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工商联赴福建德化和江苏宜兴陶瓷产业发展考察报告.doc

6页
  • 卖家[上传人]:自***
  • 文档编号:26872719
  • 上传时间:2018-01-02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55.50KB
  • / 6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工商联赴福建德化和江苏宜兴陶瓷产业发展考察报告为了学习借鉴先进地区发展陶瓷产业的成功经验,促进我县陶瓷产业又好又快地发展7月 7日至7 月13日,由县政协副主席、县工商联会长贾建新带队,县委办政研室副主任张忠文、县政府办副主任田宏辉、县经济局副局长杨劲松、土家人集团酉水陶瓷厂总经理管梁、金峰陶瓷有限公司总经理贾斌、顺达陶瓷厂厂长何光勇、吉祥陶瓷厂厂长龙民华等一行 10 人,赴福建德化、江苏宜兴就两地的陶瓷产业发展情况进行学习考察7 天来,我们通过接触相关部门负责人听取情况介绍,实地考察陶瓷企业、科研院所和陶瓷市场,多方收集资料分析综合,感触很深,启发很大,收获颇丰现将此次考察情况报告如下:一、两地基本情况德化县位于福建省中部,泉州市北部,土地面积 2232 平方公里,人口31.2万20**年,全县实现生产总值91.7亿元,财政总收入7.3389亿元,综合经济实力位居福建省各县(市)第14位工业经济形成了陶瓷、矿业、小水电三大支柱产业,20**年全县工业总产值 109.5亿元德化陶瓷生产历史悠久,是我国陶瓷文化发祥地和三大古瓷都之一,目前为全国最大的工艺陶瓷生产和出口基地20**年,有陶瓷企业1100多家,从业人员 3万余人,实现产值7 1.3亿元,占全县工业总产值的65.1%;纳税15亿元,占全县财政总收入的29.3%。

      宜兴市地处江苏省南端,沪、宁、杭三角中心,全市总面积 2038.7 平方公里,人口106 万人,是经贸发达的工业基地,经济总量一直保持全国经济百强县前茅20**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 670.2亿元,财政总收入103.9 亿元,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居全国第 6位工业经济方面,形成了电线电缆、环保设备、精细化工、机械加工以及陶瓷、化纤等传统优势产业,新材料、新能源、电子信息、生物医药等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迅猛20**年,全市工业总产值在 1800 亿元左右宜兴素有中国“陶都”之称,陶瓷产业产值虽只占全市工业总产值 3%左右,但总量相当大,陶瓷企业有1200多家,10 万从业人员,陶瓷工业总产值达60 亿元二、两地陶瓷产业发展的特点及启示 (一)产品门类丰富,产业链条完整德化县坚持“传统瓷雕商品化、工艺陶瓷日用化、日用陶瓷艺术化”的发展思路,形成了传统瓷雕、西洋工艺瓷、日用瓷齐头并进的陶瓷产业格局宜兴陶瓷形成了建筑陶瓷(主要是琉璃瓦、墙地砖和装饰用外墙砖)、日用陶瓷(主要是餐具和陶瓷酒瓶)、工业陶瓷、园林陶瓷(主要是陶瓷花盆和陈设陶瓷)、艺术陶瓷等五大系列,而艺术陶瓷中又以紫砂陶、均陶、青瓷、精陶和美彩陶“五朵金花”名扬海内外。

      两地陶瓷产业的专业化分工非常发达,从矿产采掘、瓷(陶)土加工、陶瓷化工、陶瓷机械、花纸生产、彩印包装到市场营销等各产业环节都发育健全,形成了完整的产业链条同时,产业的联动作用明显,带动了陶瓷旅游、交通运输、竹木工艺、树脂工艺、蜡烛工艺、铁件工艺等相关行业的快速发展二)产业布局集中,集群优势显著德化县积极实施“大城关”发展战略,利用城关山坡地,发展“工业梯田”,规划建设了诗墩、鹏祥、宝美、城东等工业项目区,引导陶瓷企业入驻,建设标准化厂房,促进空间布局上的集中和企业间的联合,规模化生产、集约化程度高宜兴陶瓷企业全部集中在丁蜀镇,镇上建有省级经济开发区——江苏宜兴陶瓷产业园区,占地10.5平方公里近年来,通过大力引进电子陶瓷、工业陶瓷和世界品牌的日用陶瓷等一批企业和项目,逐渐发展成为以陶瓷产业为主、电子信息等多种产业配套协作的现代陶瓷主要园区目前已有400 多家企业入园,20**年销售收入 40 多亿元三)装备、工艺、技术水平先进,科技创新能力强一是窑炉装备先进德化县利用当地低价电能和广安天然气工程建成后的能源优势,大力推进窑炉技术改造,目前全县近 90%的陶瓷企业使用电能、天然气等清洁能源,10%左右使用液化石油气、柴油;推广使用新型耐火材料、油嘴和自动控温窑体,使产品产量、质量得到大幅度提高,节能降耗的效果明显。

