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教新课标)四年级下数学说课-减法的运算性质.docx
8页四年级下数学说课-减法的运算性质人教版新课标 一、教材分析1.本课的内容是本单元关于运算定律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学生学完了加法的运算定律,自然地就会想到减法也会有运算定律2.本单元是用字母表示数,用字母表示运算定律也是用字母表示数的延伸和应用,同时探究运算定律的方法,使学生经历猜测----验证---结论---应用的探索思路,为接下来第二单元要研究的乘除法的运算定律打下了基础3.新课标将数学课程分为四大部分,本节课的内容属于数与代数中的第(二)部分:数与运算新课标对用字母表示数中运算定律的要求是:探索了解运算律,会应用运算律进行一些简便运算4.根据教材和新课标的要求,我确立了本课的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1)理解减法运算性质 ,掌握减法的运算性质的字母表示方法2)能运用减法的运算性质进行简便计算,解决生活中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能力目标:(1)引导学生使用计算器探究减法的性质2)培养学生的数学语言概括能力及根据具体情况选择算法的能力,发展思维的灵活性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问题意识和探究意识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运用减法运算性质进行简便运算教学难点:探索、理解减法运算性质二、学情分析1.已有知识:学生已经学习了加减法的意义、混合运算、用字母表示数和运算定律以及加法的运算定律,并且初步了解了探究规律的方法并能试着用已学过的知识对规律做出合理的解释。
2.能力分析:学生对运算定律的探究方法以及由特殊到一般的不完全归纳的数学思想仍然感到困难,需要教师进行合理适时的引导,以确保教学过程的顺利进行三、说模式结合教材情况、学生情况和课标要求,本课减法的运算性质我采用的是探究教学6环节的教学模式1.创设情境;2.提出问题;3.小组探究;4.汇报交流;5.总结提升;6.巩固应用这样的教学模式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探究意识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四、说设计本节课是根据“合作、探究、汇报、总结”的基本模式要求,结合“猜测—验证—结论—应用”教学思路进行教学设计的一)创设情境课件出示例题,学生读题,理解题意,列式解答板书算式 设计意图:例题是根据我校经典诵读教育读本《增广贤文》一书,结合本节课的知识要求进行编写的,学生较熟悉并且感兴趣,为教学过程的顺利开展打下基础二)提出问题1.以上的三种方法都可以解决小明的问题,帮小明算出了还剩下多少页没有背诵,那么每两个算式之间可以用“=”来连接吗?2. 你能说出两个等式吗?(1) 108-22 -28 = 108 -(22+28)(2) 108 -22 -28 =108 -28 -22课件出示探究问题:1.在第(1)个等式中,一个数连续减去两个数等于这个数减去后两个数的和,猜一猜是不是所有的减法都具有这样的规律呢,还是只在以上这三个数中存在着这样的规律?2.可以怎样验证我们的猜测呢?设计意图:通过这样两个问题引入本课要研究的课题---减法的运算性质。
三)小组探究:1. 学生分组讨论以上问题2. 组内制定研究的方法3. 组长负责分工和收集组内的意见并将意见汇总,以备汇报4. 教师巡视,指导学生找出验证的方法,学生任意找出三个数举例验证设计意图:学生在这一环节可以充分经历猜测—验证—结论的探究过程,进一步体验探究的方法和由特殊到一般的不完全归纳的数学思想四)汇报交流由组内派代表进行汇报,可多选几个组说一说注意指导学生的数学语言和表达方法教学片断:师:只是在以上我们看到的算式中存在这样的规律还是这个规律在所有的连减算式中都存在呢,试着猜想并说一说你们是如何验证猜想的?生:我们猜想应该是所有的连减算式中都存在着这样的规律,组内每个同学各举2例,通过验证均可得出这样的结论,没有反例师总结:同学们随意选出的三个数都存在着这样的规律,就说明了所有的连减算式都有这样的规律师:其他同学还有什么问题吗?预设:为什么减法会具有这样的规律呢?师:这个问题问的很好,同学们可以试着说一说,可在组内商量一下师提示:请同学们利用已学的关于减法的知识来解释,试着说一说,想一想利用减法的意义能不能解释生:从总体里去掉两部分就等于去掉这两部分的和,一次一次的去掉和一次去掉两部分剩下的都一样多,所以结果相同。
