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长征中最关键的六次战役.pdf

7页
  • 卖家[上传人]:笛音
  • 文档编号:16362618
  • 上传时间:2017-09-05
  • 文档格式:PDF
  • 文档大小:21.56KB
  • / 7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长征中最关键的六次战役长征经过 11 个省,行程二万五千华里,攻占过 62 个县,从 6 个不同的少数民族地区通过;在红一方面军 368 天的征战中, 有 235 个白天和 18 个夜晚是在行军中度过的, 不行军时几乎都在打仗; 全天作战的大规模战斗有 15 次, 每天都有一次小的接触战斗, 共作战 380 余次; 中央红军从江西出发时共八万六千余人,到达陕甘苏区后仅余七千人 ......几十年后的今天, 当人们重新回顾那漫漫征途中的一场场战斗时, 仍会感到其场面的惊心动魄,仍会被红军将士超凡的战斗意志所震撼湘江战役:以血肉撕开封锁线1933 年 9 月下旬,在对中央苏区进行的四次 “ 围剿 ” 相继失败后,蒋介石又调集一百万军队和二百余架飞机,对各革命根据地发动了第五次 “ 围剿 ” 其中进攻中央苏区的兵力达五十万人,兵分四路,采用持久作战和堡垒主义的战略战术,步步为营,企图紧缩根据地,消耗红军力量,以达最后消灭红军之目的而王明 “ 左 ” 倾路线的执行者在领导中央红军进行第五次反 “ 围剿 ” 中,始则实行进攻中的冒险主义,继而采取防御中的保守主义,后则出现退却时的逃跑主义,使红军遭受重大损失,仅广昌一战,红军就损失五千余人。

      广昌失守后,根据地日益缩小,国民党军已进入中央苏区腹地,内线作战打破敌人 “ 围剿 ” 已十分困难在这种情况下,红军不得不决定实行战略转移,准备前往湘鄂西与红 3 军和红 6 军团会合1934 年 10 月中旬,中央红军主力第 1、 3、 5、 8、 9 军团,连同后方机关共八万六千余人,从福建长汀、宁化和江西瑞金、于都等地开始突围西征 10 月 25 日,在江西的信丰与安远间,红军冲破了国民党军的第一道封锁线; 11 月 5 日至 8 日,敌在广东城口与湖南汝城之间构筑的第二道封锁线又被红军突破;13 日至 15 日,中央红军从郴县、良田、宜章、乐昌之间又通过了敌人第三道封锁线这时,蒋介石已判明红军西进的企图,于 11 月 12 日任命湖南军阀何键为 “ 追剿 ” 军总司令,指挥中央军薛岳、周浑元两部共 16 个师,粤军陈济棠部 4 个师,桂军李宗仁、白崇禧部 5 个师共 25 个师的兵力,分五路 “ 追剿 ” 红军,同时令贵州 “ 剿共 ” 总指挥王家烈派有力部队到湘黔边堵截,企图将红军 “ 歼灭于湘江,漓水以东地区 ” ,并手谕前线各部队: “ 力求全歼,毋容匪寇再度生根 ” 。

      11 月 25 日,中央红军在湘南道县至江华段全部渡过潇水此时,敌已利用宽阔的湘江构成了第四道封锁线,红军前进的道路上,前有湘江拦阻,左有广西军、右有湖南军两面夹攻,后有中央军和广东军阀穷追不舍,红军处境万分险恶 25 日 17 时,中革军委发布抢渡湘江的作战令,命令中央红军分四路纵队,迅速抢渡湘江,通过敌第四道封锁线26 日,红 1、 3 军团主力乘桂军退守龙虎关和恭城,湘敌刘建绪未到达全州之际,迅速前进,先头部队红 2、 4 师各一部于 27 日在广西的兴安、全州间抢渡湘江,至当日晚,红 1 军团在右翼、 3 军团在左翼,已控制界首至屏山渡之间六十里长的湘江两岸,在此区域内有四处浅滩可以徙涉红 5 军团作为全军的后为,迟滞追击之敌,掩护后续部队通过此时,军委纵队距最近的湘江渡河点只有 80 多公里,如果轻装急行军,一天即可赶到,迅速过江,减少损失可是,由于山路狭窄,加之后续部队携带着从苏区运出的大量 “ 坛坛罐罐 ” ,行动迟缓,每天只走二三十公里,使宝贵的时间白白丧失而这时,湘、桂两省敌军已在蒋介石的严令下分路反扑,志在夺回渡河点,一场恶战即将开始11 月 29 日,湖南军阀刘建绪以四个师的兵力,从全州倾巢而出,向右翼红 1 军团第 2 师脚山铺阵地发起猛攻。

