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艺术研究生与研究生艺术.doc
10页艺术研究生与研究生艺术这是艺术教育的一个重要现实问题,但是要讲清这个问题,首先要 从艺术学科的特点讲起这是近年来笔者一直关注并希望廓清的艺术学科 建设问题,实际上,这也是与艺术教育发展质量、标准密切相关的一个基 本问题艺术的归属自从脱离文学,自立门户,成为第13个学科门类之 后,这个问题就显得十分紧要因为,自立门户之前,饱受这个问题的困 扰;独立自足之后,又面临这个问题的紧迫艺术是“术”还是“学”在笔者看來,艺术作为一个自足体系的学科,既有“术”,也有“学”术”是具体方法,是艺术活动的技能技巧,是技术层面的东西艺术首 先冇“技术技能技巧”的含义,最早的艺术家可能首先是手艺人、匠人, 或是精于一种技能技巧的人但是,这是在艺术发展的某一阶段的情况 当有人研究和总结这些艺人、分析这些活动、分析这些技能技巧的能力构 成和这些活动魅力美感的基本原理时,情况就发生变化这时,“学”就 出现了学”是艺术活动历史的主要过程和艺术创造、欣赏的基本原理,是 在“术”的基础上产生的对艺术活动“演进史”的研究,以及对艺术生产 “方法论”的总结属于“学”的范畴的,就是研究艺术的发生、发展、 流变的学说,是分析艺术现象、总结艺术规律的学说,是观察艺术活动、 梳理技能演进、工具变化、技能提高的丿力史的学说,是将艺术活动的感性 经验提升淬炼成为理性认识、美感学说的学说。
艺、术与技能、技巧联系在一起,艺,往往是某种手艺、技能,或者 就是手艺、技巧、技能的泛指,所以常常称某种技术程度为技艺,如茶艺、 棋艺、武艺等此外,也常常称人所具备的某种能力或所掌握的方法为 “术”,如巫术、法术、医术、武术、马术、拳术、棍术、艺术等但是, 应该用心辨别,在这里,艺术是一个偏止结构的名词前者的“艺”是一 个领域限定,后者“术”就是方法、技能、技巧的意思艺术,是人类社 会中的一种精神活动与精神追求,因为对物质条件依赖大,所以是物质层 面承载的精神内容在物质层面的活动成为“术”,研究物质层面的活动 承载人类精神活动的诸多方面情形的活动,就成为“学”的存在因此,“艺术”可能既有“技术”的狭义指称,也包含有“艺术学”的活动内容 和史论意义艺、术、技能、技巧是“这样那般”艺术是一个泛指一切 艺术活动、艺术现象的笼统概念,“艺术学”是一个包含了艺术技能、技 巧内容以及艺术史、论内容的学科概念在艺术学学科门类概念语境中所 讲述的“艺术”,就是包括学科实践和学科理论方面内容的概念艺术学 科,就包含了 “术”和“学”这两个主要方面的内容,然后,再有与社会 学、经济学、民俗学、宗教学、管理学、人类学、心理学、行为学、民族 学等学科交叉地带的内容派牛。
所以,艺术实践革新的历史内容、总结艺 术实践这种特殊社会活动为何、如何、怎会、将会“这般那样”,就成为“学”,就是艺术发生学、艺术史、艺术创造学、艺术发展学等学说的内 容人类文明发展史上出现过的许多文化产物,随后都会分门别类,认祖 归宗,各立山头艺的技巧技能,最后走向艺术文明,发展成为艺术学, 有其丿力史阶段过程和发展的必然性艺术不仅仅是唱歌跳舞,还包括艺术 史、艺术基础理论、艺术创造心理学、艺术欣赏心理学、艺术美学、艺术 文献学、艺术发生学、艺术文化学、艺术传播学、艺术社会学、艺术经济 学……要在艺术技艺基础上认真做好研究工作,研究艺术的“必然王国”, 才能更好地走向“自由王国”正是在这样的认识上,云南艺术学院的办学发展,就希望在“术”与 “学”双重并重下办好学云南艺术学院鼓励各个二级学院的教学单位清 醒地意识到这种“双重并重”的重耍性,既不能沉湎于“技能上达”“技 高一筹”的状态,将艺术大学办成技能训练所,把学校办得“匠气”1•足; 也不能在“学术追求” “课题指标”的痴迷里,将艺术大学办成“研究所” “博物馆”,暮气沉沉,没有了生命原态的鲜活,只有样品的展览或标本 的陈列而艺术院校,研究“艺术”只是使命的一部分,更重要的是艺术 热情的诱导、艺术认知方法的传授、艺术创造能力的营养以及艺术人群的 规范等内容集合成为的艺术人才的培养活动,是艺术教育、艺术研究、艺 术创作展演“鼎足而三”的办学活动。
