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戏剧影视戏曲元素运用分析.doc
6页戏剧影视戏曲元素运用分析 【摘要】戏曲元素在戏剧影视中有着广泛的运用,是戏剧影视民族化开展的重要撑持,我国第一部电影?定军山》便并出色完成其美学观念和传统文化传承的展现,是值得探讨的命题本文从戏剧影视戏曲元素类型入手,分析运用效果,探究作用,以期推动戏剧影视戏曲元素的开展与传承 【关键词】戏剧影视;戏曲元素;京剧 戏剧影视是戏剧艺术与现代工业融合的产物,既继承了戏剧艺术的表演方式与叙事技巧,又采用了现代工业的生产、制作、传播方式,具有广泛的影响力和庞大的受众群体从我国戏剧影视的开展历程来看,第一部电影作品?定军山》便移植于同名京剧经典作品相比于影视艺术而言,戏曲艺术的历史更为悠久,并且在长期的开展中积累了深厚的底蕴,这为戏曲元素在戏剧影视中的运用奠定了坚实的根底我国戏曲资源极为丰盛,除京剧、越剧、豫剧、评剧、黄梅戏五大剧种外,各类地方戏曲达三百余种类型多样的戏曲资源为戏剧影视的开展提供了巨大的支持,不仅被广泛地运用于戏剧影视中,更催生了中国特色的戏剧影视类型——戏曲影视,戏曲元素的运用也衍生出多种类型 一、戏剧影视中戏曲元素运用的类型 〔一〕简单运用型戏曲作为综合性的舞台表演艺术,拥有丰盛的戏曲元素,戏剧影视会根据环境渲染、情节发生、人物塑造需要运用戏曲元素。
此类戏曲元素多作为点缀而存在,但往往能够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比方?甄嬛传》?绣春刀》等古装影视作品在服装设计中就参照了戏曲服装,?风声》那么借张涵予之口引入了京剧?空城计》的驰名唱段“我本是卧龙岗散淡的人〞 〔二〕深入融合型戏曲文化作为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局部,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艺术魅力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戏剧影视创作的繁荣,出现了诸多以戏曲人物、戏曲故事为中心的作品,戏曲元素与戏曲影视叙事深度融合最为典型的便是陈凯歌执导的电影?霸王别姬》,作品融入了?游园惊梦》?霸王别姬》?贵妃醉酒》等大量经典唱段,充沛展现了京剧名角的成长轨迹,获得了巨大的成功2020年播出的电视剧?鬓边不是海棠红》以恰到好处的京剧唱段排布,成功地塑造了商细蕊、宁九郎等戏曲名角 〔三〕影视移植型影视移植型戏剧影视一般以戏曲作为影视内容,借助现代拍摄伎俩重新呈现戏曲艺术的魅力,既保存了原汁原味的戏曲艺术,又创新了戏曲艺术的表现办法与传播伎俩,如电影?穆桂英挂帅》?曹操与杨修》?忠义千秋关云长》?女驸马》等,均移植于戏剧 二、戏剧影视中的戏曲元素分析 〔一〕戏曲美术元素戏曲美术元素在戏剧影视中的广泛应用,极大地提升了戏剧影视的审美表现能力。
作为综合性的舞台表演艺术,戏曲美术元素主要体现在人物外形的塑造及空间场景的布置方面就人物外形塑造而言,戏曲美术元素包括服饰元素、头饰元素、脸谱元素等在戏剧影视中,尤以服饰、头饰元素应用居多贴片子便是京剧旦角造型的重要特征,徐克执导的电影?青蛇》、李少红执导的?新红楼梦》就在女性造型的设计中运用了贴片子的元素就空间场景布置而言,戏剧影视艺术与戏曲艺术相比,空间布景能力得到了很大的提升,不仅可以借助实景拍摄,也可以采用特效制作,打破了传统戏曲的布景局限传统戏曲的绘画布景也在戏剧影视中多有出现如?新红楼梦》的大观园就大量采用绘画布景来呈现,使得其景致具有强烈的戏曲韵味,提升了影视作品整体的审美效果和观赏价值 〔二〕戏曲音乐元素戏曲音乐是我国民族音乐艺术中的瑰宝,包括声乐与器乐两大类,前者以唱腔为主,后者以民族器乐为主以戏曲影视这一独特的影视类型为例,多采用专业戏曲工作者为影视演员配音的方式进行霸王别姬》中张国荣饰演的陈蝶衣就有不少唱段是由梅派男旦温如华完成,配音演员精湛的京剧唱腔赋予了陈蝶衣这一角色鲜活的生命力,除增加浓郁的民族传统韵味外,也进一步点明了影片的核心主题——人生如戏,戏如人生同样在?鬓边不是海棠红》中,尹正饰演的商细蕊的唱段便郭宝昌导演的?大宅门》取得了很大的成就。