      宜兴市也在 20**年以后全部采用燃气窑炉二是工艺、技术水平高两地作为国内历史悠久的陶瓷产区,本来就具有较高生产工艺、技术水平近年来,两地大力推动传统技艺与现代陶瓷科技相融合,陶瓷生产工艺、技术水平的发展日新月异,推动产业的持续发展如宜兴市陶酒瓶生产企业有二三十家,日产量近 30 万件,规模最大的宜兴市金鱼陶瓷有限公司,宜兴彩陶工艺厂和暗星陶瓷有限公司日产量分别达到了 8万件和两个近4 万件他们瞄准国际先进水平,全方位进行技术改造,烧成的陶酒瓶造型千姿百态,装饰文化更是丰富多彩,有五彩缤纷釉水装饰,似釉非釉的化妆土装饰,有釉无釉相间的点彩装饰,粗犷雅丽的手彩装饰,有形象逼真的浮雕装饰,表现自我的色胎装饰,自然成趣的喷砂装饰,有融书画为一体的镌刻装饰,富丽堂皇的镀膜装饰,堪称精美的艺术品三是产品研发能力强两地规模较大的陶瓷企业均建有研发机构,能快速适应国内外市场需求变化,在陶瓷品种和产品门类研发方面不断推陈出新,实现产品的系列化、多元化,极大地增强了市场竞争力如德化儒苑礼品有限公司,成功开发出了传统瓷塑系列“福瓷”、高档日用生活瓷“宴瓷”、高温红釉工艺瓷“鸿瓷”三大系列产品,享誉国内外市场,产品远销澳大利亚、美、日、香港等国家(地区)。

      四是人才和技术基础坚实德化县拥有福建省陶瓷产业技术开发基地、省陶瓷产品质量检测中心、中国民营科技促进会德化陶瓷园区、国家火炬计划德化陶瓷产业基地等国家、地区级的科技公共服务平台,为产业发展提供质量检测、信息服务、技术开发管理、培训等科技服务同时,政府鼓励企业和科技能人自主创立陶瓷科研机构,民营陶瓷科技研究所达248 家在人才培养上,坚持“引进与培养并举”,实施“引智工程”,以德化陶瓷职业技术学院为依托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培养和引进高级专业技术人才目前,全县拥有省高级工艺美术大师以上的高级人才达到 61 名宜兴市大力推进产学研结合,引导陶瓷企业组建研发机构,加强与世界、国家级的科研院所、高校联系和合作,不断推进产业科技创新的步伐四)品牌经济发达,市场体系完善一是注重发展品牌经济德化县成立了争创品牌工作领导小组,委托知名策划机构为其制定中长期品牌建设规划建立品牌建设工作协调和联络帮扶机制,对获得国家、省名牌产品或中国地名商标的企业给予奖励,调动企业争创品牌的积极性引导企业加强质量检测和标准化建设,开展贯标认证;鼓励开设陶瓷品牌专卖店实现连销经营,积极打造“中国瓷都.德化”地域品牌,实现地域、企业、产品三类品牌经济比翼齐飞。

      目前,该县陶瓷产品荣获中国驰名商标 1个,国家名牌产品8 个,中国出口名牌商品 2个,国家免检产品企业3 家,德化白瓷被列为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120多家陶瓷企业获得iso9000 质量体系认证,350 家陶瓷企业获得输美产品质量认证宜兴市注重加强陶瓷文化的传播与交流,打造“陶都”城市品牌二是注重市场开拓德化县注重政企联手,拓展国内外市场一方面,政府精心“搭台”举办“中国德化陶瓷节”,提高德化的知名度;县政府每年拔出专项经费为企业承担运输费、展位费、宣传广告费等参展布展费用,组织企业到国内外大中城市参、办展览(销)会;支持企业在国外设立分公司、办事处或营销点;引导企业申请自营出口权;在县内建设陶瓷街、陶瓷展销城、陶瓷博物馆等窗口另一方面,企业用心“唱戏”陶瓷企业自发组成一支 2000 多人的“供销兵团”,常年在国内外开展市场营销;企业加入政府和专业贸易网站,大力发展电子商务,创新贸易方式,拓宽交易渠道目前,该县有 110多家企业获自营出口权,近千家企业加入国际互联网发展电子商务,建立陶瓷经销网点2 万多个,产品 80%以上出口,销往 190多个国家和地区 (五)政府重视程度高,政策扶持有力德化县把陶瓷产业作为第一支柱产业优先发展,坚持和完善县领导持钩扶持企业制度,及时为企业排忧解难。

      出台鼓励企业争创名牌、扩大出口、利用资本市场发展、异地设立产品营销点等优惠政策,引导企业加强产品质量管理,实施品牌战略,全力拓展市场,扩大出口建设县行政服务中心,为企业提供优质、便捷服务成立了中小企业贷款担保基金和企业服务中心,为企业提供融资担保服务成立了县版权登记服务中心,统一为企业代办版权登记,协助企业申报产品专利权指导成立了县陶瓷同业公会,组织开展学术交流、技术咨询服务、引导企业协作、发布行业信息等近年来,宜兴市注重工业经济的结构调整、优化升级,加上陶瓷产业总量不大,没有制订专门针对陶瓷产业的扶持政策政策措施主要体现在陶瓷产业园区的政策优惠和对于符合该市产业发展方向的企业、项目扶持方面陶瓷产业园对入园企业所得税实行“二免三减半”;增值税地方留成部分连续三年返50%给企业;外籍及高级管理人员个人所得税地方留成部分直接奖励给企业;还有在企业水费、电费、注册、厂房建设等方面给予优惠同时,为推动工业经济转型发展,宜兴市对工业重点项目、融资担保体系建设、企业先进设备投资、节能降耗、资本经营、科技创新等方面,给予优惠、贴息、奖励等政策支持,符合条件的陶瓷企业可以得到相应的扶持。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