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琏于VAR模型对上地生产率与农业劳动生产率关系的实证分析.docx

4页
  • 卖家[上传人]:Baige****0346
  • 文档编号:272694069
  • 上传时间:2022-04-03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64.66KB
  • / 4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琏于VAR模型对上地生产率与农业劳动生产率关系的实证分析                     张连莲(华中师范大学经济学院 430000)【摘要】以武汉城市圈为研究对象,对武汉城市圈1993年以来的土地生产率和农业劳动生产率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土地生产率和农业劳动生产率存有长期协整关系,土地生产率的变化对农业劳动生产率有比较明显的影响,并且具有一定的滞后性1.引言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对农产品需求的增长和农业国际化进程加快,单纯的传统农业必定难以确保国家粮食安全,难以保持农民持续增收,难以应对农业国际化的竞争和挑战所以只有把提高劳动生产率和土地生产率为主要目标,提高农产品的产量,增加农民收入,从而加快建设现代农业的脚步,才能强化农业的基础地位,才能增强农业的基础作用,才能提高中国农业的国际竞争力2土地生产率和农业劳动生产率时序变化特征的实证分析2 1样本数据的描述性分析从土地生产率和劳动生产率特征比较来看,(1)土地生产率总体上升趋势明显;(2)劳动生产率上升趋势不明显,在1999年后出现持续性的明显下降3)1993-1999年间,土地生产率和劳动生产率均持续快速增加;(4) 2001- 2004年两种生产率均呈下降趋势,变化情形极为相似;(5)土地生产率的下降时间滞后于劳动生产率,劳动生产率反映较为敏感,不具有同步性;(6) 2004年后,土地生产率再次出现上升。

      武汉城市圈劳动生产率的变化幅度,1993- 1999年武汉城市圈劳动生产率以每年4%的上升速度快速增长;1999年时,劳动生产率开始下降,到2000-2002年,以超过10%的速度快速下降,呈强劲的下降态势;虽然在2003年略微有所回升,但在2004年又有明显的下降2 2土地生产率和农业劳动生产率时序变化特征的实证分析(1) .VAR模型的平稳性检验通过计算VAR(1)模型差分方程的特征根得出,模型差分方程所有特征根都位于单位圆以内,因而VAR模型是稳定的下文的协整方程、格兰杰因果检验、脉冲响应和方差分解都将基于稳定的VAR模型进行2)单位根检验为了判断土地生产率(LP)与农业劳动生产率(PP)增长是否存有协整关系,首先对两个序列的平稳性进行ADF检验经检验,由单位根检验结果可知,LP和PP均是二阶序列平稳因此,两个序列可能存在协整关系3)协整检验得出结果,17.15>15.41,3.15<3.76在99%的置信水平下,土地生产率和农业劳动生产率存在1个协整关系由结果分析可知,两者为有趁协整关系,本文根据Johansen协整检验确定的截距项、趋势项和滞后期的形式估计有趋协整关系方程表达式为:Y= C+dt+βx+u。

      (1)根据此式,应用最小二乘法可求出协整方程:Y=-80.83099486* (T-1992)+ 1.216313229* X-4212.656286 (2)R2= 0.7,根据该协整方程,从长期来看,土地生产率每提高1%,会拉动农业劳动生产率增长1.216%,可见,土地生产率对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拉动作用是比较明显的4).土地生产率与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格兰杰因果关系分析通过格兰杰因果检验方法可知,X是Y的强格兰杰原因,而Y不是X的格兰杰原因与我们所得协整方程估计结果一致,即土地生产率增长能够显著地拉动农业劳动生产率的增长5)基于VAR模型的脉冲响应函数分析本文选用脉冲响应函数方法来分析变量之间的动态影响,根据建VAR模型单位根稳定性检验,所以可以进行脉冲响应分析图1为土地生产率(PP)受到农业劳动生产率(LP) -个标准差单位正冲击后的脉冲响应函数图中显示,LP在受到PP冲击后,会产生同向的影响,直至第6期开始,才逐渐增大,影响逐渐平稳的上升,上升幅度比较明显,再逐渐趋于平缓增长图2为农业劳动生产率(LP)受到土地生产率(PP) -个标准差单位正冲击后的脉冲响应函数图中显示,LP在受到PP冲击后,不会产生同向的影响,可以说影响是不明显的。

      这与格兰杰因果检验的结果一致3结论武汉城市国土地生产率具有不断提高的总体态势,在不断提高的过程中,土地生产率和农业劳动生产率存有长期协整关系,土地生产率的变化对农业劳动生产率有比较明显的影响,并且具有一定的滞后性,反之则无短期内土地生产率的提高不会对农业劳动生产率带来正向影响,保持长期稳定的增长才能对农业劳动生产率产生明显和持久的影响目前我国农业科技水平低,机械化程度低,生产未能实现规模化和科学管理有着根本的联系,导致我国整体农业劳动生产率较低,影响劳动者的生产能力得不到提高,更不能得到充分发挥,所以,低水平的劳动生产能力不仅不能提高土地生产能力,反而有碍的土地生产率的提高由于劳动生产能力受到资金和劳动者本人技能方面的影响,不能在短时间内有明显的提高参考文献】[1]夏永祥土地产出率、劳动生产率和资本效率的关系[J]经济研究参考,2002第79期[2]亢晓枫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是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西安财经学院学报,2005,18(1)[3]鲁奇.中国耕地资源开发、保护与粮食安全保障问题[Jl.资源科学,1999,21(6) 5-8[4]严正提高劳动生产率是农业现代化的关键所在[J] .2000,(1):8-9 -全文完-。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