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海南五指山猪品种资源保种方案.doc
7页海南五指山猪品种资源保种方案时间:2005-04-28 来源: 作者: 一、必要性和依据五指山猪是我国特有的小型猪,主要分布于海南琼中、通什、白沙、乐东、东方、保亭、三亚等市县少数民族(黎苗族)居住的山区长期的热带自然环境条件和民族生活方式,特别是黎族同胞的生产、生活方式造就了这个小型猪种五指山猪具有体小(成年体重 30-35 千克,不超过 40 千克)、早熟(母猪 2-3 月龄开始发情,公猪 80 日龄有配种能力)、耐热、耐粗、抗病力强等生理、生化特点:在肉质上,因味道鲜美、带野味而大受欢迎,白切五指山猪、整猪烧烤五指山猪成为海南名菜,小猪调水(??)价格在每千克 40 元以上;在分子生物学方面,初步证实,五指山猪带抗粘连(??)基因,其皮肤和内脏器官适当的处理后可用于人体器官移植可以说,五指山猪具有极大的开发利用价值和潜力,是我国猪种遗传基因库中的宝贵财富,如能进行深入研究,合理开发利用,将会对我国畜牧业和医学实验动物发挥无可估量的作用但是,与其他地方猪种的命运相同,纯种五指山猪数量逐年锐减,正濒临灭绝据我们近年在海南五指山区调查,五指山猪纯种数量在产地尚存极少其严重性引起了各界的普遍重视。
一九九八年七月,国家家畜禽遗传资源管理委员会委员盛志廉教授来海南省农科院畜牧兽医研究所专题调研和深入产地了解五指山猪的现状后,要求一定要尽快采取措施把五指山猪保种与研究、开发工作抓起来海南省农科院畜牧兽医研究所多方筹集资金,与琼山五指山猪生物研究应用有限公司合作在海南省琼山市灵山建立了海南五指山猪原种场,目前从产区选集了 400 多头五指山猪进场饲养,为建立五指山猪资源场创造了良好的基础二、承担单位现有工作基础和条件1、完成资源调查与保护区的确定资源场由海南省农科院畜牧兽医研究所与琼山五指山猪生物研究应用有限公司合作建立的五指山猪原种场承担受海南省科技厅的委托,海南省农科院畜牧兽医研究所对海南五指山猪的分布、存在数量、生存环境、生产性能、饲养管理等进行了初步调查,掌握了第一手资料在此基础上,初步划定五指山腹部地区的通什、保亭、三亚、东方一带山区为保护区,通过与农户建立回收五指山猪合同的方式,让农户在饲养过程中尽量禁止与外来猪种的杂交,并保证真正饲养五指山猪的农户获得比较合理的经济效益 2、已建立五指山猪保种核心群五指山猪是在海南热带条件下形成的小型猪种,其生物学特性对海南热带自然、地理和气候条件与生态条件有特定的适应性。
遗传特性的表现与自然生态条件密切相关,如在与原产地条件相差太大的地区建立资源场,有可能因条件的改变而影响资源的保存为此,海南省农科院畜牧兽医研究所从考虑建立资源场与科研和长远利用的需要出发,多方筹资70 多万元与琼山五指山猪生物研究应用有限公司合作在海南省琼山建立了五指山猪原种场该场自然气候条件与五指山区相同,与主产区仅有 100 公里的距离,便于资源的收集、保存和利用工作并从海南各地搜集到基本纯的五指山猪 400 多头进行保种和扩繁,产地覆盖五指山猪整个产区,包含了现有各种类型、血缘和典型个体,具有极广的代表性该场占地 15 亩,建筑面积 1000 多平方米,目前按传统饲养方式(以块根、青绿饲料为主)饲养 1500 多头,其中核心群五指山猪母猪 238 头,作为遗传资源进行保存3、科学研究与技术条件海南省农科院畜牧兽医研究所是海南省级畜牧兽医研究机构,现有科研人员 12 人,全部中级以上技术职称,其中高级职称 3 人建有具有现代饲养设施与水平的实验猪场占地35 亩,饲养种猪五个品种,二个配套系共 500 多头涉及五指山猪的科研项目有二项,其中“五指山猪特殊性状的分子标记”为国家(863)重点课题,2000 年 9 月通过了国家“863”生物领域组织的验收,为进入下一阶段“863”及开展相关研究打下了良好基础。
五指山猪保种与利用”为省重点课题,也取得明显进展,效果显著在实验条件方面,有 100 平方米系统等先进仪器,有条件开展保种和畜禽品种资源研究和利用工作,五指山猪原种场现有技术人员 4 人,技术工作 10 人,技术力量可靠,具备保种所需的基础条件三、指导思想以收集、保存、整理和开发五指山猪品种资源为目标,以保种促开发,以开发支撑保种和科学研究,以科学研究的成果保证保种和开发的可持续发展近期内,以现代科学技术为依托,以目标保种理论为指导,以活体保种为主,以增加数量为重点,政府、科研单位、企业、基层畜牧兽医站共同参与资源收集和整理中期任务是保种、选育、开发相结合,并从事高技术研究选育方面:以提供理想的实验动物为目标,培育微型近交系;开发方面:本身的肉质开发和利用与野公猪杂交生产仿野猪(混血猪)投放市场(应当认真进行可行性研究,一是市场,二是生产效率);科学研究方面:以国家“863”办下达的高技术研究项目为契机,进行特殊基因的标记和克隆,三位一体,互为支撑,持续发展 四、目标1、在海南省琼山建立可有效保存五指山猪资源的资源保种场,核心群规模母猪 200 头,基础群母猪 500 头2、建立五指山猪资源保存开发利用体系。
