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课例《陈太丘与友期行》(总10页).doc

10页
  • 卖家[上传人]:文库****9
  • 文档编号:181791751
  • 上传时间:2021-05-05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37.50KB
  • / 10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初中文言文教学之文化传承与理解——《陈太丘与友期行》课例一、主题阐述2011年版的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多次提到:语文课程要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增强民族文化认同感,增强民族凝聚力作为乘载着璀璨的华夏文明的文言文,是先人留给我们的一份珍贵遗产,许多文质兼美的篇章更是我们民族精神的呈现人类优秀的文化和文明精神大都积淀在优秀作品之中,学生通过大量的阅读和感悟,可以吸收前人创造的文明结晶,从而提高自己的人文素养语文课程的“人文性”,其核心是“人文精神”,它的教育价值,就是使人的思想更加健康,使人的品质更加高尚,使人的个性更加张扬如何利用初中文言文教学来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推进语文教学核心素养中“文化的传承与理解”在实践层面的落实,探索利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语文教学的融合来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这正是我们语文教师该深入思考的问题下面,我以初中文言文《陈太丘与友期行》为例来展示在语文教学中有机发掘其优秀传统文化内涵对学生进行“文化的传承与理解”的教育过程二、教学设计教材分析:《陈太丘与友期行》是人教2011课标版(部编)语文七年级上册的一篇文言文教材联系学生生活和社会生活,让语文世界与生活世界等同合一;注重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文学素养作为语文素养的一个组成部分,对学生形成审美情操、健全人格、创新精神都起着极大的作用。

      文中 “无信”“无礼”二词为全篇核心,可见作者的写作目的是借“陈元方责客”来说明“信”和“礼”的重要性告诉学生一个道理——人必须明礼诚信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正处于发展独立思维的重要阶段,他们的主动性和求知欲都已大大提高,不再喜欢被动地接受知识,已初步具有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能力但同时缺乏良好的观察生活的品质,对生活缺少体验,对文言知识的了解知之甚少,而且由于受社会上许多不良因素影响,许多学生没有形成正确的“信”与“礼”观念因此要极力激活学生的心灵,使学生积极感悟,认识到诚信懂礼的重要性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积累文言字词,掌握词语在特定语境中的词义 学习通过语言描写表现人物特点的方法 过程与方法:结合注释,疏通文句,理解文意 结合文中人物的语言进行品味,理解人物形象的性格特点 情感、态度、价值观:教导学生做人要方正,诚实守信,以礼待人了解十九大报告中与文化相关的内容,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教学重点: 品味语言,理解人物形象教学难点:讨论元方批评父友失信、无礼,最后却“入门不顾”,是否有失礼仪? 教学方法:朗读翻译法、讨论表演法、合作探究法教学准备:教师精心制作教学课件。

      学生课前预习,搜集相关资料教学课时: 一课时教学过程:(一)课前导入,检查预习1、课前导入:同学们,在结束不久的“十九大”,咱们的习总书记提出文化建设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基本定位特别强调中学生要传承文明,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你知道我们常提到的传统美德有哪些吗?(抓住学生回答到“诚信”、“礼貌”的内容,导入新课),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个不讲诚信的人所带来的后果的故事——《陈太丘与友期行》设计意图:联系当今时事,创设情景,激发学生兴趣,间接传承民族优秀文化,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2、 检查预习:(1)解释课题:陈太丘和朋友相约同行太丘”是河南一个地名,陈元方的父亲陈寔是行政长官,所以后人称他为“陈太丘”友”的身份:据史料记载,文中的“友”也是东汉颖川(今河南许昌)人,官职比陈太丘高两品2)简介作品:《世说新语》是我国时期(420-581年)产生的一部主要记述魏晋人物言谈轶事的是由南朝刘宋宗室王(403-444年)组织一批文人编写的,梁代作注全书原八卷,注本分为十卷,今传本皆作三卷,分为德行、言语、政事、文学、方正、雅量等三十六门,全书共一千多则,记述自汉末到刘宋时名士贵族的遗闻轶事,主要为有关人物评论、清谈玄言和机智应对的故事。

      刘义庆(403--444),南宋文学家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宋宗室,袭封临川王,曾任南兖州刺史爱好文学,招纳文士设计意图:请学生回答,检查学生的预习效果,让学生学会能利用图书馆、网络搜集自己需要的信息和资料,了解课文涉及的重要作家、作品知识和文化常识,不完整的地方教师加以补充,使课堂教学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读一读:(1)自由读:要求:读准字音、读出节奏、读好语调(2)点学生读:不通“否” (3)听示范朗读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设计意图:古人云:“三分诗七分读”文言文教学应重视积累、感悟和熏陶要达到这一目的,最有效的手段是诵读我设计这一环节旨在让学生在诵读的过程中感悟,初步把握文章的语气语感,为进一步理解课文奠定良好的基础2、译一译:(1)自主释疑,找出重点字词,小组合作讨论让学生形成合作小组,从文中找出认为是重点的词语,结合注释进行理解、圈划,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与合作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2)快速抢答,解释重点字词①陈太丘与友期行:约定②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舍,放弃去,离开③去后乃至:才④尊君在不:通“否”,文中的意思为“不在”⑤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委,丢下去,离开⑥则是无信:信用⑦下车引之:拉⑧元方入门不顾:回头看⑨不同称谓:尊君:对别人父亲的一种尊称君:对别人一种有礼貌的称呼,相当于“您”家君:谦辞,对人称自己的父亲3、翻译课文⑴教师点拨教师提醒翻译文言文“留、补、换、删、 顺”法则,注意文中出现的省略句,翻译时应补充完整⑵学生翻译译文:.陈太丘和朋友预先约定好一起出行,约定在中午时分,约定的时间过了朋友却没有到,陈太丘便不再等候友人而离开了当他离去以后,他的朋友才来到陈太丘的儿子陈元方当时年仅七岁,正在家门外做游戏客人问他:“你的父亲在家不在?”陈元方回答说:“父亲等待您很长时间而您却没有来到,已经离去了客人便发怒说道:“不是人啊!和人家约好一起出行,却抛弃人家而离去陈元方说:“您与我父亲约定在中午时分见面,中午不到,这就是没有信用;对着人家儿子骂他的父亲,这便是没有礼貌客人感到很惭愧,便从车里下来,想拉远方的手,元方走回家不去理他设计意图:新课标要求学生 “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我设计这几个环节,主要的目的是让学生相互帮助,扫清字词障碍,进一步理解课文内容。

