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贸易顺差对于通货膨胀的影响.doc
4页专业通识1贸易顺差对于通货膨胀的影响贸易顺差对于通货膨胀的影响摘要:中国通胀率持续上升,从 CPI 变化可一览无遗今年年初,通胀率 仍处于 1.5%的相对偏低水平,但踏入二月份,通胀率已急升至 2.7%,其后在高 位徘徊,到五月份更升穿 3%,是今年来首次出现通胀超标的月份通胀率由 3% 水平升至超过 4%,前后再花了五个月,在十一月份通胀数据达到 5.1%,现在 “不可想像”的通胀率已摆在眼前,下一个关口可能直叩百分之六,这绝对不 是天方夜谭,通胀何时见顶?造成高通胀的原因是什么?中国长达 20 年的贸易 顺差有对通货膨胀有何影响? 关键词:国际收支顺差 通货膨胀 宏观经济 人民币升值所谓国际收支顺差,就是一个国家在一定时期内(通常为一年),其国际收人的总额大于支出的总额,即为顺差国际收支一般是用美元结算,这种结算是在银行之间进行的,但是美元除在美国外其他国家不能直接流通,我国央行就将顺差多出来的美元储备起来,而发行3倍于储备左右(我国就是这样)的本国货币,以维持货币流通量的平衡。
顺差越多外汇储备自然就会增长的越多国际收支顺差对通货膨胀的影响,是由于出口量大于进口量,从而使得国内可供物资减少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应是在国内可供经济资源以充分利用,而没有可供使用的限制资源,使得在国内市场只能提供一定数量的商品在这种情况下,当国内产品大量用于对外出口,而同时进口不足时,会造成国内可供物资减少,造成一定程度上的物价上涨而现实情况是,由于科学技术在生产中的广泛使用,利用经济资源的能力和效率都大大提高,极大提高了劳动生产率使得在同样可供经济资源情况下,生产出来的产品大大增加生产能力的不断扩大,造成许多国家不是物资不足,二是生产的效率不足,因而如何避开海外市场增加有效需求,是许多国家在刺激国内经济增长时通常采用的一项整治措施,一些国家为此采取增加出口,限制进口的措施来保持国民经济的增长和就业的增加;进而不能保持出口的增长、抑制进口的增长,就会使国家的经济增长可能因为出口小于进口的贸易顺差,或者由于出口增长缓慢,进口增长增加,而为此付出国民经济增长速度下降,失业人口增加的沉重代价在开放条件下,国际收支波动会对一国的货币供应量产生间接影响国际收支差额通过影响本国外汇储备量,使中央银行的货币资产结构发生变化,构成外汇占款;而外汇占款的增长或减少会影响本国货币投放总量变化,进而影专业通识2响国内通货膨胀水平。
其传导机理是:“国际收支差额-外汇储备-外汇占款-货币供给量-国内通货膨胀水平”从我国当前的情况来看,持续的贸易顺差和巨额的外汇储备积累已经成为宏观经济面临的两大难题贸易顺差和 FDI 一直是我国经常项目与资本项目顺差的主要来源以贸易顺差为例,20 世纪 90 年代以来,我国对外贸易差额几乎全部表现为顺差,1990 年至 2006 年的 17 年间有 16 年为贸易顺差2006 年贸易顺差更是达到1775 亿美元(见表 2) 在当前强制结售汇体制下,持续的贸易顺差是巨额外汇储备的重要来源2006 年末我国外汇储备已高达 10663.44 亿美元,位居全球第一位2006 年,贸易顺差占外汇储备增量的比重达到 71.73%宏观经济的四大目标:经济增长、充分就业、物价稳定、国际收支平衡很多国家都在追求这四个目标的实现,以达到社会的平稳但是当前中国国际收支形势不容乐观截至 2010 年 6 月末,中国外汇储备余额为 24543 亿美元,同比增 15.1% ,国际收支呈现严重失衡的状态从我国国际收支平衡表可以看出,我国经常项目的顺差主要来源于贸易顺差,资本与金融项目顺差则主要来自FDI 的持续增长。
