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2010年和十一五期间江苏省建筑业发展报告.pdf

13页
  • 卖家[上传人]:zw****58
  • 文档编号:46670338
  • 上传时间:2018-06-27
  • 文档格式:PDF
  • 文档大小:237.08KB
  • / 13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2010 年和年和年和年和“十一五十一五十一五十一五”期间江苏建筑业发展报告期间江苏建筑业发展报告期间江苏建筑业发展报告期间江苏建筑业发展报告 本报告所使用统计数据是根据江苏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统计局共 同制订的报表制度采集汇总而来,包括住房和城乡建设厅职能范围内 的所有取得建筑业资质的建筑企业(含预拌混凝土、钢结构、门窗等 工业企业)数据,不包括省外进入江苏施工的建筑企业数据 第一部分第一部分第一部分第一部分 盘点盘点盘点盘点 2010 2010 年是“十一五”的收官之年,江苏省建筑行业广大干部职工在 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认真贯彻落实十七届五中全会和全省经 济工作会议精神,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加快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 全省建筑业产业结构趋于优化,主要经济指标快速增长,质量效益明 显提高,圆满完成了年初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 一一一一、、、、建筑业各项主要指标稳定增长建筑业各项主要指标稳定增长建筑业各项主要指标稳定增长建筑业各项主要指标稳定增长 1.建筑业总产值 12930.15 亿元,同比增长 22.18%; 2.企业营业额 14281.72 亿元,同比增长 23.60%; 3.年末从业人员 572.50 万人,同比增长 3.80%; 4.实现利润 507.52 亿元, 同比增长 26.15%; 完成税收 426.70 亿元, 同比增长 28.30%; 5.技术装备率 19315 元/人,同比增长 29.74%; 6.动力装备率 9 千瓦/人,同比增长 12.50%; 7.劳动生产率 212731 元/人,同比增长 13.77%; 8.人均劳动报酬 38463.70 元/人,同比增长 12.80%; 9.建筑业增加值 2478.07 亿元,同比增长 18.34%。

      2010 年,江苏建筑业以占全国 13%左右的产值总量,进一步巩固 和强化了在全国同行中的领先地位江苏建筑业的品牌优势、管理优 势、质量优势、集群优势进一步放大建筑业对江苏经济社会发展的 贡献率不断提升,已成为部分县(市、区)财政收入的主要支柱和农 民收入的重要来源,为扩大城乡就业、改善城乡面貌、维护社会稳定 作出了重大贡献农民从建筑业获得的收入约占全省农民纯收入的 25%,苏中部分地区达到 35%以上建筑从业人员年均劳动报酬达到 38463.70 元/人,高于全省人均劳动收入 二二二二、、、、区域建筑经济发展迅猛区域建筑经济发展迅猛区域建筑经济发展迅猛区域建筑经济发展迅猛 南通、扬州、泰州、苏州、南京 5 市继续领跑全省,建筑业总产值 均超 1000 亿元,优势地位进一步确立以上 5 市共完成产值 8662.02 亿元,占到全省建筑业总产值的 67%,“千亿方阵”构建了建筑强省的 基本框架从区域建筑业发展情况看,苏中 3 市共完成建筑业总产值 5650.75 亿元, 占到全省产值总量的 43.70%; 苏南 5 市共完成建筑业总 产值 4892.18 亿元,占到全省产值总量的 37.83%,但利润占到全省的 47.04%;苏北 5 市建筑业发展步伐加快,平均增长幅度达到 28%以上, 完成的建筑业总产值占到全省产值总量的 18.57%。

      其中,宿迁增幅为 32.60%,徐州、盐城总量均突破 600 亿元大关全省建筑业企业营业 额超过 100 亿元的县 (市、 区) 由 2009 年的 29 个增加到 35 个, 超 200 亿元的由 2009 年的 12 个增加到 18 个,超过 400 亿元的达到 5 个,分 别是海门、通州、江都、海安、如皋全省列入统计的 68 个县(市、 区)建筑业利税总额超 5 亿元的 41 个,超 10 亿元的 21 个,超 20 亿 元的 4 个其中,通州 41.59 亿元,海门 39.59 亿元,分列全省第一、 二名 三三三三、、、、企业转型升级步伐加快企业转型升级步伐加快企业转型升级步伐加快企业转型升级步伐加快 全年新增建筑企业 1096 家,总数达 16225 家截至年底,全省共 有特级企业 32 家,一级企业 826 家一级以上资质企业占全省企业总 数的 4%,创造的产值占到了 61.50%,产业集中度进一步提升全省 共有 15 家企业营业额超过 100 亿元,比去年增加两家;两家企业分别 成为全国装饰、钢结构行业排头兵;5 家企业进入国际工程承包商 225 强、11 家企业进入中国工程承包商 60 强;4 家企业进入中国企业 500 强、24 家企业进入中国民营企业 500 强。

