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浅谈《枕中记》的“适”思想.doc

5页
  • 卖家[上传人]:hh****pk
  • 文档编号:281911446
  • 上传时间:2022-04-25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21.50KB
  • / 5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浅谈《枕中记》的“适”思想作者简介:冉雪(1990-),女,重庆巫溪人,西南大学硕士研究生, 研究方向:中国古代文学摘 要:《枕中记》是唐传奇走向成熟的代表作之一,不仅以鲜明的记 梦形式塑造了影响深远的故事,还因作品中展示的独特的“适”思想使人 们在了解故事的过程中冇所领悟,为人们在追求理想人生的过程中给出一 个建议卢生在梦前梦后思想发生了很人的转变,“适”的追求也相应改 变了关键词:枕中记;梦;“适”一、引言在厲代,道教思想盛行一时,文学方面也颇受影响,因而出现了很多 以梦为题材的小说集和单篇作品沈既济的《枕中记》是非常具有代表性 的一篇,著名的故事“黄粱一梦”源于《搜神记》,但在《枕中记》发扬 光大自此以后,阐释“黄粱一梦”故事的人络绎不绝,宋人话本《黄粱 梦》、宋元戏文《吕洞宾黄粱梦》、元人杂剧《开坛阐教黄粱梦》、明人汤 显祖《邯郸记》等都沿用了《枕中记》的故事情节[1]关于《枕中记》 的研究涉及面比较丰富,但相比梦小说的整体关注度,则研究热度比较低, 还有些不全面的地方,比如对文本结构的分析涉及较少,对主题思想的分 析太过笼统等本文选取作品的一个侧面即吕翁与卢生对话中涉及到的“适”思想,从“适”来分析作品的主题。

      二、吕、卢对话中的“适”思想《枕中记》记叙了书生卢生在会神仙术的吕翁的青瓷枕上小憩,价值 观在一个梦中被颠覆的故事文章通过反问和疑问提出了 “适”的话题, “卢生顾其衣装敝亵,乃长叹息曰:'大丈夫生世不谐,困如是也!'翁EI: '观子形体,无苦无恙,谈谐方适,而叹其困者,何也?'生曰:'吾此 苟生耳何适之谓?'翁曰:'此不谓适,而何谓适?在吕翁看來,体 无疾病缠绕,仪态自然大方,身心舒畅,已算得上“适”,而卢生却毫不 以为然,他认为“士之生世,当建功树名,出将入相,列鼎而食,选声而 听,使族益昌而家益肥,然后可以言适乎吕翁之“适”与卢生之“适” 大相径庭,而卢生所定义的“适”在他黄粱一梦后发生了变化,他们讨论 的“适”在我看來是这个作品最想要传达的东西梦境中的卢生实现了他想要“建功树名,出将入相”的H标,但是“富 贵寿考占尽的卢生,其经历并不平坦,'荣适’与贬谪处死的危险常在一 起 [2]他的一生“履薄增忧,日惧一日”,连“衣短褐,乘青驹,行邯 郸道中”的普通FI子也不可再奢求官场的明枪暗箭防不胜防,旁人的嫉 妒与谗言让他“两窜荒徼”,在蛮荒之地受尽折磨苦楚梦醒之后,一切 如故,千般万般都只是一团云烟随即消散。

      梦与现实强烈的对比让他思绪 万端,他“忱然良久”,伴着吕翁的提醮,他突然看清了 ■直执着的富贵 功名和人生中的“宠辱之道,穷达之运,得丧之理,死生之情吕翁所 说的“适”是指梦中的繁华,短短一个梦让他经历了与现实迥异的一生, 而梦中的大起大落,大忧大惧,大悲大喜,到最后都只是镜花水月一场空当卢生念想到“吾家山东,有良田五顷,足以御寒馁,何苦求禄?而今及 此他的思想从此发生了变化,他明口了吕翁的苦心,懂了“衣短褐, 乘青驹,行邯郸道中”的普通人的珍贵,在朴素的生活中亦有绝对值得追 寻的快乐三、《枕中记》想要表达的“适”思想关于《枕中记》的主题思想,历来就有讽刺说与反映“人生如梦”两 种观点鲁迅曾说过,“既济文笔简练,又多规诲之意,故事虽不经,尚 为当时推重,比之韩愈《毛颖传》……既济又有《任氏传》(见《广记》 四百五十二)一篇,言妖狐幻化,终于守志殉人,'虽今之妇人有不如者', 亦讽世之作也 [3]这种观点影响了很多人,至于到后来的学者一提到《枕中记》就直接将它定义为讽刺作品另一种主题就是宣扬“人生如梦、 富贵如烟”思想周美琼在论述作品时,也称“记梦传奇《枕中记》和《樱 桃青衣》表现了中晚唐士子对'梦中人生'的积极进取和只能在梦中追求 多彩人生的无奈;同时也表达出他们梦醒之际幡然觉悟'人生如梦',从 而在思想上实现了对现实的突围和规避的心态。

