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7电子课文●第七章机械能.doc
30页电子课文●第七章 机械能 我们在初中已经学过能量的初步知识,知道自然界存在各种不同形式的能量——机械能(动能和势能)、内能、电能、化学能、核能等等,还知道各种不同形式的能量可以相互转化,而且在转化过程中总能量守恒.但是,并没有定量地研究能量及其相互转化.我们在初中还学过功的初步知识,知道功和能量是有密切联系的.原来,做功的过程就是能量转化的过程,做了多少功,就有多少能量发生转化.这样,通过做功的多少,就可以定量地研究能量及其相互转化了.这一章先讲功,然后定量地讨论动能、势能及其相互转化.电子课文●一 功 功 一个物体受到力的作用,如果在力的方向上发生一段位移,这个力就对物体做了功.人推车前进,车在人的推力作用下发生一段位移,推力对车做了功.起重机提起货物,货物在起重机钢绳的拉力作用下发生一段位移,拉力对货物做了功.列车在机车的牵引力作用下发生一段位移,牵引力对列车做了功.力和物体在力的方向上发生的位移,是做功的两个不可缺少的因素.功的大小是由力的大小和物体在力的方向上的位移的大小确定的.力越大,位移越大,所做的功就越大.力学里规定:如果力的方向与物体运动的方向一致(图8-1),功就等于力的大小和位移的大小的乘积.用F表示力的大小,用s表示位移的大小,用W表示力F所做的功,则有W=Fs当力F的方向与运动方向成某一角度时(图8-2),可以把力F分解为两个分力:跟位移方向一致的分力F1,跟位移方向垂直的分力F2.设物体在力F的作用下发生的位移的大小是s,则分力F1所做的功等于F1s.分力F2的方向跟位移的方向垂直,物体在F2的方向上没有发生位移,F2所做的功等于零.因此,力F对物体所做的功W等于F1s,而F1=Fcosα,所以W=Fscosα这就是说,力对物体所做的功,等于力的大小、位移的大小、力和位移的夹角的余弦这三者的乘积.功是一个标量.在国际单位制中,功的单位是焦耳,简称焦,符号是J.1J等于1N的力使物体在力的方向上发生1m的位移时所做的功.1J=1N×1m=1N·m.正功和负功 现在我们讨论一下功的公式:移s的方向垂直时,力F不做功.例如,物体在水平桌面上运动时,重力G和支持力F都跟位移方向垂直,这两个力都不做功(图8-3).例如,人用力推车前进时,人的推力F对车做正功(图8-4).负功.例如,人用力阻碍车前进时,人的推力F对车做负功(图8-5).一个力对物体做负功,往往说成物体克服这个力做功(取绝对值).这两种说法在意义上是等同的.例如竖直向上抛出的球,在向上运动的过程中,重力对球做了-6J的功,可以说成球克服重力做了6J的功.当物体在几个力的共同作用下发生一段位移s时,这几个力对物体所做的总功,等于各个力分别对物体所做的功的代数和.如图8-6所示,在水平面上运动的物体受到四个力的作用:拉力F1,滑动摩擦力F2,重力G,支持力F3(重力和支持力未画出).重力和支持力不做功,因而外力所做的总功W等于拉力F1和滑动摩擦力F2所做的功的代数和:W=F1scosα-F2s.可以证明,当物体在几个力的共同作用下发生一段位移时,这几个力对物体所做的总功,等于这几个力的合力对物体所做的功.【例题】 一个质量m=2kg的物体,受到与水平方向成37°角斜向上方的拉力F1=10N,在水平地面上移动的距离s=2m(图8-7).物体与地面间的滑动摩擦力F2=4.2N.求外力对物体所做的总功.解 拉力F1对物体所做的功为W1=F1scos37°=16J.摩擦力F2对物体所做的功为W2=F2scos180°=-8.4J.外力对物体所做的总功W等于W1和W2的代数和W=W1+W2=7.6J 电子课文●二 功率 不同物体做相同的功,所用的时间往往不同,也就是说,做功的快慢并不相同.一台起重机能在1min内把1t的货物提到预定的高度,另一台起重机只用30s就可以做相同的功.第二台起重机比第一台做功快一倍.在物理学中,做功的快慢用功率来表示.