      全省建筑业总产值超亿元的 企业由 2009 年的 1940 家增加到 2269 家,超 5 亿元的企业由 180 家增 加到 211 家,超 10 亿元的企业由 159 家增加到 207 家产业结构调整 取得明显进展,专业企业占全省建筑企业总数的 56.48%,占全行业产 值总量的 26.20%一批龙头骨干企业开始向基础设施和科技含量较高 的建筑工业化方向拓展全年共完成建筑工业化产值 524 亿元,同比 增长近 5 成部分企业围绕主业纵向延伸或横向拓展,广泛涉足房地 产、建材生产、电力能源、教育、服务等诸多领域,多元化营业额首 次突破千亿元大关,达到 1350 亿元,同比增长 38.89%建筑业与建材 业、房地产业等相关产业良性互动、相互促进的格局基本形成 四四四四、、、、外埠市场拓展能力不断提高外埠市场拓展能力不断提高外埠市场拓展能力不断提高外埠市场拓展能力不断提高 全省共有 167 万人出省施工,完成省外施工产值 5027.87 亿元,同 比增长 29.84%在沈阳成功举办江苏东北建设合作推进会,为进一步 拓展东北市场奠定了基础境外市场开拓能力不断提高,共在 120 多 个国家和地区开展业务,完成营业额超过 1000 万美元的企业 86 家。

      全年境外新签承包工程、劳务合作、设计咨询合同额 54.31 亿美元,同 比增长 41.43%;完成营业额 49.59 亿美元,同比增长 30.50%;新派出 境 6.3 万人次,同比增长 12.77% 五五五五、、、、工程质量再创佳绩工程质量再创佳绩工程质量再创佳绩工程质量再创佳绩 江苏省坚持“工程示范、现场管控、科技创新、管理突破”的工作思 路,以落实责任为核心,加强工程现场质量管控,积极探索工程质量 管理创新措施,各地申报市优、省优、国优工程的数量明显增加全 省建筑工程质量继续上新台阶,9 项工程获鲁班奖、17 项工程获国优 奖、18 项工程获全国建筑装饰奖;共评选省优质工程“扬子杯”奖 263 项、省优质安装工程奖 51 项、省建筑装饰优质工程奖 341 项住宅工 程质量分户验收覆盖率和合格率达到 100%,工程竣工合格率 100% 苏中集团承建的上海世博会英国馆获展馆设计金奖,中江公司承建的 沙特馆获创意展示金奖,南京成道建设公司承建的韩国馆获展馆设计 银奖,省建设集团承建的俄罗斯馆获展馆主题演绎银奖,苏中集团承 建的爱尔兰馆获展馆主题演绎铜奖,常州第一建筑有限公司承建的世 界气象馆获评委会特别奖。

      六六六六、、、、建筑业科技创新步伐不断加快建筑业科技创新步伐不断加快建筑业科技创新步伐不断加快建筑业科技创新步伐不断加快 科技进步水平和创新能力逐步提高, 对行业发展的推动作用明显增 强全省有 165 项工法被批准为省级工法,129 项工程被授予江苏省建 筑业新技术应用示范工程称号,32 家特级企业全部建立企业技术研发 中心并通过相关部门认定 继续实施“六大人才高峰”建筑业项目和市场 急需人才培训工作,全省共有 12 个项目获得省委组织部、人力资源和 社会保障厅、财政厅专项资助全行业技经人员总数 95.46 万人,同比 增长 12.60%受理建造师执业资格注册 34596 人其中,一级建造师 3873 人,二级建造师 30723 人继续采取送教上门、送考上门等多种 形式, 开展一线操作人员职业技能培训, 41031 人通过施工员、 机械员、 资料员等各类岗位技能考核,合格率达 70% 七七七七、、、、建筑市场管理进一步完善建筑市场管理进一步完善建筑市场管理进一步完善建筑市场管理进一步完善 市场监管力度不断加大, 信用体系建设不断完善, 建筑市场与工程 现场联动管理深入推进全年共撤回 2117 家不符合条件的建筑业企业 资质,注销 4 家企业资质,1653 家企业被责令整改;受理拖欠农民工 工资投诉 2113 起,解决拖欠工资 4.15 亿元,37 家有拖欠行为的企业 被限制市场准入。

