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核心素养内容.doc

7页
  • 卖家[上传人]:m****
  • 文档编号:552801272
  • 上传时间:2023-05-01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69KB
  • / 7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核心素养内容核心素养 重构未来教育图景2015 年 3 月,一个崭新的概念——“核心素养” ,首次出现在国家文件中,在教育部印发的《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 中,“核心素养” 被置于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目标的基础地位为什么要提出核心素养?十八大提出,要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但立德树人靠什么来落小落细落实呢?这是个问题曾几何时,知识本位、应试教育填满了学校生活的缝隙,师生争分夺秒,为的是获取更多的知识,然而当知识以几何级态势增长,这种方式还能奏效吗?人们意识到,知识教学要“够用” ,但不能“过度”,因为知识教学过度会导致学生想象力和创造性发展受阻教育不能填满学生生活的空间,要留有闲暇因为学校教育绝不是给人生画上句号,而是给人生准备好必要的“桨”更新知识观念是一种世界趋势国际上多数国家、地区与国际组织都认为,以个人发展和终身学习为主体的核心素养模型,应该取代以学科知识结构为核心的传统课程标准体系国际上长达 20 多年的研究表明, 只有找到人发展的 “核心素养体系”,才能解决好有限与无限的矛盾; 只有找到对学生终生发展有益的 DNA,才能在给学生打下坚实知识技能基础的同时,又为未来发展预留足够的空间。

      那么“核心素养”到底是什么?不同于一般意义的 “素养”概念,“核心素养”指学生应具备的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突出强调个人修养、社会关爱、家国情怀,更加注重自主发展、合作参与、创新实践从价值取向上看,它“反映了学生终身学习所必需的素养与国家、 社会公认的价值观” 从指标选取上看,它既注重学科基础,也关注个体适应未来社会生活和个人终身发展所必备的素养,不仅反映社会发展的最新动态,同时注重本国历史文化特点和教育现状在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包含了国家、社会、公民三个层面的价值准则因此从结构上看,基于中国国情的“核心素养”模型,应该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圆心来构建此外,它是可培养、可塑造、可维持的,可以通过学校教育而获得落到学校教育上,还需解决一个关键:它同学科课程教学是什么关系?一方面,核心素养指导、引领、辐射学科课程教学,彰显学科教学的育人价值, 使之自觉为人的终身发展服务,“教学”升华为“教育”另一方面,核心素养的达成,也依赖各个学科独特育人功能的发挥、学科本质魅力的发掘,只有乘上富有活力的学科教学之筏,才能顺利抵达核心素养的彼岸核心素养还是学科壁垒的 “溶化剂”。

      以核心素养体系为基,各学科教学将实现统筹统整比如语言素养,它并非专属语文一家,体育课也有——有可能只是手势和眼神,一个快球、快攻就发动了现代社会中,人们有效交流的非文字信号能力也是“语言素养”对于教师而言,这是个巨大挑战首先是观念转型——教师要从“学科教学”转向“学科教育” 学科教师要明白自己首先是教师,其次才是教某个学科的教师, 首先要清楚作为 “人”的“核心素养”有哪些、学科本质是什么,才会明白教学空间要把学生带向何方这也是从“知识核心时代”走向“核心素养时代”的必然要求基于“核心素养”完善学业质量标准,还可能改变中小学评价以知识掌握为中心的局面一个具备“核心素养”的人与单纯的“考高分” 并不能画等号 它还将对学习程度做出刻画,进而解决过去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评价操作性不足的问题当然,它不仅挑战我们现有的课程设计与评价体系,同时也拷问着校长和教师的教育素养,从概念到行动,从“知识至上”转向以核心素养为导向,您准备好了吗?以上源自:《人民教育》 2015 年第 7 期拓展阅读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教育部基础教育二司 (征求意见稿)研制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 根本出发点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突出强调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使之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是指学生应具备的、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综合表现为 9 大素养,具体为社会责任、国家认同、国际理解;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审美情趣;身心健康、学会学习、实践创新一、社会责任主要是个体处理与他人(家庭) 、集体、社会、自然关系等方面的情感态度和行为表现1. 诚信友善重点是自尊自律,诚实守信;文明礼貌,宽和待人;孝亲敬长,有感恩之心;热心公益和志愿服务等2. 合作担当重点是积极参与社会活动,具有团队合作精神;对自我和他人负责;履行公民义务,行使公民权利,维护社会公正等3. 法治信仰重点是尊崇法治,敬畏法律;明辨是非,具有规则与法治意识;依法律己、依法行事、依法维权;崇尚自由平等,坚持公平正义等4. 生态意识重点是热爱并尊重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保护环境,节约资源,具有绿色生活方式;具有可持续发展理念和行动等二、国家认同主要表现为个体对国家政治制度、核心价值理念、民族文化传统等方面的理解、认同和遵从5. 国家意识重点是了解国情历史,维护民族团结、社会稳定和国家统一;热爱祖国,认同国民身份,对祖国有强烈的归属感;自觉捍卫国家尊严和利益等6. 政治认同。

