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八年级物理《力》说课稿1800字.docx

15页
  • 卖家[上传人]:杨***
  • 文档编号:320691747
  • 上传时间:2022-07-01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32.52KB
  • / 15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八年级物理《力》说课稿1800字    八年级物理《力》说课稿各位评委、各位老师,大家好!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八年级物理第七章《力》的第一节《力》一)教材分析一、 本节地位及作用本节内容是力学知识的入门基础课,“力”的概念是物理学中最基本、最重要的概念之一,它贯穿了力学乃至整个物理学的始终,是学好力学的基础,是今后进一步学习运动和力、压强、浮力、功和机械能、简单机械等知识的基础因此,本节是初中物理的重点同时,力在日常的生产生活中应用十分广泛,因此这一节无论在知识学习还是培养学生的能力上都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二、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知道力是物体对物体的相互作用2、能正确读写力的符号和单位3、认识力的作用效果4、知道力的三要素5、会画力的示意图过程与方法:1、通过生活实例,归纳力的概念2、通过实验和生活体验,感受力的作用效果和分析归纳力的三要素3、培养学生通过实验现象分析、总结实验结论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观察体验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三、教学重点:1、力的作用效果2、力的示意图画法四、教学难点: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五、教具:弹簧,海绵,橡皮泥(面团),钢球,小车,磁体,乒乓球,玻璃球等(二、)教法与学法设计为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从而实现课堂教学目标,我使用如下教学方法:1、说教法:(1)实物演示法 (2)多媒体演示实验法 (3)探究法 (4)引导法(5)讲解法 (6)举例法 (7)启发式教学法2、说学法:(1)观察法(2)分析法(3)小组实验法(4)探究法(三)教学过程设计导入新课多媒体播放攀岩视频引入新课。

      形象直观,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多媒体播放课件,学习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再提问生活中产生力的实例,进一步理解力然后学习力的符号、单位、常见值力的作用效果导入语: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力有哪些作用效果呢?指导学生做分组实验,利用教具及身边的物品,探究力的作用效果对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学生通过实验,展示,交流,很容易得出结论对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要求学生操作,观察以下实验,并将观察结果记录在表格中1、2、3、 磁体吸引静止的小铁球;在滚动的小铁球旁边放置磁体 手推静止的小车;用手阻挡运动的小车 吹静止的乒乓球等在引导学生对物体受力前、后的运动状态进行对比分析的基础上,让学生经历记录实验观察结果,根据实验结果进行归纳,概括出结论的过程播放棒球运动的视频,巩固此知识点力的三要素和力的示意图导入语:哪些因素影响力的作用效果呢?力的三要素:实验1、让学生观察、体验关门过程实验2、一位同学将手臂水平前伸,另一位同学分别对手臂施以不同大小、不同方向、不同部位的力,以此来体验三要素、力的示意图:1、2、3、 要确定受力物体 将力的作用点画在受力物体上可用线段的起点,也可用终点来表示力的作用点。

      从力的作用点沿力的方向画线段和箭头(花段的末端)在箭头的旁边标上力的符号和大小讲练结合,做课后习题2、3,教师指导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实验1、图7·1-5甲实验2、同桌用手互推实验3、用手拍桌子组织学生实验,分析实验记录,注重学生的实践体验,并利用整理、归纳的方法较清晰的反映各实例的共同特征,降低难度,帮助学生形成对力的租用时相互的整体认识 拓展练习多媒体课件展示习题,根据情节灵活应用小结作业:你学到了什么?板书设计:力一、 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三、力的三要素和力的示意图二、 力的作用效果 1、力的三要素:大小、方向、作用点 1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 2、力的示意图2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四、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四)教学后记在本次教学活动过程中,因为学生第一次学习力,对力的有关概念很难理解,对此,我适当地选择了多媒体辅助教学使学生能直观、清晰、简单明了地进行学习解决了一些较难用语言表述清楚的问题,也完成了一些较不容易实际完成的物理实验不论是对于教师的教学,还是对学生学习,都起到了积极促进的作用本节内容的板书设计,做到了层次清晰,知识点直观表达,能用较少的文字,将本节课的内容很清晰地展现在学生面前。

      本设计着重的是物理概念的形成过程,突出方法教育,尤其是在平时的积累,重视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简单生活还原的实验动手能力,对问题的发现、分析、解决、概括的能力第二篇:八年级物理-力的说课稿 2400字《力》 说课稿老师好,我说课的题目是《力》,是九年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的8年级物理上册第五章第1节的内容,下面我从说教材、说教法和学法、说教学流程、说教学反思、说板书设计五个方面来说这节课一.说教材(一).教材分析:力的概念及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是这节的重点,同时也是初中物理的一个难点因为初中学生对事物存在着浓厚的好奇心,具有强烈的操作兴趣,但学生仍处于从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时期所以力这一概念对于初中学生来说是比较抽象的,针对这一特点,我从学生熟悉的生活常识引入课题,突出物理教学以观察、实验为基础的特点,进行实验探究,体现从形象思维到抽象思维的认识规律在学习本节之前,学生对力有一定的认识,但这种认识具有一定的孤立性、片面性,没有深刻意识到它的深层含义通过这一章的学习,使学生全面的了解力的定义及性质为以后进一步学习力的受力分析及更高的与力有关力学知识奠定基础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初步理解力的概念。

