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培训课件】现代工商管理(共91张).pptx
91页现代工商管理第一章 现代企业与工商管理第一节 企业与现代企业一、企业的形成与发展二、现代企业的特征与类型 特征:经济性 营利性 社会性 类型:国有企业 集体所有制 民营企业 个人独资 合伙企业 公司三、现代企业制度第二节 现代企业管理一、企业管理的内涵与作用企业管理的内涵: 1、企业管理是一种活动 2、企业管理追求效果 3、企业管理注重效率管理的作用: 1、管理也是第一生产力 2、管理对于社会与企业的发展以及经济 效益提高具有重要意义二、企业管理的职能 1、计划 2、组织 3、领导 4、控制三、企业管理的基本原理 1、系统原理 2、封闭原理 3、整分合原理 4、能级原理 5、反馈原理 6、弹性原理 7、动力原理 8、时空原理 9、要素有用性原理第三节 现代企业系统与管理系统产品、价值、服务产出信息、设备材料、能源投入环境系统技术子系统经济子系统人文子系统社会组织子系统管理子系统二、现代企业系统组织结构1、现代企业静态结构 (1)生产子系统 (2)营销子系统 (3)财务子系统 (4)人事子系统2、现代企业动态结构 (1)物流 (2)人流 (3)价值流 (4)信息流三、现代企业管理系统 企业管理系统结构示意图技术生产营销财务人事计划组织领导激励控制高层管理中层管理基层管理第二章 企业管理理论的历史演进第一节 古典管理理论一、泰罗的科学管理理论 1、工作定额 2、标准化 3、差别计件工资制 4、计划职能与执行职能相分离 5、实行职能工长制 6、在管理控制上实行例外原则 7、工人和雇主双方都必须来一次 “心理上的革命”泰罗科学管理的贡献 最大贡献在于所提倡的在管理中运用科学方法和他本人的科学实践精神。
他和他的同事们创造和发展了一系列有助于提高劳动生产率的技术和方法泰罗科学管理的弊端 泰罗对工人的看法是不全面的 泰罗的科学管理仅重视技术的因素,不重视人群社会的因素 泰罗科学管理中所谓合理的工作量理论和实际是不符的 泰罗制仅解决了个别具体工作的作业效率问题泰罗的追随者 亨利甘特 吉尔布雷斯夫妇二、古典组织理论 法约尔 韦伯法约尔的贡献:(1)技术活动(2)财务活动(3)商业活动(4)安全活动(5)会计活动(6)管理活动:计划、组织、指挥 协调与控制2、管理的14条原则(1)分工 (8)等级链与跳板(2)权力与责任 (9)秩序 (3)纪律 (10)公平(4)统一指挥 (11)人员稳定(5)统一领导 (12)首创精神(6)个人利益服从集体利益 (13)集体精神(7)集权与分权 (14)报酬合理韦伯的贡献:提出了“理想的行政组织体系”理论1、存在着明确的分工2、按等级原则对各种公职进行法定安排,形成一个自上而下的指 挥链或等级体系3、根据经过正式考试或教育培训而获得的技术资格来选拔员工,并安全根据职务的要求来任用4、除个别需要通过选举产生的公职以外,所有 担任公职的人都是任命的5、行政管理人员是专职的管理人员,领取固定的薪金,有明文规定的升迁制度6、行政管理人员不是他所管辖的哪个企业的所有者,只是其中的工作人员7、行政管理人员必须严格遵守组织中规定的规则、纪律和办事程序8、组织中成员的关系以理性准则为指导、不受个人情感的影响第二节 人际关系理论和社会系统理论一、人际关系理论(一)梅奥及其领导的霍桑实验(二)马思洛的需要层次理论(三)麦戈雷戈的的X理论Y理论二、巴纳德的社会系统理论 组织不论大小,其存在和发展都必须具备三个条件: 明确的目标 协作意愿 意见交流怀特贝克 从社会学角度提出 “组织结合力”的概念第三节 现代管理理论丛林一、管理过程学派 孔茨 奥唐奈二、行为科学学派 赫兹伯格:双因素理论 弗鲁姆 : 期望理论三、社会技术系统学派 特里斯特四、决策管理理论学派 (一)古典决策学派 (二)行为决策学派 西蒙 (三)当代决策学派五、系统管理理论学派 卡斯特 罗森茨威克 约翰逊六、管理科学学派七、权变管理理论学派 卢桑斯八、经验或案例学派第三章 