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投入产出法的湖南省旅游业碳排放测算及GRA关联度分析.docx
10页基于投入产出法的湖南省旅游业碳排放测算及GRA关联度分析 赵先超 滕洁 谭书佳摘 要:全球气候变化问题对旅游业提出了新的要求测算旅游业碳排放是深入研究低碳旅游的基础,对低碳旅游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投入产出法较为准确地估算了2008年~2014年湖南省旅游业的直接碳排放,分析了湖南省旅游业直接碳排放强度与人均碳排放的演变趋势,运用GRA关联法分析了湖南省旅游业各部门对碳排放影响的关联度研究表明:(1)2008年~2014年,湖南省旅游业直接碳排放增长较快,从295.25万吨增长到783.14万吨;(2)湖南省交通、餐饮、购物和住宿部门的碳排放占到了旅游业直接碳排放总量的90%以上,是旅游业减碳化的主攻方向;(3)湖南省旅游业直接碳排放强度与人均碳排放呈现波动下降的趋势;(4)湖南省旅游业吃、住、行、游、购、娱六部门的碳排放与旅游业直接碳排放总量的关联度排序依次为:旅游游览(0.9296)>旅游餐饮(0.8456)>旅游交通(0.8254)>旅游住宿(0.8092)>旅游购物(0.7109)>其他(0.5732);(5)湖南省旅游业节能减排的突破点在于改变传统游览方式,重点在于促进交通理念和交通模式低碳化。
关键词:旅游业;碳排放;投入产出法;GRA关联度;湖南省;低碳旅游:F59 :A0 引言全球变暖导致的气候变化问题已经在世界范围内引起广泛关注,旅游业过去一直被视为无烟产业,但世界旅游组织最新研究显示,旅游业对全球温室气体排放负有5%的责任[1]据估算,2001年全球旅游业共消耗能源14080PJ,约占当年全球能源消耗总量的3.2%;二氧化碳排放量为1400Mt,约占当年全球二氧化碳排放量的5.3%[2]2009年11月,《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国发[2009]41号)提出把旅游业培育成国民经济的战略性支柱产业,推进节能环保,大力倡导低碳旅游方式[3]2016年,国家旅游局制定《国家绿色旅游示范基地》(LB/T 048-2016)行业标准,提出了建设绿色旅游核心区和绿色旅游依托区作为绿色旅游示范基地的方案由此可见,推动旅游业的低碳化转型发展已经成为当前旅游业的任务之一而从理论层面来看,进行低碳旅游研究的首要前提则是对区域旅游业碳排放进行科学测算,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旅游要素部门的关联度分析检索国内外相关研究文献发现,当前国内外学者围绕旅游业碳排放量的测算与主要构成、低碳旅游评价体系构建、公众消费与低碳旅游参与度、旅游业节能减排政策措施等方面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但侧重点有所不同。
国外研究主要集中在区域或部门碳排放的测度、旅游业碳补偿与碳中和等方面,如Nae-wen Kuo等基于生命周期理论评价方法,测算了岛屿旅游的能源利用、碳排放和其他环境负荷[4];Ghislain Dubois等预测了法国2050年旅游业温室气体排放[5];UNWTO指出旅游交通是旅游业能耗和碳排放的主体部分,旅游交通碳排放量占旅游业碳排放总量的75%(其中飞机的碳排放量占比为40%;汽车为32%;其他交通为3%),旅游食宿的碳排放量占旅游业碳排放总量的21%,其余的4%为旅游活动的碳排放量[6];G?