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电影院影城卖品部门影院卖品四大率你精通几个.docx
3页影院卖品四大率,你精通几个?我还是从“人均毛利”说起我们知道:人均毛利=人均消费大毛利率可见,要提升人均毛利,要么提升人均消费,要么提升毛利率这里,毛利率就是卖品的第一大率简单地讲,毛利率=(商品价格一商品成本)/商品价格大100%要提升毛利率,要么提升商品价格,要么降低商品成本许多人会说,这么简单的道理,还需要小编你来啰嗦么?关键问题是,很多商品的价格,要么是总部定的,要么竞争对手都这个价,我想涨也涨不了至于商品成本,那就更不靠谱了可乐、玉米这些产品,供应商就那么几个,每个供应商的价格都差不多,相当透明,是我想降低成本就可以降低的么?乍一听,很有道理;仔细一想,并非如此首先,每一类商品的毛利率都不一样,爆谷可乐的毛利率可以超过70%,而哈根达斯的毛利率可能很难超过50%o那么,即使不调整任何商品的价格,只改变商品的销售结构,就可以改变整体的毛利率水平通过促销毛利率高的商品,引进更多自制食品,在陈列上向高毛利商品倾斜这些方法,大家应该都知道,不需要我多说我想说的是,除了这些方法,还可以从日常的营运细节来下手影院的卖品成本,除了那些“卖出去的商品”的成本,还包括那些“没卖出去的商品”的成本。
什么是没卖出去的商品呢?就是那些“有差异的”、“损耗掉的”以及“该产出而没有产出的”商品对应的指标就是差异率、损耗率和产率所谓差异,就是电脑系统中的销售数量与库存的减少量不符,计算公式是:差异=期初库存+进货一退货一损耗一期末库存一销售量举个栗子,7月1号卖品有100根棒棒糖,15号进货200根,小明一不小心掉地上摔坏10根,到7月31号盘点还剩50根,电脑系统中显示销售了 238根,那么差异是:差异=100 + 200- 10-50-238 = 2 根仓库中少了 240根棒棒糖,但是电脑系统显示只卖了 238根,也就是说,2根棒棒糖不见了,这就是差异造成差异的原因很多,譬如收货收少了,员工偷吃了,入机错了,盘点数错了等等差异很明显难以接受,但是,要完全杜绝差异吗?小编的答案是不需要因为要减少差异就要增加管理成本,譬如培训成本、监督成本、软硬件投入成本等,当“为消除差异付出的成本”超过“差异本身”的时候,差异管理就失去意义了这里就涉及到一个概念叫差异率,即差异金额占卖品销售额的百分比,一般以周/月为单位来衡量,公式是:差异率=以成本衡量的差异金额/卖品销售额*100%一般来讲,月卖品金额在10万以上的影院,如果差异率不超过0.2%,就是比较好的。
月卖品金额偏低的影院,该指标可以高一些,但尽量不要超过0.5%否则,就应该花力气好好管一管了对影院来讲,卖品保质期一般都比较长,不容易过期而很多影院的爆米花又从来不废弃,所以没有什么损耗另外,如果员工操作失误导致卖品损耗的,许多影院要求员工赔偿,所以很多卖品经理不关心损耗然而,卖品管理好的影院,炸出来的爆米花都是有保质期的(一般是48小时),过期就得废弃一些自制食品,譬如鱼蛋、关东煮,也是要求几个小时就废弃的(一般是4个小时)高峰预制产品,如杯装可乐,则是十几分钟就要废弃至于小的员工失误,一般不要求赔偿既然有损耗,那自然就有损耗率,即损耗成本占卖品销售金额的百分比,一般也以周/月为单位来衡量,用公式表示是:损耗率=以成本衡量的损耗金额/卖品销售额大100%损耗管理相对简单,譬如要做好损耗登记,原材料(如玉米等)和半成品(如爆米花)的损耗要精确称量,精确预估高峰销量,小量分批预制,晚高峰之后少量多制等损耗率不同于差异率,没有固定的指标对卖品质量要求高的影院,损耗率自然就会高一些,对卖品质量要求低的影院,损耗率就会很低以小编看来,损耗率过高过低都不好,各卖品经理可自行拿捏产率这个概念,关注的人很少。
几年前,凤凰佳影系统改版的时候,小编曾经跟系统供应商的工作人员探讨过这个概念,建议他们把“产率”加入卖品报表中,结果发现无论怎么解释,他们就是不理解,也是醉了所谓产率,一般是针对自制食品的原材料而言的,譬如可乐糖浆、玉米、爆谷糖等譬如一包可乐糖浆正常应该产出400杯小可乐,结果只产出了 350杯,那显然就亏了这个350杯就是影院的“产率”,而400杯则是“应产率”该怎么计算产率呢?就是:产率=折算后的成品销售量/原材料的使用量=(成品1*折算系数1+成品2*折算系数2+...) /原材料使用量再举个可乐的栗子,某影院7月销售小可乐4000杯,中可乐5000杯,大可乐1000杯,共使用可乐糖浆35箱我们又知道,1杯中可乐= 1.33杯小可乐,1杯大可乐= 1.83杯小可乐,贝U:产率 =(4000+5000*1.33+1000*1.83) / 35= 12480 杯/35 箱=356.6 杯 / 箱如果你的可乐供应商告诉你,糖浆的应产率是400杯/箱,那就意味着你的可乐糖浆产率不达标,你的影院因此遭受了损失至于到底损失了多少钱,可以这么算(假设一箱可乐糖浆单价300元):共销售小可乐=12480杯应使用糖浆=12480/400=31.2箱多使用糖浆=35-31.2 = 3.8箱成本损失=3.8*300=1140元这不是一个小数目吧。
如果你的影院卖品生意很好,而可乐糖浆、玉米、爆谷糖这些原材料的产率又不达标,一个月因此造成上万元的损失,其实一点也不稀奇,你注意过吗?产率不达标的原因很多,总结起来不外乎数据原因、设备原因和操作原因数据原因包括盘点失误,收货错误,损耗/库存未精确称量等;设备原因包括设备故障,调教失误(如可乐机的糖水比)等;操作原因包括异常损耗,制作不标准(如加冰少,爆谷堆头过高)等产率的管理难度相对要大一些,一是计算起来相对复杂二是造成产率不达标的原因很多,排查起来不容易如果没找准原因,可能事倍功半篇幅原因,小编不好赘述,只能靠各位卖品经理自己的功力了写这么多,一是想说,看起来简单的事情,其实也有学问二是想表明,别老盯着营业额、卖品占比这些结果性指标而忽视了过程性指标否则,就算你知道卖品有问题,却不知道问题在哪,也是惘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