方用补心丸加味) 3.2 中成药 汪受传[9 ]将小儿缺陷性多动证分为 3 型,即肝肾阴虚、心脾两虚、痰火内扰在治疗方面汪老用静灵口服液,枸菊地黄丸,每服 10ml,1 日 2 次治疗肝肾阴虚型;用人参归脾丸、柏子养心丸,每服 3-5g,1 日 2-3 次治疗心脾两虚型;知柏地黄丸:每服 3-5g,1 日 2-3 次,治疗肝肾阴虚兼虚火上炎王晋新[ 10]以珍珠母、牡蛎、枸杞子、山茱萸、夜交藤等制成调神益智颗粒,每次 10-15g,1 日 3 次口服,7d 为 1 个疗程,连服 4 个疗程,共治疗该病患儿 60 例,并以口服利他林对照,结果痊愈 24 例,好转30 例,无效 6 例,有效率为 90%4 外治法许培斌、樊永风[11]将儿童多动证称为轻微脑功能障碍综合征,在治疗方面侧重于针灸、推拿的治疗,取穴主要以内关、太冲、大椎、曲池、肾俞为主常用耳穴压丸的穴位有神门、内关、足三里、三阴交、决骨、肾上腺、脑点、胰胆、皮质下、交感、肝、神门代美英[12]用推法、拿法、运法、揉法、按法、摩法、颤法、及拍法治疗 33 例,痊愈 30 例,有效 2 例。

      王仲易[13]用针灸治6疗小儿多动症选穴:百会、四神聪、哑门、大椎、心俞、通里、照海操作方法:进针要稳、准、轻、浅、快,即持针要稳,刺穴要准,手法要轻,进针要浅而快,力求无痛;针不可提插捻转隔日治疗1 次, 以 3 个月为 1 个疗程,共治疗 2 个疗程治疗 30 例有效率为60%5 感觉统后训练[3]感觉统后训练治疗是由美国得爱尔丝创立,运用儿童多动证和儿童学习站改得治疗,该疗法主要运用滑板、秋千、平衡木等游戏设施对儿童进行训练,根据报道和观察对于减少儿童的多动行为有一定疗效6 结语儿童多动症又称轻微脑功能障碍综合征,目前确切病因尚不完全清楚,也没有理想的药物[14] 临床上一般采用中枢神经兴奋剂、抗忧郁剂、抗精神病药剂及抗癫痫剂,但这些药物副作用较大,且停药后复发率高,不易被患儿及家长接受因此在治疗方面并不是简单的中西药治疗,药物治疗应该建立在严格诊断的基础上使用,在药物治疗的同时,还要从心理方面治疗,这样才能取得满意的效果经研究表明,小儿多动症患者中铅含量普遍高,同时常伴有脏腑虚弱,在饮食方面,宜多食健脾补肾的平性食物,食海带、金针7菜、胡萝卜等对高铅有排泄作用的食物,还可补充维生素、矿物质、蛋白质、水果及新鲜蔬菜,避免食用有兴奋性和刺激性的饮料和食物。

      目前也有不少学者利用 EEG 生物反馈方法治疗 ADHD,其长期疗效满意[15] 参考文献】[ 1]袁成文. 儿科治疗学[ 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1990:516.[2]刘小凡. 中医儿科学[ 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4:101.[3]李文益, 陈述枚 .儿科学新理论与新技术[ 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420-426.[4]姜润林. 中医药治疗小儿多动症临床疗效观察[J].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1999,6(8):63-64.[5]赵承爱. 辨证治疗小儿多动症 20 例[J].中国医药学报,2002,17(3):190-191.[6]郭华明. 中医药治疗儿童多动性障碍 43 例[J]新中医,1999,31(12):28.8[7]肖达民. 儿科学[ 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641-645.[8]李宝珍. 中医辨证治疗儿童多动综合症 26 例临床观察[J].天津中医,1995,(1):25.[9]汪受传. 中医儿科学[ 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2:134-137.[10]王晋新.调神益智颗粒治疗儿童注意力缺陷多动症 60 例临床观察[J].山西中医学院学报,2003,4(1):20-21.[11]许培斌,樊永风 .儿科疾病外治法[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0:204-206.[12]代美英.推拿治疗儿童多动症的临床观察[J ]. 按摩与导引,2006,(1):39.[13]王仲易,李 敏.杨金玲. 针药结合治疗儿童多动症临床观察[J].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06,(6):78-79.9[14]刘 丽,李文丽 .针刺加耳穴治疗多动症 48 例[J].山东中医杂志,2006,(7):466-467.[15]吴希如,李万镇 .临床儿科学[M] .北京:科学出版社,2003:685.。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