觟ssling等指出旅游者自愿参加碳补偿计划是减少旅游业温室气体排放的重要策略[7],并认为“碳中和目的地”的概念应包括“碳中和”、“气候中和”、“碳清洁”、“零碳”等方面的内容,通过“测定—减排—补偿”的程序达到“碳中和”目标,同时提出“碳中和”目标需要通过国家层面的执行和资金筹措来实现[8]自低碳旅游概念提出后,国内学者也进行了多个层面的研究工作,如石培华等利用“自下而上”法首次估算了我国旅游业能源消耗和二氧化碳排放量,研究结果显示:2008年我国旅游业能源消耗为428.3PJ,占全国总能耗量的0.51%;我国旅游业排放二氧化碳51.34Mt,占全国二氧化碳总排放量的0.86%[9];韓元军等借鉴“旅游消费剥离系数”概念构建了京津冀地区旅游业碳排放量的计算方法,并对京津冀地区的旅游业碳排放指标进行了比较分析[10];张琰飞等认为相比低碳旅游环境建设,旅游者低碳习惯培育在低碳旅游发展中的效应更加明显[11];查建平等依据2005年~2012年我国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旅游业的投入、产出及碳排放数据,对其低碳旅游发展效率及减排潜力进行了测度,并运用对数平均权重分解法对旅游业碳排放强度进行了分解,研究结果表明,我国低碳旅游发展效率处于较低水平,对应无效率值较高,且无效率值在整体上呈现出“先上升、后下降”的态势[12]。
综上所述,国内外学者对低碳旅游开展了较为丰富的研究,也结合旅游区实证提出了一系列测算旅游业碳排放的方法,并初步总结出构建低碳旅游区的框架体系,为当前低碳旅游的发展奠定了一定的理论基础但是,学界对于湖南省旅游业碳排放的测度及深入研究稍显不足,对旅游业各要素部门对碳排放影响的关联分析也尚未涉及而从当前湖南省低碳旅游蓬勃发展的实际来看,测算旅游业碳排放对湖南省低碳旅游业的发展也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本文拟以此为研究切入点,以投入产出分析法为主线,结合多种分析方法估算2008年~2014年湖南省旅游业的直接碳排放,分析湖南省旅游业直接碳排放强度与人均碳排放的演变特征与趋势,运用GRA关联法分析湖南省旅游业各部门对直接碳排放总量影响的关联度,并探讨湖南省旅游业碳排放内部构成的相互影响与演化趋势1 研究区概况湖南省地处中国中部,全省总人口为6737.2万人(2014年),土地面积为21.18万km2旅游2015年,湖南全省接待国内外旅游者4.73亿人次,旅游总收入达3712亿元,总接待人次及旅游总收入增幅均超过全国平均水平①十三五”期间,湖南省将构建以长沙市为中心,以张家界市为龙头,以岳阳市、怀化市、郴州市为增长极,以“一带(湘江旅游带)四圈(长株潭、环洞庭湖、大湘西、大湘南)”为骨架的区域旅游发展新格局。
2 研究方法及数据来源2.1 研究方法2.1.1 投入产出法研究旅游业碳排放的方法主要有自上而下法[13]、自下而上法[14]、生命周期法[15]、投入产出法[16]以及碳足迹法[17]但是由于我国大部分地区没有建立相关的旅游卫星账户系统,限制了基于旅游业部门基础数据的研究目前,较多学者采用自下而上法估算了旅游业碳排放,如石培华[9]、赵先超[14]、钟章奇[18]等从旅游交通、旅游住宿和旅游活动三大要素估算了相关区域的旅游业碳排放量客观来看,自下而上的旅游业碳排放测算方法较为科学严谨,具有很强的参考性,但是不能否认旅游业其他部门如旅游餐饮、旅游购物等带来的碳排放也在与日俱增,这也是自下而上法在旅游业碳排放测算领域的主要弊端之一普遍认为,旅游业并不是一个独立的产业,它涵盖了国民经济的绝大部分产业部门基于此,对湖南省旅游业碳排放的研究借鉴了陶玉国的旅游业碳排放投入产出法模型[16],对行业能源碳排放的计算借鉴了刘洪涛的研究[19],认为旅游经济收入主要来自住宿、餐饮、交通邮电、购物、游览及其他(包括娱乐)等6个部门根据《湖南省统计年鉴》(2009~2015)中分行业分品种能源消费总量表和分行业总产值表中的部门分类,将这些部门分别对应批发、零售业和住宿餐饮业、交通运输储运业和邮政业以及其他行业,并将不同产业单位产值的能耗带来的碳排放作为基础数据来测算旅游业直接碳排放。