      同时,桂军李宗仁、白崇禧将其主力兵分两路,一路由灌阳地区北上,向湘江东岸进攻,一路由兴安向湘江西岸的红军进攻,与左翼的红 3 军团展开激战这样,湘江两岸的红军将士,为掩护全军过江,与优势的敌军展开了殊死决战红军面对的不仅是数量上占绝对优势的敌人,而且要以血肉之躯抵挡敌人飞机和重炮的狂轰滥炸,战斗的残酷可想而知湘、桂两省的敌人为保住自己的老巢,此次也舍其精锐拼命进攻红 1 军团的阻击阵地上,炮弹和重磅炸弹的爆炸声不绝于耳,许多来不及构筑工事的战士们被震昏,耳鼻出血,可是 “ 保卫中央纵队安全渡江 ” 的口号仍响彻在阵地上空30 日, 红 1 军团全军与敌在脚山铺一线激战终日, 敌在优势炮火轰击下占领了我米花山、 美女梳头岭、尖锋岭、黄帝岭等阵地,当日夜红 1 军团被迫退守第二道阻击阵地与此同时,红 3 军团第 4 师的二个团抗击由兴安北上之桂军二个师, 掩护军团主力过江, 战斗也异常惨烈, 两个团的领导干部大都牺牲或负伤留在湘江东岸的部队,在追兵的重压下,处境更为险恶 12 月 1 日 3 时半,军委致电红 1、 3 军团,要求 1军团无论如何也要保持西进之前进道路,并指出: “ 一日战斗,关系我野战军全部西进,胜利可开辟今后的发展前途,否则我野战军将被层层切断。

      ”12 月 1 日的战斗最为激烈北上之桂军和 “ 追剿 ” 军主力,对红军发动了全线进攻,企图夺回渡口,歼红军于半渡这是生死存亡的一战,是意志的较量,狭路相逢勇者胜!红军将士硬是用刺刀、手榴弹打垮了敌军整连、 整营的一次次进攻, 湘江两岸洒下了无数红军将士的鲜血, 渡口始终牢牢地掌握在红军手中至当日 17 时,中央机关和红军大部终于拼死渡过了湘江,并于 12 月 3 日进入西延地区休整而担任掩护任务的红 5 军团第 34 师和红 3 军团第 18 团却被阻于湘江以东,陷入敌重围,大部壮烈牺牲湘江战役是中央红军突围以来最险恶也是最惨烈的一仗,红军与优势之敌苦战五昼夜,终于以血肉撕开了敌重兵设防的第四道封锁线,粉碎了蒋介石围歼红军于湘江以东的企图但红军也付出了极为惨重的代价, 渡过湘江后, 中央红军和军委两纵队,已由出发时的 8.6 万人锐减到 3 万余人,这是 “ 左 ” 冒险主义领导者实行逃跑主义所造成的严重恶果四渡赤水:巧妙跳出包围圈1934 年 12 月 15 日,中央红军攻占黎平,中共中央政治局在此召开会议讨论中央红军今后的行动方向问题此时敌已在湘西布下重兵,并正在向黔东北集结,如果继续坚持同红 2、 6 军团会合的计划,无异于自投罗网。

      在会上,毛泽东力主中央红军应放弃原定计划,继续西进,在川黔边建立新苏区会议经过激烈争论,最后接受了毛泽东的主张随后中央红军强渡乌江,智取遵义 1935 年 1 月 15 日至 17 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了著名的遵义会议,总结了第五次反 “ 围剿 ” 以来红军失败的教训,系统地阐明了中国革命战争的特点和相应的战略战术,深刻地批评了 “ 左 ” 倾冒险主义在军事上的错误会后,中共中央又决定以毛泽东、周恩来、王稼祥成立三人小组,全权指挥军事从此,中国共产党重新走上了马克思主义正确轨道,这是中国革命死攸关的转折点红军攻占遵义后, 蒋介石为阻止中央红军北渡长江与红四方面军会师, 或东出湘西与红 2、 6 军团会师,集中兵力约 40 万人,向遵义地区进逼,企图围歼中央红军于乌江西北、川黔边境地区,而中央红军只有3.7 万余人,局面十分严峻为摆脱敌军,中央红军决定迅速北渡长江,向川西或川西北挺进1 月 19 日,中央红军由遵义地区开始北上,分三路纵队向赤水方向急进 25 日,由于敌抢先占领赤水城, 红军攻城未果, 与敌形成对峙 27 日, 军委决定首先集中主力围歼尾追的川军四个团 1 月 28 日, 红 3、红 5 军团和干部团首先对敌发起进攻,战至黄昏,红 1 军团第 2 师也加入战斗,但由于敌情变化,红军未能全歼敌人。

