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程施工建筑施工风险控制及风险预案.doc
21页第十四章 施工风险控制与风险预案第十四章施工风险控制与风险预案383§1 施工风险分析3851.1 风险管理3851.2 施工风险管理组织机构3851.3 施工风险的构成与识别386§2 施工风险评估3892.1 风险评估矩阵3892.2 施工风险评价390§3 施工风险对策3903.1 施工地质风险对策3923.2 隧道涌水突泥风险对策3923.3 隧道坍塌风险对策3923.4 海域风化深槽及破碎带施工风险对策3933.5 陆域全强风化岩地段施工风险对策3933.6 工期风险对策393§4 隧道突发事件风险分析及对策394§5 主要施工风险紧急救援预案3945.1 施工风险紧急救援组织机构与管理职责3945.2 救援预案3965.3 主要施工风险紧急救援预案400§1 施工风险分析1.1 风险管理风险管理是指在管理过程过风险识别、风险量化和风险控制,适宜地采用多种管理方法、技术措施和工具,对施工中所涉及的风险实施有效的控制和管理,采取主动行动,尽量最大化风险事件的有利后果,最小化风险事件所带来的不利后果,以最少本钱,保证工程施工的平安、可靠地实现工程的总体目标风险管理的主要容包括:风险识别、风险估计和评价以及风险规划和控制。
1.2 施工风险管理组织机构施工风险管理组织机构见图14-1“施工风险管理组织机构框图〞,施工风险管理职责见表14-1“施工风险管理职责表〞图14-1 施工风险管理组织机构框图表14-1 施工风险管理职责表序号机构施工风险管理职责1工程经理全面负责本工程工程的施工风险管理工作,负责及时采取有效措施躲避和预防各种施工风险,主持召开施工风险分析会并作出相应处理方案,尽可能的降低施工风险2工程副经理负责对风险管理组和紧急救援组的管理,组织各项风险预防措施、紧急救援预案的实施,深入施工现场了解可能出现的施工风险问题,及时预防和消除3工程总工程师负责对风险监测组、风险分析组、风险对策组的管理,配合工程经理与副经理做好风险管理工作;负责组织制定预防施工风险措施和紧急救援预案,提交风险分析会讨论实施4风险分析组负责收集各种施工风险的资料,包括施工进度、地质预测预报和监控量测结果;结合工程施工情况对其进展分析,提出风险预警报告5风险对策组依据风险分析结果,及时制定相应的施工风险预防措施和紧急救援预案,躲避各种施工风险6风险管理组负责各项风险措施及紧急救援预案的实施7风险监测组负责进展地质预测预报和监控量测工作,负责采集地质预测预报和监控量测数据,对数据进展处理和分析,并及时将结果报风险分析组。
8紧急救援组负责发生施工风险后的紧急救援工作,各小组各负其责〔详见本章5.1.2〕做好紧急救援工作1.3 施工风险的构成与识别1.3.1 施工风险的构成构成海底隧道工程的主要施工风险:隧道平安风险、工程工期风险、工程质量风险、工程本钱风险四大风险有着密切关系,工程风险源头在于隧道平安风险在隧道施工中,常见的施工平安风险有不良地质、地质灾害、有害气体和高温放射性、惯性事故等,结合本工程可能出现的施工平安风险见表14-2“施工中可能出现的施工平安风险〞表14-2 施工中可能出现的施工平安风险序号风险工程风险出现的可能性方式1浅埋有加强技术手段2风化槽、断层破碎带有加强技术手段3突涌水有加强技术手段4设计地质探孔涌水有加强技术手段5隧道塌方可能采取技术手段6爆破作业可能加强管理及平安防护措施7施工用电可能8爆破危石可能9机械伤害可能10井口坠落可能1.3.2 施工风险的识别隧道平安风险预测方法与评价,是指平安风险管理中的风险识别与风险估计和评价,将隧道施工中存在的物理危险因素、人为危险因素、心理危险因素及危险事故判定识别出来在隧道施工中对平安风险进展识别,通常是根据施工的设计文件中提到的平安风险工程,以往的隧道施工中出现风险工程、运用先进的仪器设备超前探测出的风险工程。
