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2022学年湖南省邵阳市隆回桃洪城西中学高一物理联考试题含解析.docx
5页2021-2022学年湖南省邵阳市隆回桃洪城西中学高一物理联考试题含解析一、 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15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 可发射一颗人造卫星,使其圆轨道满足下列条件( ) A.与地球表面上某一纬度线(非赤道)是共面的同心圆 B.与地球表面上某一经度线始终是共面的同心圆 C.与地球表面上的赤道线是共面同心圆,且卫星相对地面是运动的 D.与地球表面上的赤道线是共面同心圆,且卫星相对地面是静止的参考答案:CD2. 在物理学习中有许多思想方法,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根据速度定义式v=Δx /Δt,当Δt非常非常小时,Δx/Δt就可以表示物体在t时刻的瞬时速度,该定义应用了极限的思想方法;B.在力的合成过程中用一个力代替几个力,采用了建立理想化模型的方法;C.在推导匀变速运动位移公式时,把整个运动过程划分成很多小段,每一小段近似看作匀速直线运动,然后….这里采用了微元法;D.在不需要考虑物体本身的大小和形状时,可用质点来代替物体,这是采用了假设法;参考答案:AC3. 在2012年美国NBA的季后赛中,雷霆完成大逆转击败马刺率先进入总决赛。
设球员在某次投篮过程中对篮球做功为W,出手高度为h1,篮筐距地面高度为h2,球的质量为,不计空气阻力,则篮球进筐时的动能为: A.W+ B.-W C. -W D.W+参考答案:D4. (单选)一物体从某一高度自由落下,落在直立于地面的轻弹簧上,如图所示,在A点,物体开始与弹簧接触,到B点时,物体速度为零,然后被弹回.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物体从A下降到B的过程中,动能不断变小B.物体从B上升到A的过程中,动能不断变小C.物体从A下降到B,以及从B上升到A的过程中动能都是先增大,后减小D.物体从A下降到B的过程中,物体动能和重力势能的总和不变参考答案:C解:首先分析一下,从A点接触弹簧开始到将弹簧压缩到最短B点的过程中,物体的运动过程:在物体刚接触弹簧的时候,弹簧的弹力小于物体的重力,合力向下,小球还是向下加速,当弹簧的弹力和物体的重力相等时,小球的速度达到最大,之后弹力大于了重力,小球开始减速,直至减为零.弹簧从压缩到最短B点到弹簧弹回原长A点的过程中,物体的运动过程:弹簧压缩到最短时弹力最大,大于重力,合力方向向上,物体加速上升,当弹簧的弹力和物体的重力相等小球的速度达到最大,之后弹力小于重力,小球开始减速.A、根据以上分析,物体从A下降到B的过程中,物体的速度先变大后变小,所以动能也是先变大后变小,故A错误.B、物体从B上升到A的过程中,速度先变大,后变小,所以动能先增大后减小,故B错误.C、由AB分析知C正确.D、物体从A下降到B弹力做功,故应是动能,重力势能,弹性势能总和不变,故D错误.故选C.5. 下列各图中,能正确表示一对等量异种电荷电场线分布的是A. B. C. D. 参考答案:C【详解】根据电场线的特点:电场线从正电荷或无穷远处出发到负电荷或无穷远处终止。
可知C图能正确表示一对等量异种电荷电场线分布A.A图与结论不相符,选项A错误;B. B图与结论不相符,选项B错误;C. C图与结论相符,选项C正确;D. D图与结论不相符,选项D错误;二、 填空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16分6. 一物体由静止沿光滑斜面匀加速下滑距为L时,速度为v,当它的速度是时,它沿斜面下滑的距离是 .参考答案:【考点】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位移的关系.【分析】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位移公式,联立方程求出速度是时,它沿斜面下滑的距离.【解答】解:根据速度位移公式得,v2=2aL,,联立解得s=.故答案为:.7. 光电计时器是一种常用计时仪器,其结构如图所示,a、b分别是光电门的激光发射和接收装置,当有滑块从a、b间通过时,光电计时器就可以显示物体的挡光时间.现有某滑块通过光电门,计时器显示的挡光时间是5×10s,用最小分度值为l mm的直尺测量小滑块的长度d,示数如图所示 (1)读出滑块的长度d=____________cm (2)滑块通过光电门的速度v=__________m/s参考答案:(1)4.15(4.14或4.16也正确)(2)0.83(0.828或0.832也正确)8. 如图所示,质点甲以8m/s的速度从O点沿Ox轴正方向运动,质点乙从点Q(0m,60m)处开始做匀速直线运动,要使甲、乙在开始运动后10 s在x轴上的P点相遇,质点乙运动的位移是 ,乙的速度是 .参考答案:100m 10㎝/s9. 