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吴越文化视角下的季子思想.doc

2页
  • 卖家[上传人]:xiao****1972
  • 文档编号:84926056
  • 上传时间:2019-03-05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27.50KB
  • / 2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吴越文化视角下的季子思想 作者:耿健钢 常州市地方文化研究会季子的思想,主要包含了王道思想、和谐思想、诚信思想、礼让谦和的思想和崇尚自然的思想季札是一个胸怀天下的人,《史记》有这样的记载,季札见舞招箾,曰:“德至矣哉,大矣,如天之无不焘也,如地之无不载也,虽甚盛德,无以加矣观止矣,若有他乐,吾不敢观可见,季札是向往王道之人,而当时之时势是王道不兴,所谓“春秋”无义战,礼乐征伐自诸侯出他选择让国,正是他高瞻远瞩清晰的看到了这一点,如果继承王位,非但不能救民于水火,还会有损于自己德行,权衡之下“不王”才是自己最好的选择季札之“不王”是因为当时之时势并没有给他提供发挥的舞台,与其王而损德,不如“不王”而显“礼崩乐坏”之微义,是一种不作为的抗议,凸显他的治国理想与现实的冲突季札推让不是因为他缺乏才干,也不是他推卸责任,是他对他生活的那个群雄并立的社会有了深刻透彻的了解,看清了社会发展大趋势;实在无意于参与到纷争中去孔子的学生曾点的理想与季札颇为接近:“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他崇尚的是国家地区之间和平相处,百姓安居乐业,起礼仪,兴教化,明圣德。

      这是他的和平、和谐思想他曾带兵救援受楚攻击的陈国,他以言辞说服楚将退兵,兵不血刃解了陈国之围,这是他和平思想的成功实践他出访中原,交好诸侯,睦邻而处,也是他和平、和谐思想的具体表现他的诚信思想历来受人称道他出访诸侯,见微知著,知无不言,言无不尽,这也是一种诚;而徐君墓前挂剑的举措更体现了他的诚信和淳厚澹泊名利,谦恭好学,崇尚自然的个性也是他人格魅力的重要方面他让国的行动也包含了这层因素他热爱山林,热爱音乐,最后归隐田园,对后世的隐士产生很大影响与陶渊明的归隐一样,不能以消极逃避视之,而是在无力抗争的情形下选择洁身自好,求得心灵的解放他是个学贯古今的才子,是心怀仁义、品格崇高的君子,又是甘于寂寞,平淡冲和的逸士季子是吴越本土文化和中原传统文化共同孕育出来的思想家相对同时代其他思想家而言,他的思想有其鲜明的特色:开放性:吴越文明由于古时远离政治中心,并且地处沿海地区,自然条件优越,水路交通便利,起步又略晚于黄河流域,是一种开放的文化,比较善于接受先进思想,并和中原的求同观念有所不同,独立意识较强,善于思辨季子对中原各国的访问,应该是对中原业已发达的文明的朝觐,是主动接纳先进文化,同时展示自己的地域文化,促进其融合。

      到后代,这种开放意识的优越性越来越明显当早期资本主义萌芽出现,江浙一带是市民思想传播的大本营明朝中后期,苏州和杭州不仅工商业繁荣,而且是全国学术、文化、艺术、娱乐的中心,苏浙又是名末清初重要社团的活动舞台如政治社团东林党、复社,画坛的浙派、吴派、清初四僧、四王吴恽、扬州八怪,市民文学家李渔,无不代表了当时的最高成就近现代文坛更是辉煌,诞生了鲁迅、茅盾、叶圣陶、朱自清、郁达夫、徐志摩等一大批文豪当代苏商浙商的崛起,苏南模式和温州模式在经济领域的成功也是这种开放文化直接带来的实用性:有所不为,有所必为季子是实干家,没有留下著作,是个实实在在的身体力行者,是言行一致的谦谦君子援陈之役,他以最小的代价赢得胜利;国内发生政变,专诸刺杀吴王僚,他以隐忍的态度拥戴阖闾为吴王,避免了更大的政治动荡他坚决不做国君,却乐于充任文化使者,为促进文化交流、赢得国家声誉做出了巨大贡献;他在复杂的政治旋涡中善于保全自己,并以此告诫穆子、晏子、叔向等人,结果被一一言中他的思想,为后世文人起到了表率作用南宋事功学派的兴起,就是高举务实、致用的旗帜独立性:「学好文武艺,货与帝王家」,是中国古代士人的主要人生道路这使他们失去独立的人格。

      要想人格独立,必须生活独立吴越地区的文人生活独立的可能性较大,这使他们可能不学或少学直接为「帝王家」服务的经学,而从事自己喜欢的工作,过自己喜欢过的生活,像《儒林外史》所描写的那样季札弃君王不做,选择自己的生活方式,就表现了一种不从众的独立意志《儒林外史》正是产生在吴越地区从严子陵到《儒林外史》,一条非主流的文人生活道路,两千年不绝如缕,它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吴越文化的一个特点淳朴性:季子的诚信观和谦逊的态度,以及他热爱山林、回归自然的本性,都体现了他的淳朴而这种淳朴性对后世文人的影响极大同时,淳朴性也体现在他的坦诚和诚信上,见微知著,对朋友知无不言,言无不尽;质朴情真、淡雅如水,但是千金一诺——即使那个“诺”的对象已经死去,即使那个“诺”只是一个谁也不知道的“心许”,但君子坦荡荡,承诺了就要做到季子思想对吴越文化有着突出的贡献,也是华夏文明的一座丰碑。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