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0-2021学年湖南省衡阳市 衡东县城关中学高三化学上学期期末试卷含解析.docx
6页2020-2021学年湖南省衡阳市 衡东县城关中学高三化学上学期期末试卷含解析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个小题,每小题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共60分1.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1mol甲醇中含有C—H键的数目为3NAB、常温常压下,3.0g含甲醛的冰醋酸中含有的原子总数为0.4 NAC、在复盐NH4Fe(SO4)2溶液中逐滴加入Ba(OH)2溶液,可能发生的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NH4++Fe3++ 2SO42-+ 2Ba2++ 4OH-=2BaSO4↓+ Fe(OH)3↓+ NH3·H2OD、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其单质的活泼性一定越强参考答案:D略2. 在体积恒定的600℃密闭容器中,一定量的SO2与1.2 mol O2在催化剂作用下发生反应:2SO2 (g)+ O2(g) 2SO3(g),ΔH<0当气体的物质的量减少0.2mol时反应达到平衡,在相同温度下测得气体压强为反应前的90%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当SO3的生成速率与SO2的消耗速率相等时反应达到平衡B.降低温度,正反应速率减小程度比逆反应速率减小程度大C.达到平衡时,SO2的转化率为50%D.将平衡混合气体通入过量BaCl2溶液中,得到沉淀的物质的量为0.8mol参考答案:C略3. 玻璃棒是化学实验中常用的仪器,其作用是用于搅拌、过滤或转移液体时引流。
下列有关实验过程中,一般不需要使用玻璃棒进行操作的是① 用pH试纸测定Na 2CO3溶液的pH ② 将适量氯化铁饱和溶液滴入沸水中制氢氧化铁胶体③ 从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的剩余固体中提取KCl ④ 探究Ba(OH)2·8H2O晶体和NH4Cl晶体反应过程中的能量变化⑤ 用已知浓度的盐酸和未知浓度的氢氧化钠溶液进行中和滴定实验 ⑥ 用适量的蔗糖、浓硫酸和水在小烧杯中进行浓硫酸的脱水性实验 ⑦ 实验室用新制的FeSO4溶液和预处理过的NaOH溶液制备Fe(OH)2白色沉淀A.②③⑦ B.②⑤⑦ C.②④⑤ D.②④⑥ 参考答案:B4. 甲、乙、丙、丁四种物质中,甲、乙、丙均含有相同的某种元素,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如下图所示(反应条件己略去)下列有关物质的推断正确的是 甲乙丙丁AN2NONO2O2BSO32-HSO3-SO2H+CCl2FeCl3FeCl2FeDAl3+Al(OH)3AlO2-NH3?H2O 参考答案:B试题分析:A、氮气不能直接转化为NO2,A错误;B、转化关系正确,B正确;C、氯气和铁反应只能生成氯化铁,得不到氯化亚铁,C错误;D、氨水不能溶解氢氧化铝,D错误,答案选B。
5. 下列反应对应的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A. 饱和碳酸钠溶液中通入足量的二氧化碳:2Na++CO32-+CO2+H2O=2NaHCO3↓B. KIO3与KI 在酸性溶液中反应:5I-+IO3-+3H2O═3I2+6OH-C. 向Al2(SO4)3溶液中加入过量的氨水:Al3++4NH3·H2O═AlO2-+4NH4++2H2OD. 饱和石灰水与醋酸溶液混合:Ca(OH)2+2CH3COOH=Ca2++2CH3COO-+2H2O参考答案:AA. 一定温度下,碳酸氢钠溶解度小于碳酸钠,饱和碳酸钠溶液中通入足量的二氧化碳产生碳酸氢钠晶体:2Na++CO32-+CO2+H2O=2NaHCO3↓,故A正确;B. KIO3与KI在酸性溶液中反应不能产生6OH-,5I-+IO3-+6H+═3I2+3H2O,故B错误;C. 氨水是弱碱,不能溶解氢氧化铝:Al3++3NH3·H2O=Al(OH)3↓+3NH4+,故C错误;D. 氢氧化钙是强碱,饱和石灰水中的氢氧化钙要用离子符号表示:OH-+CH3COOH=CH3COO-+H2O,故D错误点睛:判断离子方程式是否正确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1)是否符合事实;(2)是否符合三个守恒:质量守恒、电荷守恒、电子守恒;(3)物质的表示形式是否正确。
强酸、强碱、可溶盐在水溶液中使用离子符号表示,其他情况下的物质均用化学式表示6. 下列离子方程式中不正确的是 A.在氯化铝溶液中加入过量烧碱溶液:Al3++4OH-=AlO2-+2H2O B.在硫酸铜溶液中加入过量氢氧化钡溶液:Ba2++SO42-=BaSO4↓ C.在澄清石灰水中通入过量二氧化碳:CO2+OH-=HCO3- D.在碳酸氢钙溶液中加入过量苛性钾溶液:Ca2++HCO3-+OH-=CaCO3↓+H2O参考答案:BD7. 下列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A.常温下,pH=4.3的CH3COOH与CH3COONa混合溶液中:c(Na+)<c(CHCOO﹣)B.NaCl溶液和CH3COONH4溶液均显中性,两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相同C.相同温度下,若Ksp(AgCl)>Ksp(Ag2CrO4),则AgCl的溶解度大于Ag2CrO4D.醋酸溶液加少量水稀释c(CH3COOH)/c(H+)增大参考答案:A【考点】离子浓度大小的比较;pH的简单计算;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平衡及沉淀转化的本质.【专题】电离平衡与溶液的pH专题.【分析】A.混合液呈酸性,则c(H+)>c(OH﹣),结合电荷守恒判断;B.氯化钠溶液中钠离子和氯离子不水解,而醋酸根离子和铵根离子都促进了水的电离;C.氯化银和铬酸银的化学式类型不同,不能直接根据溶度积比较溶解度大小;D.醋酸被稀释后,溶液中醋酸的物质的量减小、氢离子的物质的量增大.【解答】解:A.常温下,pH=4.3的CH3COOH与CH3COONa混合溶液呈酸性,则c(H+)>c(OH﹣),根据电荷守恒可知:c(Na+)<c(CHCOO﹣),故A正确;B.NaCl溶液和CH3COONH4溶液均显中性,氯化钠溶液对水的电离无影响,而醋酸根离子、铵根离子发生水解,促进了水的电离,故B错误;C.AgCl、Ag2CrO4的化学式类型不同,不能直接利用溶度积判断溶解度大小,故C错误;D.醋酸中加入少量水后,醋酸的电离程度增大,则溶液中醋酸的物质的量减小,氢离子的物质的量增大,由于在同一溶液中,则c(CH3COOH)/c(H+)的比值减小,故D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了离子浓度大小比较、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及其影响,题目难度中等,明确电离平衡及其影响为解答关键,注意掌握电荷守恒、物料守恒的含义及应用方法,试题培养了学生的灵活应用能力.8. 短周期元素X、Y、Z的原子序数依次递增,其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14。
