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闻出版单位转企改制背景下高校新闻专业人才的培养研究*.docx
8页新闻出版单位“转企改制”背景下高校新闻专业人才的培养研究* 【摘要】高校是新闻媒体专业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新闻专业人才的培养必须与业界的要求相匹配,才能做到适销对路本文以河南省高校为例分析了目前高校新闻专业人才培养的现状,结合我国新闻出版业转企改制所提出的“一个体制、两个格局、三个体系”的目标,指出新时期业界对创新型、经营型、复合型新闻专业人才的新要求,并提出目前我们高校新闻人才的培养应根据实际的需要调整人才培养的目标,建设综合性实验教学平台,以及实行产学研究相结合的培养模式关键词】新闻媒体转企改制高等院校新闻专业人才培养G211A1674-4810(2011)06-0011-02关于高校新闻专业人才的培养是新闻学范畴的一个重要课题,自新闻学专业成立以来,已有不少的专家学者对此进行过深入的研究和探讨,高校的新闻学教学也在此基础上轰轰烈烈地展开,并为我国新闻出版行业培养了数以万计的专业人才,大大促进了我国新闻出版事业的快速发展然而随着近年来我国新闻出版业转企改制的加速前进,在过去的一年里,各级新闻出版行政部门坚决落实中央精神,推动改革思路更加清晰,措施更加有力,新闻出版体制改革进入全面提速的新阶段。
传媒体制的变化意味着传媒环境的变化因此,如何培养适应时代要求和市场竞争的新闻专业人才已成为摆在我国高等院校的一个重要课题一高校新闻专业人才培养的现状——以河南省为例英国新闻教育学会会长、英国城市大学新闻系主任罗德•艾伦(RodAllen)在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访问时曾说过:“我们必须有超前意识今年进校的学生要几年后才能进入市场接受检验,我们应当考虑到他们毕业时市场需要什么我们一方面要倾听传媒业界的意见,同时要自己作出判断,根据业界对现状的分析,预测他们在未来几年的具体需求由此可以得到这样的启示:高校新闻专业人才的培养,既要立足于现在,更要着眼于未来,要有足够的前瞻性然而,目前我们的高校新闻类专业能否培养出满足未来新闻传媒业发展需要的人才呢?据统计河南省31所本科院校中,开设新闻类专业的有郑州大学、河南大学、河南师范大学、中原工学院、商丘师范学院、洛阳师范学院、周口师范学院、开封大学等13所高校经研究发现存在以下几方面问题:1.专业方向设置雷同近年来由于传媒产业走俏,各高校纷纷上马,所设专业方向大致包括:新闻学、广播电视新闻学、新闻采编与制作、播音与主持艺术、广播电视编导、广告学、编辑出版学。
专业培养目标也基本定位于一线采编人员:记者、编辑、主持人、评论员等,而对于市场紧缺的媒介经营管理人才方面的专业设置却很少此外,与新媒体相关的专业也几乎没有2.招生数量巨大由于新闻类生源众多,各高校也使出浑身解数扩大招生作为老牌综合性大学河南大学的新闻与传播学院在2010年招收学生185名与此同时河南省各地方高校也不甘落后,商丘师范学院、新乡学院、周口师范学院招生人数都超过了200名,甚至达到年招生人数400多大量的招生不仅造成师生比例严重失调,教学质量大打折扣,更为现实的问题是导致人才市场供大于求,近乎饱和3.课程结构不合理综观河南省各个高校的新闻专业课程设置,发现目前本专业的课程结构不合理:实践类课程所占比例偏低以传统的新闻学专业方向为例,本专业所设课程中除了新闻采访、写作和评论这三门业务课程以外,几乎都没有涉及报纸版面编排、广播电视节目制作或网络编辑等编辑技能方面的课程,这在较大程度上影响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其次,选修课数量过少,质量不高,不利于学生个性化知识结构的形成及其综合素质的培养,尤其是在学生人文底蕴方面的培养多数学校都忽视了相关课程的设置,或者没有,或者安排的课程很少,而这恰恰是决定学生将来能否具有后发优势的关键所在。
二新时期业界对新闻专业人才的新要求新闻传媒产业的核心竞争力是人才,只要有了人才,一切奇迹都可以创造出来转企改制”的好处是可以增强新闻出版单位的市场意识、发展活力,扩大经济效益,与此同时也可能会出现社会效益的下降和部分人才的流失,那么随着“转企改制”的进行,业界对新闻专业人才有哪些新的要求呢?1.创新型人才所谓创新型人才是指在认识、利用、改造自然,或在认识和改造社会以及完善人自身的过程中,能够破除旧观念,树立新观念,扬弃旧理论,建立新理论,或在新条件下对正确的理论在坚持的基础上继承和发展,创造出新理论、新技术、新手段、新制度、新事物的人才创新型人才,尤其是高层次创新人才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和紧缺资源,对于一个国家的发展常常起到难以估量的作用,对于新闻传媒业也是如此,尤其是在“转企改制”的背景下,新闻媒体将面临更加激烈的市场竞争,激烈的竞争靠什么,靠的是高素质的人才现代新闻传媒业的竞争存在明显的“二八定律”现象,20%最有创意的选题创造出新闻传媒业80%的经济效益和良好的社会效益这一现象表明,作为创造性产业重要构成的新闻传媒业,创新型人才资源将是新闻传媒业未来发展要素中最重要的战略资源。