      2).知道力所产生的效果3).知道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能区分受力物体和施力物体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注意观察生活中的现象,进行总结分析的学习习惯3、思维目标培养学生由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的过渡4、教学重、难点和关键重点:力的概念的建立难点:对生活中物体的受力情况进行初步的分析,并对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进行区分做好施力物与受力物分析实验是突破难点的关键二.说教法和学法(一)说教法:1、情景化教学,这是弗莱登塔尔的观点学生联系已有的生活经验,更好的理解知识依据《课 标》要求,课文根据“从生活走向物理”的理念,从学生熟悉的一些涉及力的生活情景、自然情 景中归纳出力的初步概念2、实验教学,引导学生通过一些简易实验,更直接的呈现力性质,让学生亲身体验力的各种性 质3、直观性教学在授课过程中,教师通过大量的教具呈现了力的性质这种直观性教学很有说 服力,同时也帮助学生理解知识以让学生形成一个有关力的初步的物理图景,让学生在交流合 作中深入了解力的含义引导学生经历科学探究的过程,学习科学的研究方法二)说学法:1、合作学习通过举一些事例让师生、生生交流与讨论来说明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和力的两类主 要的作用效果,体验力作用的相互性和力的作用效果。

      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会发表不同的观点, 在不同观点的冲击下,学生则会形成不同的思考方式学会合作学习2、自主学习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身份是一个启发者,他只是适当引导学生根据实验现象,学会 分析、比较、归纳、总结,得出实验结论,进一步从形象思维过渡到抽象思维,让学生加深对力的 概念的了解这样的学习使学生主动的接受学习,而不是被动的接受学习便于培养学生养成一 个良好的学习习惯结合《课标》,本节的教学程序设计如下:三.说教学程序设计1.情境导入 激发兴趣(情景引入,拉近了物理和生活的距离,并有效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望和探索欲望)体现了情感目 ............................................标 ..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进社会,这是新课程理念本节课从学生熟悉的人推车的力?人把水桶提起来的力?马拉车同样的力等身边用到力的地方等实例引出需要探究的物理问题为了解决这些问题需学习本节内容,从而引入课题板书课题)力的概念及力的作用效果,通过讲解和示范力的产生,从而引出什么是力——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学生探索后老师总结(黑板板书力的概念)这里体现了教学目标中的知识目标突出了重点。

      2、分析力的产生 得出新知教师提问:人推车;提水;马拉车?之中的力关系有何联系让学生思考发表见解,老师总结得 出结论:一个力必定有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一组物体是施加力的,另一组物体是受到力的 分析受力物体与施力物体间的关系(对一个力来说,有施力物也有受力物然后请学生指出下列 各力的施力物和受力物①人对车的推力;②马对车的拉力;③磁铁对铁钉的吸引力)通过演示实验:磁铁吸引大头针、人用力压桌子来说明力是相互的这里体现了教学目标的知 识目标突出了难点3、实验操作 加深认识指导学生实验:用手将弹簧拉长、气球受到手的压力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板书在黑板上)并通过脚踢球的例子说明力可以使物体运动的速度变大,也可以使运动物体的速度变小板书在黑板上)再通过气球受到手的压力时变扁了说明当有力作用在这些物体上时,物体的形状发生改变这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板书在黑板上)这里体现了教学目标的知识目标4.课堂总结老师带领学生回顾所学知识,让学生自行总结学到了什么,有哪些疑问,及时补救老师在做左后的点评和总结四.说教学反思本节教案的编写设计注重了以下几点:1、在建立“力”的概念的过程中,充分关注和利用学生的经验,让学生不断观察、实验、分析、归纳,经历一些科学探究过程,感悟一些科学方法,把学生逐步引进科学的力世界。

      2、关于力作用的相互性对于学生来说是难点,教案中采取层层递进、逐步深入、采用不同方法引导学生去理解接受所举事例、演示实验就是发生在身边的物理现象,学生易于也乐于接受五.说板书设计(简明扼要,突出重点)第八章 熟悉而陌生的力第一节 力一.什么是力1. 概念: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用F表示)2. 一个力必定有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3. 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二.力的作用效果1. 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2. 力可以改变物体运动状态(速度和方向)(在做分析过程中,适当作图分析)六.结束语在整个授课过程中,利用探究法进行教学,激发学生对物理现象学习和研究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观察、实验能力和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努力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以上是我对《力》这节教材的认识和这堂课的整体设计谢谢老师!第三篇:八年级物理《力》说课稿 1800字八年级物理《力》说课稿各位评委、各位老师,大家好!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八年级物理第七章《力》的第一节《力》一)教材分析一、 本节地位及作用本节内容是力学知识的入门基础课,“力”的概念是物理学中最基本、最重要的概念之一,它贯穿了力学乃至整个物理学的始终,是学好力学的基础,是今后进一步学习运动和力、压强、浮力、功和机械能、简单机械等知识的基础。

      因此,本节是初中物理的重点同时,力在日常的生产生活中应用十分广泛,因此这一节无论在知识学习还是培养学生的能力上都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二、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知道力是物体对物体的相互作用2、能正确读写力的符号和单位3、认识力的作用效果4、知道力的三要素5、会画力的示意图过程与方法:1、通过生活实例,归纳力的概念2、通过实验和生活体验,感受力的作用效果和分析归纳力的三要素3、培养学生通过实验现象分析、总结实验结论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观察体验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三、教学重点:1、力的作用效果2、力的示意图画法四、教学。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