配乐格调具有极为浓重的戏曲音乐特征,特别是主题曲与插曲,运用了京剧曲牌作为旋律,更好地叙述了作品的情感根据学者曹广壮统计,?大宅门》共运用了26段京剧旋律,主人公白景琦出场时响起的音乐为京剧驰名曲牌“四击头〞,白景琦结婚时的配乐那么是京剧中的“大开门〞,运用恰当贴切,使得全剧富有强烈的戏曲韵味 〔三〕戏曲表演元素戏剧影视与戏曲同属于表演艺术,既有相通之处,也有不同之处戏曲表演为舞台表演,观众距离舞台较远,无法看出演员脸部的细微神情,京剧多以脸谱来呈现人物的身份、性格,弱化了面部表情的表演价值,因此,身段成为戏曲表演的重点内容相比而言,戏剧影视表演为镜头表演,对演员面部表情有着更高的要求,因拍摄过程中可以叫停反复,为演员表演效果的提升发明了条件从当前戏剧影视的开展现状来看,戏曲表演元素正被逐步移植到影视作品中,并在人物刻画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如电视剧?新白娘子传奇》,赵雅芝饰演的白素贞、陈美琪饰演的小青在出场时均借鉴了戏曲中的亮相、步走、云手等元素,具有小旦行当的特点;叶童饰演的许仙,不少动作均更好地刻画了人物形象 〔四〕戏曲叙事元素戏剧影视与戏曲同属于叙事艺术的范畴,戏曲元素的叙事技巧在戏剧影视中同样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为戏剧影视塑造了鲜活的人物形象。
从戏曲艺术的开展历史来看,初期的戏曲并不重视文本的发明,元杂剧的昌盛扭转了这一现象,以关汉卿等为代表的文人团体的参加极大地提升了戏曲文本的艺术性,使戏曲走上以文本为根底的发明道路戏曲叙事需要在规定的时间、空间内交代情节、制造冲突,而出、折、场那么是时空交替的主要形式以京剧?蒋干盗书》为例,全剧分为三场,每场既相互关联,又有独立的故事情节,以顺序的形式推动了故事的层层展开与戏曲相比,戏剧影视采用蒙太奇手法拼接镜头,时空转换频率更高,但根本的叙事方式仍然沿袭了戏曲叙事元素因此,也有一些戏剧影视采用字幕来交代时间的变化,这与戏曲高低折切换如出一辙 三、戏剧影视中戏曲元素运用的作用 〔一〕提升审美品质民族化是我国戏剧影视开展的主线,打造具有民族审美特色的戏剧影视更是我国戏剧影视开展的目标戏曲作为最具民族审美特点的艺术样式,保留了民族历史文化之特征,折射了中国传统艺术之精神,对戏剧影视民族化开展具有重要意义戏曲艺术大量独特的审美元素,如舞台布景、服装设计及造型装扮凸显出的意象美、夸张美、形式美,是我国特定的文化土壤产生的艺术追求,承载着中国戏曲舞台艺术“以形写神〞、利用高度抽象的符号化和极其标准的程式化的艺术表现手法突出作品气韵精神的美学特征。
戏曲的美学特征富有综合性,不仅融入了唱、念、做、打的表演伎俩,而且融汇了文学、音乐、舞蹈、武术、杂技、美术、服装等多种元素,将不同的艺术有机地融为一体,展现了中国传统美学主张的“中和为美〞,成为独特的艺术表现和审美符号,具有鲜明的民族特征戏曲元素在戏剧影视中的应用,更有利于体现作品的戏剧性,从表现手法到艺术技巧均具强烈的民族艺术格调,大大提升了戏剧影视作品的审美品质 