      为避免被动,军委果断决定撤出战斗,西渡赤水,向古蔺南部地区前进,寻机北渡长江1 月 29 日凌晨,中央红军主力分 3 路纵队西渡赤水河(即一渡赤水)但此时川军已在长江北岸部署了 36 个团的兵力,全力堵截红军北进;湖南军阀何键部从东面围截,贵州军阀王家烈部从遵义尾追,云南军阀龙云的三个旅从毕节方向压来,中央军周浑元、吴奇伟两个纵队正兼程北上,各路敌军形成一个大包围圈向红军逼近在这种情况下,中共中央决定暂缓执行北渡长江的计划,改向扎西集中2 月 10 日,正当国民党军主力大部被吸引到川滇边境,黔北地区敌人兵力空虚之机,军委决定避实就虚、调动敌人,转兵东进,再入黔北,寻机打击尾追的薛岳集团 2 月 18 日至 21 日,中央红军由太平渡、二郎滩等地东渡赤水河(即二渡赤水),向敌兵力比较空虚的桐梓地区急进 24 日红军占领桐梓县城,准备夺取娄山关娄山关是贵州北部大娄山中最重要的山口, 是当时四川通往遵义的唯一通道, 自古就是兵家必争之地,贵州军阀王家烈在此部署了四个团的兵力 25 日拂晓,红 3 军团对娄山关发起猛攻,经激战,于当晚攻占娄山关,控制了制高点--点金山敌为夺回阵地,调集了约 6 个团的兵力疯狂反扑,但都被英勇的红军将士击退。

      在红 1、 3 军团的打击下,敌仓惶南逃为了不给敌以喘息之机,红 1、 3 军团不顾疲劳,并肩向遵义方向展开了追歼战 28 日晨,红 3 军团经三四个小时激战,重占遵义城,黔军弃城南逃此时,向遵义增援的敌吴奇伟纵队第 93 师和 59 师已进至遵义城南,准备向遵义反攻,并一度夺占了老鸦山制高点,但黔军在我的连续打击下,已成惊弓之鸟,畏缩不前,吴奇伟的二个师孤军冒进,也已成为强弩之未红军果断抓住战机,红 1 军团以勇猛的行动直插吴奇伟的指挥部,敌惊慌溃逃,吴奇伟率残部逃过乌江,并砍断浮桥,敌尚未渡过乌江的一千余人和大批军用物资被我俘获红 3 军团也于黄昏夺回了老鸦山阵地,歼敌 59 师大部遵义之战胜利结束此一役,中央红军在毛泽东等指挥下,运动战的特长发挥得淋漓尽至,在 5 天之内取桐梓、夺娄山关、重占遵义城,共歼敌约 20 个团,毙伤俘敌 5 千余人,缴获大批军用物资,取得了红军长征以来的最大一次胜利,极大地鼓舞了红军的士气毛泽东在经过娄山关时,被山势的雄浑和红军将士的英勇所感动,即兴赋词《娄山关》: “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从头越,苍山如海,残阳如血 ”3 月初, 敌又重新纠集兵力, 向遵义进攻。

      红军于 3 月 10 日放弃遵义 为调动敌人, 寻找战机, 16 日,红军在茅台及其附近地区西渡赤水河(即三渡赤水),再入川南,向古蔺方向前进,敌为防止红北渡长江,急忙调整部署,前堵后追就在敌再次扑向川南将要对红军形成包围之际,红军在毛泽东的指挥下,又突然掉头向东,于 3 月 21 日在二郎滩、太平渡一线四渡赤水,向南迅速渡过乌江,直逼贵阳蒋介石手忙脚乱地急忙调兵保卫贵阳,谁知红军已虚晃一枪,绕过贵阳进军云南,随后巧渡金沙江,摆脱了几十万敌军的围追堵截强渡大渡河:彻底甩掉追兵中央红军北渡金沙江后,在会理地区进行了休整,并召开了会理会议,进一步巩固了毛泽东同志在红军和中共中央的领导地位,并决定继续北上,同红四方面军会合随后,红军绕过西昌,北上进入彝族区由于实行了正确的民族政策,在彝族同胞的帮助下,红军顺利通过彝族区,向大渡河兼程急进与此同进,蒋介石为防止中央红军与红四方面军会合,一面电令川军阻止红四方面军南下,一面令薛岳部迅速渡金沙江北上, 同时令杨森部加强大渡河以北的防御力量, 妄图利用大渡河的险峻, 使中央红军成为 “ 石达开第二 ” 1935 年 5 月 24 日,中央红军通过大凉山彝族区后,冒大雨兼程北进。

      担任先遣队的红 1 师第 1 团,急行军 80 余公里, 首先赶到大渡河南岸安顺场, 并以迅猛的动作消灭敌守军两个连, 夺取了一条宝贵的渡船,控制了渡口大渡河是岷江最大的支流,两岸峭壁林立,水流湍急当年,太平天国将领石达开率数万大军进抵大渡河南岸,就是在安顺场渡口,渡河未成,反而陷入清军重围,最后全军覆没如今,中国工农红军又来到这里。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