现代企业管理者第一节 现代企业管理者的任务与角色一、管理者的类型 高层管理者中层管理者基层管理者作业人员组织的管理层次管理者的领域分类开 发生 产营 销人 事财 务专业管理人员综合管理人员管理者的领域分类第二节 现代企业管理者的素质与培养一、现代企业管理者应具备的素质 (一)品德方面 (二)知识方面 (三)实际能力方面 技术技能 人际技能 概念技能二、现代企业管理者能力培养的途径 (一)通过教育获得管理知识和技能 (二)通过时间提高管理能力第三节 企业管理者有效性的评价一、影响管理者有效性的主要因素 (一)环境因素 (二)工作因素 (三)个人因素 (四)随机因素二、管理者有效评价的方法 (一)管理效率方面 (二)技能方面第四章 企业战略管理一、企业战略的概念: 是根据企业的外部环境及内部环境和能力的状况,为求得企业生存和长期稳定的发展,为不断获得新的竞争优势,对企业发展目标、达成目标的途径和手段的总体谋划。
二、企业战略的特征(一)全局性 (四)竞争性与合作性(二)未来性 (五)稳定性和动态性(三)系统性公司级战略A事业部战略B事业部战略C事业部战略市场营销策略生产管理策略研究与开发策略财务管理策略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策略战略管理的阶段划分 1、战略分析阶段 2、战略选择阶段 3、战略实施阶段企业战略的层次 1、公司战略 2、业务战略 3、职能战略 4、操作战略第二节 企业战略环境分析一、企业外部环境分析 总体环境:政治、经济、社会和技术环境 运营环境:1、产业要素 2、竞争地位要素 3、用户需求及市场变化要素 4、物资及信贷供应要素 5、劳动力要素二、企业内部条件分析(一)企业资源、能力与竞争优势分析企业基础设施人力技 术 开 发资源开发 采 购内部后勤生产作业外部后勤市场营销售后服务利 润利 润辅助活动基本活动企业价值链图(二)企业核心能力分析企业核心能力的组成(1)企业员工的知识和技能水平(2)企业的技术体系(3)企业的管理体系(4)企业的价值观念第三节 企业战略的类型与选择一、企业发展型战略(一)企业的一般竞争战略 低成本战略 差异化策略 集中战略(二)多元化战略 (1)单一业务型战略 (2)主导业务型战略 (3)相关多元化战略 (4)非相关多元化(三)企业一体化战略及企业集团战略(1)后项一体化 (2)前向一体化 (3)水平一体化(四)企业战略联盟 (1)契约性协议 (2)非正式合作 (3)合资 (4)股权参与 (5)国际联合(五)企业国际化战略二、稳定型战略(一)无变化战略(二)近利战略(三)暂停战略(四)谨慎前进战略三、紧缩型战略(一)转变战略(二)分离战略(三)清算战略第四节 企业战略的实施与控制一、企业战略实施的基本原则(一)适度的合理性原则(二)统一领导,统一指挥的原则(三)权变的原则二、企业战略实施的模式(一)指挥型 (二)变革型(三)合作型 (四)文化型(五)增长型第五章 企业决策与计划一、企业决策概念 是指组织或个人为了实现某种目标而对未来一定时期内有关活动的方向、内容及方式的选择或调整过程二、企业决策的类型 (一)长期决策与短期决策 (二)战略决策、战术决策与业务决策 (三)集体决策和个人决策 (四)初始决策与追踪决策 (五)程序化决策与非程序化决策 (六)确定型决策、风险型决策与不确定型决策三、企业决策的过程 (一)识别机会或诊断问题 (二)识别目标 (三)拟订备选方案 (四)评估备选方案 (五)做出决定 (六)选择实施战略 (七)监督和评估第二节 企业决策方法一、集体决策方法(一)头脑风暴法(二)名义小组技术(三)德尔菲技术二、有关活动方向的决策方法经营单位组合分析法 明星幼童金牛瘦狗转变放弃清算高低业务增长率低高相对竞争地位企业经营单位组合图(二)政策指导矩阵强中弱经营单位的竞争能力123456789吸引力强吸引力中等吸引力弱政策指导矩阵三、有关活动方案的决策方法 (一)确定型决策方法 (二)风险型决策方法 决策树法 (三)确定型决策 1、小中取大法 2、大中取小法 