设计意图:通过问答式的交流汇报,使学生对探究规律的方法有了进一步的了解五)总结提升:通过刚才的汇报,我们发现无论换成哪三个数,两个算式的结果都相等,说明这个规律是普遍存在的,即一个数连续减去两个数,可以先把两个减数加起来,再从被减数里减去同样的道理,一个数连续减去三个数或四个数都具有这样的性质我们还可以把这个规律用字母表示为:a-b-c = a-(b+c)a-b-c-d = a-(b+c+d)研究第(2)个等式方法同上,得出结论:一个数连续减去两个数,可以交换两个减数的位置用字母表示为:a-b -c = a -c -b 的说课稿-2--------------------------------------------------------------------------------(六)巩固练习;1.在○和__上填相应的运算符号和数:;868-52-48=868○(52+___);1500-28-272=_____-(28○27;415-74-26=___○(___○___);这道题学生可以巩固和熟练第一个减法的运算性质;2.计算下面各题,怎样简便就怎样计算;528-53-47;470-254-46;545-167-145;这道题是减--------------------------------------------------------------------------------(六)巩固练习1.在○和__上填相应的运算符号和数:868 - 52 - 48=868 ○ (52+___)1500 - 28 - 272=_____- (28 ○ 272)415 - 74 - 26=___ ○ ( ___ ○ ___ )这道题学生可以巩固和熟练第一个减法的运算性质。
2.计算下面各题,怎样简便就怎样计算528-53-47470-254-46545-167-145这道题是减法的运算性质的运用,使学生明白要根据题目中数据的特点选择合适的算法3.这是一道联系实际生活的题目,而且是一道要用加法解决的问题,通过这道题学生可以回顾加减法之间的关系,明白要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算法并回顾之前学习的加法的运算定律,而且便于比较和总结4.计算下面各题,怎样简便就怎样计算800-138-1621034+78+320+102672-36+6425+75-25+75这是几道变化多样的运算题,通过练习可以加深学生对加法运算定律和减法运算定律的认识,并对运算定律进行比较,结合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算法5.小结:在连减算式中,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计算方法:1.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如果只有加、减法,要从左往右按顺序计算2.一个数连续减去几个数等于减去这几个数的和3.可以交换减数的位置五、板书设计减法的运算性质108-22-28 108-22-28 108-22 -28 = 86 - 28 = 108 -(22+28) = 108 -28 -22 = 58(页) = 108 - 50 =80 -22= 58(页) = 58(页)108-22-28 = 108-22-28108-22 -28= 108 -28 -22减法的性质: a-b-c=a-(b+c)a-b-c-d = a-(b+c+d)a-b-c=a-c-b六、课堂评价:课堂评价要面向全体学生,对于学生能主动参与学习活动,乐意与同伴进行交流合作要及时给予合理与适时的评价,对学生在探究过程中遇到的困难给予帮助和鼓励。
例如在学生解决例题时采用了多种方法要给予肯定和表扬;再如学生探究规律后汇报时要及时给与评价;对于在教师的引导下可以总结规律的同学要及时给与鼓励,对总结规律有一定困难的同学给予必要的帮助七、课程资源开发关于减法的运算性质教材中没有明确的新授课设计,只是简单的呈现了一个问题:加法有运算律,那减法有没有运算规律呢?本课的教学设计我参考了人教版的教材,特别是在创设情境这一环节我结合我校的实际情况进行编题设计,学生感到熟悉而有兴趣,为教学过程的顺利开展打下了基础;在探索规律的过程中使学生充分经历猜测---验证---结论---应用的全过程,体会由特殊---一般的不完全归纳的数学思想;在练习的设计中我也力求从学生熟悉的生活实际出发,对知识点进行及时巩固,注意前后知识的联系从而使学生深切体会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最后我想以数学家丰泰内力一句话结束本次的说课:数学家就像恋人??给予一个数学家最少的原理,他将从中得出一个你必须认可的结论,从这个结论他又会得出另一个结论虽然我们不能把孩子们都培养成数学家,但却可以以此作为我们努力的方向 谢谢大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