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论高等教育在民族地区经济社会中的作用-以甘南藏族自治州为例.docx

9页
  • 卖家[上传人]:杨***
  • 文档编号:317545991
  • 上传时间:2022-06-25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26.60KB
  • / 9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论高等教育在民族地区经济社会中的作用以甘南藏族自治州为例    张爱玲(甘肃民族师范学院 教育科学系,甘肃 合作 747000)Summary:民族高等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民族高等教育在我国西北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中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所以,要使西北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实现跨越式发展,就必须重视民族高等教育的发展Keys:高等教育;民族地区;作用G640:A:1673-2596(2013)10-0254-03甘南藏族自治州(以下简称甘南州)位于甘肃省西南部,青藏高原的东北边缘,是黄土高原、青藏高原和陇南山地的搭界地,也是内地通往藏区的主要通道甘南州地理位置特殊,海拔在1200米到4800米之间,平均海拔3000米自然条件恶劣,一年四季,春夏不明,气候寒冷,且阴湿多雨雪全州总面积45000平方公里,占全省总面积的10%,地理座标东径100°45′-104°45′,北纬33°6′-35°34′,东西广423公里,南北裹270公里截至2010年,全州总人口为681518人,有藏、汉、回、土、蒙等24个民族,其中藏族人口34万,占总人口的50%①由于民族众多、历史悠久,形成了以藏族传统文化为底蕴的丰富多彩的少数民族特色文化,同时也成为了安多藏区的民族宗教文化中心。

      甘南州是一个以藏族为主体的少数民族自治州,由于地处西部偏远地区,社会生产力低下,经济社会发展缓慢,文化教育相对落后特殊的政治环境和土司制度与佛教寺院政教合一的统治体制使甘南州在建国前还处在封建社会时期,在比较偏远的半农牧区和纯牧区还残存着奴隶制,大部分藏族群众奴役在贵族阶级的统治之下,没有受教育的权利,整个社会发展缓慢,文化教育极其落后直到解放前夕这种情况才有所好转,当时甘南州建有小学91所,在校学生1933名,其中少数民族学生245人,占12%;初级中学1所,学生83人,其中少数民族学生9人,约占10%;简易师范3所全州学龄儿童平均入学率为3%,藏族学龄儿童入学率为1.3%大部分学生集中在夏河、临潭、卓尼、舟曲等少数民族城镇,地处偏远的碌曲、玛曲、迭部等地区仍然没有学校甘南州民族教育事业真正的发展是在1949年新中国的成立后,特别是1978年以后,随着国家对民族地区基础教育的重视和投资,甘南州的基础教育质量不断提升,并在国家对少数民族考生高考降分政策的支持下,甘南州的高考录取率也有了大幅度的提升,录取率从1979年的不到1%到2011年的85.72%,可谓是突飞猛进的发展高等教育的主要任务是为国家培养各级各类专门的高级人才,并且让这些人才积极投身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事业中去,从而为促进社会经济和发展科学技术文化做出重大贡献。

      近些年,民族地区的高等教育事业在国家的大力支持和帮助下取得了很快的发展,少数民族院校也从自身实际出发,结合民族地区的实际需求,为少数民族地区培养了大批政治可靠、业务扎实的实用型人才一、民族高等教育在民族团结稳定中的特殊作用教育的发展历程告诉我们,超政治和超阶级的教育是不存在的,任何时代、任何类型的教育都要受到政治的制约根据研究,国外教育家所关注的教育政治问题中,有近40%的问题跟少数民族有关少数民族院校由于它本身存在的特殊性,长期以来比其他高等院校更受社会政治体制的制约教育一方面会受到社会政治制度的制约,但反过来教育也能服务于社会政治制度在民族地区建立高等院校有着特殊而鲜明的政治性,这种政治性将使民族院校在加强民族团结和维护社会统一方面起到其他高等院校不能起到的作用建国之初毛泽东同志就提出在“青海、甘肃、新疆、宁夏、陕西各省及一切有少数民族存在的地方地委,都应办少数民族干部训练班或干部训练学校”要彻底解决民族问题,完全孤立民族反动派,没有大批从少数民族出身的共产主义干部是不可能的”西北民族大学的奠基人彭德怀也指出:“西北是个多民族地区,办一所高等学校为各民族培养政治干部和其他专业人才是具有深远意义的大事,应早日着手准备。

