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展及教育心理学复习练习题.doc
43页开展与教育心理学练习与复习题单项选择局部:分章练习第一章 单项选择题1.以下表达心理开展的阶段性与连续性的观点有 〔〕 A.心理开展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B.心理开展是不平衡的,有关键期 C.心理开展是具有一定方向性和先后顺序 D.心理开展各方面会因人而异2.以下表达心理开展的不平衡性的观点有〔〕 A.心理开展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B.心理开展是不平衡的,有关键期 C.心理开展是具有一定方向性和先后顺序 D.心理开展各方面会因人而异3.以下表达心理开展的差异性的观点有〔 〕 A.心理开展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B.心理开展是不平衡的,有关键期 C.心理开展是具有一定方向性和先后顺序 D.心理开展各方面会因人而异4.智力开展的最好时机 〔〕 A. 1岁前 B 8岁前C 初中D高中5.表情变化如同“晴雨表〞的时期是 〔〕A. 学前期 B. 小学C初中D.高中6.形成良好的品德时期是 〔〕A. 学前期 B. 小学C 初中 D.高中8.在埃里克森的心理开展理论中,自我同一性与角色混乱冲突的时期是 〔〕 A.儿童早期 B.学前期 C.青春期 D.成年期9.“文化—历史开展理论〞的创始人是。
〔〕A.弗洛伊德 B.华生 C.冯特D.维果斯基10.最近开展区是指 〔〕 A.心理开展所到达的解决问题的最小可能水平 B.近期个体心理开展所能到达的解决问题的水平 C.个体不依赖外界帮助,独立解决问题的水平 D.实际的开展水平与潜在的开展水平之间的差距11.精神分析学派的代表弗洛伊德提出心理开展理论是 〔〕A.认知开展理论B.人格开展理论 C文化历史开展理论 D.社会开展理论12.认知主义学派的代表皮亚杰提出心理开展理论是 〔〕 A.认知开展理论B.人格开展理论 C文化历史开展理论 D.社会开展理论13.维果茨基提出心理开展理论叫 〔〕 A.认知开展理论B.人格开展理论 C社会文化历史开展理论 D.社会开展理论14.埃里克森提出心理开展理论叫 〔〕 A.认知开展理论B.人格开展理论 C文化历史开展理论。
D.心理社会开展理论15.本我遵循的原则是: 〔〕A.快乐原则 B.现实原则 C.直观原则 D.道德原则16.自我遵循的原则是: 〔〕A.快乐原则 B.现实原则 C.直观原则 D.道德原则17.超我遵循的原则是: 〔〕A.快乐原则 B.现实原则 C.直观原则 D.道德原则18.中学生认知水平处于: 〔〕A.前运算阶段 B.具体运算阶段 C.形式运算阶段 D.感知运动阶段19.维果茨基认为形成高级心理机能的中介工具是 〔〕A.语言 B.记忆 C.想象 D.情绪20.皮亚杰认为心理开展的实质是。
〔〕A.图式的形成与变化 B.同化过程 C.顺应过程 D.适应参考答案:A B D B B C C D D BA C D A B D C A A第二章1、以下表述中错误的选项是〔〕A、注意是一切心理活动的共同特征B、注意是一种独立的心理过程C、注意并不反映客观事物D、注意是伴随着心理过程的一种心理状态2、培养间接兴趣有利于引起和保持〔〕A、有意后注意 B、随意注意 C、不随意注意 D、无意后注意3、注意的〔〕是注意时间上的特征A、稳定性 B、*围 C、分配 D、转移4 、以下〔〕是错误的A、注意的分配是可能的B、注意的分配是有条件的C、注意的分配是无条件的D、注意分配就是“一心多用〞5、感觉是对直接作用于感官的客观事物的〔〕的反映A、个别属性 B、整体属性 C、内部属性 D、本质属性6、“过目即诵〞是记忆的〔〕品质A、敏捷型 B、持久性 C、准确性 D、准备性A、个别属性 B、整体属性 C、内部属性 D、本质属性7、万绿丛中的一点红容易被人注意,这是知觉的〔〕A、整体性 B、理解性 C、恒常性 D、选择性8、经历过的事物不在面前,能把它重新回想起来是〔〕A、回忆 B、再认 C、保持 D、识记9、遗忘曲线提醒了遗忘的进程是〔〕A、匀速的 B、先慢后快 C、加速的 D、先快后慢10、后学习材料对保持或回忆前面学习材料的干扰是〔〕A、前摄抑制 B、倒摄抑制 C、相互干扰 D、双重干扰 参考答案BBACAADADB第三章1、人脑对已有的表象进展加工而创造新形象的过程是〔〕A、联想 B、思维 C、创造想象 D、想象2、梦是〔〕的极端状态A、无意想象 B、有意想象 C、错觉 D、梦想3、利用所学心理学原理解释心理现象是思维过程的〔〕A、具体化 