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溪三中学学校现代化建设发展规划.doc

44页
  • 卖家[上传人]:爺***
  • 文档编号:124408496
  • 上传时间:2020-03-12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61.50KB
  • / 44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溪三中学学校现代化建设发展规划 溪三中学现代化建设发展规划 ----立德立志求实求新 第一部分 学校的基本情况 一、学校的沿革 溪三中学,近六十载春华秋实,近六十载薪火相传 温州市瓯海区溪三中学是一所隶属于瓯海区教育局的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学校的前身是 永嘉瞿溪中学 ,创建于1956年9月次年,藤桥中学和泽雅中学并入该校1958年,原永嘉县瓯江南岸的溪三、永强等片划归温州市区管辖,学校随之命名为 温州市瞿溪中学 ,是温州市直属学校1971年创办高中部,溪三片的潘桥、郭溪、娄桥等乡镇附设高中班并入该校,随之成为溪三片唯一的完全中学1982年瓯海建县,更名为 瓯海县瞿溪中学 此后一年原溪三区六所初中的工作划归该校统一管理,学校随之更名为 瓯海县溪三中学 1987年,学校初中部与高中部分流,成为一所独立的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1992年,瓯海撤县设区,学校更名为 温州市瓯海区溪三中学 溪三中学坐落于依山临水、风景如画的百年古镇瞿溪校内教学区、活动区、生活区三区布局合理教学区有教学楼、实验楼、图书馆,办公楼和琦君文学馆教学楼内所有教室都配有多媒体设施,有按省三级重点高中标准要求设置的劳、音、美、选修等专用教室和电脑室;实验楼内设置有语音室、多媒体阶梯教室、科技小发明小创造活动室和按标准要求配置的理化生、仪器室、准备室;图书馆现藏图书6万册,生均51册,报刊种类260种,工具书、教学参考书370余种,并设有学生阅览室。

      琦君文学馆 内陈列着享誉海内外的散文作家琦君(又名潘希真)女士毕生创作的50多部作品和她参加文学活动的珍贵资料,为师生开展文学社团活动和研究性提供了得天独厚的资源;生活区内有按标准配备了热水供应到位独立间设施可供800位学生住宿的宿舍,有可供900位师生用膳的宽畅、洁净的餐厅;运动区内绿树环绕,设有300米环形塑胶跑道、110米直道的塑胶田径场,室外8个塑胶篮、排球场;另有建筑面积3698平方米的馆,馆内各类体育设施齐全学校已建成较为完善的配置有瑞博平台的校园计算机网络系统,学校建有自己的网站 学校现有高中24个,学生一千多人,教职工100人,专任教师91人,其中高级教师7人,中级教师35人,中高级教师占专任教师的47%,硕士研究生学历3人,本科学历88人,学历合格率为100%,整个教职工队伍年轻精干且充满活力 建校近60年来,学校经历风雨变迁,始终坚持以国家的教育方针为指南,为社会培养了大批有用人才,已培养初中毕业生7000余人,高中毕业生8000余人近几年来,学校在 以人为本、为先、特色办校、和谐发展 的办学理念指导下,立足实际,坚持 以德立校、科研强校、规范治校、育人为本、全面发展、特色明显 的办学指导,认真落实素质教育和新课程的实施,遵循 立德、立志、求实、求新 的校训,以 师资四优、设施两实、四美、管理四化、教学四高、学生全面加特长 为总体目标,取得显着成效。