功W跟完成这些功所用时间t的比值叫做功率.用P表示功率,则有在国际单位制中,功率的单位是瓦特,简称瓦,符号是W.1W=1J/s.瓦这个单位比较小,技术上常用千瓦(kW)作功率的单位①.1kW=1000W.功率也可以用力和速度来表示.在作用力方向和位移方向相同的情况下,W=Fs,把此式代入功率的公式中可得P=Fs/t,而s/t=v,所以P=Fv这就是说,力F的功率等于力F和物体运动速度v的乘积.物体做变速运动时,上式中的v表示在时间t内的平均速度,P表示力F在这段时间t内的平均功率.如果时间t取得足够小,则上式中的v表示某一时刻的瞬时速度,P表示该时刻的瞬时功率.从公式P=Fv可以看出,汽车、火车等交通工具,当发动机的输出功率P一定时,牵引力F与速度v成反比,要增大牵引力,就要减小速度.所以汽车上坡的时候,司机常用换挡的办法减小速度,来得到较大的牵引力.当速度v保持一定时,牵引力F与功率P成正比.所以汽车上坡时,要保持速度不变,必须加大油门,增大输出功率来得到较大的牵引力.保持牵引力F不变时,功率P与速度v成正比.起重机在竖直方向匀速吊起某一重物时,牵引力与重物的重量相等,牵引力保持不变,发动机输出的功率越大,起吊的速度就越大.【例题】 质量m=3kg的物体,在水平力F=6N的作用下,在光滑水平面上从静止开始运动,运动时间t=3s.求:a.力F在t=3s内对物体所做的功.b.力F在t=3s内对物体做功的平均功率.c.在3s末,力F对物体做功的瞬时功率.分析 物体在水平力的作用下在水平面上做匀加速运动,由牛顿第二定律可知,加速度a=F/m=2m/s2,在t=3s内物体的位移s=at2/2=9m,物体在3s末的速度v=at=6m/s.知道了F、s和v,就可以算出功和功率了.解 a.力F在t=3s内对物体所做的功为W=Fs=6×9J=54Jb.力F在t=3s内对物体做功的平均功率为c.在3s末,力F对物体做功的瞬时功率为P=Fv=6×6W=36W力F在t=3s内的平均功率也可以这样计算:物体在t=3s内的平均速度v=s/t=3m/s,平均功率P=Fv=6×3W=18W. 电子课文●三 功和能 功和能是两个联系密切的物理量.一个物体能够对外做功,我们就说这个物体具有能量.流动的河水能够推动水轮机做功,流动的河水具有能量.举到高处的重物下落时能够把木桩打进地里而做功,举高的重物具有能量.被压缩的弹簧放开时能够把物体弹开而做功,被压缩的弹簧具有能量.我们知道,各种不同形式的能量可以相互转化,而且在转化过程中守恒.在这种转化过程中,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举重运动员把重物举起来,对重物做了功,重物的重力势能增加,同时,运动员消耗了体内的化学能.运动员做了多少功,就有多少化学能转化为重力势能.被压缩的弹簧放开时把一个小球弹出去,小球的动能增加,同时,弹簧的弹性势能减少.弹簧对小球做了多少功,就有多少弹性势能转化为动能.列车在机车的牵引下加速运动,列车的机械能增加,同时,机车的热机消耗了内能.牵引力对列车做了多少功,就有多少内能转化为机械能.起重机提升重物,重物的机械能增加,同时,起重机的电动机消耗了电能.起重机钢绳的拉力对重物做了多少功,就有多少电能转化为机械能.做功的过程就是能量转化的过程,做了多少功,就有多少能量发生转化.所以,功是能量转化的量度.知道了功和能的这种关系,就可以通过做功的多少,定量地研究能量及其转化的问题了.下面我们定量地研究机械能. 电子课文●四 动能动能定理 动能 我们在初中学过,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量叫做动能.物体的动能跟物体的质量和速度都有关系.现在让我们复习一下初中做过的实验.电子课文●实验 如图8-10所示,让滑块A从光滑的导轨上滑下,打到一个木块B上,推动木块做功.让同一滑块从不同的高度滑下,可以看到,高度大时滑块把木块推得远,对木块做的功多.让质量不同的滑块从同一高度滑下,可以看到,质量大的滑块把木块推得远,对木块做的功多.