〔二〕传承民族文化戏曲艺术有着悠久的历史,早在宋元时期,戏曲艺术便深入民间,成为人民大众最为喜爱的艺术样式明清以来,戏曲艺术得到了进一步的开展,特别是乾隆时期的徽班进京与花雅之争,催生了京剧的出现在很长一段时间,京剧都是人民大众非常重要的文化娱乐载体,但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开展,以京剧为代表的戏曲艺术生存土壤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不少戏曲艺术甚至出现了传承危机与戏曲艺术相比,戏剧影视是现代人生活中最为常见的文化娱乐形式,在现代传播机制下,一部优秀戏剧影视的观看人数动辄数亿人,这是传统戏曲舞台表演所难以企及的因此,戏剧影视中戏曲元素的运用便尤为宝贵,作为创新戏曲艺术传承路径的有效伎俩,为新时期戏曲艺术的传承与开展发明了条件 〔三〕传播中华文化改革开放四十年,文化交流成为中国彰显国际影响力的重要伎俩。
党的十八大以来,高度重视文化事业的开展,屡次发表重要讲话,为传统文化的传承、开展与传播指明了方向戏曲艺术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局部,也深深地融入到各类民俗活动中,寄托了中华儿女的审美情感和精神追求作为最具民族特色的文化形式,戏曲艺术在文化交流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早在民国时期,京剧大师梅兰芳便凭借精湛的技艺在美国产生了巨大的轰动新世纪以来,以京剧为代表的传统戏曲屡屡走出国门,既传播了中华文化,也推动了京剧艺术自身的开展如2008年的实验京剧?浮士德》,以歌德诗剧为蓝本,用京剧的形式重新演绎,在德国一经巡演便取得了极大的成功2008年,国家京剧院大力支持的海外中国京剧节在俄罗斯符拉迪沃斯托克马林斯基滨海分院等地发展,进一步提升了京剧艺术的国际影响力与戏曲相比,戏剧影视的受众更为广泛,全球众多的影视节,如戛纳、威尼斯、柏林电影节等,为我国戏剧影视走出国门提供了便利,戏曲元素的运用那么成为传播中华文化的有效形式 四、结语 在我国戏剧影视开展道路中,戏曲元素为其开展提供了大量的养分,成为戏剧影视民族化的重要撑持,二者的融合在推动戏曲文化的传承与传播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在新时代文化审美与文化产业环境下,推动戏曲元素与戏剧影视的深度融合,革新艺术创作手法,将戏曲元素更好地用以饱满角色、完善叙事、创新形式,进而创作出更优秀的作品,不仅是实现戏曲艺术与戏剧影视协同开展的客观需要,也是提升戏剧影视审美表现的必然要求,更是传承中华民族艺术文化的有效伎俩。
参考文献 【1】陈国钦.制码、解码:戏曲电视剧的两难选择与出路.戏曲艺术,2008(1):91-96 【2】陈国平.中国戏曲审美特征的系统分析.湖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4,14(1):35-39. 【3】天祎.也谈新版?红楼梦》电视剧中的“额妆〞.红楼梦学刊,2008(5):291-305. 【4】瞿孝军.戏曲电影中国独特的电影类型.文史博览,2008(22):24-25. 【5】赵司原.中国电影中的戏曲元素研究.临汾:山西师范大学,2008. 【6】郑传寅.地域文化与戏曲论纲.当代戏剧,2008(2):8-10. 【7】朱恒夫.戏曲在海外传播的历史及文化意义.中华艺术论丛,2008(3):197-206. 曹广壮.电视剧?大宅门》音乐民族化和地域化格调.电影文学,2008(19):130-131. 危怡,石蓓.影视剧中戏曲人物造型元素的运用及其审美文化价值探究.现代传播,2008,36(11):163-164. 李晓环.论中国戏曲音乐的美学意向与审美办法.当代音乐,2020(4):145-146.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