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烘炉方案.doc

22页
  • 卖家[上传人]:aa****6
  • 文档编号:38408078
  • 上传时间:2018-05-01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332KB
  • / 22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1烘炉方案烘炉方案前 言XX 县中信焦化厂,新建 1 号焦炉是由山西帅科设计院设计,其炭化室高 5.5 米,75 孔捣固焦炉焦炉结构特点为宽炭化室,复热双联火道,双蓄热室,带废气循环,焦炉煤气下喷、空气侧入式焦炉本方案专为 1 号焦炉烘炉而制定的烘炉是焦炉投产前重要而复杂的工艺技术过程,其质量的优劣对焦炉使用寿命有至关重要的影响因此,对烘炉工作必须给予高度重视,按制定的烘炉计划进行升温管理烘炉干燥期是要将砌体中上百吨水驱出,升温应缓慢,国内现有焦炉烘炉干燥期(100℃前)一般选用 10~12 天左右升温最大日安全膨胀率按 0.035%计算根据我厂做的焦炉砖样分析和焦炉热态工程进度,确定烘炉日期为 65 天根据我厂安排 1 号焦炉采用天然气带炉门烘炉,炉温达到850℃后转为正常加热焦炉机械设备试车合格之后,拆火床扒衬砖做装煤准备为保证初期分烟道有足够的吸力因此,在焦炉点火前一周,烟囱点火烘烤当烟道吸力达到 120 帕时方可开始烘炉计划烟囱提前 12 天点火,分烟道提前 6 天点火,烟道吸力达到 120Pa 时炭化室正式点火2一、焦炉烘炉组织机构与人员配备一、焦炉烘炉组织机构与人员配备烘炉前应成立烘炉领导小组,组长指挥掌握全面工作,协调烘炉升温和工程进度的相衔接,调动人力物力确保顺利按期投产。

      付组长掌握烘炉升温管理、铁件与膨胀监督、热态工程等具体事宜人人员员配配备备表表序号序号岗岗位位白班白班(人人)倒班倒班合合计计(人人)说说明明1烘炉负责人1 1 2热调铁件组(组长 1 人)15 15统计员一名3值班班长1*33 4烧火工4*312可兼职测温 5天然气调压工1*33 6测温测压工(组长 1 人)6*318 7烘烟囱烧火工(初期)1*33可由烧火工兼8值班电工1*33 9废气分析工1 人1 合合计计 17 人人42人人59 人人无替班人无替班人员员二、烘炉图表制定二、烘炉图表制定焦炉烘炉图表制定原则是依据升温期最大日膨胀率采用 0.035%干燥期定为 11 天考虑带炉门烘炉受进风口开度限制,蓄热室与燃烧室温度比例控制在 92%以上,小烟道温度末期应小于 450℃砖样升膨胀试验数据3三、烘炉前必须完成的工程(工作)项目三、烘炉前必须完成的工程(工作)项目(一)烟囱及烟道工程(一)烟囱及烟道工程1、烟囱土建完工后,下部预留烘烤孔,焦炉点火前 12 天必须点火烘烤2、总分烟道衬砖砌筑完并验收完结3、总分烟道测温压孔安装验收4、总分烟道翻板安装并确认开、关方向,四周密封5、总烟道排水设施确认验收。

      6、烟道内杂物清扫干净,有专人验收二)焦炉本体工程(二)焦炉本体工程1、焦炉本体砌筑完毕,炉内清扫合格,验收资料齐全2、炭化室火床摆放完毕3、立火道斜道口调节砖安放合格,内部检查合格验收4、看火孔座砖凡是活动的需要重新缠石棉绳用灰浆密封5、炉顶大炉盖用泥浆密封完毕,上升管座密封6、炭化室墙面及炉肩缝进行二次勾缝完结,炉底清扫干净7、烘抵抗墙用的临时烟囱(4 个)砌筑完结8、抵抗墙 30mm 膨胀缝清扫净,并用散股石棉绳密封9、蓄热室封墙(含测压孔周围)勾缝密封10、地下室顶板清扫孔及下喷管开口部位堵严11、抵抗墙小灶砌筑完毕三)护炉铁件安装工程(三)护炉铁件安装工程41、护炉铁件安装调整完结验收合格2、压保护板顶丝安装调整完毕3、炭化室磨板安装完毕有检查记录4、烘炉用测线架及各部位卡钉安装就位5、机、焦侧平台与端台、间台滑动部位清扫干净,并做好标记6、废气开闭器安装就位,进风口用石棉板盖好,小烟道四周用散股石棉绳堵塞7、炉顶横拉条勾内杂物清扫干净并将横拉条用木垫垫平8、衬砖火床砌筑验收合格后,炉门吊装就位横铁下靠拧紧,压架调整使炉门刀边严密9、各牛腿滚轴及滑动部位清理干净并抹黄油10、临时测量平台安装完毕。