3、最大最小后悔值法第三节 企业计划分类标准类型时间长短职能长短综合性程度明确性程序化程度长期计划短期计划业务计划财务计划人事计划战略计划战术计划具体性计划指导性计划程序化计划非程序化计划计划的类型二、计划的层次体系 (一)目的或使命 (五)程序 (二)目标 (六)规则 (三)战略 (七)方案 (四)政策 (八)预算三、计划编制过程 (一)确定目标 (二)认清现在 (三)研究过去 (四)确定计划的重要前提条件 (五)拟定和选择可行的行动计划 (六)制定主要计划 (七)制定派生计划 (八)制定预算,用预算使计划数字化第六章 市场营销策略一、市场营销机会分析1234高低低高机会潜在的吸引力成功概率1.市场机会矩阵图1.市场开发2.多角化经营4.市场渗透3.产品开发现有产品新产品新市场现有市场产品/市场发展分析矩阵图2.产品/市场发展分析矩阵二、市场细分 是指企业按照一定的细分标准,把企业可能进入的市场分割为若干个各有相似欲望和需求的分市场或子市场,以用来确定目标市场的过程 标准:地理因素 人口因素 心理因素 行为因素三、目标市场选择(一)目标市场策略1无差异营销策略2差异营销策略3集中营销策略第二节 产品营销策略一、产品定位 定位是对企业的产品进行设计,从而使其能在目标顾客心目中占有一个独特的,有价值的位置的行动。
产品定位策略: 1、加强与提高策略 2、填补市场定位策略 3、重新定位策略 投入期成长期成熟期衰退期时间销售与利润0典型产品生命周期曲线二、产品生命周期阶段与策略产品生命周期各阶段的主要特征及营销策略2.缓慢掠夺策略1.快速掠取策略4.缓慢渗透策略3.快速渗透策略低高低高价格促销费用投入期产品营销策略第三节市场营销方案的设计一、产品决策(一)品牌决策 (1)制造商品牌 (2)中间商品牌 (3)混合品牌(二)产品包装决策 1.累似包装策略 2.配套包装策略 3.赠品包装策略 4.使用包装策略 5.等级包装策略 6.变更包装策略二、价格决策新产品定价策略 1、撇脂定价 2、渗透定价 3、满意定价 4、折扣与折让策略三、渠道决策(一)影响分销渠道选择的因素 1、市场因素 2、产品因素 3、企业本身因素 4、中间商状况(二)确定分销商的类型(三)确定中间商的数目 1、广泛性分销策略 2、选择性分销策略 3、独家分销策略四、促销决策(一)推销员队伍的建设与管理(二)推销人员的考核与激励(三)广告策略(四)销售促进 1、用于消费者 2、用于中间商 3、用于销售人员五、新产品开发策略 1、挖掘顾客需求策略 2、挖掘产品功能策略 3、开发边缘产品策略 4、利用别人优势的开发策略 5、满足好奇心的开发策略第七章 企业组织结构与文化一、组织的内涵 由于生理的、心理的、物质的、社会的限制,人们为了达到个人的和共同的目标,就必须合作,于是形成群体,即组织。
组织设计的原则(一)目标统一性原则(六)集权与分权相结合原则(二)分工协调原则 (七)精干高效原则(三)管理宽度原则 (八)弹性原则(四)权责一致原则 (九)协调原则(五)统一指挥原则第二节 企业组织结构模式与发展一、企业组织结构模式(一)直线制(二)职能制经理班组长班组长班组长经理职能部门职能部门职能部门班组长班组长班组长(三)直线职能制经理职能部门业务部门业务部门业务部门职能部门职能部门职能部门班组长班组长班组长班组长班组长班组长(四)事业部制公司经理职能部门职能部门事业部A事业部B事业部C职能部门职能部门职能部门职能部门职能部门职能部门工厂工厂工厂工厂工厂工厂工厂工厂工厂(五)矩阵制经理项目小组1项目小组1项目小组1项目小组1项目小组1项目小组1项目小组1局阵制结构(六)委员会制(七)网络结构经理小组独立的研究公司生产厂家广告代理商独立的研究公司虚拟结构第三节 企业文化一、企业文化的概念及特征企业物质精神企业文化环境二、企业文化的层次结构(一)物质层 (二)制度层 (三)精神层 三、企业文化的功能 (一)导向功能 (五)辐射功能 (二)凝聚功能 (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