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应收及预付款项核算.ppt
27页第三章第三章 应收及预付款项的核算应收及预付款项的核算学习目标:学习目标: 通过本章的学习,应当了解施工企业应收及预付账款的核算内容,掌握应收账款、应收票据、预付账款以及坏账损失的核算方法,熟悉应收票据贴现利息、贴现收入的计算方法以及坏账准备的计提方法,能正确进行应收及预付账款的核算第一节第一节 应收账款的核算应收账款的核算一、 应收账款的确认应收账款的确认 应收账款是指施工企业由于工程结算、销售产品和材料、应收账款是指施工企业由于工程结算、销售产品和材料、提供劳务和作业应向发包单位、购货单位、接受劳务或作业提供劳务和作业应向发包单位、购货单位、接受劳务或作业的单位收取的款项应收账款仅指因销售活动而形成的债权的单位收取的款项应收账款仅指因销售活动而形成的债权企业在非销售活动中产生的应收款项,如应收的赔款、罚款、企业在非销售活动中产生的应收款项,如应收的赔款、罚款、存出保证金以及各种垫付款项等,不属于应收账款,应作为存出保证金以及各种垫付款项等,不属于应收账款,应作为其他应收款核算;企业在销售产品和材料、提供劳务和作业其他应收款核算;企业在销售产品和材料、提供劳务和作业时取得的商业汇票,也不属于应收账款,而应作为应收票据时取得的商业汇票,也不属于应收账款,而应作为应收票据核算。
核算二、应收账款的管理要求二、应收账款的管理要求u确定合理的信用标准 u加强应收账款的催收工作 u定期对应收账款进行检查 企业应当定期或者至少于每年年度终了,对应收账款进行全面检查,并合理地计提坏账准备对于不能收回的应收账款应当查明原因,追究责任对确实无法收回的,应按照企业的管理权限,经有关机构批准后作为坏账损失,冲销提取的坏账准备金v三、应收账款的核算方法三、应收账款的核算方法v为了核算和监督应收账款的增减变动及其结存情况,施工企业应设置“应收账款”账户该账户属于资产类账户,其借方登记企业实际发生的各种应收账款(包括代购货单位垫付的包装费、运杂费),贷方登记企业已经收回、转销或改用商业汇票方式结算的应收账款,期末借方余额反映企业尚未收回的应收账款本账户应设置“应收工程款”和“应收销货款”两个明细账户,并按不同单位设置明细账,进行明细分类核算v企业预收的款项(包括预收的工程款、备料款、购货款等),应在“预收账款”账户内核算不单独设置“预收账款”账户的企业,预收的款项也可在本账户核算第二节第二节 应收票据的核算应收票据的核算 应收票据是指施工企业因结算工程价款以及对外销售产品、材料等收到的、尚未到期兑现的商业汇票。
商业汇票根据承兑人的不同,分为由付款人承兑的商业承兑汇票和由银行承兑的银行承兑汇票商业承兑汇票是由付款人承兑的汇票,它可以由收款人签发,也可以由付款人签发,必须由付款人承兑;银行承兑汇票是由在承兑银行开立存款账户的存款人签发,由开户银行承兑付款的票据商业汇票根据支付本息额的不同,又可以分为带息票据和不带息票据带息票据是指根据票面金额和票面利率并计算到期利息的票据;不带息票据是指票据到期按票面额支付,票据上无利息规定目前,我国的商业汇票都是不带息票据按偿还期限的长短,可以分为短期应收票据和长期应收票据 v一、应收票据的入账价值一、应收票据的入账价值 应收票据入账价值的确定,目前存在两种方法,一种是按其票面价值入账,另一种是按票面价值的现值入账如果考虑到货币的时间价值等因素对票据面值的影响,应收票据按其面值和现值入账是比较合理和科学的但是,由于商业汇票的期限较短,利息金额相对来说不大,用现值记账计算烦琐,为了简化核算,企业会计制度规定,应收票据一律按照面值入账v二、应收票据的核算方法二、应收票据的核算方法(一)应收票据取得的核算 1.