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库及精品答案教师资格之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押题练习试题B卷含答案.doc
18页题库及精品答案教师资格之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题库及精品答案教师资格之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押题练习试题力押题练习试题 B B 卷含答案卷含答案 单选题(共单选题(共 5050 题)题)1、“蓬生麻中,不扶自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这句话夸大了()因素对人的身心发展的影响A.遗传 B.环境 C.个体主观能动性 D.学校教育【答案】B 2、Which of the following is true of formative assessment()A.Mainly based on testing B.Done mostly at the end of a learning perioD、C.Mainly for testing students knowledge and skill D.Focused on the progress of students【答案】D 3、()是上课的必要补充,是适应学生个别差异,贯彻因材施教的重要措施A.备课 B.课外 C.布置作业 D.考试【答案】B 4、教语文的王老师对学生问的各色各样的问题倍感迷茫比如“地球为什么是圆的”“叶子为什么是绿的”“太阳为什么东升西落”等。
由此可知,王老师欠缺的是()A.主体性知识 B.条件性知识 C.实践性知识 D.文化知识【答案】D 5、学“角”这一概念,对“纯角”“锐角”“直角”概念的学习产生的影响属于()A.负迁移 B.纵向迁移 C.横向迁移 D.非特殊成分的迁移【答案】B 6、将教学目标分成认知、情感、动作技能三大领域的教育学家是()A.布鲁姆 B.奥苏贝尔 C.杜威 D.布鲁纳【答案】A 7、教师进修提高最经常、最普遍的形式是()A.结合教育教学工作在本校组织的活动中学习提高 B.参加函授、电大课程学习 C.参加自学考试 D.?脱产学习【答案】A 8、班主任的工作是从()开始的A.评定学生操行 B.教育个别学生 C.了解和研究学生 D.组建班集体【答案】C 9、教学过程包括不同阶段,教师通过一定活动获得关于教学效果反馈信息以调整教学过程和要求的阶段是()A.领会知识 B.巩固知识 C.运用知识 D.检查知识【答案】D 10、下列关于课程资源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教师和学生不是课程资源 B.学校可根据地域性特点、学校传统和优势自主开发地方课程 C.对教师而言,课程资源指的是课程标准和教材(即教科书)D.学生的生活经验、教师的教学经验是课程资源,学生间的学习差异、师生间的交流启发,乃至学生在课堂出现的错误也是有效的课程资源【答案】D 11、学生操行评定的一般步骤是()A.学生自评、小组评议、信息反馈、班主任评价 B.学生自评、小组评议、班主任评价、信息反馈 C.信息反馈、小组评议、班主任评价、学生自评 D.信息反馈、小组评议、学生自评、班主任评价【答案】B 12、妈妈要求小华必须完成作业以后才能看动画片。
这种做法符合()A.负强化原则 B.替代强化原则 C.自我强化原则 D.普雷马克原则【答案】D 13、在发生火突时,使用干粉灭火器进行灭火,正确的步骤是()A.B.C.D.【答案】C 14、为了鼓励学生努力学习和全面发展,学校对学生在日常生活和学校、班级事务中所做的事情,以及在各种检查、评比、竞赛中的获奖情况进行记录,并纳人学业成绩中给予加分这种评价方法我们称为()A.绝对评价 B.相对评价 C.诊断性评价 D.表现性评价【答案】D 15、合作学习是指学生们以()的方式代替教师主导教学的一种教学策略A.被动的合作学习 B.自觉合作学习 C.主动学习 D.