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江西省九江市彭泽第二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期末试题含解析.docx

10页
  • 卖家[上传人]:小**
  • 文档编号:254812585
  • 上传时间:2022-02-16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97.15KB
  • / 10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江西省九江市彭泽第二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期末试题含解析一、 现代文阅读(35分,共3题)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青草的声音我一次次地从自己的小屋里走上原野,我倾听到了小草的声音.春天了,它们从睡眠中醒来,在轻轻地舒展着腰身.春天的世界是多么美好啊,温暖的土地,和煦的阳光,还有柔和的春风,小草们竞相从泥土里伸出嫩嫩的小手来,和春天相握草以自己的柔韧步入了这个世界,那嫩嫩的令人惊喜的一点新绿在慢慢变大变浓,再染成一片片浓碧,然后以一种不可阻挡的气势席卷了大地一个个杂乱无章的村庄在绿色中变得诗意葱茏,一片片恬然无声的田野变得生机勃勃,远山被这种神秘的春之手点拨着,草色驱走了山脊上的灰暗,将大山渲染得绿意盎然草的呢喃是那么柔和,深情地回应着大地母亲的爱抚和呼唤,它们日生夜长,日益繁茂那片片叶茎,在风的细语中悄悄地抻大抻长,宛如一支春之曲,被一株株绿色的生命体酣畅地吟唱它们的花瓣在阳光下层层地舒展着,轻轻地绽放,一朵又一朵,发出难以觉察的声音,一如被神所藏匿的天籁我迷恋地一遍遍地行走在初春的大地上,倾听着植物生长的声音,倾听着大地的呼吸喘息,就像去探望自己熟悉的老朋友一样。

      翠绿的茵陈草是最先长上来的.它们争着在山坡上、河岸边的泥沙地里,冒出了毛绒绒的团状幼苗接着,蒲公英也出来了,长得漫山遍野.那黄色的花朵像一簇簇火焰在风中飘姑朵花,狗尾巴草……我最初接触的小草,是从茵陈草开始的,它给了我太多的儿时记忆在我的家乡,父亲是个乡镇医生,每年都会依据季节和草药药性的需要,在不同的时间采回不同的药材来每年最先采摘的,就是茵陈草了         那时我家房头有位肝病患者.脸黄黄的,每年都大量的吞服茵陈草,那种草熬出的汤药的味苦苦的,带着一种蒿味,很不好喝,看着他对一堆堆草药贪婪的样子,我感到了那种对生命的渴望和对死亡恐惧的心情,他说他不能死还有一对没有拉扯大的孩子那时父亲经常领着我,在大地上寻觅这种小草,我一看到他们就在心里产生一种欣喜,并对它们产生了深深的敬畏我们家虽然生活艰难,但父亲的诊费通常很低,对待贫困的患者有时还会无偿地赠送,我的这位贫穷的邻居才得以长久地喝下去,后来他们病好了,成了我们家的好朋友,父亲的许多贫穷好友就是这样结交下来的长大后我在一本书里看到一篇文章,说三国时代的吴国人董奉隐居匡山,为人治病不取财,重症愈者植杏树五株,轻者一株,多年后医人无数,得杏树十万棵,蔚然成林,被后人传为佳话。

      我把那上面的事讲给父亲听,父亲那时已经有些驼背,脸上皱纹丛生,仍然辛苦的为一家人生计操劳.父亲闻听后欣然地笑着,笑得胡须抖动,一连好几天都很高兴父亲说,这样的人在世上多些好啊,人不是专为名为利而活着的.人活着总有些更好的东西我开始在知识的海洋中遨游,我向往城市,向往幸福和爱情当我像一颗蒲公英的种子扬洒向外面的世界时,我满怀希望地跋涉着,可是我的真情总是换来欺骗,总是会失望,心也被爱情一次次的烙伤,人在痛苦中一次次挣扎我不明白,人为什么那么自私,贪婪,嫉妒,在物欲和权欲中变得丑陋不堪在那个风雨交加的日子里,我孤独地住在城市里一间阴暗漏雨的房间里,心灰意冷,了无生趣,心里无限的烦闷和忧郁可是当我在雨停后起身,站在窗前,在我目光所及中,我看到在昨天的暴风雨的浩劫中,地上的一丛青草,它们在风雨的摧残中虽然变得凌乱,根须依旧死死地咬住大地,正在阳光下立了起来,身着泥污和伤痕,在风中颤颤地晃动那一刻,我的心震颤了,我分明听到了一首小草之歌我弄来一盆清水,洗去它们的满身泥浊,它们又一身新绿地沐浴在阳光下它们那么卑微渺小,却又清雅高贵,居柔宁拙,倔强峥嵘,葆有着一种不屈不挠默默向上的精神,我想我从那一刻才真正地懂得了草的语言,草的精神。