2.经营型人才随着我国文化体制的深入改革,现代新闻传媒业不仅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产业,其运作机制也日益呈现出文化工业的特点新闻媒体在市场经济中真正成为了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约束、自我发展的市场竞争主体然而,由于我国传媒进入市场较晚,对市场经营生疏,各专业职能部门经营管理人才匮乏,尤其是广告、发行、财务及产业链运营的专业人才更少,这严重影响了传媒产业盈利水平因此,为了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保持自身优势、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新闻媒体必然要求高校能培养出更多懂经营、会经营的人才3.复合型人才机制的转换使得人才的流动变得极其正常,然而在人才的争夺战中,高素质、复合型人才是最受欢迎的在全球化背景下,现代新闻传媒趋向信息化、多元化、网络化、融合化业界对新闻传媒从业人员的需求也呈现出多层次和多样化、复合型的特征然而,以系科单面化为主导的传统新闻传媒教育模式所培养的单面化人才难以达到新媒体时代的要求这就要求高校在以“通识”为体,“专业”为用,“体”“用”融合的新闻传媒教育理念背景下,通过制定多层次、有级差的培养目标,建立多元化的师资队伍,优化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课程设置,增设“经典原著”课程教学,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式,构筑互动化的教学实践平台等途径,有望培养出“体”(通识)“用”(专业)融合的复合型新闻传媒人才。
三对高校新闻人才培养的建议1.调整人才培养的目标我国新闻传媒业从业人员的整体结构可以分成四部分,即采编、经营、管理和技术然而,由于目前多数高校都将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于一线采编人员,造成人才市场供大于求,而营销、推广、发行、筹资、人力资源等各专业职能部门的经理、总监等人员缺口很大因此,高校要切实了解行业、社会对专业人才的需求情况,结合未来新闻传媒业的发展趋势,将培养创新型、经营性、复合型人才作为培养目标的核心内容同时,还应结合自身的优势资源,形成特色的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并为之制定专业建设方案,包括课程建设方案和师资队伍优化方案等2.建设综合性实验教学平台当今社会以信息传播技术为核心的新闻传播媒介已经进入了采编网络化、通讯数字化、传输同步化的时代高校要培养适应现代社会需要的上手快、能力强、素质高、后劲足的复合型传媒人才,就必须加强对学生进行全媒体、全流程的传媒技能实训在这方面有一些成功的经验可以借鉴,南京大学传媒实验教学中心通过十多年的艰辛探索和不断建设,对全校传媒实验室进行集中管理,并依托传媒实验室开展传媒实验教学、教学实验和实践性教学,形成了自己的实验教学特色,即突破传统新闻传媒教育的局限性,以实战型实验和实践为切入点,将关乎国计民生的问题作为实验教学的第一选题,密切关注社会现实问题、热点问题,全媒体全流程实训学生的现代传媒技能。
这种以办工科的思路办新闻传媒学科的理念值得借鉴和推广3.实行产学研相结合的培养模式产学研结合即产业、学校、科研机构相互配合,发挥各自优势,形成强大的研究、开发、生产一体化的先进系统并在运行过程中体现出综合优势产学研合作是推进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科技创新成果转化的有效途径,同时也是促进高素质人才培养的良好模式日本通过大学向社会开放、大学从民间企业招聘教师、民间企业科技人员到大学进修、民间企业聘请大学教师讲学、大学学生到企业去实习等形式进行人才的培养和交流这一经验同样可以应用于我们的新闻传媒人才的培养中,因为新闻也是一个实践性非常强的专业四结语总之,新闻出版单位“转企改制”是一场改变中国媒体生态的重大变革,它带给人们的是挑战更是机遇在此背景下新闻出版单位的人才流动加快,德才兼备的高素质人才将获得更大的发展空间这就要求作为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高校要及时调整人才培养方案,培养出高素质的经得起实践检验的准新闻人,而新闻媒体也要明白优秀人才的培养需要一个较为漫长的过程,应该更多的注重新闻人才的综合素质和潜在能力,为人才的成长提供良好的土壤和宽广的平台参考文献[1]李秀英.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新闻专业人才培养对策[M].乌鲁木齐:新疆青少年出版社,1997[2]庄建、柳斌杰.鼓励新闻出版企业跨媒体跨所有制并购重组[N].光明日报,2010.1.4[3]王巧林.新闻出版单位转企改制后应承担哪些社会责任[J].中国出版,2009(4).[4]周毅.传媒人才学概论[M].上海:上海三联出版社,2005[5]曹鹏.新闻出版业改制转企:最要紧的是改革、转变什么?[J].新闻记者,2010(3)[6]胡筱丹、胡潇.新闻出版创新型人才管理之思考[J].出版发行研究,2010(9)[7]罗晓成、腾跃民、荣叔安.出版业的未来发展及高校出版类专业人才培养的改革应对[J].出版发行研究,2008(10)[8]李良荣.新闻学概论[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本文为2010年度商丘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 -全文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