      重点是热爱中国共产党;理解、接受并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有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而不懈奋斗的信念和行动等7. 文化自信重点是了解中华文明形成的历史进程;承认和尊重中华民族的优秀文明成果;理解、欣赏、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等三、国际理解主要表现为个体对国际动态、多元文化、人类共同命运等方面的认知和关切8. 全球视野重点是具有开放的心态;了解人类文明进程和世界发展动态;关注人类面临的全球性挑战,理解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内涵与价值等9. 尊重差异重点是了解世界不同文化;理解、尊重和包容文化的多样性和差异性;积极参与多元文化交流等四、人文底蕴主要是个体在学习、理解、运用人文领域知识和技能等方面表现的情感态度和价值取向10. 人文积淀重点是积累古今中外人文领域基本知识和成果;掌握人文思想中所蕴含的认识方法和实践方法等11. 人文情怀重点是以人为本, 尊重、维护人的尊严和价值;关切人的生存、发展和幸福等五、科学精神主要是个体在学习、理解、运用科学知识和技能等方面表现的价值标准、思维方式和行为规范12. 崇尚真知重点是学习科学技术知识和成果; 掌握基本的科学方法;有真理面前人人平等的意识等。

      13. 理性思维重点是尊重事实和证据, 有实证意识和严谨的求知态度;理性务实,逻辑清晰,能运用科学的思维方式认识事物、解决问题、规范行为等14. 勇于探究重点是有百折不挠的探索精神; 能够提出问题、形成假设,并通过科学方法检验求证、得出结论等六、审美情趣主要是个体在艺术领域学习、体验、表达等方面的综合表现15. 感悟鉴赏重点是学习艺术知识、 技能与方法; 具有发现、感知、欣赏、评价美的意识和基本能力;具有健康的审美价值取向;懂得珍惜美好事物等16. 创意表达重点是具有艺术表达和创意表现的兴趣和意识;具有生成和创造美的能力;能在生活中拓展和升华美,提升生活品质等七、学会学习主要表现为个体在学习态度、方式、方法、进程等方面的选择、评估与调控17. 乐学善学重点是有积极的学习态度和浓厚的学习兴趣;有良好的学习习惯;能自主学习,注重合作;具有终身学习的意识等18. 勤于反思重点是对自己的学习状态有清楚的了解; 能够根据不同情境和自身实际,选择合理有效的学习策略和方法等19. 数字学习重点是具有信息意识; 有数字化生存能力;主动适应“互联网 ”等社会信息化趋势等八、身心健康主要是个体在认识自我、发展身心、规划人生等方面的积极表现。

      20. 珍爱生命重点是理解生命意义和人生价值; 具有安全意识与自我保护能力;掌握适合自身的运动方法和技能,养成健康的行为习惯和生活方式等21. 健全人格重点是能调节和管理自己的情绪; 有积极的心理品质,自信自爱,坚韧乐观;积极交往,有效互动,建立和维持良好的人际关系等22. 适性发展重点是能正确判断与评估自我; 依据自身个性和潜质选择适合的发展方向;有计划、高效地分配和使用时间与精力;具有达成目标的持续行动力等九、实践创新主要是学生在勤于实践、敢于创新方面的具体表现23. 热爱劳动重点是具有积极的劳动态度;广泛参加各种形式的家务劳动、生产劳动、公益活动和社会实践;具有动手操作能力等24. 批判质疑重点是具有好奇心和想象力, 敢于质疑;善于提出新观点、新方法、新设想,并进行理性分析,做出独立判断等25. 问题解决重点是善于发现和提出问题; 有解决问题的兴趣和热情;能依据特定情境和具体条件,选择制定合理解决方案;具有创客意识,能将创新理念生活化、实践化等。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