实验表明,物体的质量越大,速度越大,它的动能就越大.怎样定量地表示动能呢?一架飞机在牵引力的作用下(不计阻力),在起飞跑道上加速运动,速度越来越大,动能越来越大.牵引力做了多少功,动能就增加多少.现在我们根据做功的多少,来定量地确定动能.设一个物体的质量为m,初速度为v1,在与运动方向相同的恒力F的作用下发生一段位移s,速度增加到v2(图8-11).在这一过程中,力F所做的功W=Fs.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F=ma;根据匀加速运动的(1)物体的动能等于物体质量与物体速度的二次方的乘积的一半.动能是标量,它的单位与功的单位相同,在国际单位制中都是焦耳.这是因为,1kg·m2/s2=1N·m=1J.例如,我国发射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质量为173kg,轨道速度动能定理 有了动能的定量表示,上面的(1)式可以写成W=Ek2-Ek1(2)上式表示,外力所做的功等于动能的变化.当外力做正功时,末动能大于初动能,动能增加.当外力做负功时,末动能小于初动能,动能减少.如果物体受到几个力的共同作用,则(2)式中的W表示各个力做功的代数和,即合力所做的功.合力所做的功等于物体动能的变化.这个结论叫做动能定理.这里所说的力,既可以是重力、弹力、摩擦力,也可以是任何其他的力.上述(2)式是在物体受到恒力的作用,且物体做直线运动的情况下得到的.可以证明,当力是变力,物体做曲线运动时,(2)式也是正确的.这时(2)式中的W为变力所做的功.正因为动能定理适用于变力,所以它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经常用来解决有关的力学问题.【例题】 一架喷气式飞机,质量m=5.0×103kg,起飞过程中从静止开始滑跑的路程为s=5.3×102m时,达到起飞速度v=60m/s.在此过程中飞机受到的平均阻力是飞机重量的0.02倍(k=0.02).求飞机受到的牵引力.分析 飞机原来是静止的,初动能Ek1=0.飞机在水平方向受到的外力是牵引力F1和阻力F2=kmg(图8-12).在外力作用下,飞机在跑道上滑跑一段路程s,外力对飞机做功,飞机的动能增加,最后达到kmgs,由动能定理就可以求出牵引力.解 由动能定理可得代入数值得F1=1.8×104N.从例题可以看出,利用动能定理来解力学问题,要明确物体的初动能和未动能,要分析物体的受力情况,列出各个力所做的功,然后利用动能定理求解.动能定理不涉及物体运动过程中的加速度和时间,因此用它来处理问题有时比较方便.本题用牛顿第二定律和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公式求解,会得到相同的结果.用牛顿第二定律和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公式求解,要假定牵引力是恒力,而实际中牵引力不一定是恒力.动能定理适用于变力,用它可以处理牵引力是变力的情况,这时求得的F是牵引力对位移的平均值. 电子课文●五 重力势能 我们在初中学过,物体由于被举高而具有的能量叫做重力势能.打桩机的重锤从高处落下时可以把水泥桩打进地里,重锤具有重力势能(图8-15).重力势能跟物体的质量和高度都有关系.重锤的质量越大,被举得越高,把水泥桩打进地里越深.可见,物体的质量越大,高度越大,重力势能就越大.怎样定量地表示重力势能呢?重力势能 把一个物体举高,要克服重力做功,同时物体的重力势能增加.一个物体从高处下落,重力做功,同时重力势能减小.可见,重力势能跟重力做功有密切联系.设一个质量为m的物体从高度为h1的A点下落到高度为h2的B点(图8-16).重力所做的功为WG=mgΔh=mgh1-mgh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