一篮球以6m/s的速度飞向篮板,在0.4s的时间内篮球以2m/s的速度反向弹回,篮球在这段时间内加速度的大小为__________m/s2,方向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0. 如图所示装置中,三个轮的半径分别为r、2r、4r,则图中a、b、c各点的线速度之比va:vb:vc=1:1:2;角速度之比ωa:ωb:ωc=2:1:1;周期之比Ta:Tb:Tc=1:2:2,向心加速度之比aa:ab:ac=2:1:1.参考答案:考点: 线速度、角速度和周期、转速. 专题: 匀速圆周运动专题.分析: a、b为共线关系,线速度相等,b、c为共轴关系,角速度相等,然后结合公式v=ωr和a=两两分析.解答: 解:1、先讨论a、b两个点:a、b为共线关系,线速度相等,故:根据v=ωr,有:根据a=,有:=根据,有:2、再讨论b、c两个点:b、c为共轴关系,角速度相等,有:ωb=ωc根据v=ωr,有:根据,有:根据a=rω2,有:综合有:va:vb:vc=1:1:2ωa:ωb:ωc=2:1:1Ta:Tb:Tc=1:2:2aa:ab:ac=2:1:1故答案为:1:1:2,2:1:1,1:2:2,2:1:1.点评: 本题难度较小,注意共轴和共线关系,共轴是角速度相等,共线是线速度相等11. 以20米/秒的初速度将一物体由足够高的某处水平抛出,当它的竖直速度跟水平速度大小相等时经历的时间为 ;这时物体的速度方向与水平方向的夹角 ;这段时间内物体的位移大小 m。
g取10m/s2)参考答案:2s 45° 12. 质量为1kg的物体从高处自由下落,经过4秒钟,(g=10m/s2)则物体在4秒内重力对物体做功的平均功率为__________W,在4秒末重力做功的瞬时功率为__________W.参考答案:200 40013. 在“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实验中: (1)为了探究加速度与力的关系,应保持 质量 不变;为了直观地判断加速度与力 的数量关系,应作出 图象(选填“”或“”).(2)为了探究加速度与质量的关系,应保持 力 不变;为了直观地判断加速度与质量的数量关系,应作 图象(选填“”或“”).(3)题25—2图为某同学在实验中打出的一条纸带,计时器打点的时间间隔为0.02s他从比较清晰的点起,每五个点取一个计数点,则相邻两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为 0.1 s为了由v-t图象求出小车的加速度,他量出相邻两计数点间的距离,分别求出打各计数点时小车的速度其中打计数点3时小车的速度为 0.46 m/s参考答案:三、 实验题:本题共2小题,每小题11分,共计22分14. 在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实验中,按实验进行的先后顺序,将实验步骤代号填在下列横线上:_____ 。
A、把穿过打点计时器的纸带固定在小车后面 B、把打点计时器固定在木板的没有滑轮的一端,并连好电路 C、换上新的纸带,再重做两次 D、把长木板平放在实验桌上,并使滑轮伸出桌面 E、先使小车停在靠近打点计时器处,接通电源,放开小车,让车运动 F、把一条细绳拴在小车上,细绳跨过定滑轮,下边挂着合适的钩码 G.断开电源,取出纸带参考答案:15. 在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法则的实验中,有位同学做了一系列步骤,其中的两个步骤是这样做的:①在水平放置的木板上垫一张白纸,把橡皮条的一端固定在木板上,另一端拴点达到某一位置O点,在白纸上记下O点与两个弹簧秤的读数F1与F2;②只用一个弹簧秤通过细线沿原来的方向(即两个弹簧同时拉时橡皮条伸长的方向)拉橡皮条,记下此时弹簧秤的读数F’和细线的方向;以上两个步骤中均有疏漏或错误,分别是:在①中 ;在②中 。
参考答案:①还应记下F1 和F2的方向②应让橡皮条伸长到0点四、计算题:本题共3小题,共计47分16. 水平抛出的一个石子,经过落到地面,落地时的速度方向跟水平方向的夹角是求:石子落地时的水平位移忽略空气阻力,,,g取10m/s2 )参考答案:1.2m 17. 从离地面80m的空中自由落下一个小球,取g=10m/s2,求:(1)经过多长时间落到地面?(2)自开始下落计时,在第1s内的位移多大,最后1s内的位移多大?参考答案:解:(1)由h=得:t===4s(2)第1s内的位移:最后1s内的位移:h′=80m﹣m=35m答:(1)经过4s落到地面;(2)第1s内的位移为5m,最后1s内的位移为35m.【考点】自由落体运动.【分析】(1)已知物体下落的高度,故由h=可求得下落时间;(2)第1s内的位移直接由位移公式求出,而最后1s内的位移要由总位移减去1s前的总位移;18. (10分)汽车从甲地由静止出发,沿直线运动到丙地,乙在甲、丙两地的中点.汽车从甲地匀加速运动到乙地,经过乙地时的速度为40 km/h;接着又从乙地匀加速运动到丙地,到丙地时速度为120 km/h,求汽车从甲地到达丙地的平均速度.参考答案:32km/h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