可见, “双顺差”的国际收支结构与我国长期所奉行的出口导向战略和外国投资驱动战略有关国际收支平衡事关我国经济健康稳定发展和对外经济关系的和谐 “国际收支状况有所改善“成为我国 2010 年宏观调控目标之一巨额贸易顺差的负面影响主要表现在:第一,贸易摩擦增多与红红火火的外贸活动交织在一起的是频繁的贸易摩擦较大的贸易顺差,成为美欧等国对中国商品设限的主要口实之一目前对我国纺织、服装、家电等反倾销调查此起彼伏,对外摩擦还呈现从贸易领域向投资、金融、汇率等领域延伸的趋势对外摩擦的不断蔓延和升级,不仅会给出口持续发展带来重大威胁,而且还会对宏观调控和对外政治外交关系造成严重干扰第二,进口资源依存度提高我国出口产业的发展主要依赖粗放型增长方式,由于我国资源十分有限,因此在出口快速增长的同时,必然伴随着战略资源对外依赖程度的提高目前,我国多种战略资源的对外依存度高达 40%以上,如对原油、铁矿石、氧化铝的对外依存度分别达到 35%,36%和 46%,镍和天专业通识3然橡胶的对外依存度更是高达 55%以上第三,贸易条件恶化低下的出口效益问题可能对我国经济发展产生不利的影响我国大多出口商品和石油存在比价关系,但随着国际原油价格的不断上升,我国出口商品价格却不断下跌,从 1998 年到 2003 年,我国出 1:3 与进口商品的相对价格下降了 14.2%。
近年来,我国每出台一项出口鼓励政策,之后都伴随着外国企业对中国出口商的压价,而我国企业为了保住国外市场份额,不得不屈从采取降价措施,使我国政府给予本国企业的优惠转手让给了国外,贸易条件不断恶化第四,货币升值压力增大巨额贸易顺差导致国际收支严重不平衡已经成为宏观调控面临的棘手问题我国是一个发展中的大国,大量的贸易顺差,一方面增加了外汇储备,另一方面也增大了人民币升值的压力面对巨大的“双顺差“的应对策略:从我国的现实出发,实现国际收支的基本平衡需要建立促进贸易平衡的机制,转变贸易增长方式,扩大国内需求特别是消费需求采取增加进口、调整出口、扩大资本流出、减少资金流入、增加汇率弹性等措施第一,扩大内需是实现国内均衡发展,促进外部均衡的有效途径要积极扩大进口,缩小贸易顺差加快推进贸易便利化,主动增加国内短缺性资源和战略原材料进口,支持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所亟需的先进技术和设备进步要充实能源、重要资源的长期战略储备,以缓解未来能源和重要资源的供给紧张第二,加快出口产品结构的调整,切实转变贸易增长方式要提高技术含量和附加值,培育民族品牌,扩大具有自主知识产权、自主品牌的商品出口要优化出口商品结构,减少高耗能、高污染产品和缺乏比较优势的产品出口。
第三,提高利用外资质量,逐步实现内外资企业的公平待遇优化利用外资结构,引导外资更多流向高新技术产业和中西部地区,促进国内产业结构调整和区域协调发展继续开放服务市场,有序承接国际现代服务业转移逐步实现内外资企业的公平待遇,加强法制建设,改善投资环境第四,在有效防范风险前提下,有选择分步骤地放宽对资本流出的限制,鼓励和支持有条件的企业”走出去” ,进行全球性战略性投资,更多更好地利用国外资源和国际市场逐步推动境内机构开展境外证券投资加强资金流动的专业通识4监测和管理完善国际收支风险监测,强化国际收支预警分析,加强对外汇资金流入的管理,维护国家经济金融安全第五,搞好外汇市场建设,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逐步扩大外汇市场交易主体,增加市场交易品种,完善外汇交易模式进一步发挥市场在配置资源和价格发现中的基础性作用,逐步完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在过去的 20 多年中,由于中国的经济政策总体上来说是正确的,经济得到飞速发展但是以双顺差为特征的中国国际收支失衡是中国经济结构失衡的重要表现这必须通过调整外资,外贸和产业政策,加速市场化进程等方式来实现新的平衡而宏观经济政策必须与上面的调整相互配合,相互促进。
通过“十一五”的规划与调整,我们一定能够实现中国经济持续稳定,高速发展参考文献:1、戴书松《论国际收支大量顺差影响通货膨胀的条件》2、百度百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