      四)其它有关工程(四)其它有关工程1、烘炉煤气管道安装完毕,试压合格2、烘炉小支管包括软连接安装就位,安装第一套小孔板3、烘炉用临时仪表安装就位4、临时蒸汽管线安装后并通汽至现场5、烘炉用防风棚子施工完毕,防雨设施齐全,通讯设施齐全6、临时照明安装通电7、集气系统主体安装就位,上升管根部垫石棉板8、白班铁件管理及三班测温临时值班室准备完毕5(五)烘炉前准备工作(五)烘炉前准备工作1、燃烧室、蓄热室及废气盘编号2、炉长、炉高、炉柱曲度及弹簧测点标记,并测量原始数据3、炉端墙 30mm 膨胀缝测点标记4、机、焦侧操作平台支柱倾斜度测点标记,抵抗墙倾斜度测点标记,炉体支柱和保护板间隙测点标记5、各滑动点标记6、烘炉和工具、材料、仪表及记录表格准备齐全7、弹簧负荷与高度编组对照表编写完毕8、按规定调整好各种弹簧冷态负荷9、各烘炉岗位人员配备齐全,并组织学习烘炉基本操作要领,同时了解焦炉基本构造,气体流程、烘炉的基本原理及注意事项10、烘炉用天然气量烘炉末期最大量按 3000 立方米/小时考虑,初期在 250 度之前,每小时 650 立方米/小时供给四、烘炉升温的管理四、烘炉升温的管理焦炉烘炉升温应使炉体各部位温度协调,使炉温达到最大限度的均匀稳定,在这样的条件下,炉体各部位均匀膨胀,墙面完整严密,根据硅砖在各个温度阶段的不同膨胀量,烘炉温度允许的误差为:温度范围(℃) 允许误差(℃)0-250 ±1250-400 ±26400-600 ±3>600 ±5合格率达 70%为合格,大于 85%为优秀。

      升温管理中,为保证炉体均匀膨胀,应使热气流均匀分布到每个燃烧室中,并使燃烧室温度和蓄热室温度接近,在烘炉过程中不允许温度下降,但也勿使炉温猛升,以免硅砖由于膨胀不均而产生裂纹一)升温和上、下温度差的控制(一)升温和上、下温度差的控制1、每天的计划温度是指白班应达到的温度2、每班的计划温度是指每班交班前一小时所测的温度,同时在交接班过程中共同抽查温度也做为考核条件3、蓄热室温度在烘炉初期(300℃前)应达到燃烧室温度 95%考虑到本次是带炉门烘炉,受空气量限制力争上、下温度差达到 92%以上小烟道温度为燃烧室温度 50%以上,当烘炉温度升到 300℃以上时,上、下温度差应控制 85%在改正常加热前蓄热室上部温度不低于 700℃小烟道温度不高于 450℃3、烘炉期间各区域温度比例见附件一(二)个别号温度的调整(二)个别号温度的调整从直行温度和管理火道温度测量结果,如发现个别号温度过高或过低时,应做如下处理:1、检查温度计或热电偶是否有接触不良,周围是否有漏气现象72、检查小支管小孔板的尺寸及堵塞情况3、火焰燃烧情况及进风口开度是否有变化4、检查废气小翻板开度和废气铊支起高度是否有变化5、蓄热室封墙双叉废气筒承插口是否漏气等现象。

      6、干燥孔是否有堵塞等情况三)烘炉过程中停火处理(三)烘炉过程中停火处理1、有计划的停火处理:由值班长统一指挥,按顺序关闭小支管旋塞及两侧阀门,关闭进风口,关闭总、分烟道吸力2、全炉突然停火处理:当主管压力回零时,调压工应迅速将两侧煤气支管阀门关死,随后通知烧火工关死小支管的旋塞3、停火后不能迅速恢复时,除对上述天然气系统的处理外并应全炉的一、二次进风口全封严,两侧烟道吸力翻板关死,废气铊落下4、个别炉号突然灭火时,一经发现立即关死此号旋塞,报告值班长到现场,过 10 分钟再先给火后后开煤气旋塞将火点着四)焦炉烘炉点火操作顺序(四)焦炉烘炉点火操作顺序1、点火前总烟道及机、焦两侧烟道翻板都打开2、支起废气铊,一、二次进风口全部打开,此时分烟吸力达到50 帕左右3、点火前应测量原始温度,吸力并作记录点火二小时后开始测量温度4、点火时,先将引火管(火源)插入炉内燃烧器的端部,然后8打开天然气旋塞点着火,再把引火管撤出来,直至完成点火操作5、开始点火时,机侧点奇数炭化室,焦侧点偶数炭化室,当炉温升至 60-70℃时,再将全炉点着,包括抗墙小灶,点火过程中如果送气后没点着,先点别的号,返回后再点火。