因此必须认识到,艺术教育者原本 是一些艺术家教师,他们自己就是一些原创能力旺盛的艺术创造者,艺术 院校,同时还是艺术产品生产、创造的重要部门艺术教育教“术”还是教“学”在艺术学门类学科背景下,要组织好“术”与“学”的教学活动,最 终要用创作展演來检验“术”的教学效果,用研究成果來检验“学”的教 学成果更重耍的是培养出来的人才能力,能够充分体现“术”和“学” 的成果艺术发生论、人类艺术能力的演进史、艺术规律的认识论、艺术品创 作方法论和艺术生产活动的创造论、艺术技能培养、艺术技巧训练,都是 艺术教育的当然内容因此,艺术教育既要教“术”,也耍教“学”这是 作为现代教育学科特点的艺术教育与传统艺术手艺师徒传授、师傅提高徒 弟艺术能力完全不同的地方,艺术教育中对技能、技巧熟练专精的训练内 容是“术”的领地,而艺术发生论、演进史、认识论、方法论、创造论等 原理性追问与本质性把握,则是“学”的内容艺术教育中,既有“术”, 也有“学”如果专科、本科艺术教育主要是“术”的训练,那么,硕士、 博士阶段的艺术教育,就趋向“学”的内容遗憾的是,中国的艺术研究生教育开展得较晚,大约20世纪80年代 才开启相关的教育活动。
一般来说,艺术教育最早的研究生教育,大约是 在1981年批准第一批硕士学位授予点后才走上正轨的实际上,获得这 种批准的单位很少,仅有中央戏剧学院、上海戏剧学院、中央音乐学院、 中国音乐学院、上海音怎学院少量几所艺术院校就中国的研究生教育而言,历史不短,但是艺术教育的研究生教育办 学丿力史不长中国的研究生教育,在1919年就开始了,那就是建立于1898 年北京大学的研究生教育据资料记载,那一年,北京大学招收了 148名 研究生从1949年到1965年16年的时间内,北京大学培养的研究生不 到2000名而建立于1911年的清华大学,建校10年后开始招收研究生, 到1965年,培养的研究生也不足1000名但上个世纪80年代,中国研 究生教育进入突飞猛进的发展期,北京大学在1981年成为回复高考和研究生招生后国务院首批批准的硕士、博士授权单位,1984年建立了研究生 院到2011年,已经有了 42个一级学科博士点、263个二级学科博士点、 312个一级学科硕士点的北京大学研究生院,在校博士、硕士超过26000 人清华大学也于1984年成立研究生院,到2011年已拥有48个一级学 科博士点48个。
综合大学非艺术院校的文学教育,往往拿到硕士点、博•士点比艺术专业院校培养专业艺术人才的单位更早,更容易拿到艺 术教育的硕士、博士授权点和人才培养资格,这已经是专业艺术院校很久 以來的心痛艺术学原来从属文学,拿到硕士博士学位办学资格就远远晚于、少于 综合大学Z后,中央戏剧学院1986年获得博士点,上海戏剧学院1999 年获得博士点,迄今为止,专业艺术院校无论单科的还是综合的,博士点 很少,综合艺术院校只有南京艺术学院拥有博士点,而且是5个一级学科 博士点和三个博上后流动站从硕上、博士授权资格的数量、历史看,专 业艺术院校远远逊于综合文科人学或者理工科综合大学艺术院校的艺术教育和人才培养既然“术”、“学”兼具,艺术院校的 专业教学的水准实际上是专门、专业、专一、专精的,但是为什么研究生 教育的历史短、学位点少、学位层次不高?这种状况背后到底是什么原 因?原因可能很多,但是其中一个主要原因,可能还是对艺术教育的“术” 的偏见,还因为文科教育“学”的傲慢总以为艺术教育的艺术实践,都 是一些技能技巧的“术”层面的内容,没有“学”的含量所以,别人有 这样的偏见,艺术教育圈内的人又缺少“学”的自觉。
