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徐光启在翻译方面所做的贡献课件.ppt

10页
  • 卖家[上传人]:公****
  • 文档编号:578030349
  • 上传时间:2024-08-23
  • 文档格式:PPT
  • 文档大小:983KB
  • / 10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中西方翻译简史中西方翻译简史—— 几何的由来几何”名称的由来——科学家徐光启    学过数学的人,都知道它有一门分科叫作“几何学”,然而却不一定知道“几何”这个名称是怎么来的在我国古代,这门数学分科并不叫“几何”,而是叫作“形学”几何”二字,在中文里原先也不是一个数学专有名词,而是个虚词,意思是“多少”比如三国时曹操那首著名的《短歌行》诗,有这么两句: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这里的“几何”就是多少的意思那么,是谁首先把“几何”一词作为数学的专业名词来使用的,用它来称呼这门数学分科的呢?这是明末杰出的科学家徐光启  西方科技的传播者——徐光启生平简介及历史背景著名译著翻译观点翻译贡献历史思考 生平简介及历史背景生平简介:徐光启(1562——1633)字子先,号玄扈,谥文定,松江府松江府上海县人明万历二十五上海县人明万历二十五年年(1597)(1597)乡试第一,过了乡试第一,过了七年七年(1604)(1604)又中进士,选又中进士,选为为““庶吉士庶吉士””入翰林院入翰林院以后以后““从西洋人利玛窦学天文、从西洋人利玛窦学天文、历算、火器,尽其术,遂遍习历算、火器,尽其术,遂遍习兵机、屯田、盐筴、水利诸书兵机、屯田、盐筴、水利诸书””,成为博学的科学家。

      崇祯,成为博学的科学家崇祯三年三年(1630)(1630),任礼部尚书兼翰,任礼部尚书兼翰林院学士,五年,入阁参预机林院学士,五年,入阁参预机务,六年务,六年(1633)(1633)逝世历史背景:明朝末年,宦官专权,政治黑暗,人民的生活非常痛苦,农民起义到处发生;正在东北崛起的满洲贵族,又不时对明朝发动进攻,整个社会处在动荡不安的状态,生于明朝由盛转衰的动乱时期,面对西方科技的不断发展,徐光启一生刻苦学习及钻研富国强兵之道,成为我国十六,十七世纪中西科技融会贯通的先行者 著名译著《《崇崇祯祯历历书书》》《《几几何何原原本本》》《《测测量量法法义义》》《《测测量量异异同同》》《《勾勾股股义义》》 翻译观点在1631年上呈《历书总目表》中,徐光启提出了“欲求超胜,必欲求超胜,必须会通;会通之前须会通;会通之前,先须翻译先须翻译”这一思想,是徐光启科学思想的总结与升华,它的意义远远超过徐光启的时代,直到今天,仍然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和积极的现实意义会通” 这里 “会通” 的涵义是颇为意味深长的它即指对翻译之作的“领会”与“贯通”,也指将西方科学技术与中国学术传统的“融合”与“并蓄超胜” 如果说“翻译”是起点,“会通”是实践,那么“超胜”才是徐光启的最高追求。

      继承传统,而“不安旧学”;翻译西法,但又“志求改正”,这样才能超越前人,超越西人,这正是徐光启的伟大抱负译《几何原本》时,徐光启非常重视其翻译,认为“此书为用至广,在此时尤所急须”译稿经过反复订征,一校二校,乃至三校在与利玛窦合译《测量法义》时,徐光启善于吸收西洋科学对中国科学可以相互启发,相互补苴(ju1)的地方,并加以发挥 “考古正今,广咨广讯,遇一人辄问,至一地辄问,问则随问随笔一事一物,必讲究精研,不穷其极不已故学皆有实见,卓识沉机,通达大体,如历法,算法,火攻,水法之类,皆探两仪之奥,资兵农之用,为永世利——《文定公行实》徐骥 翻译贡献一一 关于<<几何原本>>    《几何原本》该书原系公元前3世纪时古希腊著名数学家欧几里得所著,一直博得各国数学家的称誉并被作为标准教科书在许多国家使用对于传教士利玛窦来说,口授这本书是很容易的,因为他早已学过而徐光启则需要付出艰苦的劳动,因为文笔流畅且不说,特别是对一些专有名词的翻译,在意思准确的前提下,还得斟古酌今,使人看了易于领会但值得庆幸的是,徐光启是个意志非常坚定的学者,仅用两年时间就把《几何原本》一书啃下来了他的翻译是相当成功的,近代大文豪梁启超赞誉它“字字精金美玉,是千古不朽之作。

       《几何原本》中文译本的问世,不仅解决了当时社会的需要,而且为清代的数学研究奠定了基础尤其是他所翻译的一套名词术语,有很多至今仍为我国数学界沿用,其中点、线、面、直角、四边形、多边形、平行线、对角线、相似、外切等都是人们所熟知的             这是介绍西方数学的创举,这在学术上是具有划时代意义的 二、关于《崇祯历书》在天文历法上,徐光启介绍了古代托勒玫旧地心说和以当代第谷的新地心说为代表的欧洲天文知识,会通当时的中西历法,主持编译了《崇祯历书》在历书中,他引进了圆形地球的概念,明晰地介绍了地球经度和纬度的概念他为中国天文界引进了星等的概念;根据第谷星表和中国传统星表,提供了第一个全天性星图,成为清代星表的基础;在计算方法上,徐光启引进了球面和平面三角学的准确公式,并首先作了视差、蒙气差和时差的订正是以西法为基础的设想是汉化西方天文学的产物    《崇祯历书》的编纂对于我国古代历法的改革是一次飞跃性的突破,它奠定了我国近三百年历法的基础徐光启的编历工作为中国天文学由古代向现代发展奠定了一定的思想理论和技术基础 历史思考上下五千年 本书把晚明期间的徐光启(1562—1633)放到中国的传统文明向近代文明嬗变的历史必然中予以考察和评价。

      徐光启所处的时代,是“天崩地解”前夜的动荡腐朽时期,也是“推故而别致其新”的多元裂变时期他既是在科举“烂路”上屡败屡战的传统儒生,又是倡导近代科学思维的前驱人物;他既是浸润于尧舜孔孟程朱陆王的士大夫,又是试图以天学“补儒易佛”的洋教徒;他既描绘了会通中西以求超胜的宏伟蓝图,又无法冲破旧世界的制度网罗;他既具有正派清廉的高尚道德,又不乏周旋官场的政治智慧总之,徐光启的思想既有孕育近代文明的超前性,又有束缚于传统的滞后性因而他既是传统社会立言、立功、立德的理想人物,又是为传统社会压抑而郁闷的悲剧人物试想,如果徐光启思想的近代胚芽在当时能够生长发育,那么中国的近代社会及其思想史大概就是另一种写法了徐光启是我国十六,十七世纪自然科学家中的杰出代表人物他在科学方面的功绩不局限于科学的某个部门他能在一个腐朽的历史时期,打破一些条条框框,努力吸收西方先进科学技术,并把这些以己给人之力介绍给人民群众,真正做到了洋为中用,一身兼任科学工作的组织者,宣传者和实践者起了承前启后的作用。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