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浅析《步步惊心》中若曦的形象.doc
5页浅析《步步惊心》中若曦的形象看完《步步惊心》一段时间内,一直想为这部小说写点什么,但一直没有勇气写总认为自己的文采并不足以配上这个我最爱的故事,不足以描绘我的心中所想很喜欢《步步惊心》,它让我爱上了清穿,改变了我生活的一部分,它也给了我对于文字上的启发这是一个美丽的悲剧,它华彩地落幕让无数读者牵挂现在,它即将以电视剧的形式重新出现在我们眼前,在期待中,我决定写下一些文字这个故事,让我感到一种沉重的爱注定无法轻松,却注定抓住无数人的心穿越之前的张晓文,只是个模样可爱一些的都市白领也许曾经的情伤让她心如止水,也许繁忙的生活让她只是扮演着这个知性的城市女性一切,大概是宿命吧撞击,干脆而猛烈,直接了断了她在现代纠缠不清的一切,把她送回了三百年前那个活泼少女的身体里,重新开始摘掉了黑框眼镜,穿上了华丽的旗装,改变不了的只是那个来自摩登时代的灵魂她的思想,带着未来气息,萌动的自由和追求,造就了她一生的不凡她的心灵,带着善良色彩,柔软的感情,让她有了那么多永远放不下的东西是她在这个时代注定该结束,还是那个时代有注定在等着她的影子?张晓文虽然变成了若曦,但是她还是一个现代人作为一个现代女性,她用现代人的思维去思考,去决断。
这让很多读者对她产生了很大的争议有很多人不喜欢她其理由不外乎三个:一是她与八阿哥分手的理由怎么看怎么像贪生怕死,找借口二是她与四阿哥相好是为了找依靠,找大树三是她在雍正即位后自我地把八阿哥忽略,把对她有十九年深厚恩情的八阿哥几乎忘了,她一句阻拦或求情的话也没有,只为八陪跪过对于这些争议我不是很赞同,现在就来具体谈谈我个人的看法:第一,女主与八阿哥分手,不是因为不爱,也不是因为爱得不深女主提出分手,不是怕与八阿哥一起死,而是怕明知道爱人要死,自己却无能为力她矛盾,但又放不下,所以才会酿成大错,让老八提防隆科多,造成十三的悲惨她抱着最后的希望让八阿哥放弃野心,这样他们就可以在一起,毕竟她没办法知道自己是否真可以做到共赴断头台这才是一个现代人,而不像其他小说讲的那么轰轰烈烈,超脱生死说真的,不现实,受过二十一世纪教育的女性是不太可能的若曦是一个现代女性,现代的女强人,她们很会享受生活,不会让自己被累到,被折磨且坚信“我做出了付出,生活就应当回报我”的思想但是,老八拒绝了她的要求,而她也绝不是一个会为了爱会傻傻牺牲自我的人,她要真爱,也要长久的安心与幸福飞蛾扑火,同生共死,确实悲壮伟大,也值得敬佩,但更多是同情与怜悯,她不愿傻到此等地步,用绝望去作茧自缚。
所以,她宁愿选择离开第二,太子求婚,对于若曦来说简直就是一个晴天霹雳本来想求一份平静生活的她,打算彻底跨出是非圈的她,最终还是被带回了那个是非的风暴中心,并成为了主角她知道历史的轨迹,如果说若曦与四阿哥好是为了找大树,那么四阿哥呢?他在此前对若曦,在我们大家看来,本就没有多少是爱,更多的是算计、拉拢正如文中所说皇宫里没有偶然宫里的人都是在“一做错一点小事,就要被罚被拉出去杖毙”这样的阴影下活着,所以小心翼翼,不敢行差走错半步结合四对女主每次表达爱意的时间,马上可以明白四的算计四在后来与女主的交往中慢慢地爱上了她,有两三次竟不自觉地抛弃了这类算计第三,女主真的是爱上四了,帮八一来会对四形成软肋(后来女主离开四也是这个原因),二来也会影响他们的感情基础之前八对若曦的反常行为(如询问四的情况)只是怀疑,并且包容体谅女主,否则他知道,两人之间必会有隔阂四在最后没有主动去找女主,相信线人的报告而不相信若曦的情他不能体谅若曦,似乎没有八的豁达在爱面前,尤其在雍正这种太高要求的爱面前,女主注定要负八了她对四的爱有很大一部分崇拜和信仰的成分,本身就在爱情地位上与四不对等这个,女主叫身不由己,可以理解,但我不认同这种爱。
