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学语文作业设计有效性研究》课题研究结题报告.doc
7页《小学语文作业设计有效性研究》课题研究结题报告 - 教育文库 《小学语文作业设计有效性研究》课题研究结题报告 大丰市白驹镇中心小学 杨金林 一、课题研究的背景 1.《语文课程标准》新的要求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了要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积极倡导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等新的语文教育理念,并特别强调:“语文教学要注重语言的积累、感悟和运用,注重基本技能的训练,给学生打下扎实的语文基础同时要注重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促进学生持续发展《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还指出:“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合作的能力这就引领我们提升了语文作业设计的理念,要求我们更加关注其人文内涵和有效性 2.深化课堂教学改革的需要 学生作业的设计是课堂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课堂教学改革的主旨是注重学生主体性的发挥,强调在教师指导下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在课堂教学改革中形成的这种教学观、学生观在学生作业设计这一环节如何体现,如何通过学生作业内容和形式的改革来巩固课堂教学效果和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精神,是深化课堂教学改革不可回避的问题。
3.学校发展的内在要求 白驹小学作为一所农村小学,学生以农村子女为主,因此与城区学校相比,教育教学的整体素质(包括学生成绩、学习习惯、阅读习惯等)还存在着不小差距,而随着学校教育现代化进程的发展,学校的办学条件得到改善,在硬件设施方面已经逐渐缩短了城乡差别,因此进一步加大教改力度,提升学校品质,逐步改变农村学校办学面貌,成为我们必须面对和解决的首要问题 4.学校语文作业设计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语文作业是语文教学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它与课堂教学、课外活动一起构成了完整的小学语文教学体系它不仅是检测教学效果的一种重要手段,还能对学生的语文学习起到一个导向作用 长期以来,我们的语文作业机械单调,枯燥乏味,内容封闭僵化,仅局限于学科知识范围,远离学生实际生活和社会生活作业评价则忽视对人发展的教育激励功能从我校的实际情况看,同样存在着学生整天埋头于“作业堆”,作业形式简单枯燥,训练要求统一的现象,浪费了学生大量的课外时间,忽视了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和思维能力的训练和提高,打消学生的学习热情和积极性,甚至严重影响了学生的身心健康,导致厌学心理的产生,因而直接影响了教学质量的提高因此亟待改革作业的内容和形式,提高作业的有效性。
二、课题研究的意义 重视作业的趣味性、分层性、开放性,同时关注作业的实践性、综合性和选择性,通过改变单一的接受性作业形式,积极探索接受与体验、研究、发现结合的新型作业,探索独立自主与合作交流相结合的作业方式和彰显个性的选择性作业方式并通过丰富多彩的作业形式与作业内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在快乐的心情中完成作业 三、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 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为全面提高学生基本素质, 促进受教育者全面、生动、活泼发展的教育;素质教育既是一种教育思想,更表现为一种实践模式, 我们的语文学科既是进行素质教育的一个有效途径, 也是素质教育本身的有机组成部分 素质教育同时也是创新教育的具体体现,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素质教育已不再是一个空洞的口号,不再仅仅停留在静态的理解和思考上, 而是已经开始应用于动态的实际操作和运行中我们对小学语文作业设计的深入研究,便是充分体现素质教育理论 素质教育还需要更多的教育理论和思想指导我们的教育教学实践加德纳在他的《智力的结构》(1983)一书中提出,人的七项智能,即语言智能、音乐智能、数理逻辑智能、空间智能、身体运动智能、人际交往智能、自我认识智能多元智能理论对作业设计的启示:(1)作业设计的形式与范畴应该是多元的。
2)作业的目的应该是促进学生的发展3)作业设计必须拓展学生的学习领域4)作业设计应该挖掘学生的智力潜能5)作业还应该成为学生成长的人生履历 因此,素质教育的理论,对于我们开展小学语文作业设计的研究,有着积极的指导意义和实践意义 四、课题研究的目标 本课题围绕小学语文作业设计有效性展开,一方面是为构建基于校本的合理有效的小学语文作业结构体系,让每个学生都能获取成功的体验,获得轻松、愉快、满足的心理体验;另一方面,也是学校语文教师队伍建设的需要,通过课题研究,锻造一支具有科研意识和能力的学校教科研骨干队伍因此,我们把课题研究目标聚焦到下列三个方面: 1.有效整合学生课内外作业,使学生作业保“质”减“量”让学生有时间 事自己感兴趣的活动,充分发挥孩子的天性,锻炼其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2.开展小学语文作业设计的内容、形式的有效研究,为低、中、高不同年段学生打造丰富、有趣、适切的课内外作业,低年级注重趣味性、中年段体现分层特色,高年段落实开放与联想,打造具有学校个性特色的小学语文作业设计体系 3.通过作业设计的评价体系研究,探索低、中、高不同年段学生不同的评价机制,促进学生自我反思、自我生成能力的提升,培养学生良好的作业习惯。
五、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本课题的研究围绕小学生语文作业的设计,通过对学生作业的分年段调查,了解目前我校语文作业的现状,为进一步开展语文作业设计提供了依据,根据低、中、高不同年段的学生特点,有侧重地围绕作业设计的趣味性、分层性和开放性开展作业设计研究,注重作业形式、作业性质、作业内容、作业评价等多方面的实践与研究为了有效开展课题研究,课题组设立以下三个独立子课题: 子课题一:低年级语文趣味性作业设计的有效研究着重调研低年级语文作业中存在的问题和现状,并以趣味性原则为出发点,研究低年级语文作业设计的形式、内容及评价方式,研究趣味性作业对学生语文学习影响 子课题二:中年级语文分层性作业设计的有效研究主要针对中年级学生语文作业的现状,研究分层设计语文作业的形式和内容,研究分层作业设计对学生学习语文的影响(效果),研究分层作业的评价方式 子课题三:高年级语文开放性作业设计的有效研究采取观察法、问卷法、对比法、行动研究等方法对高年级语文开放性作业设计的形式、内容、难易程度、评价方式进行研究,总结开放性作业设计的规律、积累经验,找到存在的共性问题,籍此提高学生语文素养,培养学习能力 六、课题研究的方法 1.文献法:查阅与课题相关的文献资料,组织课题组成员学习,提高理论素养,用理论指导课题研究。
2.调查法:采用填表的形式调查实施有效激励过程中课堂教学情况的反馈,进行实验过程的跟踪调查 3.经验总结法:课题组教师在课题研究中不断总结、反思、提升,积极写论文,不断提高研究水平 4.叙事研究法:在课题研究中,教师把学生在课题研究阶段发生的典型事例用叙事方法记录下来,加以思考分析,得出规律性结论 七、课题研究的步骤 1.实验班中进行语文作业的设计现状调查 2.收集有关作业设计方面的资料,组织教师学习 3.注意平时材料的积累,多开展有关这方面的专题讲座 4.从语文作业设计的趣味性、层次性、开放性等原则出发,采用恰当的方法具体研究作业设计的形式、内容、评价策略、实施效果等 5.对“作业设计记录表”以及其他资料进行分析、整理提炼理论成果、撰写课题论文、随笔,组织课题研究总结和结题论证活动,完成研究报告 八、课题研究的主要过程 1.准备阶段:2022年3月 成立课题组,对本课题进行论证,设计课题研究方案,完成课题申报工作 2.实施阶段:2022年4月—10月 课题组成员开展研究,定期进行课题研究和交流,随时发现和解决课题研究中出现的各种问题,收集研究资料,并归类整理 3.总结评价阶段:2022年11月 课题研究总结,撰写研究工作报告和结题报告。
九、课题研究取得的成果 第 页 共 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