      6、当炉温升至 100℃以上时,可视烟道吸力情况决定是否停止烘烟囱7、初期未点燃的炉号(机单、焦双)软管连接部位可断开,防止误操作将煤气旋塞打开煤气进入炉内五)各处温度的测量(详见附表)(五)各处温度的测量(详见附表)1、管理火道温度:每 2 小时测量一次,每班上帐二次,在交接班过程中共同抽测一次2、横墙温度:每逢白班测量一次3、直行温度:每班测量 4 次4、蓄热室、篦子砖、小烟道温度:每班测量二次5、分烟道温度:每班测量四次六)各处压力的测量(详见附表)(六)各处压力的测量(详见附表)1、看火眼压力:每逢白班测量一次2、分烟道吸力:每班测量四次,每小时检查一次3、废气分析:每白班做一次样,每次机、焦各取二次试样 烘炉不同烘炉不同阶阶段空气系数控制范段空气系数控制范围围温度区间(℃)>100100-300300-500500-700700 以上空气系数>30>10>5>3>2五、铁件及热修管理五、铁件及热修管理91、焦炉点火前各处弹簧负荷按规定调整到位(详见附表)随后测量各处原如数据随着升温不断监测及时调整(详见附表 5--2) 2、钢柱曲度利用三线测量计算公式如下:A=(a-c)+(b-a)e/E“A”表示钢柱曲度。

      a” 、 “b” 、 “c”分别表示上、下、中部位的钢线至钢柱距离e”表示上线至中线间的距离E”表示上线至下线间的距离3、烘炉过程中要经常对膨胀产生的炉顶裂缝进行堵塞,蓄热室部位测压孔周围也要进行刷浆密封,缝隙大的应填塞石棉绳处理各温度区各温度区间弹间弹簧簧负负荷量荷量弹簧温度℃上部弹簧组下部弹簧组小弹簧纵拉条300 前80KN 95KN70KN 80KN8×2KN30KN 240KN300 后90KN 105KN80KN 90KN8×2KN30KN 240KN500 后110KN 125KN90KN 95KN8×2KN30KN 240KN700 后130KN110KN8×2KN30KN 240KN5、炉长膨胀测量:一线在上横铁处,二线在下横铁处,三线在篦子砖处6、炉高膨胀测量:标准号燃烧室看火眼座砖机、中、焦选三点10烘炉期烘炉期间间温度温度压压力力监测项监测项目表目表序号序号监测项监测项目目监测监测点点监测监测位置位置监测监测周期周期说说明明1直行温度全炉第 8、25 火道距炉顶 2.2 米每二小时一 次1.2.6.12.17.23.2631.36.41.46.51.56.61. 66.71.77.83.84 号燃室的 1.3.8.11.18.23.262管理火道温度30.32 火道 (1.3.8.12.16.18. 22.25.30.32)同上每二小时一 次交班抽测四小时 上账一 次3横墙温度26、56 号燃烧室所有火道同上逢白班一次1.2.6.11.16.21.26.31.3641.46.51.56.61.66.71. 76.81.84.85 号蓄热室4蓄热室顶部温 度的机.焦两侧距封墙 1.5 米每班四小时 测一次5篦子砖温度同上每班测量二次四小时测一次6小烟道温度同上废气盘双叉 部每班测量二次四小时测一次用玻璃水银温度计7抵坑墙温度抵抗墙测温处每四小时一 次8烟道温度烟道测温孔烟道中心每四小时一 次9大气温度不受炉温及阳光影响每四小时一 次10煤气温度煤气总管测温点每四小时一 次11看火孔压力全炉燃烧室的 7.26 火道逢白班一次12烟道吸力烟道测压点每小时一次两小时记录一次6.16.26.36.46.56.66.76 燃烧室13废气分析 7.26 火道每天四个样循环取 样11护护炉炉设备设备及炉体膨及炉体膨胀监测项胀监测项目。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