三来,女主也是为了自保皇宫里没有偶然就像上面第二点所说的宫里的人都是在“一做错一点小事,就要被罚被拉出去杖毙”这样的阴影下活着,所以小心翼翼,不敢行差走错半步宫斗如同打仗般严密,早不得,晚不得晚一点,也许你脑袋就掉了作为一个女人,尤其是皇宫中的女人,若曦也逐渐明白,她是敌不上皇位的四可以为了皇位放弃她,所以她不敢太逼着四,不能有丝毫言辞总之,我觉得若曦的悲剧是因为她是现代人,她身上融入了现代都市女性的势利和现实以及善良诸因素,只是若曦的现实与势利是在一定的自我保护范围内,并不让人感到讨厌,因为我们本身就是这样的人都市的女孩从小努力念书,目标就是出人头地,有一份不错的工作,有稳定的工资,有一个安逸的家我们从不希望爱情惊天动地,只要平平淡淡,我们不需要富贵,却也害怕贫困若曦也是如此,只是那个成王败寇的时代根本无法完成她的梦想,若曦是个真正的现代人她以现代人的眼光看历史以现代人的标准,温柔体贴的八阿哥无疑是丈夫的最佳选择,然而若曦知道历史的结局所以在老八和老四中,她选择了老四,开始只是因为他是历史的最终大赢家后来,老四的坦诚让她更爱他,以至于她冲动地拒绝了康熙的指婚,这不是深思熟虑下做出的选择,如果给她一点时间,说不定做的选择不一样,因为对一个现代女性而言,爱情不是全部。
最后,她挣扎在老四和老八之间,她无法心安理得地享受自己的幸福,尤其是老八对她还有一份恩情就像在现代,别人帮助过我们,我们总会想还这个人情一样在现代人眼里,老八和老四没有谁对谁错,只是立场不同,然而若曦和老四之间毕竟有着三百多年的代沟,她无法让他明白,十三的悲剧一部分是她造成的,却让老八背负了所有的后果,她深受良心的谴责,再加上后来看不惯四的所作所为,因此最后才会离开皇宫总想给她一个美好的结局,可是不管怎么去想,都无法想象,做为她,易地而处,该如何去做,也许,死亡,反而是最好的解脱吧,她的爱太多太多,反而全部变成苦涩的海,把自己困在里面,除了窒息没有出路宫廷风云,诡谲无常乱世惊涛,战火燎原如果是自己换成她,也是无法选择,两个你死我活的对立方,全是自己心爱的人,是爱人,是朋友,是亲人……都是伤一发就会伤一心的亲人可是,从最开始,只有她,一个无力回天的弱女子,居然能够看到凄惨的结局,那是怎样一种啃蚀心灵的痛苦和无奈,那是怎样一种眼睁睁看着所爱的人飞蛾扑火却又难以出口的痛心?桐华啊桐华,你怎么会用如此的笔触来痛苦我们的心呢?这样绝望的情节,你又是怎么忍心一行行写下去的?我不知道,你是如何能够写出这些爱恨情愁?如何能描绘出这一行行血和泪编织交融的画卷?若曦,若曦,若曦……我的心里一直默念着这个名字,眼前也全是纷纷扰扰的画面,完全不明白身边真实的场景,就好像自己也沉入其中,难以自拔。
她是怎样一个女子啊,能够承载那许多缠绵一世的情和爱,可是她值得,值得那些伟岸男儿为她付出一世的心痛来世,我愿为若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