五、技术措施1、技术方案由于五指山猪处于濒危状态,当务之急是增加数量和提纯复壮因此,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先建立饲养基地,饲养核心群(200 头基础母猪)和基础群(500 头基础母猪),核心群从产地收集纯种五指山猪扩繁饲养,开展选育,进行目标保种;基础群在现有五指山猪基础上,尽快用来自核心群种猪更换,主要进行科学研究与开发利用;其次是划定保护区,保护区通过签定合同由农户饲养五指山猪基础母猪 2000 头,保护区先饲养纯种或杂种五指山猪,然后逐渐用核心群或基础群种猪替换或提纯2、核心群选育(1)选育目标 在保持品种特性的前提下,提高生产性能,向实验动物方向选育2)制定五指山猪品种标准(3)核心群组建与选育组建核心群 以海南五指山猪原种场现有种猪为基础,在过去产地调查基础上,扩大调查范围,进入交通不便或没有引入过其他品种的山区进行深入细致的调查和挑选凡基本符合五指山猪标准的猪均列为候选猪登记下来根据调查的结果,经进一步鉴定后,引进饲养基地,进入核心群饲养为尽可能多地收集基因,应多选一些无血缘关系的公母猪,尤其是公猪核心群为开放式,不管何时、何地,只要发现符合条件的猪就可选进核心群留种方法 在性能鉴定基础上,采用各家系等量留种法。
公母比例 由于资源保存效果与公猪数量多少有关,为此,将公母比例定为 1:5-10左右交配制度 以本交为主,适度近亲繁育由于五指山猪近交程度较高,基因相对纯合,具有较强的抗近交衰退能力,有利于保种后备猪选择 按五指山猪标准在 2、4、6 月龄分三阶段选择,以 6 月龄选择为主2月龄时从待选仔猪中每窝选 1-3 头公猪、2-5 头母猪留下,除在质量性状上表现不符合品种标准、在遗传缺陷或发育太差不宜留种的个体外,尽量多留些4 月龄淘汰少数有缺陷、有病的个体6 月龄按鉴定成绩严格留神建立性能测定制度 按常规现场性能测定方法测定生产性能,记录生长发育、配种、产仔等成绩,建立种猪档案稳定饲养条件 饲养条件对遗传资源影响很大为提高保存质量,按传统饲养方式(以块根、青绿饲料为主),实行放牧为主,适当补饲的饲养方式保持营养水平、饲养管理、环境条件、饲养方式与农村相近,建立科学防疫制度3、保种技术研究与应用(1)在进行活体保种的同时,研究应用五指山猪冷冻精液保存和胚胎保存保种技术,通过保存精液和胚胎,与其他国家级保种场交流合作,以减少保种费用与成本,达到有效保种的目的2)开展种质特性测定、DNA 分子标记等研究,通过 DNA 指纹分析等与其他猪种进行亲缘分析和比较,为系统保种提供科学依据。
同时,开展高新技术在五指山猪保种中的应用研究 六、开发利用1、肉用开发在保种繁殖过程中,不符合品种特征或不能留用的仔猪、公猪和生长猪,经阉割与适当育肥后作为烤猪或白切乳猪投放市场;正常淘汰或非留种胎次的母猪,经与野公猪杂交后,生产仿野猪投放市场仿野猪价格不低于 40 元/千克,以所获利润支撑保种和科研2、实验动物开发随着保种的深入,经选育培育实验用微型猪,其售价每头不低于 500 美元,利润丰厚3、高技术产业化开发利用五指山猪特殊的遗传性状,通过生物技术,进行基因克隆或供人体器官移植,能生产特殊的医学商品这方面前景十分广阔通过保种、开发和科研三者有机结合,将实现持续性保种和创造更大的利润七、投资预算与资金筹措1、投资预算(1)核心群(200 头基础母猪)①猪舍建设 A、土地 100 亩 每年 1.00 万元B、母猪舍(含妊娠分娩舍) 900 平方米 27.00 万元C、后备猪舍 125 平方米 3.75 万元D、公猪舍 100 平方米 3.00 万元 E、仔猪保育舍 300 平方米 9.00 万元F、小计 43.75 万元②辅助建设A、电房、水塔(50T) 7.20 万元B、简易宿舍(含简易化验室、防疫室等) 6.00 万元C、大门、保卫、厕所等 2.80 万元D、饲料加工(主要是青饲料) 3.00 万元E、道路 10.00 万元F、小计 29.00 万元③生产设备(妊娠母猪建议小群饲养)A、母猪生产用设备(妊娠限位栏、产仔哺育栏、自动饮水等) 18.00 万元B、仔猪保育栏(网上) 10.00 万元C、简单必要仪器设备(打饲料、人工授精、精子检查等) 12.00 万元D、小计 40.00 万元④辅助设备A、水泵及辅管 3.50 万元B、变压器、线路、备用电机 15.00 万元C、通讯和交通 5.50 万元D、小计 24.00 万元⑤其它(含购猪费) 8.00 万元⑥流动资金 A、饲料费 20.00 万元B、药品费 0.30 万元C、工资及其他 4.80 万元D、小计 25.10 万元⑦合计投资 169.85 万元,其中,流动资金 25.10 万元。
2)基础群(500 头基础母猪)基础群既是保种的需要,也是开发利用的直接体现饲养基础母猪 500 头,后备母猪来自核心群或自留,公猪 20 头①土建投资A、简易猪舍 4200 平方米 126.00 万元B、公猪舍、后备猪舍、仔猪舍 10000 平方米 28.00 万元②设备 30.00 万元③流动资金 80.00 万元④合计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