因结算工程价款而收到的应收票据时: 借:应收票据 贷:工程结算 2.因对外销售产品、材料而收到的应收票据时: 借:应收票据【票据的面值】 贷:主营业务收入【不含增值税的收入】 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3.因债务人抵偿前欠货款而取得的应收票据时: 借:应收票据【票据的面值】 贷:应收账款(二)到期收回应收票据的核算1.应收票据到期值的计算 不带息应收票据到期值=票据面值 带息应收票据到期值=票据面值+票据面值×票面利率×票据期限2.到期收回应收票据的会计处理 若为不带息商业汇票,到期收回时: 借:银行存款【到期值】 贷:应收票据【票据面值】 若为带息商业汇票,到期收回时: 借:银行存款【到期值】 贷:应收票据【票据面值】 财务费用【票据面值×票面得率×票据期限】(三)商业承兑汇票到期,承兑人违约拒付或无力偿还票款, 应收票据到期不能收回时,收款企业应将到期票据的票面金额转入”应收账款“账户。
如果是带息应收票据,期末不再计提利息,其所包含的利息,在有关备查簿中进行登记,待实际收到时再冲减收到当期的财务费用三、应收票据的转让的核算三、应收票据的转让的核算v企业需采购物资或抵偿债务,但无足够的货币资金时,可以将持有的未到期的应收票据背书转让,即在应收票据的背面签字后转让给收款人但在票据到期时,如果票据的签发人无力支付票款,则背书人应负连带责任v企业将持有的不带息应收票据背书转让,以取得所需物资时,按应计人物资成本的价值,借记“物资采购”或“原材料”、“库存商品”等科目按取得的专用发票上注明的增值税,借记“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科目,按应收票据的账面余额,贷记“应收票据”科目,按应收或应付的补价,借记或贷记“银行存款”等科目v如为带息应收票据,企业将其背书转让,以取得所需物资时,按应计人物资成本的价值,借记“物资采购”或“原材料”、“库存商品”等科目,按取得的专用发票上注明的增值税,借记“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科目,按应收票据的账面余额,贷记“应收票据”科目,按尚未计提的利息,贷记“财务费用”,按应收或应付的补价,借记或贷记“银行存款”等科目四、应收票据贴现的核算四、应收票据贴现的核算v企业收到商业汇票,如在票据未到期前需要提前取得资金,可以持未到期的商业汇票向银行申请贴现。
贴现是指企业将未到期的商业汇票经过背书,交给银行,银行受理后,从票面金额中扣除按银行的贴现率计算确定的贴现息后,将余额付给贴现企业票据贴现实质上是一种融通资金的行为在贴现中,企业给银行的利息称为贴现息,所用的利率称为贴现率,票据到期值与贴现息之差称为贴现所得用应收票据向银行申请贴现时,企业会计制度规定,如果是带息票据,由于受票面载明的利率与银行贴现率的差异和贴现期的影响,其贴现所得与票面金额会产生差异,在会计上作为利息收支处理;如果是不带息票据,其贴现所得与票面金额产生的差异,在会计上作为利息支出处理企业以应收票据向银行贴现的贴息及贴现所得计算公式如下: 贴息=票据到期值×贴现率×贴现期 贴现期=贴现日至票据到期日的实际天数-1 贴现所得=票据到期值-贴 息 其中,带息应收票据的到期值,是其面值加上按票据载明的利率计算票据全部期间的利息;不带息应收票据的到期值就是其面值v五、应收票据的管理五、应收票据的管理 在“应收的票据”的账户下,应按不同的单位分别设置明细账进行明细分类核算。