      并积累和掌握一些文言常识,培养学生依据文脉推断词义的能力三)赏析人物,创意表演1、赏析人物:(1)故事中提到几个人物?他们之间发生了什么事?全班学生一起复述故事内容2)父亲陈太丘是怎样的一个人,从文中哪些句子体现出来?点学生回答:守时诚信——过中不至,太丘舍去3)友人的性格特点怎样,从文中哪些地方可以看得出来?点学生回答:无信——期日中,过中不至;暴躁易怒——友人便怒;粗鲁——非人哉;无礼——对子骂父;知错能改——友人惭,下车引之4)当有人怒说“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是从哪些方面对答反驳友人的?他性格特点如何?点学生回答:无信——期日中,过中不至,则是无信;无礼——对子骂父,则是无礼性格:聪敏、直率、勇敢5)从故事主人公的言谈中,你明白了做人要有怎样的品质?点学生回答:诚实守信、礼貌待人设计意图:学习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这一环节主要通过设置一些简单的、有针对性的问题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让学生轻松地掌握课文内容在掌握文章主要内容的基础上,让学生学会运用学过的描写方法来分析人物形象,学习刻画人物的技巧和方法,达到“学以致用”2、创意表演:领悟了各个人物的性格特点,请三个同学进行一次故事台上表演。

      元方(天真、疑惑):父亲,您说中午时分上京城开会,为什么还没动身呀?陈太丘(着急、踱来踱去):唉,约定行走的时间都到了,为什么还不来到呀!我得走了,免得耽误时间说完转身就走了)友人(匆忙赶来“驾!驾!吁!”):小孩……小孩,你父亲在家吗?元方(天真、礼貌):叔叔哈,您好!我父亲等您很久了,到约定时间不见您来,于是他就走了友人(生气,甩袖子骂道):简直不是人!约好了一起走,现在又先走了,真不够朋友!元方(理直气壮、据礼指责):你没有按约定的时间到,就是不讲信用;你对我骂我的父亲,就是粗鲁无礼友人(惭愧,拍拍胸脯叹气):我真糊涂!(想拉元方的手)元方(鄙视):噗……(转身走到教室门口,友人傻呆站着)表演结束(三人鞠躬拉手回到座位上),全班掌声想起四)畅谈感悟,小结课堂1、畅谈感悟:(1)友人“下车引之”的用意何在?友人知错惭愧,想博得元方的原谅2)元方“入门不顾”这种行为是否失礼?言之有理即可例如:元方这样做,不失礼理由:元方年仅七岁,我们不应对其求全责备,一个失信于人,不知自责且对子骂父的人,对这样的人就应该断然拒之千里之外元方这样做,失礼理由:人非圣贤,孰能无过?知错能改仍值得肯定,原谅一个知错能改的人,不正表现一个人胸襟宽广,有涵养吗?教师补充:当然,如果元方原谅了父亲的友人,与友人握手言好,老师认为最好不过了。

      穿越千年的小故事,对我们今天启示很大,我们懂得了做人要以诚信为本,礼貌待人也明白了不诚信会带来严重的后果不诚信:(古)狼来了 (今)现实生活中;借钱不还、考试作弊国际交往上:各国家民族矛盾激化,破坏和平与发展(日上演抢钓鱼岛事件) (设计意图: 新课标要求学生 “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能说出自己的体验”,而且“对作品的思想感情倾向,能联系文化背景作出自己的评价”我设计这个环节,让学生在积极主动的思维活动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作者在文中流露出来的思想感情,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2、小结课堂(1)响应时代要求党的十九大会议召开,习近平总书记向全国人民提出了社会主义价值观基本内容,其中有一条要求每个公民要做到:爱国、敬业、诚信、友善2)教师寄语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我们应继承发扬这一光荣传统,为人真诚守信让我们以天地为心,真诚为骨,做一个高尚的人,一个诚实有信的人老师相信:诚信相伴,一生无悔设计意图:新课标要求学生“欣赏文学作品,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这一环节通过对文章内涵的拓展延伸,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五)布置作业,展示板书1、布置作业(1)背诵课文(2)收集十条有关“信”、“礼”的名言警句2、展示板书 陈太丘与友期行 刘义庆 友人: 无信 无礼 知错能改 元方: 聪敏 机智 率真 启示: 诚信 懂礼3、 教学实录师:同学们,在结束不久的“十九大”,咱们的习总书记提出文化建设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基本定位特别强调中学生要传承文明,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你知道我们常提到的传统美德有哪些吗?生:抓住学生回答到“诚信”、“礼貌”的内容,导入新课。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