而这样的认识和实 践,就在惯性思维里滑行太久,圈内群外的人难免产生艺术教育不需要 “学”的错觉,这就耽误了 “艺术学”作为门类学科自立、自足、自省的 意识诞牛,直接延缓了艺术教育的“研究牛教育”时代的到来,甚至影响 了研究生教育的发展这样的背景下,艺术研究生教育历史短、学位点少、“专业”站在“学位”门外等候“非专业”权威召见的乱象才会出现不 必讳言,一些早早获得硕士、博士授权单位资格和学位点的办学机构,水 平不见得上达,甚至能力不如没有学位点的专业院校专精面对这种情况,艺术院校一方面应该呼吁,教育部应该改变那种“布 点”控制的衡量尺度与脱离实际的目标预设另一方面,艺术院校的确也 应该有“艺术学”学科建设的自觉意识,要做出“学”的成就,弥补艺术 院校办学重“术”轻“学”的历史“短板”发展中国艺术教育,就要理 直气壮地迈向“术” “学”并重的教育而艺术研究生教育的努力,就要 将艺术研究牛的教育过程变成导师团队率领下引领学校风气、壮大“学” 的声威影响的过程艺术研究生教育,很人程度上是培养艺术高级人才的 教育,而且是“学”的色彩很重的艺术教育艺术研究生教育,不但是一 个人才培养目标设定的问题,也是一个与此目标相关的艺术教育问题,而 且,还是改善学科自理能力的问题。
每一个开展研究生艺术教育的单位, 必须都冇这样的认识高度,要让别的学科门类心悦诚服地感到,艺术学科 的培养硕士、博士研究生“学”的能力与基础艺术学学科下的研究生教育培养什么人才如果说,艺术专、本科教育的内容,主要是“术”的基础训练那么,艺术硕、博研究生教育,就是艺术知识、能力迈向“学”的提升但是, 这两阶段之间是相互联系又彼此区别的关系:前者是艺术学生“从艺向学” 必要基础;后者是艺术学生“因艺能学”重要升华这样认识的原因在于: 专科、本科冇了扎实的技术技巧的基本训练,还不仅仅是学生的身体能力 有了基础训练的完备,对丁想耍接受研究生教育的学生而言,本科时代的 基础训练,是为他们打开了一扇迈向“学”的“感性”的大门和走向“逻 辑”的“经验”的桥梁,这是艺术教育中研究生学习十分关键、基础性的 一步而艺术研究生如果“通一艺”进而在“知其然”基础上学习“知英 所以然”,就要比艺术上的“白丁”容易得多f11同时必须强调,艺术学FI-矽f究占I二的教育难点,往往在丁从JI体的 “术”当中将他们熟悉的“术”的思维方式打开以及“术”的实践能力的 突破,走出“一艺”的局限,将“术”作为他们迈向“学”的出发点。
这 就要求导师能够讲方法、会引导,针对每一个学生的情况“因人施教”, 在“术”与“学”之间,致力于技能与知识、感性与理性的融通通俗来 讲,这就是想清楚一些问题并付诸教育实践:研究生艺术教育“教什么”、 “怎么教”?因为,“教什么”是“培养人才”的目标设定决定的;“怎么 教”,是“教师方法”与“教学对象”决定的我们在研究生艺术教育实 践中时不时会发现,教师不知道如何教的尴尬,带研究生如同教本科生一 般,画画、练琴、排戏、唱歌……一如大学五年级、六年级、七年级—•般, 没有木质的区别此外,专业硕士和学术硕士,没有很好地区分培养目标,更没有把目 标设定的不同体现在整个培养过程中专业硕士与学术硕士的学生一样课 程、一般要求,结果是学术无“学”,专业不“专”理性审视艺术学门类下的美术学、设计学、戏剧与电影学、音乐与舞蹈学和艺术学理论5个一级艺术学科的建立、专业设置、课程搭建和学科 框架里的人才培养,不难发现,艺术教育自身学理和艺术知识体系的传承、 更迭、创新的办学研究,较之别的门类学科,还是相对薄弱、苍白的究 其原因,就是因为“术”与“学”的相互关系、相互区别在研究生教育当 中体现的不明确,在为不同方向的研究生设置的课程、培养人才过程的质 量监控和中心所在不精心、不理性造成的。
这就需要潜心研究,埋头耕耘, 做好艺术学的学科建设否则,另立门户的艺术学,也冇可能于惯性的运 动、经验的依赖、无序的存在中陷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