同时,企业应设置“应收票据备查簿”,逐笔登记每一笔应收票据的种类、号数和出票日期、票面金额、票面利率、交易合同号和付款人、承兑人;背书人的姓名或单位名称、到期日、背书转让日、贴现日期、现利率和贴现净额,未计提的利息以及收款日期和收回金额、退票情况等资料应收票据到期结清票款或退票等,都应在备查簿内逐笔注销第三节第三节 其他应收款的核算其他应收款的核算 v一、其他应收款的确认一、其他应收款的确认 企业的流动资产中的应收款项除应收账款、应收票据以外,还有其他应收和暂付其他单位或个人的各种往来款项这些其他应收的款项,虽与企业正常的购销业务没有直接关系,但也是一种待结算的款项 其他应收款是指施工企业除了应收票据、应收账款、预付账款等以外的其他各种应收、暂付款项,是施工企业发生的非购销活动的应收债权其他应收款是企业应收款项的另一重要组成部分其他应收款科目核算企业除存出保证金、买入返售金融资产、应收票据、应收账款、预付账款、应收股利、应收利息、应收代位追偿款、应收分保账款、应收分保合同准备金、长期应收款等以外的其他各种应收及暂付款项 二、其他应收款的核算方法二、其他应收款的核算方法v为了核算和监督其他应收款的形成和收回情况,企业应设置“其他应收款”账户,,核算企业应收票据、应收账款、预付账款等以外的其他各种应收、暂付款项。
v“其他应收款”账户借方登记发生的各项其他应收款,贷方登记收回或转销的其他应收款,余额在借方,表示应收未收的其他应收款该账户应按债务人设置明细账,进行明细分类核算v企业拨出用于投资、购买物资的各种款项,不得在“其他应收款”科目核算企业发生其他各种应收款项时,借记“其他应收款”科目,贷记有关科目;收回各种款项时,借记有关科目,贷记“其他应收款”科目 v 实行定额备用金制度的企业,对于领用的备用金应当定期向财务会计部门报销财务会计部门根据报销数用现金补足备用金定额时,借记“管理费用”等科目,贷记“现金”或“银行存款”科目,报销数和拨补数都不再通过“其他应收款”科目核算 第四节第四节 预付账款的核算预付账款的核算v预付账款是指施工企业按照工程合同规定预付给分包单位的工程款和备料款以及按照购货合同规定预付给供应单位的购货款预付账款属于企业的一种短期债权v企业的预付款属于暂付款性质,没有取得商品所有权,购销活动没有正式成立所以,在会计上不作购进处理为了核算预付款项的结算情况,企业应设置“预付账款”账户其借方登记企业预付的款项以及补付的款项,贷方登记企业与分包单位结算的应付工程款以及应付的购货款,期末借方余额反映企业预付的款项;如为贷方余额,则反映尚未补付的款项。
本账户应分别设置“预付分包单位款”和“预付供货单位款”两个明细账户,并分别按分包单位和供应单位名称设置明细账,进行明细分类核算v按现行制度规定,预付账款业务不多的企业,可以不单独设置“预付账款”账户,而将预付账款直接记入“应付账款”账户的借方第五节第五节 应收款项减值的核算应收款项减值的核算 应收款项减值主要表现为坏账坏账是指施工企业无法收回的应收账款由于发生坏账而产生的损失,称为坏账损失一、坏账发生的原因一、坏账发生的原因1)工程管理不当 2)调查过程过于草率 3)合同内容不严谨 4)质量问题引起纠纷(一)从债权人的角度看,发生呆账主要有如下原因: (二)从债务人的角度,呆账发生的原因如下:v1)存心讹诈 这是债务人的品质问题v2)不良债务过多 由于对方不注意呆账管理,从而引起不良债务过多,最终偿还无力由于债务企业其自身不良债务过多,或者金融政策收紧,企业贷款困难,造成企业资金运转不畅,产能不足、费用加大,从而获利能力低,市场萎缩造成恶性循环v3)行业萎缩与经营方针失误 由于行业竞争激烈导致市场销售利润率降低,同时施工企业的经营方针上出现偏差或错误,如过多资金投入到基础建设中,造成资金周转不灵。