X与Y、Z位于相邻周期,Z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X原子内层电子数的3倍或者Y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的2倍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X的氢化物溶液与其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溶液的酸碱性相反 B.Y的氧化物既可与强酸反应又可与强碱反应,并可用来制作耐火材料 C.X和Z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浓溶液都是具有强氧化性的酸 D.Z的氢化物比X的氢化物更稳定参考答案:C略9.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浓硫酸、浓硝酸、稀硝酸都是氧化性酸,常温下都能使金属铝钝化B.浓硫酸与蔗糖混合搅拌产生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此过程只体现了浓硫酸的脱水性C.某溶液中加盐酸产生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说明该溶液中一定含CO32-或SO32-D.某溶液中滴加BaCl2溶液产生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沉淀,不能说明该溶液中一定含SO42-参考答案:D略10. 常温下,下列各组离子在给定条件下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A.c(H+)=1.0 x 10-12mol·L-1的溶液中:、 B.pH=0的溶液: C.酸性溶液中:D.石蕊试液呈紫色的溶液中:参考答案:A略11.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蛋白质在空气中完全燃烧转化为水和二氧化碳B.汽油、甘油、花生油都属于酯类物质C. 麦芽糖及其水解产物均能发生银镜反应D.燃煤产生的二氧化硫是引起雾霾的主要原因参考答案:C蛋白质含有氮元素,燃烧产物有氮气,A错误;汽油属于烃类,甘油属于醇类,B错误;麦芽糖是还原性糖,水解产物为葡萄糖,均能发生银镜反应,C正确;燃煤产生的二氧化硫是引起酸雨的主要原因,D错误。
12. 将BaO2放入密闭的真空容器中,反应2BaO2(s) 2BaO(s)+O2(g)达到平衡保持温度不变,缩小容器容积,体系重新达到平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平衡常数减小 B.BaO量不变 C.氧气压强不变 D.BaO2量增加参考答案:13. 如图所示装置中,试管内的FeI2溶液中滴有KSCN溶液,实验中控制通入Cl2的速度,试管内先观察到紫色,后观察到红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若Cl2中含较多HCl,实验过程中会产生倒吸现象B.通入足量Cl2后,振荡试管,下层变紫色,上层变红色C.该实验可验证氧化性:Cl2 > I2 > Fe3+ D.试管内反应的离子方程式可表示为Fe2+ +2I-+Cl2 = I2 +Fe3+ +2Cl-参考答案:B略14. 四种短周期元素X、Y、Z、W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X的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的2倍,Y、W同主族且能形成两种常见的化合物,X、W质子数之和是Z质子数的2倍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原子半径比较:X A、X、Y、Z、W分别为:C、O、Na、S,故原子半径为:Y < X < W < Z,故A不正确;B、X的氢化物为CH4,Y的氢化物为H2O,而CH4的沸点低于H2O,故B不正确;C、Y的氢化物为H2O,W的氢化物为H2S,元素的非金属性:O>S,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H2O>H2S,故C不正确;D、根据同周期同主族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可知短周期元素中,钠元素的金属性最强,即Z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碱性最强,故D正确15. 常温下,将V1 mLc1mol/L的醋酸滴加到V2 mLc2mol/L的氢氧化钠溶液中,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若c1·V1=c2·V2 ,则混合液中c(CH3COO-)=c(Na+) B.若混合液的pH=7,则混合液中c(CH3COO-)>c(Na+) C.若混合液的pH=7,则混合液中c1V1>c2V2 D.若混合液的pH>7,且V1=V2,则一定有c1<c2参考答案:答案;C 二、实验题(本题包括1个小题,共10分)16. (15分)火柴头上通常含有氯酸钾、二氧化锰、硫等物质某研究性学习小组进行了火柴头中有关物质的实验探究。 (1)检验火柴头中含有硫将两根火柴放在如图所示实验装置中漏斗下面,用一根燃着火柴点燃它,慢慢拉动注射器活塞抽气,让火柴燃烧产生的气体通过稀品红溶液,观察到品红溶液褪色 ①根据现象燃烧产生的气体中一定含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