      2003年6月通过温州市重点高中督导评估,先后分别被授予温州市单位、温州市文明学校、温州市行规达标学校、温州市科普教育特色学校、区 创建平安校园 单位、区先进、区先进教务处、区先进政教处、区科技创新先进单位等荣誉2007年,学校发展再上新台阶,被评为 浙江省三级重点高中 , 瓯海区绿色学校 如今的溪三中学,楼阁生辉,绿树成荫,处处鸟语盈耳,时时花香袭人,是孩子们学习知识、实现人生价值的理想乐园!在新时代的背景下,溪三师生将继续秉承严实的校风和敦厚的文化积淀,同心同德,携手并进,一切以学生成长和教师发展为根本,以责任教育为先导,以实效教学为手段,突出琦君文校品牌地位,创建体育选项教学和科普教育学校特色,学校整体和谐发展,实现两年打基础、三年上台阶、五年创特色、十年成名校的办学目标,为把溪三中学建成一座学生向往求学、家长放心满意、社会好评如潮的现代化学校而努力奋斗! 二、学校现状 优势: 1、依托校园内建筑 琦君故居 创建的 琦君文学馆 ,是 浙江省级首批涉台教育基地 、 瓯海区级文物保护单位 、 瓯海区对外宣传采访基地 和 瓯海区春蕾计划青少年校外实践基地 ,开发有《琦君散文选读》的校本读物,学校文化积淀深,品牌发展底子厚。

      2、市级科普教育特色学校,教师和学生在科普教育教学上有一定的兴趣和经验积累 3、区级体育传统学校,有多年的体育选项教学经验,体育设施较完善,群体运动开展较好 4、周边群众对教育重视程度高,支持力度大 5、开发有《理想责任奉献》校本德育读物,德育工作有特点 劣势: 1、学校处市、区偏远西部,交通不便 2、与二高、梧田同属省三级重点中学,招生工作打破区域限制的优惠 3、教师调离靠新分配补员,城市化的趋势导致着生源、师资较同类学校明显薄弱 4、较紧张,校园占地面积小,教师数少且有专长、特长的不多 机遇: 1、《国家中长期教育发展规划纲要(2010 2020)》和《浙江省中长期教育发展规划纲要(2010 2020)》明确指出教育要向农村倾斜,浙江省中长期教育发展规划纲要指出要实现普通高中教育多样化发展,加强优质特色普通高中建设,素质教育也明确了方向1 2、瓯海区府将搬迁至娄桥,瓯海大道、六虹桥路将向西延伸将,偏远问题和交通状况都将会得到明显改善 3、区教育局要求各校要围绕 一校一品牌,一校多特色 的建设目标,立足实际,结合传统积淀,挖掘各方资源,主要从 体育、艺术、科技、德育、学科教学、校本课程、综合实践、学生社团 等方面建设特色项目,按照 建设特色项目 形成办学特色 成为特色品牌学校 的发展轨迹。

      挑战: 1、教师年轻化与教育教学能力提升 2、班子经验理不足与教育教学管理水平提升 三、环境分析: 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省教育工作会议相继召开,《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 2020年)》、《浙江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 2020年)》相继颁布,教育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期我省已从整体上解决了 有书读 的问题,总体上已进入 读好书 的新阶段今后5至10年,浙江教育的总体战略是:全面加快教育现代化进程,努力建设教育强省 我省对普通高中教育发展上作明确的要求实现普通高中教育多样化发展努力提高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优化课程设置,增加学生的选修课程加强人文教育、科学教育、实践教育,注重帮助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和参与社区服务、完善学生学业水平和综合素质,促进各类学生全面发展开展对特殊潜质学生的个性化培养,建立学生发展指导加强优质特色普通高中建设支持普通高中学校立足自身资源优势,针对学生特点,开展多样化特色办学,自觉克服应试教育倾向把职业教育作为选修课程,适当引入普通高中教育,充分利用职业教育学校的实训基地和师资,培养普通高中学生的职业技能,探索融合职业教育的综合高中发展模式。