主动合作学习【答案】D 16、教育者运用模范人物的优良思想、感情和行为,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德育方法是()A.说服教育法 B.榜样示范法 C.陶冶教育法 D.实际锻炼法【答案】B 17、“视而不见,听而不闻”的现象,典型地表现了注意的()A.指向性 B.集中性 C.稳定性 D.分配【答案】B 18、小英到医院打完针后,在遇到穿白大褂的人就会害怕,这种心理现象是()A.内化 B.泛化 C.焦虑 D.移情【答案】B 19、一个人的思维活动能根据客观情况的变化而变化的思维品质称为思维的()。
A.广阔性 B.灵活性 C.逻辑性 D.深刻性【答案】B 20、中国近代史上最早正式成立的公立小学堂是()A.正蒙书院内附设的小班 B.上海泸南三等学堂 C.南洋公学外院 D.俞复等设立的三等学堂【答案】C 21、“足智多谋,随机应变”是思维的()品质A.广阔性 B.敏捷性 C.深刻性 D.灵活性【答案】D 22、我国制度化学校教育体系包括()A.B.C.D.【答案】B 23、学校领导通过随堂听课的方式,了解教师执行教学大纲和教学计划情况,这属于()A.参与式观察 B.非参与式观察 C.实验室中的观察 D.间接观察【答案】B 24、学“角”这一概念,对“纯角”“锐角”“直角”概念的学习产生的影响属于()A.负迁移 B.纵向迁移 C.横向迁移 D.非特殊成分的迁移【答案】B 25、下列活动中,不属于教育现象的是()A.父母教子女 B.幼猴学跳跃 C.到电影院看电影 D.课外活动做航模【答案】B 26、争取家长和社会的配合,主动协调好与家庭、社会教育的关系,逐步形成以学校为中心的“三位一体”的德育网络这体现了德育的()A.尊重学生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原则 B.疏导原则 C.教育影响的一致性与连贯性原则 D.导向性原则【答案】C 27、教育生物起源论的代表人物是()。
A.孟禄 B.利托尔诺 C.霍尔 D.华生【答案】B 28、下列评价类型中更适合用于选拔人才的是()A.诊断性评价 B.个体内差异评价 C.相对性评价 D.绝对性评价【答案】C 29、德育的基本途径是()A.教学 B.政治思想教育 C.政治课 D.政治课与其他学科教学【答案】D 30、课程内部各要素、各成分间的联系和结构方式往往可以用数量关系来说明,这表明课程结构具有()A.可替代性 B.可转换性 C.可度量性 D.可操作性【答案】C 31、“把自己当成学生,把学生当成自己”这句话所体现的心理机制是()A.移情 B.从众 C.期望 D.顺从【答案】A 32、取消按年龄编班,按学生的能力或某些测验成绩编班属于()A.能力分组 B.外部分组 C.内部分组 D.作业分组【答案】B 33、根据基础教育课理论,我国小学现阶段开设的语文、数学、英语等课程改革并设科学、艺术等综合课程,这体现了课程结构具有()A.综合性 B.均衡性 C.选择性 D.时代性【答案】A 34、罗马帝国灭亡以后,西欧为了更好地布道,设立了众多的教区学校,适当讲授()知识A.天文 B.几何 C.读写 D.修辞【答案】C 35、一个测验能测出它所要测量的属性或特点的程度,称为测验的()。
A.信度 B.效度 C.区分度 D.难度【答案】B 36、课堂上有的学生会开小差,这属于()A.注意的分散 B.注意的转移 C.注意的分配 D.注意的稳定【答案】A 37、小明犯错误后通过撒谎避免了父母的惩罚,此后小明学会了用谎言来逃脱惩罚此处发生了()A.正强化 B.逃避条件作用 C.回避条件作用 D.消退【答案】C 38、学生在小组或团队中,通过任务分解,责任分工,协同互助,已完成共同的学习任务这种学习方式属于(?)A.掌握学习 B.合作学习 C.探索学习 D.发现学习【答案】B 39、实现教育目的的基本途径是()A.上课 B.教学 C.课外活动 D.实践活动【答案】B 40、小斌既想得高分又不愿意努力学习,这种心理冲突属于()A.双趋式冲突 B.双避式冲突 C.趋避式冲突 D.多重趋避冲突【答案】C 41、在发生火灾时,使用干粉灭火器进行灭火,正确的步骤是()A.B.C.D.【答案】C 42、西方教育史上第一本教育著作是()A.大教学论 B.普通教育学 C.雄辩术原理 D.民主主义与教育【答案】C 43、教学过程中的主导性因素是()A.教师 B.学生 C.教学内容 D.教学手段【答案】A 44、“依靠行政组织和领导者的权利,通过强制性的行政指令等手段直接对管理对象施加影响”是学校管理的哪一种方法()。