由于相同部门经济活动的能源消耗强度大致相同,故可合并计算基于投入产出法的旅游业直接碳排放测算步骤、过程与计算公式如下:2.1.2 GRA关联法GRA是一种用灰色关联度顺序来描述因素间关系的强弱、大小、次序的分析方法该方法的基本思想是:以因素的数据列为依据,用数学的方法研究因素间的几何对应关系,实际上也是动态指标的量化分析[20]GRA关联法用于湖南省旅游业碳排放分析中的思路是用旅游业各部门的碳排放数据作为基本因子,通过对基本因子的标准化变换消除量纲影响,增强可对比性利用式(5)计算出各比较曲线与参考曲线在各时刻的关联系数:2.2 数据来源本研究所涉及的数据主要包括能源与经济数据、旅游各部门终端收入数据等其中,湖南省旅游业碳排放研究中的能源数据与经济数据均来自《中国统计年鉴》、《湖南省统计年鉴》、《中国能源统计年鉴》;湖南省旅游各部门终端收入及比例数据来自《湖南省旅游年鉴》、《旅游抽样调查资料》;各能源折算标准煤参考系数来自《综合能耗计算通则》(GB/T 2589-2008)3 湖南省旅游业直接碳排放测算与特征3.1 直接碳排放总量湖南省旅游业直接碳排放测算结果(表2)显示,2008年~2014年,湖南省旅游业直接碳排放从295.25万吨增长到783.14万吨,累计增长率最高达到165.20%。
除个别年份外,湖南省旅游业直接碳排放均保持了较快增长态势与湖南省旅游业产值比较来看,2008年~2014年,湖南省旅游业直接碳排放与旅游业产值基本呈现出同步发展态势(图1)具体来看,一方面,湖南省旅游业直接碳排放累计增长率低于旅游业产值累计增长率;另一方面,即从二者具体的演变趋势来看,湖南省旅游业产值累计增长率大体经历了“先降低,后缓慢增长,再加速增长”的三个演变过程,分别对应2009~2010、2010~2012、2012~2014;湖南省旅游业碳排放累计增长率则总体上呈现较长增长趋势,特别是2012年~2014年,湖南省旅游业碳排放增长率较大(0.69%、1.18%和1.65%),说明了湖南省旅游业碳排放正处于加速增长阶段,其增速与旅游产值增速大体一致3.2 分部门碳排放在湖南省旅游业各部门碳排放中(表3),旅游交通、餐饮、购物和住宿部门的碳排放占到了旅游业直接碳排放总量的90%以上其中,游览部门非常稳定,几乎每年的比例都是6%左右,其他部门(包括娱乐)则呈现出较大的波动性,一定程度上是由每年的《旅游抽样调查资料》统计口径不尽相同而导致具体来看:湖南省旅游交通碳排放占比由2008年的15.52%增長到2014年的30.07%。
一方面,这与UNWTO等得出的全球旅游业交通直接碳排放占比75%[6]有较大差距,可能是由于包括湖南省在内的我国以地面交通为主导的交通模式相较发达国家的空中交通模式有着更低的人均能源消耗所致;另一方面,从湖南省旅游交通碳排放增长演进轨迹来看,湖南省旅游交通碳排放每年都有着大幅的增长(比如2013年较2012年增长了49.6%,2014年较2013年增长了76.3%);旅游餐饮碳排放也是湖南省旅游业直接碳排放占比较大的一个部门2008年~2011年,湖南省旅游餐饮碳排放占比基本维持在20%左右,2012年~2014年,这一比例更是跃增至30%左右的水平;旅游住宿部门直接碳排放在湖南省旅游业碳排放总量所占比例除了在2008年~2010年略低外,其他年份占比均保持在15%左右其中,2008年~2010年的占比分别为11.94%、8.94%和8.03%,呈现出下降态势;2011年~2014年的占比分别为16.57%、16.55%、16.50%和15.10%,整体上呈现出幅度的下降趋势游览部门的碳排放在湖南省旅游业碳排放总量中所占比例较低,样本期内,其占比整体上呈现出下降趋势,其历年占比均未超过10%,且波动不大,波动范围为6.09%~7.66%。
值得注意的是,在选定时间范围内,旅游购物部门的直接碳排放量在湖南省旅游业碳排放总量中所占比例虽在个别年份呈现增长态势,但是其所占比例却在总体上从2008年的37.72%降至2014年的19.27%3.3 碳强度2008年~2014年,湖南省单位旅游产值碳排放即旅游业碳排放强度(简称碳强度,下同)于2009年达到最高值(0.38吨/万元),随后逐渐递减到2012年的0.22吨/万元,2013年与2014年又逐渐升高至0.24吨/万元、0.26吨/万元;2008年~2014年,湖南省旅游外汇收入碳强度略低于旅游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