      扩大特色高中自主招生,开展优质特色普通高中评价活动,争取到2015年全省优质特色普通高中达到50%完善普通高中布局,适度控制学校规模,解决一些地方存在的班级过大的问题 我省对素质教育作了明确的方向紧紧围绕解决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这一教育核心问题,坚定不移地推进素质教育,切实增强学生服务国家服务人民的社会责任感、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和善于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实现德智体美的全面发展 我省对教师队伍建设和教师待遇也作了具体的安排教育大计,教师为本加快教育现代化必须弘扬尊师重教风尚,提高教师地位,维护教师权益,改善教师待遇,使教师成为受人尊重的职业,大力建设一支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 当前,市委、市政府,区委、区政府谋划 十二五 期间经济社会发展,对教育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寄予了更多的期盼我区教育局提出以 全市领先,力争全省一流 为目标和决心加快教育发展,实现瓯海教育新的历史跨越 我区教育发展思路是,以 办一流教育,育一流人才;办好每一所学校,教好每一个学生 为目标,为瓯海百姓提供更加优质、更加丰富、更具特色的教育服务,打造瓯海教育品牌;要坚持育人为本,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促进公平为重点,以提高质量为核心,推动瓯海教育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优质均衡、科学和谐发展,为瓯海经济社会科学发展、跨越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智力支持和人才支撑。

      我区要继续争取加大教育投入,在经费保障机制完善上实现新的突破要积极争取财政加大对教育经费的投入力度,确保教育经费 三个增长,两个提高 ,确保财政教育经费支出比例高于现有水平,生均预算内公用经费达到或超过省平均水平进一步完善区人民教育基金会捐资助学实施细则,充分发挥区人民教育基金会职能,多渠道筹措经费,加大对薄弱镇街教育的扶持 我区要多元推进,在教育现代化上实现新的突破要加快创建现代化学校,促进学校在教育思想、办学条件、队伍建设、教育管理等方面迈向现代化要以教育信息化手段推动教育均衡和城乡教育共同发展,促进教育现代化启动实施数字化校园建设工程,加大现代教育技术装备力度,加强中小学计算机房、多媒体教室及音体美的配备,加快数字图书馆、电子阅览室和数字化实验室建设要进一步推进校园无线网建设,构建高速、安全、覆盖全校的化校园网络2016年,教育装备关键指标要赶超全市先进县市区,全区建网率达90%,无线校园网建设率达10%,网站建设率达85%,创建数字化示范校2所要以省级教育现代化县(市、区)达标创建为契机,积极争取区委区政府对教育工作的支持和领导,以更大决心、更多财力、更多精力发展教育事业,力争教育发展速度、教育发展水平走在全市前列。

      我区要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在结构优化和素质提升上实现新的突破要进一步深化教育制度改革,实施事业单位人员岗位设置改革,建立健全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制度,实现事业单位人事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针对当前教师队伍建设中存在的问题,要进一步优化人才队伍的发展环境,完善名优教师激励机制、合理流动机制、政策保障机制和动态管理机制,让我区的名优教师留得住,干得好,同时有效解决好名优教师过于集中的问题要进一步加强中小学教师编制管理,建立教师选聘机制,坚持教师公开选调制度,进一步完善公开考录新教师制度和教师交流任教服务期制度,优化教师队伍结构要进一步完善干部考核、选拔、任用制度,推行职级制试点工作要全面实施教师专业发展促进工程,创新培养模式,突出强调教师专业发展的自主选择性,提高教师培训的有效性;深入实施 名师名校长共享工程 ,全面实施幼儿教师素质提升工程,做好 领雁工程 两年后续跟踪管理工作,充分发挥骨干教师的引领示范作用以校本培训为主载体,全面实施中小学教师学科素养提升行动,关注农村薄弱学校教师的发展需求,全面提升中小学教师专业水平和整体素质 我区要全面实施 四大行动 ,在教育教学质量上实现新的突破。

      要建立以提高教育质量为导向的管理制度和工作机制,把教育资源配置和学校工作重点集中到强化教学环节、提高教育质量上来全面实施教育质量提升工程,大力推行教学常规提升,校长、教师、研训员三支队伍提升,学生综合素质提高和教育部中小学生学业质量分析反馈指导项目推广等 四大行动 要进一步完善以发展性评价为原则、动态评价为主要形式的教学质量评价制度,深化基于中考高考的学业质量评价研究,有效监控和科学指导教育教学;积极探索 轻负担高质量 教学方法,深入开展教学质量年活动,稳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2 我区要实施特色品牌学校创建工程,在办学特色上实现新的。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