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季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7课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化习题新人教版.doc
6页第7课 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化01 知识管理知识点1 战国七雄战国七雄:战国初年,晋国被____________三家大夫瓜分,齐国由大夫田氏取代诸侯国中齐、楚、燕、韩、赵、魏、秦七国的势力较强,史称“战国七雄”战争:战国时期,诸侯国之间战争的规模很大,中国历史上某些出名的战役,如________之战、________之战、________之战等就发生在这一时期知识点2 商鞅变法时间:公元前356年,________任用商鞅主持变法政治方面:建立县制,由________直接派官吏治理;废除贵族的________特权;改革户籍制度,加强对人民的管理;严明法度,严禁私斗经济方面:废除________制,容许土地自由买卖;鼓励耕织,生产粮食、布帛多的人可以免除徭役;统一________军事方面:奖励________,对有军功者授予爵位并赏赐土地影响:商鞅变法使________的国力大为增强,提高了军队的战斗力,一跃成为最强盛的诸侯国,为后来秦统一全国奠定了基本知识点3 造福千秋的都江堰公元前256年,秦国蜀郡太守________主持,在成都附近的岷江上修建了________,发挥出防洪、灌溉、水运等多方面的作用,________成为沃野,被称为“天府之国”。
02 基本过关知识点1 战国七雄1.山西省的宣传语是“山西旅游,物华天宝、人杰地灵,晋善晋美”,晋国在战国时期分裂为( )A.韩、赵、魏 B.郑、宋、楚C.韩、赵、燕 D.秦、齐、楚2.下列中国古代的出名战役中,不是发生在战国时期的是( )A.桂陵之战 B.马陵之战C.长平之战 D.城濮之战知识点2 商鞅变法3.战国时期,各诸侯国竞相改革成为时代风潮推动这一风潮浮现的主线因素是( )A.铁制工具和牛耕的推广B.个体小农的浮现C.百家争鸣的影响D.新兴地主阶级的推动4.战国时期是国内历史上的大变革时代,各诸侯国纷纷变法其变法的直接目的是( )A.增进生产力发展 B.实现富国强兵C.缓和社会矛盾 D.增强东周王室实力5.在战国后期的秦国,一种农民如果想免除劳役,最佳的措施应当是( )A.当兵立军功 B.不隐瞒犯法行为C.合法经商致富 D.大量生产粮食和布帛6.下图是上海博物馆的镇馆之宝,该文物是商鞅变法履行哪一措施的历史见证( )A.鼓励生产 B.加强刑罚C.统一度量衡 D.履行县制知识点3 造福千秋的都江堰7.举世闻名的都江堰水利工程在“5·12”汶川大地震中,除鱼嘴部分有轻微损坏外,其他基本完好。
该工程建造于( )A.春秋时期 B.战国时期C.秦朝时期 D.西汉时期8.作家余秋雨曾经写道:“就在秦始皇下令修建长城的数十年前,四川成都平原上已经完毕了一种了不起的工程……它至今还为无数民众输送涓涓清流下列历史人物中,主导修筑这个“了不起的工程”的是( )A.大禹 B.李冰C.商鞅 D.李春03 能力提高9.某校七年级(2)班的同窗在学习“商鞅变法”这学时,表演了一出历史短剧下列各项,错误的是( )A.甲同窗扮演秦孝公任命商鞅主持变法B.乙同窗扮演被国君派往地方任职的官吏C.丙同窗扮演获得军功的大将接受爵位D.扮演秦孝公的甲同窗向全国颁旨:严禁土地自由买卖10.有关商鞅变法的说法,对的的是( )①变法代表了新兴地主阶级的利益②“奖励军功,并对有军功者授予爵位并赏赐土地”是改革的一项重要措施③废除了井田制,容许土地自由买卖④商鞅被杀阐明改革违背了历史发展潮流A.①②③ B.②③④C.①②④ D.①③④11.春秋战国时期是一种大变革的时代,社会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1)春秋战国时期,国内的农业生产技术有哪些改善?(2)战国时期修建的最出名的水利工程是什么?该工程的重要作用是什么?(3)商鞅变法的哪些措施调动了农民的劳动积极性?(4)结合以上问题的回答,为国内目前农业生产的发展提出自己的建议。
12.历史上的变法与改革不同限度上增进了社会的进步阅读下图文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观测下列春秋战国时期的两幅图图一 铁制农具图二 穿有鼻环的牛尊材料二:因卫鞅本为卫国公族之后,故又称公孙鞅后被秦孝公封于商(今陕西商洛),后人称之为商鞅应秦孝公求贤令入秦,说服秦孝公变法图强孝公死后,受到贵族诬害以及秦惠文王的猜忌,车裂而死(即五马分尸)——《史记·商君列传》(1)从材料一的两幅图中,你能获取哪些历史信息?这些信息阐明的问题是什么?(2)材料二反映了什么历史事件?请指出其重要措施 (3)分析导致商鞅“车裂而死”的因素是什么?13.阅读下列材料:战国时期,某国有两个村子的百姓为争夺水源,私斗打死了几十人按照法律,有关人员700多人要被处死,孝公于心不忍,找商君求情于是有了下面对话:“不能变?”“法立如山不能缓?”“法贵时效不能减刑 ?”“减刑溃法不能特赦?”“法外无恩请回答:(1)文中的“商君”是谁?“孝公”是哪国的国君? (2)“商君”变法使国家强大了,为什么会遭到旧贵族的反对?(3)孝公死后,“商君”最后被车裂,但她制定的新法却继续履行请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商君”变法成功的因素有哪些?04 直击中考14.(东营中考)下图是国内某游览胜地的实景照片。
战国时,它使成都平原“水旱从人,不知饥馑,时无荒年,谓之天府”,被誉为“世界水利文化的鼻祖”它是( )A.灵渠 B.都江堰C.大运河 D.永济渠15.(徐州中考)战国时期,秦国的军队特别富有战斗力,有“虎狼之师”之称其重要因素是( )A.将领冲锋在前的表率作用B.作战武器锋利先进C.战场立功国家赏给田宅和爵位D.战略战术运用得当参照答案第7课 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化知识管理1.韩、赵、魏 桂陵 马陵 长平 2.秦孝公 国君 世袭 井田 度量衡 军功 秦国 3.李冰 都江堰 成都平原基本过关1.A 2.D 3.A 4.B 5.D 6.C 7.B 8.B能力提高9.D 10.A 11.(1)使用铁制工具和牛耕技术2)都江堰;防洪、灌溉、水运3)鼓励耕织,生产粮食、布帛多的人,可免除徭役4)改善生产技术;兴修水利工程;减轻农民承当等 12.(1)信息:铁制农具和牛耕技术浮现并推广阐明:当时社会生产力得到发展2)事件:商鞅变法措施:废除井田制;奖励耕战;奖励军功;注重农业3)守旧贵族的反对和因秦孝公的死而失去了政治支持 13.(1)商鞅;秦国2)由于触犯了旧贵族的特权3)变法顺应了时代发展趋势;变法得到秦孝公的支持,措施得当,执行坚决;商君不顾个人安危,敢于同旧势力坚决斗争等。
直击中考14.B 15.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