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运动的世界、声的世界测试题.docx
6页运动的世界声的世界练习题1、诗句 “满眼风光多闪烁,看山恰似走来迎,仔细看山,山不动,是船行是船行 ”所选的参照物( )”其中 “看山恰似走来迎”和A .分别是船和山B .分别是山和船C.都是船D.都是山2、从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公式v=s/t可知,以下叙述正确的是()A 、速度与路程成正比 C、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的速度与时间或路程无关B、速度与时间成反比 D 、速度随时间或路程的改变而改变3、关于误差的概念,下列测量说法正确的是 ( )A 、只要测量方法正确就不会产生误差B 、误差是测量时未遵循操作规则而引起的C、多次测量求平均值,可以消除误差D 、选用精密测量仪器,改进试验方法 ,可以减少误差4.用拉长的刻度尺测量物体的长度,测量结果是()A 偏大B 一样C 偏小D无法确定5、三个同学同时登一座山,他们登山的平均速度为:甲是3.5km/h ,乙是 1m/s,丙是每分钟走63m,则谁最先登上山顶()A、甲B、乙C、丙 D、同时到达6、一个物体在平直公路上运动,由静止起在20s 内加速到 20m/s,共运动了 80m,该物体在 20s内的平均速度是() A、20m/s B 、 40m/s C 、 8m/s D 、 4m/s7、作匀速直线运动的甲、乙两物体,若甲、乙两物体的速度之比是2:3 甲、乙两物体的运动路程之比是 4:3 ,则它们的运动时间之比是:()A、 8∶9 B、 9∶ 8C 、 1∶ 2D 、 2∶ 18、在 2008北京奥运圣火传递活动中,现场某记者同时拍下了固定在地面上随风飘动的旗帜和附近的甲、乙两火炬照片,如图所示。
根据它们的飘动方向,可以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甲火炬一定静止 B. 甲火炬一定向右运动 C. 乙火炬一定静止 D . 乙火炬一定向左运动9、地球同步卫星定点在赤道上空某一位置,对于这一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同步卫星定点于赤道上空,是以太阳作为参照物的B、同步卫星定点于赤道上空,是以地球作为参照物的C、如果在同步卫星上观看地球,则地球在转动D、如果在同步卫星上观看太阳,则太阳是静止的10、 2013 年中央电视台举办的青年歌手大奖赛中,歌手们美妙的“高音”、“低音”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里的“高” 、“低” 是指声音中的( )A B CD11、在公共场所“轻声”说话是文明的表现,在课堂上“大声”回答问题才能让老师和同学们都能听清楚这里的“轻声”和“大声”是指声音的( )A. 音调 B. 响度 C. 音色 D. 频率12、下列控制噪声的措施中,属于防止噪声产生的是()A .晚上休息时关闭房间的门窗 B.公共场所不要高声喧哗C.街道上安装噪声监测仪 D.纺织车间的工作人员使用防噪声耳罩13、手掌按住正在发声的鼓面,鼓声消失了,原因是手()A.不能传播声音B.吸收了声波C.把声音反射回去了D.使鼓面停止了振动14、在医院、学校和科学研究部门附近,有如图1 所示禁鸣喇叭的标志。
在下列方法中,与这种控制噪声的方法相同的是 ( )A.在摩托车上安装消声器B.在道路旁设置隔声板图 1C.工人戴上防噪声耳罩D.上课时关闭教室的门窗二、填空题15、用图 14 所示的刻度尺测量铅笔的长度,该刻度尺的分度值为,所测铅笔的长度为cm16、学校组织同学们乘车去红叶谷游览车快开到红叶谷时,甲同学大声说 “我终于来到了红叶谷 ! ”乙同学则说: “红叶谷终于来到了我面前! ”这两种说法中, 甲同学是以 __________为参照物, 乙同学是以 __________ 为参照物.17、测量某物体的长度, 四次测量值分别记录为10.31cm 、 10.32cm、 10.73cm、 10.34 cm, 物体的长度为cm18、作匀速直线运动的甲、乙两物体,若甲、乙两物体的运动路程之比是2:3, 它们的运动时间之比是 2:1,则甲、乙两物体的速度之比是19、杭州湾跨海大桥于2008 年 5 月1日通车,大桥全长36 ㎞,是目前世界上最长的跨海大桥(如右图) 爸爸驾车带小明去感受大桥的风采,如果小车以20m/s 的速度匀速通过大桥,所需的时间是h爸爸问小明: “为什么我看到桥两边的路灯都往后退呢?”小明说: “这是因为你选择了为参照物20、某一物体做变速直线运动,已知它在前一半路程的速度为4m/s,后一半路程为 6m/s,那么它在整个过程中的平均速度是________。
21、“中国好声音 ”比赛现场,吉他手弹奏电吉他时不断用手指去控制琴弦长度,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改变声音的;琴声是通过传播到现场观众耳中的.观众在听音乐时都要把关机或把铃声调成振动,目的是为了在减弱噪声.)22、弦乐器的音调高低决定于弦的长短、松紧、粗细.在弦的粗细,松紧相同时,弦越,音调越高;在弦的粗细, 长短相同时, 弦越,音调越高; 在弦的长短, 松紧相同时, 弦越,音调越高.23、“掩耳盗铃 ”是大家非常熟悉的故事,从物理学角度分析,盗贼所犯的错误是:既没有阻止声音的产生,又没有阻断声音的 ,只是阻止声音进入自己的耳朵;有一种新型声纹锁,只要主人说出事先设定的暗语就能把锁打开,如果换了其它人,即使说出暗语也打不开,这种声纹锁辨别声音的主要依据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