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幼儿园教案-幼儿园清明节活动教案方案参考模板(精选大全).docx
6页幼儿园清明节活动教案方案(精选大全)【第一篇】 活动目标 1.知道4月5日是清明节,愿意参与清明节的活动 2.了解家族中人与人之间的亲属关系,怀念先祖,尊重长辈 3.与爸爸妈妈一起制作彩蛋,并互相欣赏制作成果 活动准备 1.活动前与家长联系好参与本活动 2.课件;每个幼儿以个熟鸡蛋,各种图案的彩蛋,秀才比、贴纸,橡皮泥,剪刀,胶水等 活动过程 1.朗诵古诗,导入活动 --教师朗诵古诗: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提问:你听到了什么?几月几是清明节?(4月5日)--教师边放课件边讲述清明节的由来,帮助幼儿了解革命烈士的光荣事迹(过草地,爬雪山等)--播放人民英雄纪念碑的课件,教师讲述:为了让后人永远记住,永远还念这些革命英雄,1949年3月30日在天安门广场建立了人民英雄纪念碑 --请幼儿询问爸爸妈妈,家里清明节要纪念谁? --教师小结:清明节里,我们都要纪念革命先烈,纪念家里的祖辈,是他们让我们有了现在,美好的生活 2.引导幼儿讨论:清明节,我们除了扫墓,还要做些什么? --根据幼儿讨论,归纳有人提到的风俗习惯;运动习俗,如踏青、荡秋千、放风筝等;饮食习惯,如吃冷食,吃鸡蛋等等。
--出示彩蛋图片,引起幼儿的好奇心机制做兴趣,丰富幼儿感性经验 3.幼儿与家长共同制作彩蛋--幼儿到台前展示作品,并用完整地语言讲述自己的作品 --请幼儿将彩蛋给其他班的小朋友欣赏,并与小朋友呢们一起玩 活动建议与提示: 1.中国传统节日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活动对哦传承传统文化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教师因事先查传统节日的相关背景资料,并与家长做好沟通 2.在吃鸡蛋之前,请幼儿发挥想象力,用熟鸡蛋想出多种玩法(滚、转、抛鸡蛋等)比比谁的想法最多 3.作为活动的延伸,教师可以引导幼儿熟悉,了解中国的二十四节气,了解惊蛰、春分等节气的含义,让幼儿从传统文化的熏陶中建立传承与发扬的精神纽带第二篇】 一、指导思想 清明节来了,风和日丽的春天也就真正开始了,在这个传统节日里,我们小、托班组织幼儿进行有关清明节的教育活动,目的是让幼儿了解清明节的来历;通过观看教师包青团、大班小朋友放风筝等活动,初步了解清明节的传统风俗,锻炼身体,充分感受春景的美好 二、活动目标: 1、能初步了解清明节的来历及风俗习惯,感受清明节和其它节日在气氛上的不同 2.通过历史事件、历史人物,教育幼儿学习古人为他人着想的品质。
三、时间及地点: 1、观看视频及包饺子活动时间与地点: 4月3日上午:各班教室 2、观看放风筝的活动时间: 4月1日上午:小一班、小二班、(观看大一班); 4月2日上午:小三班、托一班、托二班(观看大二班); 观看放风筝的活动地点:马山小学操场 四、活动主题:听故事、品艾糕、观纸鸢 五、活动对象:小、托班全体教师和幼儿 六、活动形式:游戏教学活动 七、活动安排: ㈠、活动准备: 1、清明节的来历和一些习俗活动片段 2、联系食堂,准备制作艾饺的材料:面粉、艾草、糖 3、联系大班教师,约定放风筝的时间 ㈡、活动具体流程: 1、观看清明节的相关视频,了解清明节的来历和一些习俗活动 2、教师包艾饺,幼儿观看,了解艾糕的制作步骤 教师安排: 一班:主配班老师 二班:主配班老师 三班:主配班老师 3、幼儿品尝艾糕,享受艾糕的美味 4、观看大班小朋友放风筝,体验放风筝的乐趣第三篇】 教案目标: 1、培养幼儿的勇敢精神,增进其身心健康;锻炼幼儿的平衡能力 2、让幼儿了解秋千的来历 教案准备:在幼儿园内用木头、绳子、踏板架一牢固的秋千,“熊猫荡秋千”的挂图。
教案过程: 1、出示“熊猫荡秋千”的挂图,引出课题教师边出示挂图边问:“小朋友知道今天是什么节日吗?”(清明节) “节日里,动物园里的小熊猫也玩起了有趣的游戏,它们在干什么?”(荡秋千) 2、介绍秋千的来历 让幼儿知道秋千是我们的祖先借以攀树取食和避兽宿息的一种工具后来演化为秋千活动 3、介绍秋千的玩法,引起幼儿的兴趣组织幼儿荡秋千 ①两手握绳,坐或站在两绳之间的横板上 ②当站着荡时,两腿并拢,并屈膝前荡;坐着荡时可有人在后边将秋千上的人往前推 ③要求幼儿排成一路纵队站在一旁,每人荡2―3分钟,荡过的小朋友站至队尾教师边指导边表扬表现勇敢的小朋友,鼓励胆小的幼儿 4、命题画:“小猴荡秋千” 画出小猴荡秋千的各种姿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