      [4]如前文所讨论的,讽刺说和人生如梦说的主题笔者都不是很赞同,因为笔者在作品中没有感 受到对士人辛辣的讽刺,也没有从主人公的行为中感受到他们对现实的逃 避,反而认为这是一篇追求“适”、讨论“适”的作品,它的主题就是通 过一个梦让人明白,人生中真正该追求的是怎样的生活梦中经历了另一种人生,卢生悟到自己痴迷的功名富贵给自己带来荣 耀但也带来数不尽的灾难,现实中也一样,凡事一旦不合乎度,欲望过盛 必然导致“适”的破坏适”更像一种追求中的平衡状态,当没有了平 衡,灾难自然就迫近老子所说“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当权 势、富贵太过炽热难免有很多眼红的人,流言蜚语足以使人陷入灾祸而 吕翁给出的“窒欲”这个办法,也是作者本人想要为当时热衷功名的青年 开出的方子,既知人不可能完全无欲无求,欲望不能被消灭或清除,所以 只能适当抑制,控制自身在声色、权力方面无法达到的欲望通过科举考 试成功的毕竟只是少数人,所以社会上才那么多失意落魄的读书人,每个 人都渴望成功,但是中举机会却渺茫,而拥有如梦中一般拥有平步青云机 会的人世所罕见梦醒之后,失意的读书人还是只能躬耕吠亩,同时在现 实中他们更清醒地认识到成功的艰难与处于势位牛活本真的丢失。

      看清形势的卢生,他的“适”观念发生了口人的变化窒欲”给他 提供了另一条出路,“无苦无恙”的吠亩生活虽没有官场沉浮的刺激,却 有着难能可贵的平静与珍贵,特别是对很多一辈子都无法实现抱负的读书 人,“窒欲”也为他们提供了减轻精神负担的途径在朝廷勾心斗角,在 战场奋死抗争,一辈了如履薄冰战战兢兢,这种“适”怎么比得上温饱冇 余、潇洒自在的日子呢?朴素的生活中才有世人向往的“适”,却被卢生 利欲Z心给遮蔽了四、结语《枕中记》的作者本身也做过官,他了解官场生活,所以卢生的起伏 经历卄•常真实地反映了当时官僚社会的实际情况梦里展示的“两种不同 的人生经历,让他体尝到了看着光鲜亮丽的人生同样有“困”的苦恼,觉 着黯淡乏味的生活也同样蕴藏着'适'的快乐[5]小说Z所以能够一 直流传,在于它思想的真实性与给人们的启示性而借助“梦”这个形式 外壳,将作者隐于心中想要表达的社会与现实社会联系起来,让人们去选 择适合自己的“适”之路关于“适”字,作者将莫放在人生哲学范畴加以讨论,加深了 “适” 的内涵作詁中冇一个与之对应的概念,即“怵I”,因而“适”代表的是 身处顺境,且有舒适、幸福感之类的含义,是人们追求的一种理想生活状 态。

      适”的状态也不是特定的,从作品中可以看到,权倾一时享尽富贵 的人可能遭遇翻船,而平淡无奇不争不夺的生活亦有朴素的快乐追求自 身向往的生活才能真正获得“适”的理想生活作者单位:西南大学文 学院)参考文献:[1] 廖大国•沈既济和他的传奇小说[J]•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 学版,2002 (4): 70-73.[2] (日)下定雅弘•卢生领悟了什么?一一试论《枕中记》的主题 思想[G]//复旦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研究所•古代文论研究的回顾与前瞻:复 旦大学2000年国际学术会议论文集•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 524.[3] 鲁迅•中国小说史略[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44.[4] 周美琼•进取与突围一一论枕中记与樱桃青衣的“梦中人生”和“人生如梦” [J]•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哲社版,2007 (4): 27-29.[5] 周承铭•重新评估枕中记的思想价值[J]・河北北方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 (6): 1-6.。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