这些风险工程能涵盖隧道施工中各方面的风险结合本工程特殊的地理位置、工程地质水文等特点,参考国外类似工程隧道施工经历,采用专家调查法和层次分析法经过分析,识别出本工程施工的主要风险为:地质风险、隧道涌水突泥风险、隧道坍塌风险、海域深风化槽及断层破碎带施工风险、陆域全强风化岩地段施工风险、工期风险〔1〕地质风险隧道是地下工程,具有隐蔽性、复杂性和不可预见性的特征本工程是国第一座穿越海底的隧道工程,由于工程地质勘察手段的局限性,特别是海底勘测的技术难度与高代价,决定了勘测阶段的地质资料缺乏,准确性不高,所以遇到未预测到的不良地质的风险更大因此,施工时必须采用地质调查、地质补勘以及超前地质预报系统等综合手段,对隧道工作面前方地层进一步探明由于存在未知地质,对施工造成了难以预料的风险,甚至会产生灾难性的后果〔2〕隧道涌水突泥风险海底隧道施工中的最大威胁是施工中的涌水突泥,一旦出现此类事故,将对人员平安和工程造成极大的损失本标段隧道经过五通村民宅和厂房约500m,陆地地段约有620m处于全强风化地段,海域隧道地段穿越F1、F4风化深槽及二长岩脉侵入体,工程前期的各种地质勘探孔封堵不严,在施工中可能产生裂隙水的分散淋水或涌水,或可能诱发潜在的高压突水。
在风化深槽部位、断层破碎带的松散充填物易产生变形或被高压地下水带走,形成涌泥、引发大量塌方,同时由于导水断层的贯穿性强,可能连通多个含水层或与床面海水有力水联系,而与断层带两侧将存在明显的水压,这样导水断面极有可能集合各处含水层以至地表水作为揭露的主径流带而将床面海水引入洞;而阻水地层则可能在高水压和水压差的作用下被击穿致出现高压突水、突泥〔3〕隧道坍塌风险本隧道地质情况复杂,在施工期间由于以下原因可能出现隧道坍塌:Ø 隧道穿越全强风化地段,围岩自稳能力差,开挖后围岩失稳Ø 在风化深槽及断层破碎带地层中,地下水丰富,开挖后出现涌水突泥Ø 喷层大量开裂,喷混凝土质量、厚度未到达要求Ø 预注浆加固措施不到位,效果不明显Ø 薄层岩体在构造运动作用下,形成小褶曲、错动,岩层层状劈裂,层理、节理缝或裂隙变大、开Ø 由于地下水的浸泡、软化等作用,加剧岩体的失稳而明塌Ø 洞围岩变形异常,变形加速度加大〔4〕海域深风化槽及断层破碎带施工风险根据地质资料,本段工程海域隧道穿越F1、F4两条断层破碎带,并有二长岩脉侵入体,每处长约70~120m,岩体主要为全~强风化花岗岩,此类全~强风化岩体强度低、自稳能力差,在极端地质条件下,存在发生渗透破坏的可能。
〔5〕陆域全强风化岩地段施工风险本隧道穿越陆地约有886m处于全强风化地段,围岩自稳能力差,开挖扰动后存在一定的施工风险〔6〕工期风险由于本隧道要穿越全~强风化岩、海底风化深槽等不良地质地段,同时由于地质风险的存在,势必会对施工造成影响,从而影响工期进度§2 施工风险评估2.1 风险评估矩阵风险评估矩阵见表14-3“灾害风险评估矩阵〞表14-3 灾害风险评估矩阵 