      全省异地评标地区覆盖面达到 95%,完成远程异地 评标项目 3834 项13360 个工程建设项目实行了公开招标,节约投资 278.46 亿元调整了建筑工程预算工资单价,扎实推进招标控制价和 竣工结算网上备案管理深入开展工程建设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治理工 作,对政府投资工程开展专项检查,发现存在问题 3443 个,整改问题 2975 个 第二部分第二部分第二部分第二部分 回眸回眸回眸回眸“十一五十一五十一五十一五” “十一五”期间,全省建筑行业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面对宏观 经济领域种种不确定因素,面对“5·12”汶川大地震带来的救灾重建任 务,面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造成的严峻形势,坚决执行中央和省委、省政府重大决策部署,紧紧抓住加快发展的重大历史机遇,团结拼搏, 克难攻坚,奋力进取,保持了持续、快速、健康、稳定的发展态势 一一一一、、、、全省建筑业发展大步跨越全省建筑业发展大步跨越全省建筑业发展大步跨越全省建筑业发展大步跨越,,,,总量规模率先超万亿元总量规模率先超万亿元总量规模率先超万亿元总量规模率先超万亿元 超额完成“十一五”确定的目标任务全省建筑业总产值由 2005 年 底的 4635 亿元增长到 2010 年的 12930 亿元,连续登上新台阶,是全 国第一个总产值突破万亿元的省份。

      5 年间,全省共完成建筑业总产值 45720 亿元, 年均增长 22.80%; 实现增加值 9157 亿元, 年均增长 17%, 比“十五”期间年均增速高出 3 个百分点,增加值占全省 GDP 的比重一 直保持在 6.10%以上;全省列入统计的 68 个县(市、区)利税总额均 超亿元,上缴税金 5 年累计超过 1380 亿元全省建筑企业总数、高等 级企业数量、企业营业额、利税总额等主要经济指标和获得的鲁班奖、 国优奖数量,均在全国名列前茅 二二二二、、、、区域建筑业奋勇争先区域建筑业奋勇争先区域建筑业奋勇争先区域建筑业奋勇争先,,,,建筑强市强县不建筑强市强县不建筑强市强县不建筑强市强县不断涌现断涌现断涌现断涌现 苏中、苏南、苏北建筑业各显所长竞相发展苏中建筑业发挥综合 优势,不断推进跨越发展,总量继续在全省领先,3 市建筑业总产值由 2005年的1930亿元猛增到2010年的5400多亿元, 总量占全省的44%; 苏南建筑业发挥专业优势,规模效益同步提升,5 市建筑业总产值由 2005 年的 1907 亿元增加到 4600 亿元;苏北建筑业发挥后发优势,奋 力从洼地崛起,建筑业产值增幅高于全省平均水平。

      建筑强市、强县(市、区)成为全省建筑业发展的火车头省政府 在 2007 年命名南通市为“建筑强市”的基础上,新增命名扬州、泰州、 苏州、南京市为“建筑强市”;在 2007 年命名通州、海门、海安、启东、 如皋、昆山、江都、泰兴、姜堰、宜兴 10 个县(市、区)为“建筑强 县(市、区)”的基础上,新增命名江宁、高淳、如东、武进、邗江、 高邮、溧阳、靖江、铜山、阜宁 10 个县(市、区)为“建筑强县(市、 区)”同时,命名常熟、仪征、江阴、吴中、盐都、楚州、赣榆、沛 县、宿豫 9 个县(市、区)为“建筑之乡”;在建筑强市、强县自我超越、 建筑之乡承大启强的拉动下,全省县级建筑经济创历史新高到“十一 五”期末,全省建筑企业营业额超 100 亿元的县(市、区)由 2005 年 的 10 个增加到 35 个,超 200 亿元的由两个。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