v二、坏账损失确认的条件二、坏账损失确认的条件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施工企业承揽工程、销售产品以及提供劳务等形成的应收款项,可能会有一部分不能收回这些无法收回的应收款称为坏账由于发生坏账给企业带来的损失称为坏账损失我国《企业财务通则》规定,坏账损失确认的条件是:债务人破产或死亡,以其破产财产或遗产清偿后仍无法收回的应收款项;债务人逾期未履行其清偿义务(逾期3年以上),且有明显特征表明无法履行或履行的可能性很小 对坏账准备的审查主要从两个方面进行: 1、是要审查是否按规定的方法和比例提取,其计算是否准确; 2、是要审查坏账准备的列支是否按会计制度规定办理,有无任意列支对坏账损失的审查也从两个方面进行:1、是要确认坏账损失的核销是否符合规定,列支金额是否正确;2、是要确认坏账损失后又收回的应收账款是否及时入账,有无被侵吞、挪用v三、计提坏账准备金的范围三、计提坏账准备金的范围 《企业会计制度2001》规定:计提坏账准备的范围是企业的应收款项,包括应收账款和其他应收款企业持有的未到期应收票据,如有确凿证据证明不能够收回或收回的可能性不大时,应将其账面金额转入应收账款,并计提相应的坏账准备。
企业的预付账款,如有确凿证据表明其不符合预付账款性质,或者因供货单位破产、撤销等原因,已无望再收到所购货物的,应将原已计入预付账款的金额转入其他应收款,并计提相应的坏账准备 我国现行行业制度规定,提取坏账准备的企业,采用应收账款余额百分比法,可以于年度终了,按照年末应收账款余额的3-5‰计提坏账准备v四、坏账损失的核算方法四、坏账损失的核算方法坏账损失的核算方法有两种:一是直接转销法;二是备抵法1、直接转销法 直接转销法是指在坏账损失实际发生时,直接借记“管理费用”科目,贷记“应收账款”科目这种方法核算简单,不需要设置“坏账准备”科目关于直接转销法,我们还应掌握以下两个要点:第一,该法不符合权责发生制和配比原则;第二,在该法下,如果已冲销的应收账款以后又收回,应做两笔会计分录,即先借记“应收账款”科目,贷记“管理费用”科目;然后再借记“银行存款”科目,贷记“应收账款”科目v2、备抵法 备抵法是指按期估计坏账损失计入当期的管理费用,并提取坏账准备金;实际发生坏账损失时冲减坏账准备金,并转销相应的应收账款这种方法的优点是:① 可将预计不能收回的应收账款及时作为坏账损失入账,体现权责发生制和配比原则,避免企业虚盈实亏;② 便于估计应收账款的可变现净值,真实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
此外,预计不能收回的应收账款已不符合资产的定义,计提坏账准备可以预防企业虚夸资产在资产负债表上,坏账准备作为应收账款的备抵项目,有利于报表使用者了解企业的真实财务状况,根据应收账款净值分析企业的实际偿债能力 应用年末余额百分比法时,坏账准备的计提(即坏账损失的估计)分首次计提和以后年度计提两种情况首次计提时,坏账准备提取数=应收账款年末余额×计提比例 【例3.14】兴华公司2005年首次计提坏账准备,当年年末的应收账款余额为100000元,坏账准备的计提比例为5‰则: 坏账准备提取数=100000×5‰=500(元) 借:管理费用 500 贷:坏账准备 500 以后年度计提坏账准备时,可进一步分以下四种情况来掌握:(1)应收账款年末余额×计提比例> “坏账准备”年末余额(指坏账准备计提前的余额,不同),按差额补提坏账准备 【例3.15】承【例3.14】,2006年10月兴华公司实际发生坏账损失400元;当年年末应收账款余额为120000元会计处理过程如下:①2006年10月: 借:坏账准备 400 贷:应收账款 400年末计提前“坏账准备”账户余额=500–400=100(元)②坏账准备提取数=120000×5‰–100=500(元) 2006年12月: 借:管理费用 500 贷:坏账准备 500 年末补提500元坏账准备后,“坏账准备”账户的余额为600元。
