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经典诗词.docx
21页经典诗词篇一:=经典古诗词集锦 51、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宋叶绍翁《游园不值》 3 2212、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唐 杜甫《望岳》 342 33、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宋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2 34 26、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唐李白《春夜洛城闻笛》 1 6 234、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唐李白《望庐山瀑布》 2 1、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唐王昌龄《从军行》 1 3 5、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宋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2 5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屈原 离骚 7 10 枝可依?山不在高,海不厌深 曹操 短歌行 12 34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星夜闲潭梦落花,可怜春半不还家江水流春去欲尽,江潭落月复西斜不知乘月几人归,落月摇情满江树 张若虚 春江花月夜 35 36 37 49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李白 朝发白帝城 51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 李白 宣州谢眺楼饯别校叔云出身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杜甫 蜀望 60 64 去年今年此门中,人面桃花相印红。
崔护题都城南庄 66 69 72 粒粒皆辛苦 李绅 悯农二首 73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白居易 赋得古原草送别 6 8 9 1116.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唐.李白《忆旧游书怀赠江夏韦太守良宰》 1 57 1835.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宋.苏轼《水调歌头》 39 221 22 23.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唐.李商隐《无题》 2425.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唐.元稹《离思五首》 3031 32.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宋.苏轼《水调歌头》 8 10.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唐.李商隐《锦瑟》 12 141516.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宋.李清照《声声慢》 17 18212224.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唐.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1. 5.7.8. 22.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唐.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2 12 1719.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唐.李白《将进酒》 23 2729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陆游 《冬夜读书示子聿》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宋?叶绍翁 《游园不值》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苏轼 《饮湖上初晴后雨》 春宵一刻值千金,花有清香月有阴 苏轼 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不肯休 文天祥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柳永 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 白居易 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 白居易 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孟郊 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 鲁迅 《自题小像》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忆秦娥?娄山关》 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 杜甫篇二:经典古诗词名言名句大全 经典古诗词名言名句大全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郑板桥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孔子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增广贤文》 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苏轼 读书百遍,其义自现——《三国志》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林则徐 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论语》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杜甫 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不肯休——文天祥 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苏轼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
——《孟子》 镜破不改光,兰死不改香——孟郊 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孔子 老当益壮,宁知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王勃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曹操 路漫漫其修远今,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 流水不腐,户枢不蠹——吕氏春秋 木秀于林,风必摧之——《旧唐书》 业精于勤,荒于嬉——韩 愈《进学解》 绳锯木断,水滴石穿——罗大经《鹤林玉露》 若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曹 学 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史记》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史记》 失之东隅,收之桑榆——《史记》 宁为玉碎,不为瓦全——《北齐书》 千羊之皮,不如一狐之腋——《史记》 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史记》 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史记》 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不鸣则已,一鸣惊人——《史记》 前车之覆,后车之鉴——《汉书》 失之毫厘,谬以千里——《汉书》 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汉书》 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汉书》 不可同日而语——《汉书》 百闻不如一见——《汉书》 精诚所至,金石为开。
——《后汉书》 举大事者,不忌小怨——《后汉书》 当局者迷,旁观者清——《旧唐书》 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也 ——汉·韩婴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李白 察己则可以知人,察今则可以知古——《吕氏春秋》 发奋忘食,乐以忘优,不知老之将至——《论语》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刘禹锡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刘彝 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诸葛亮 富贵不能.,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孟子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王勃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杜甫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 金玉其外,败絮其中——刘基 近水楼台先得月,向阳花木易为春——苏麟 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论语 穷则变,变则通——《易经》 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孔子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后汉书》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苏轼 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王安石 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荀子》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龚自珍篇三:36首经典古诗词 01.《将进酒》·李白 {乐府诗集}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 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君莫停 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侧耳听: 钟鼓馔玉何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 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 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 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 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 唐代李白沿用乐府古体写的《将进酒》,影响极大虽然在思想内容上得不到历代主流意识的推荐,但从艺术和诗的角度看,仍然是一首十分完美的诗此诗在喜欢喝酒的广大群众中影响是不同凡响的 《将进酒》篇幅不算长,却五音繁会,气象不凡它笔酣墨饱,情极悲愤而作狂放,语极豪纵而又沉着诗篇具有震动古今的气势与力量,这诚然与夸张手法不无关系,比如诗中屡用巨额数目字(“千金”、“三百杯”、“斗酒十千”、“千金裘”、“万古愁”等等)表现豪迈诗情,同时,又不给人空洞浮夸感,其根源就在于它那充实深厚的内在感情,那潜在酒话底下如波涛汹涌的郁怒情绪此外,全篇大起大落,诗情忽翕忽张,由悲转乐、转狂放、转愤激、再转狂放、最后结穴于“万古愁”,回应篇首,如大河奔流,有气势,亦有曲折,纵横捭阖,力能扛鼎。
其歌中有歌的包孕写法,又有鬼斧神工、“绝去笔墨畦径”之妙《唐诗别裁》谓“读李诗者于雄快之中,得其深远宕逸之神,才是谪仙人面目”,此篇足以当之. 02.《水调歌头》·苏轼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 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 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眉山人是著名的北宋文学家,唐宋散文八大家之一他学识渊博,多才多艺,在书法、绘画、诗词、散文各方面都有很高造诣《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是苏轼的代表作之一,倍受后人的赞誉和喜欢是独具特色,脍炙人口的传世词篇全词设景清丽雄阔,如月光下广袤的清寒世界,天上、人间来回驰骋的开阔空间将此背景与词人超越一己之喜乐哀愁的豁达胸襟、乐观情调相结合,便典型地体现出苏词清雄旷达的风格这首《水调歌头》历来都受到人们的推崇胡仔在《苕溪渔隐丛话》说:“中秋词,自东坡《水调歌头》一出,余词尽废。
认为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杜甫(712~770),字子美,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少陵,杜工部汉族,由湖北搬到河南巩县(今郑州巩义)人,我国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世称“诗圣”、世界文化名人,与李白并称“李杜”杜甫的诗篇流传数量是唐诗里最多最广泛的,是唐代最杰出的诗人之一,对后世影响深远 这首诗反映了诗人热爱国家、眷念家人的美好情操,意脉贯通而不平直,情景兼具而不游离,感情强烈而不浅露,内容丰富而不芜杂,格律严谨而不板滞,以仄起仄落的五律正格,写得铿然作响,气度浑灏,因而一千二百余年来一直脍炙人口,历久不衰 34《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李清照 昨夜雨疏风骤, 浓睡不消残酒 试问卷帘人, 却道海棠依旧 知否,知否? 应是绿肥红瘦 李清照(1081─1155?)号易安居士,济南(今属山东)人李清照是我国宋代一位著名的女词人,是宋朝词坛的一颗明星她以他自成一格的词作,独树一帜,赢得了当时和后世的好评,在诗歌使上占据着重要的位置 这首小令是李清照的奠定“才女”地位之作,轰动朝野传闻就是这首词,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