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国庆之夜的不速之客-卡拉赞之夜不速之客.docx
5页国庆之夜的不速之客 卡拉赞之夜不速之客 1994年10月1日,不速之客UFO悄然来到了佳节里的黄浦江畔国庆之夜的UFO当天19时55分,第二军医大学汽车队队长、少校军官周殷民,正站在翔殷路860号车队的停车场上,抬头朝南观看国庆焰火 突然,他发现头顶上方,出现了一个椭圆形盘状物,由西向东平行运动,然后又由东向西折返飞行不一会儿,不明飞行物停在了空中;接着,又作圆周飞行;后又在空中停留了5秒钟,最后消失在夜幕之中 当时,与周殷民一起目击到不明飞行物的还有他的13位同事,以及附近的2位居民 周殷民事后这样描述不明飞行物:此物飞行速度极快,刹那间可飞过数百米;折返和作圆周飞行时,无须拐弯,瞬间完成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10月2日凌晨4时30分左右,当喧闹过后的国庆之夜步入黎明前的寂静时,不速之客再度光临 上海普陀区的一位居民突然从梦中惊醒,发现床边墙上映着一个五颜六色的光环,显得神秘诡异 这位居民连忙朝窗外望去,看见窗外红色的光环中,有一个圆盘状的物体,直径约5米,距地面仅有3~5米这个不明飞行物在红色的光环中,缓慢地向西移动,约2分钟后消失。
对UFO的初步分析 10月3日上午,笔者接到了《劳动报》“科教纵横”版两位编辑的他们告知了笔者国庆之夜UFO曾经出现的“新闻”,并敦请笔者就此事发表评论 恰巧笔者也正在作初步分析,所以愉快地接受了任务,并以最快的速度完成了一篇文章,对此UFO现象发表了个人的观点 也许是为了追求“轰动效应”,劳动报社在发表时竟然用了《专家解释“十・一”飞碟之谜――上海西部可能是飞碟的“空中走廊”》的“惊人”标题 在这篇文章中,经初步调查分析,“十・一UFO”有以下特点: ▲从飞行方向以及UFO的形状判断,不排除两处目击者先后看到的UFO为同一物体在来回飞行的可能性,而未被记录到的目击时间,可能是未被目击者目击,也有可能是UFO处于“隐态”; ▲UFO离地面最近时仅有3~5米,如此超低空“近遇”目击者,在上海的UFO目击史上还是第一次; ▲与先前记录在案的上海UFO出没资料相比,这次UFO也在西方天空消失,若以上海人民广场为中心划分上海版图,西部出现UFO的次数大大多于东部,可否认为,上海的西部或西北部可能是UFO的一条“空中走廊”? ▲此外,国外发现并经研究归类的13类UFO形状中,圆盘状UFO的记录约占总数的26%,而上海以往出现并被目击到的UFO中,也以圆盘状居多。
这次的UFO恰恰也是圆盘状物 目击者再述详情 《专家解释“十・一”飞碟之谜――上海西部可能是飞碟的“空中走廊”》一文发表后,在社会上激起了一定的反响,一些目击者和UFO研究者、爱好者纷纷来电、来信与笔者探讨“十・一UFO”的真相 在这当中,上钢一厂陈良的来信中提到的“十・一UFO”目击情况,引起了笔者的强烈兴趣陈良在信中提到,他从《劳动报》上看到相关报道后,想起10月1日晚他所见到的不明飞行物的情况,但与报上所载的不同他回忆道,当时他和哥哥等人在福建中路205号中怡大楼14层的北阳台观看焰火,在20时10分左右,他哥哥突然发现在放焰火的浦东海运学院上空,焰火丛中有一发黄白色的亮环在徐徐飞行,便招呼其余人一起观看 据陈良的仔细观察,它在空中似一只发光的戒指,亮度和当时的焰火亮度相当,自东南向西北方向飞行,垂直面角度从30度到90度刚开始它匀速飞行,但在90度处突然加速上升消失,整个过程大约2分钟 它有一个明显不同于其他飞行物的特点――该圆环在飞行的同时,沿水平轴作旋转运动,并且旋转时亮度也有些变化陈良当时就觉得很奇怪,只是没有当一回事去深究 那么,国庆之夜目击者看到的是飞碟吗? 谜底是什么 “我们所看到的是飞碟吗?”不仅目击者在问,而且UFO爱好者、研究者也在问。
对于“十・一UFO”,尽管我们还不能完全断定它背后的真相,但以下基本事实是可以肯定的: ▲1994年10月1日――国庆之夜,在上海确实发生了一件不寻常的事件:一个神秘的物体三度出现在夜空; ▲“十・一UFO”的真实性是不容置疑的,不仅是因为有三个地方的目击者,更重要的是其中有两处均是群体目击者; ▲因为目击者先后看到的“十・一UFO”之间有着“圆盘状―光环―带光环的圆盘状”的联系,不排除是同一物体反复出现,先后被目击到的可能性 至于UFO的真相,由于除了10月2日凌晨出现的UFO外,前两次正值焰火腾空飞舞之际,因此,存在目击者看到的“十・一UFO”是焰火或焰火残余物质被误认的可能性――事实上,这种误认过去已经发生过 第 5 页 共 5 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