      目前就我国存在的大部分民族院校来看,他们的前身都是各种各样干部培训班或学校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国家在少数民族地区创建民族院校的目的就是从政治立场出发,就是为了加强民族团结,维护民族地区的长治久安和国家统一的1997年,在对甘南州副县级以上干部毕业院校的调查中发现,甘南州有44%以上的干部毕业于不同地区的民族院校这也就是说,民族地区的经济社会建设和社会文化发展不仅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各地区民族院校培养出来的学生,而且他们在为维护本地区的民族团结和祖国统一中做出了重大贡献1.民族地区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对提升民族地区各个阶层管理人员的文化水平和管理能力创造了有利条件一个地区的社会政治生活质量与这个地区从事领导管理工作人员的水平有着直接的关系要想提高整个地区的政治管理水平,使得这个地区的日常管理工作进一步科学化和系统化,就必须提高工作人员的科学文化程度少数民族地区由于科学文化教育落后,管理人员的整体文化素质较低,因此要想做到科学化的政治管理就必须依靠当地的民族院校,邀请校内外的知名学者不定期的举办各种各样的培训班来提高管理人员的科学文化素养,进一步优化他们的知识结构,增强他们的法制观念和民主观念,提高他们对新生事物及外界事物的辨别能力,只有这样才能不断的提升少数民族地区管理阶层的科学文化素养,进而提高他们的管理水平。

      当然,在这个学习的过程中我们更希望领导者能结合本地区、本民族的特点,把科学的管理理念跟民族文化结合起来,形成适应本地区发展的政治管理理念2.依靠少数民族地区高等教育的发展可以提高当地民族群众参与政治活动的意识民众是社会政治活动参与的主体,少数民族民众是少数民族地区社会政治活动参与的主体一个多民族地区,成功的政治生活应该离不开各民族民众的积极参与但是,长期以来,我国少数民族地区的少数民族民众参与各种政治活动的意识和能力都较低,这是因为在少数民族地区具有一定政治素养能参与政治活动的民众并不多见,这也就直接影响到了本地区政治生活的民主性和广泛性教育可以促进民主,因此,加快当地高等教育的发展,为政治制造舆论,让更多的人了解政治,参与政治,就能更好地体现民族地区政治活动的民主性和广泛性所以,少数民族地区的民众可以依靠本地区高等教育的发展来提高当地民众参与政治活动的意识3.深入发展民族地区的高等教育事业,对落实党的各项民族理论政策、加快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具有特殊作用为了加快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又快又好的发展,进一步缩小民族地区与内地沿海之间的差距,党和政府从国家安定团结的大局出发,妥善处理和解决各种民族问题,对于民族地区的教育事业也是十分关心,尤其重视民族地区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

      改革开放以来,党和政府在政策、资金等方面对民族地区的高等教育事业给予了大力的支持,使我国的民族高等教育事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截至2011年,我国少数民族地区已经建有100多所普通高等院校,其中民族类综合大学13所民族院校不仅为民族地区输送了大批合格的实用型专业人才,同时也为民族地区输送了大批贯彻和落实党的民族理论、民族政策的骨干力量据统计,60年代末,内地重点院校被分配到民族地区工作的毕业生,90%以上的陆续被调回到了内地,而同一时期普通民族院校毕业的学生,绝大部分还留在民族地区工作而近几年,去内地上大学的少数民族大学生越来越多的回到民族地区工作,而且受到了用人单位的一致好评这一切都说明,随着少数民族大学生专业素质和文化素质的提高,他们的政治觉悟和道德素质也将会越来越高,这将在无形之中加速党的民族理论和民族政策在民族地区的落实二、民族高等教育在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长期以来,由于我国少数民族地区自然条件恶劣,生产力水平低下、产业结构单一,所以经济发展相对缓慢,并且大部分地区以农业或牧业为主体,现代化工业基础非常薄弱,同时产业结构也极不合理就甘南州而言,第一产业占国民生产总值的46%,第二产业占国民生产总值的25.6%,第三产业占国民生产总值的28.4%。