B、系统化 C、抽象 D、概括4、“随机应变〞是思维的〔〕品质A、批判性 B、敏捷性 C、灵活性 D、广阔性5、人脑对客观事物间接的、概括的反映过程是〔〕A、思维 B、语言 C、言语 D、概念6、画家作画、音乐家作曲更多地是运用〔〕A、动作思维 B、形象思维 C、抽象思维 D、实践思维7、〔〕是思维的根本过程A、分析与综合 B、比拟与分类 C、抽象与概括 D系统化与具体化8、概念的内涵与外延成〔〕关系A、正比 B、反比 C、直线 D、函数9、“一题多解〞是〔〕A、常规思维 B、创造思维 C、辐合思维 D、发散思维10、鲁班因丝茅草割破手指创造了锯子这是〔〕A、原型启发 B、破除定式 C、功能固着 D、灵感 参考答案 DAACABABDA第四章 单项选择题1、人的情绪体验与人的〔 〕密切相关。
A性格 B意志 C需要 D热情2、〔〕是具有渲染性的、比拟微弱而又持续作用的情绪状态A心境 B激情 C应激 D热情3、〔〕是一种介于心境与激情之间的情绪状态A心境 B激情 C应激 D热情4、人们在追求真理,从事智力活动中所产生的心理体验,是人们探究知识、追求真理的需要是否得到满足而产生的情感体验,叫〔〕A道德感 B美感 C理智感 D情操5、“一人向隅,满室不欢〞就是〔〕效能的表现A调节功能 B动力功能 C感染功能 D迁移功能6、“人逢喜事精神爽〞是〔〕效能的表现A调节功能 B动力功能 C感染功能 D迁移功能7、“爱屋及乌〞是〔〕效能的表现A调节功能 B动力功能 C感染功能 D迁移功能8、当学生心中有委屈、不平、抑郁时,可鼓励其向教师或同学、亲人倾诉,宣泄自己不满,这种方法是〔〕A认知调节法 B语言调节法 C意志调节法 D转移注意法9、将痛苦、烦恼、忧愁等消极情绪升华转化为积极有益的行为,这种方法是〔〕A认知调节法 B语言调节法 C意志调节法 D转移注意法参考答案:C A D C C B D B C第五章1.高级神经活动类型中;“强——平衡——不灵活〞型与以下哪种气质类型相对应.〔〕A.多血质 B.胆汁质 C.粘液质 D.抑郁质2.以下哪种选项属于一般能力的*畴.〔 〕A.记忆能力 B.创造能力 C.运动能力 D.社交能力3.提出把人格特质分为共同特质与个人特质的心理学家是〔〕A.卡特尔 B.奥尔波特 C.霍兰德 D.斯坦伯格4.世界上最著名的智力量表是〔 〕量表,该量表最初由法国人比纳和西蒙于1905年编制。
A.S—B量表 B.斯坦福量表 C.韦克斯勒量表 D.比纳量表 5.个性决定一个人的生活方式,甚至决定一个人的命运,这是个性的〔 〕的表现A.复杂性 B.独特性 C.功能性 D.统合性6.以下对气质不正确的描述是〔 〕A.气质是心理活动的动力特征B.气质是先天的C.气质有好坏之分D.气质就是秉性7.将性格类型分为内倾型和外倾型的心理学家是〔 〕A.培因 B.荣格 C.威金特 D.卡特尔8.在信息加工和问题解决过程中表现出来的能力是〔 〕A.晶体智力 B.特殊能力 C.液体智力 D.一般智力9.智力是〔 〕能力的综合表达A.特殊能力 B.一般能力 C. 思维能力 D.液体智力10.( )革新了智商的计算方法,把比率智商改成离差智商A.比奈 B.推孟 C.韦克斯勒 D.奥尔波特参考答案BABDBCBABC第六章 1、王慧认为,社会法律制度应该符合社会群众权益,当它不符合时,就应该修改根据科尔伯格理论,他处于道德开展的哪个阶段( B )A、普遍伦理B、社会契约 C、寻求认可 D、相对功利2、根据科尔伯格的分类,初中学生的道德主要属在( A )A、习俗水平B、前习俗水平 C、后习俗水平 D、他律水平3、品德的心理构造包括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和( A )A、道德行为 B、道德理念C、道德品质 D、道德意识4、从中学阶段看,哪个年级是品德开展的关键期( B )A、初一年级 B、初二年级C、初三年级 D、高一年级5、在科尔伯格有关儿童道德判断开展阶段的研究中,服从与惩罚取向阶段属于( C )A、习俗水平B、后习俗水平 C、前习俗水平 D、权威水平6、在中学生生的品德构造中,处于根底地位是(B)A、道德情感 B、道德认识 C、道德意志D、道德行为7、小花在课堂上玩,肖海提醒小花学校规定课堂上不能玩,而小花不听。
因此,肖海认为小花不是好学生肖海的道德开展属于哪个阶段( D )A、普遍伦理B、社会契约 C、遵守法规D、相对功利8、采用两难故事法研究道德开展阶段的心理学家是( C )A、巴甫洛夫 B、皮亚杰C、科尔伯格 D、斯金纳9、以下不是皮亚杰的道德认知开展理论的内容( A )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