A.行政指令管理方法 B.法律约束管理方法 C.思想教育管理方法 D.经济手段管理方法【答案】A 45、白老师在班会上声情并茂地讲述了钱学森历尽艰辛回到祖国、投身科学研究事业的故事,激发起学生强烈的爱国热情这种班会活动类型属于()A.叙事型 B.讨论型 C.表演型 D.体验型【答案】A 46、班集体形成的条件和前进的动力是()A.班主任的要求 B.共同的活动 C.共同的奋斗目标 D.班级内部的矛盾斗争【答案】C 47、(2020 年真题)校歌、校徽、校标等是学校课堂的一部分,这类课程属于()A.学科课程 B.活动课程 C.显性课程 D.隐性课程【答案】D 48、在教育研究文献中,各位文物、教育史专著、名师教育实录等属于()A.事实性文献 B.工具性文献 C.理论性文献 D.经验性文献【答案】A 49、小学生心理的主要对象是()A.正常小学生 B.严重精神病人 C.人格障碍者 D.残疾患者【答案】A 50、目前我国小学普遍采用的主要教学组织形式是()A.复式教学 B.个别教学 C.分组教学 D.班级教学【答案】D 大题(共大题(共 3 3 题)题)一、材料:小雪的母亲逢人便夸她的女儿多么聪明,在班上学习总是前几名,而且,在书画、歌咏比赛中获得了市里的一、二等奖,可谓多才多艺。
然而美中不足的是,她与同学相处不好,同学关系紧张由于小雪多才多艺,学习又好,再加上家庭比较富有,她时常瞧不起班上的其他同学在学习上,如果有同学向她请教问题,她会随口说:“这问题太简单了当看到别人的穿着一般时,她也会说:“这衣服太不好了,买件贵点儿的穿吧她就是这样,给人的感觉仿佛她就是“小公主”她很傲,有时自己做错事了,也不承认,还多方辩解,甚至有时为了获得荣誉还弄虚作假问题:(1)材料反映的是什么现象,产生的主要原因是什么?(2)结合上述材料,谈谈如何矫正该心理现象答案】【知识点】小学生自我中心心理(1)上述材料反映的是典型的小学生的自我中心现象,自我中心是现在小学生中比较常见的一种现象.它阻碍了小学生的正常交往这种现象产生的原因主要是缺乏良好的家庭教育他们在家庭中处在中心的地位.使他们在人际交往中也以自我为中心,希望别人服从自己,而且以自己的眼光去评判周围的事物.不能客观地评价别人和自己2)要矫正小学生的自我中心心理,需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帮助小学生认清自己身上的不足及其危害性,树立改变自我的信心和决心给予家长必要的指导,寻求家长的合作,使小学生摆脱形成自我中心的环境在家庭中逐步改变小学生的自我中心,采用行为转变方法,如厌恶法、代币法等。
结合实际生活,指导小学生人际交往的原则和技巧,提高其交往能力指导和帮助小学生树立正确的自我观念.提高自我认识能力,使其对自己的认识比较接近现实能愉快地接受自己,调整自己,形成健全统一的个性培养小学生的集体意识,认识集体规则,培养集体荣誉感.学会在集体中与同伴和睦相处二、以下是一位教师教学乌鸦喝水总结全文时的片段,阅读并回答问题师:你觉得这是一只怎样的乌鸦?生 1:它很聪明,自己想办法喝到水了生 2:乌鸦爱动脑,它想的办法挺巧妙生 3:乌鸦很勤快,渴了的时候到处找水喝生 4:乌鸦不讲卫生,小石子多脏呀!生 5:乌鸦不太会动脑筋,挺愚蠢的生6:乌鸦不会唱歌,叫声很烦人(教师对每种答案都点头肯定或微笑示意,特别对后四种意见大力赞赏)问题:你认为这个片段的教学中有哪些优点?存在什么问题?试加以评述20 分)【答案】优点:上述片段中,教师重视唤起学生生活的回忆,引领学生亲近文本,并以任务驱动的方式,在教师、文本、学生之间建立了意义对话的桥梁师生对文本的作用是积极的,获取的信息是个性化的,学生的表达是发自内心的,整个学习活动是学生反复接触课文语言,与文本对话,与教师和同学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