(2)应收账款年末余额×计提比例<“坏账准备”年末余额,按差额冲减坏账准备 【例3.16】承【例3.15】,2007年6月,兴华公司上年确认的坏账损失又收回;当年年末应收账款余额为150000元会计处理过程如下:①以前年度核销的坏账又收回,同样需要做两笔分录: 2007年6月: 借:应收账款 400 贷:坏账准备 400 借:银行存款 400 贷:应收账款 400 年末计提前“坏账准备”账户余额=600+400=1000(元) ②坏账准备提取数=150000×5‰–1000=–250(元) 2007年12月: 借:坏账准备 250 贷:管理费用 250 年末冲减250元坏账准备后,“坏账准备”账户的余额为750元(3)应收账款年末余额×计提比例=“坏账准备”年末余额,不补提亦不冲减坏账准备,即不做会计处理例3.17】承【例3.16】,2008年10月兴华公司实际发生坏账损失350元;当年年末应收账款余额为80000元会计处理过程如下:①2008年10月: 借:坏账准备 350 贷:应收账款 350年末计提前“坏账准备”账户余额=750–350=400(元) ②坏账准备提取数=80000×5‰–400=0(元),不需做任何会计处理。
(4)年末计提前“坏账准备”出现借方余额,应按其借方余额与“应收账款年末余额×计提比例”之和计提坏账准备 【例3.18】承【例3.17】,2009年6月兴华公司实际发生坏账损失1000元;当年年末应收账款余额为200000元会计处理过程如下: ①2009年6月: 借:坏账准备 1000 贷:应收账款 1000 年末计提前“坏账准备”账户为借方余额600(1000–400)元 ②坏账准备提取数=200000×5‰+600=1600(元) 2009年12月: 借:管理费用 1600 贷:坏账准备 1600 年末计提1600元坏账准备后,“坏账准备”账户为贷方余额1000元 总之,在采用年末余额百分比法的情况下,始终要掌握这样一个原则,即当年坏账准备计提后,一定要保持“坏账准备贷方余额÷应收账款年末余额=计提比例”这一等式成立此外,关于备抵法,我们还应注意以下几点: ①备抵法下的计提比例由公司自行确定; ②在预收账款登记在“应收账款”账户的情况下,计提坏账准备所依据的应收账款应剔除预收账款因素; ③应收票据不计提坏账准备,但上市公司的其他应收款要计提坏账准备; ④年末余额百分比法要熟练掌握,因为它还是我们理解合并报表中内部应收账款及其坏账准备在跨年度抵销时的一个基础。
五、估计坏账损失金额的方法五、估计坏账损失金额的方法 企业采用备抵法核算坏账损失时,首先应按期估计坏账损失估计坏账损失的方法主要有三种: (1)余额百分比法是指根据以往的经验估计坏账损失占全部应收账款的比率,再用这个比率乘以期末应收账款的余额来估计坏账损失金额的方法用公式表示如下:估计的坏账损失=应收款项的期末余额×估计坏账百分比 (2)销货百分比法是指按赊销金额的一定比例估计坏账损失的方法其计算公式如下:本期估计的坏账损失=本期赊销金额×预计坏账率【例3.19】某施工企业根据以往的经验和有关资料,估计坏账损失率为4%,本期已办理结算但尚未收回的工程款为100 000元则:本期估计的坏账损失=100000×4%=4000(元) (3)账龄分析法它是指根据各类账龄不同的应收款项数额分别估计坏账损失百分比,确定可能发生的坏账损失总额的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