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基于高管更替角度的盈余管理文献综述.docx

5页
  • 卖家[上传人]:ji****81
  • 文档编号:324808763
  • 上传时间:2022-07-15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21.86KB
  • / 5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基于高管更替角度的盈余管理文献综述    (西南财经大学,四川 成都 610000)【Summary】盈余管理,导致会计信息严重失真,严重损害了投资者利益,破坏了资本市场的秩序如今盈余管理已经成为学术界和实务界的重点研究对象,有众多学者对盈余管理进行了研究,其内容囊括了多方面,包括动机、方式、经济后果和影响因素等,而本文主要是从高管更替的角度,从盈余管理与高管更替二者相互的影响,两个方面对已有的研究成果进行一个评述Key】盈余管理;高管更替一、盈余管理盈余管理,不同学者有不同的见解Paul M.Healy&James M.Wahlen认为盈余管理即为“发生在管理当局,运用职业判断编制财务报表和通过规划交易以变更财务报告是,旨在误导那些以公司的经济业绩为基础的利益关系人的决策或影响那些以报告数字为基础的契约的结果”Johnson则认为盈余管理是企业滥用会计准则的行为活动我国魏明海则认为盈余管理是企业管理当局为了误导其他会计信息是用户者对企业经营业绩的理解或者影响那些基于会计数据的契约的结果,编制财务报告和“构造”交易事项以改变财务报告时做出判断和会计选择的过程二、高管更替影响盈余管理盈余管理的动机来自于各个方面,如债务契约、报酬计划、资本市场动因、企业自身物质利益驱动、企业管理者的政治动因等等。

      此处主要讨论高管更替如何影响盈余管理一)不同来源的高管对于盈余管理的影响从高管的继任来源来看,分为内部继任和外部继任,而继任方式的不同所造成的影响也不同一般来说,内部继任发生的盈余管理较少,因为继任高管和前人高管有共同的目的,都是为了让公司的业绩得到提升,他们中间的冲突较小,“洗大澡”的方式就会比较少的被继任高管采用相反的,如果是外部招聘继任高管,其在公司内部原本不存在利益相关体,会在刚进公司的时候进行盈余管理来体现自身的工作能力二)高管更替的常规与否从高管更替的正常与否来对盈余管理的影响来看,不同学者对此也持有不同的看法薛永江研究发现CEO变更与上市公司盈余管理显著正相关(即新上任CEO在上任初期既可能进行正向盈余管理,也可能进行负向盈余管理)发现非正常CEO变更的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要低于正常变更的上市公司,即CEO的非正常离任对于新任CEO的盈余管理行为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李增福,曾晓清基于应计项目和真实活动两种盈余操控模式,以中国A股上市公司进行考察,研究发现正常离职的高管在离职前会通过应计项目和真实活动来调增利润,而非正常离职的高管在离职前主要通过真实活动来调增利润,从盈余管理的方式对前任高管对离任正常与否影响盈余管理进行分析。

      就高管更替的原因来讲,朱红军研究了经营业绩在控股股东变更与高级管理人员更换之间关系中的作用不同经营业绩水平的公司在更换高管人员上有很大的差异,具体表现为经营业绩低劣的公司更容易更换高管人员大股东的更换以及高管人员的更换并没有根本上改变公司的经营业绩,仅给企业带来了较为严重的盈余管理文章的不足之处在于,忽略了高管更替当年和后续时间段里盈余管理具体的方向问题三)高管变更当年及以后年份对盈余管理的影响高管更替当年和后续年份的盈余管理Michael L.Moore研究发现新上任的CEO在上任当年就有强烈的动机进行负向的盈余管理,借此将经营业绩归咎于前任CEO但是不足之处在于,文中只是考虑了高管变更与应计盈余管理的关系,而忽略了真实盈余管理同样的,在我国,王珺研究沪市A股上市公司的相关数据,发现在CEO变更当年,企业倾向于应计项目的负向的盈余管理;变更后的1-2年,企业倾向于运用应计项目与真实活动正向盈余管理,在Michael L.Moore的基础上多了应计盈余管理与真实盈余管理的区别研究,是在其基础上的一种深化Wells(2000)和Godfrey(2003)等同样发现在高管更替的当年,企业新任的高管会明显地进行负向的盈余管理。

      三、盈余管理如何影响高管变更有研究表明经营业绩低劣的公司容易发生控股权的转移,而控股权的转移将提高高级管理人员的更换的可能性所以高管有足够的动机进行盈余管理,粉饰业绩,避免自身被迫离任Defond和Park研究发现,管理层为了保全自身的职务会有足够的动机去对公司的进行盈余管理,其方式是平滑盈余当期业绩不好,但是预期未来业绩比较好的时候,管理层会将未来期间的收益提前至本期确认;相反当期业绩好,预期未来的业绩不好时,管理层则有足够的理由将本期的收益推迟至后期确认,最终达到平滑公司收益的目的,进而防止自身被迫离职Dechow和Sloan對于即将离任的高管,他们通过减少研发费用和广告费用等方式来提升利润,以达到自身利益的最大化Liu 和Lu指出,中国上市公司实施盈余管理的主要目的就是掩盖“掏空”行为所带来的盈余影响四、总结综上,高管更替与盈余管理二者相互影响就高管更替而言,高管继任当年进行显著向下的盈余管理,而后进行回转,以此彰显自身的能力,但是若是继任高管来源于内部,这一现象会受到明显的抑制高管的非正常离任也会对继任高管的盈余管理起到一定的抑制作用离任高管在任职的最后几年会通过减少研究和开发费以提高公司当期的利润。

      然后,盈余管理对于高管更替的影响,公司的高管为了保住自身的职位,有动机进行盈余管理,或者是为了自身利益最大化而进行盈余管理Reference:[1]朱星文,廖义刚,谢盛纹.高级管理人员变更、股权特征与盈余管理——来自中国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J].南开管理评论,2010,13(2):2329[2]朱红军.我国上市公司高管人员更换的现状分析[J].管理世界,2002(5):126131[3]郝佳融.盈余管理与高管更换问题探析[J].中国经贸导刊,2013,(第5期):3940  -全文完-。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