      我想起了故乡的那片青草覆盖着的原野,我拿起了,当父亲那熟悉的声音从话筒里传来,我的心里出奇地温暖和激动没有谁不熟悉草,它们其实是与人类同在的,大古以来就在那里甲骨文把一茎两叶叫做草,草们带着柔弱的身体和不屈的精神从远古时走来我的居室里堆着书籍,堆着现代生活的用品我的窗前总会有一抹绿色,一丛丛小草我愉快地生活着,在书籍之中寻求智慧吸取营养,我的心情沉静,平缓,明晰透澈如一台明镜21. 草本无声,如何理解“青草的声音”?22. “父亲说,这样的人在世上多些好啊,人不是专为名为利而活着的,人活着总有些好的东西这句话有何深刻含义?23. 本文在记叙的顺序上有何特点?这样写有何作用?24. 纵观全文,分三点概括草的作用参考答案:21. ①这是一种拟人化的写法,②表现青草生长的酣畅淋漓和勃勃生机,③更是告诉人们要有不屈的精神和顽强的意志    22. (1)人不能为名利所羁绊;(2)应该多为他人着想;(3)要具有像青草一样不屈不饶、默默向上的精神    23. ①在记叙的顺序上采用了插叙的写法②插叙父亲用茵陈草给他人治病的故事③这样既使文章有起伏美,又丰富了文章的内涵;④既使草的精神具体形象化,又突出了文章的主题。

          24. ①使村庄变诗意葱茏,使田野变得生机勃勃,使山变得绿意盎然②能给人治病,让人恢复健康③虽然卑微渺小,却清雅高贵,给人不屈的精神力量21题详解】该题考查理解作品的语言,分析内容,解决问题的能力答题前,先通读全文,整体理解把握文本的内容本题要求理解“青草的声音”可以从写作手法,表现的内容和表达的情感等角度分析本文围绕“青草”展开叙事和描写青草本是无声的,而本文却说“青草的声音”,认为青草有声,将青草人格化了,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草的呢喃是那么柔和,深情地回应着大地母亲的爱抚和呼唤,它们日生夜长,日益繁茂”,通过描写青草的声音,表现青草生长时的自由舒展和旺盛的生命力表达的情感态度是,启示人们要向青草学习,要有青草一样列强的意志和永不屈服的精神22题详解】该题考查理解句子的含义理解句子的含义要遵循“句不离段,段不离篇”的原则,不能只抓住所给句子作表面解读,要深入文本,关注前后文进行分析理解时要抓住句中的关键词分析研究,几个分句的要对分句逐个解读,有使用修辞手法的要还原句中“这样的人在世上多些好啊”,“这样的人”是指我给父亲讲的三国时代的吴国人董奉,董奉医人,又一心为病人着想,启示我们,应该多为他人着想;“人不是专为名为利而活着的”能理解出,人不能为名利所羁绊;“人活着总有些好的东西”,表达人要像青草一样生长,要具有青草一样不畏艰难险阻的顽强生命力。

      23题详解】该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的结构和表达技巧答题前,先通读全文,整体理解把握文本的内容理解文本写作的内容,分析其写法上的特点本题要求考生分析本文在记叙的顺序上的特点,并分析这种写法的作用本文在正常叙写青草时,插入了父亲用茵陈草给他人治病的故事,采用了插叙的写法这样写,从内容上来看,能丰富文章的内容而且能具体形象地表现青草的精神,从而表达了文章的主旨,要像青草一样活着,要有青草一样的精神24题详解】该题考查学生分析作品的形象,解决问题的能力答题前,先通读全文,整体理解把握文本的内容抓住文中写该形象的相关内容,分析其特点本题要求概括草的三个作用第二节中“一个个杂乱无章的村庄在绿色中变得诗意葱茏,一片片恬然无声的田野变得生机勃勃,远山被这种神秘的春之手点拨着,草色驱走了山脊上的灰暗,将大山渲染得绿意盎然写出了草能使使村庄变诗意葱茏,使田野变得生机勃勃,使山变得绿意盎然的特点写茵陈草,写我父亲,写那时我家房头贫穷的肝病患者,是想表现草能给人治病,让人恢复健康的特点写我窗前的小草“它们那么卑微渺小,却又清雅高贵,居柔宁拙,倔强峥嵘,葆有着一种不屈不挠默默向上的精神,我想我从那一刻才真正地懂得了草的语言,草的精神”,是为了表现草虽然卑微渺小,却清雅高贵,给人不屈的精神力量。