      从经济发达地区来看,第一产业所占比例大体在25%~30%,第二、三产业所占比例大体在70%~75%所以,从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和三大产业产值比重等综合衡量,可以看出民族地区的产业结构是极不合理的②因此,要加快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速度就必须改变经济增长的模式,进一步推进工业化,大力完善产业结构并且逐步加大对第三产业的开发力度当然,在这个转变过程中需要大批能够从事科学技术研发的各类高层次人才,而这些人才的培养也正是时代赋予民族高等教育的光辉使命中央第五次西藏工作座谈会召开后,在党的民族政策光辉照耀下,甘南州的各项事业有了较大程度的发展,尤其是高等教育的发展,这为甘南州经济发展提供了坚强的人才支持2011年甘南州工农业生产总值80.76亿元,年均增长12.8%,是2006年的1.8倍;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23.4亿元,年均增长33.8%,是2006年的4.3倍;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000元,年均增长15%;农牧民人均纯收入3100元,年均增长14%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为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建设、社会发展以及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历史性机遇民族地区有着丰富的矿物资源,但是多少年来由于当地民众观念和科学技术的落后,不懂得科学持续的开采资源,使得很多资源被低效过度的开采,生态环境日益恶劣。

      如何让民众科学的、可持续的利用开发自然资源,可以通过教育尤其是高等教育的发展来实现,通过民族院校来为民族地区培养大批的基层科技人员,在民族地区大力普及科技文化知识随着科技文化知识的普及,民族地区的劳动力资源和人口素质将会有很大程度的提高,在一定的意义上,它也会改变民众对自然资源的态度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根据调查发现,发达地区30%的经济增长率是靠科学技术的创新来实现的而民族地区由于传统文化、自然条件和产业结构等因素制约了对现代科学技术的研究及应用因此,要在民族地区普及科学技术,就必须依靠民族院校,因为高等院校担负着发展科学、产生新的科学技术的任务就目前来说,我国各少数民族地区的高等院校都很好的完成了这一任务以甘肃民族师范学院为例,为突出高原经济特色,服务区域支柱产业,专门成立了高寒生态研究所,为甘南州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技术保障三、民族高等教育在民族文化传承中的作用文化传承是教育的功能之一人类既是文化的创造者又是文化的传承者,如何更好地传承人类几千年来的优秀文化,是学校教育应该思考的问题民族文化是各少数民族经过多年的发展后慢慢沉淀积累下来的珍贵的文化资源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任何一个民族要走向国际化、现代化就必须继承、发掘和弘扬本民族的传统文化,而如果在这个进程中丢失了自己的传统,将意味着丢失“自我”。

      作为专门为少数民族地区培养各级各类人才的民族高等院校为了不让自己的民族传统文化消失,应当义无反顾地承担起这个责任,通过对本地区民族传统文化的梳理和加工,把那些对整个人类发展有价值的文化较好地进行保存和传播,使本地区民族传统文化中的精华可以代代相传、一脉相承另外,由于民族院校的学生大部分来自于少数民族地区,他们从小受民族文化的熏陶,热爱自己的民族文化,对自己的民族文化有着深厚的感情,所以,他们自然而然地成为少数民族文化的传人,成为继承和传播民族文化的中流砥柱除此之外,目前我国很多民族院校拥有专门研究本地区少数民族文化的科研单位,这些单位除了科学研究的任务之外,还担负着传播和融合各少数民族文化的任务民族院校的这一优势是其他地方普通院校所没有的,因此我们要努力办好这些科研单位,让他们在继承、发掘和弘扬民族文化方面起到其他院校所替代不了作用以甘南州唯一的高校甘肃民族师范学院为例,为了更好的继承和传承藏族文化传统,学院专门成立了藏文化研究中心,这为甘南州藏族传统文化的继承和传播起到了特殊的作用注 释:①甘南藏族自治州统计局.甘南州统计年。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