灾害分类频率(1)可忽略的(2)较轻的(3)严重的(4)灾难性的(A)不可能(10>*)1A2A3A4A(B)难得地(10>*>10)1B2B3B4B(C)偶而地(10>*>10)1C2C3C4C(D)可能地(10>*>10)1D2D3D4D(E)频繁地(*>10)1E2E3E4E后果描述级别灾害风险指标风险决策准则后果可忽略一一级:1A、1B、1C可承受且不必进展管理审视后果较轻二二级:1D、1E 、2A、2B、3A、4A可承受,同时进展管理审视后果严重三三级:2C、2D 、3B、3C、4B不希望发生;高层管理决策:承受或拒绝风险灾难性后果四四级:2E 、3D 、3E、4C、4D、4E不可承受;停顿运营和立即整顿2.2 施工风险评价针对本标段隧道在施工期各个环节可能潜在的各种风险进展定性定量分析,根据表14-3,综合评价出主要风险源的风险等级如表14-4“风险分析综合评价表〞所示。
表14-4 风险分析综合评价表序号风险因素风险出现的可能性风险评价风险级别1地质中等2C***2隧道涌水突泥不大4B***3地质勘探孔涌水不大3B***4隧道坍塌中等3C***5海域深风化槽及破碎带施工不大4B***6陆域全强风化岩地段施工中等3C***7工期中等2C***从上表可知:地质、隧道突涌水、地质勘探孔涌水、隧道坍塌、海域深风化槽及破碎带施工、陆域全强风化岩地段施工、工期等七种风险因素均较大,为三级风险§3 施工风险对策本标段主要施工风险原因分析及对策见表14-5“本标段主要施工风险原因分析及对策〞表14-5 本标段主要施工风险原因分析及对策序号施工风险主要原因对 策应急措施1施工地质风险1、地质预测预报手段有限;2、海底隧道地质预报难度大;3、地质预报准确度不高;4、工程地质复杂多变1、加强洞超前预报;2、通过效劳隧道预报与验证;3、采用综合预测预报技术;4、开展地质预测预报技术研究,提高地质预测预报的准确度2隧道涌水突泥风险1、存在未探明的地质不良体;2、加固体未到达强度要求;3、爆破震动改变了围岩的渗流场,渗透系数增大;4、注浆方案不合理,效果不明显;5、孔口止水装置失效。
1、加强超前地质预测预报;2、做好孔口防突和止浆球阀装置;3、根据涌水情况,采用不同注浆技术;4、采用减震控制爆破技术;5、;6、制定严格的防措施1、设置防水闸门;2、制度完善可行的紧急预案;3、对逃生路线经常演练;4、加强宣传教育,提高防意识3地质勘探孔涌水1、封堵不密实;2、时间久长,海水腐蚀;3、钻孔时周围岩体受干扰,完整性变差1、准备测出勘探孔里程桩号;2、根据孔深情况提前采取堵水措施;3、排水设备能力配备充足4隧道坍塌风险1、浅埋段形不成坍落拱;2、地质原因造成隧道坍方;3、施工方法不当;4、预加固体效果不明显;5、隧道突涌水引起坍塌;6、支护措施不到位1、坚持先护后挖施工原则; 2、根据不同围岩选取合理的施工方法;3、及时支护,封闭成环,改善围岩受力环境;4、加强,实现信息化施工1、制定紧急救援预案;2、采取先护后挖的措施;3、加强支护,提高防坍塌意识5海域风化深槽段施工风险1、围岩破碎,自稳能力差;2、水压高;3、开挖对围岩的扰动同第二章第4节“隧道穿越海底风化深槽施工〞同本表26陆域全强风化层施工风险1、埋深浅;2、自稳能力差;3、地下水位高同第二章第3节“陆域全~强风化层施工〞。
同本表37工期风险1、存在不可预见的地质因素;2、软弱围岩段长;3、全断面预注浆的影响同第二章第9节“施工工期紧〞1、增开工作面;2、增加资源配置3.1 施工地质风险对策〔1〕洞超前预报:采用TSP203超前探测系统、GPR〔探地雷达〕和超前地质水平钻孔等长短结合、物探和钻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