      点睛】理解句子的含义应注意的几个问题:1.依据文章中心、段落中心来解释重要句子,即“句不离段”.答题时要参照主要段落或全文的整体意旨来考虑,在文意文旨的语境中来探求核心文句的内涵2.根据句式特点来解释句子.比如,单句中,前置或后置的部分常常是语意重点之所在;复句中,强调的重点往往落在其中的一个分句上3.根据句子位置来分析句子的含义.首括句常常概括段意或总起全文,理解它就必须从它所领起的那些内容去看、去找;尾括句往往作总结,理解它就必须从它的上文去找;过度句往往总结上段、概括揭示下段内容,理解它就必须从它的上下文中去找.不管哪一种,关键是要找准它的“管辖范围”,从句子的管辖区去搜取相关内容,或概括,或摘录,或整合4.抓住相邻句,把握句子的语言背景材料,重点看与这个句子相邻的上下句,因为其中往往隐含着解题5.根据修饰限制成分辨析句意.修饰成分常常是揭示句子内涵和外延的窗口,从中能挖掘出句子的深层含义6.根据修辞特点把握句子.弄清作者采用的修辞方法,常常能破解作者写作一些警策句子的真正目的.7.从表达方式入手分析句意.如记叙文的议论往往起到画龙点睛2.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老子思想中的治国理政智慧王爱群老子思想是我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源头。

      在一些人的印象里,老子是一位遁世远俗、玄之又玄的思想家事实上,社会人生、治国理政等问题,才是老子思考的中心从老子那些古老的思想中,我们可以汲取治国理政的智慧,明晓盛衰之道、成败之数大德非小惠老子曰:“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也就是说,真正有大德、厚德的人,不刻意去追求有德,反而有德;一些人不愿意失去德的名声,刻意去追求德,反而失去了德这句话看似矛盾,其实深含智慧对于理政者而言,德的重要表现就是使人各得其位、各得其所、各得其利、各得所需只要把人们的得利、得位及其途径、多少、高低等用合理的规则固定下来并严格执行,就是德的表现,不必刻意去求德施德,这样才会成全大德相反,如果理政者总是为了德的名声,热衷于对个别人施小仁给小惠,搞“有求必应”,表面上看起来积了很多德,其实是偏私,是小惠个人、失德人民无为”方能大有为老子推崇“无为而治”,“无为”是其思想中的一个重要概念无为”是要“道法自然”,顺应自然而不妄为也就是说,要遵循事物发展的内在法则,根据实际条件采取适宜行动世间万物包括人类社会,都有其运行的内在规律,即“道”在其间离开了这个“道”,事倍功半;顺应了这个“道”,事半功倍无为”,就要顺势而动,按照自然和社会法则,使其自行运转。

      无为”并不是不作为,而是要通过“无为”达到有为,同时更为重要的是控制乱作为,即不妄为秦亡汉兴,实行轻徭薄赋、与民生息的政策,出现了“文景之治”的盛世,这是老子所讲的“我无事,而民自富”的例证对于理政者而言,“无为而治”的启示在于,自己的所作所为必须遵循事物发展的内在规律,通过自己的“无为”而引导和发挥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同时,应通过控制、监督,限制权力的私自膨胀,防止乱作为天道忌盈老子认为天道忌盈什么是“盈”呢?口满为盈,权大为盈,富奢为盈口满,不仅难以兑现,而且招人记恨;权大,则生骄横,骄横必然侵害他人;富贵且奢侈,挥金如土,必然被食不果腹者怨恨月满则亏,盛极则衰老子曰:“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这句话点出了贫富无常的道理怎样才能常虚不盈呢?关键是在成功的时候不忘忧患有忧患意识,则无忧患;无忧患意识,则终忧患也就是要做到安不忘危、存不忘亡、治不忘乱、乐不忘悲伟业须从细小做起老子曰:“天下大事,必作于细细小之事如何才能变成伟业呢?老子认为:“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也就是说,根本的方法在于不断地积累积土成山,积水成渊,天下大事皆由积累而成。

      所以,对于理政者而言,从小处做起,从一点一滴积累,抓好关键细节,方能成就大业事物的发展在。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