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殖民前后印度社会状况来评判英国殖民统治功过.doc
7页从殖民前后印度社会状况来评判英国殖民统治功过摘要:如何正确的看待不列颠在印度的殖民统治,1853年 马克思针对不列颠在印度的殖民统治及其后果提出了著名 的“双重使命”理论,当今历史的、科学的认识这一理论对 于正确的看待资本主义文明与殖民地社会发展的关系有着 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本文通过对比殖民前后印度社会现 状来揭示英殖民统治的功过是非,从而进一步阐释这一理论 所表现出的高屋建範般的广阔视野及其深邃的思想关键词:印度;英殖民者;双重使命殖民主义是近代资本主义扩张的产物,提到殖民主义的 历史作用最容易引起争论的莫过于不列颠在印度的殖民统 治不列颠的殖民统治给印度社会带来的是什么?站在印度 人民和一些东方国家学者的立场上看,英国殖民者带给印度 人民的是无穷的灾难,印度的近代史充满了奴役、压迫、贫 穷、和苦难:从政治上看,东印度公司为维持统治有意保留土 邦治的“分而治之”加剧了印度的分裂、混乱;从经济上看, 英国把印度变成了其商品输出市场,先是把印度的棉织品挤 出了欧洲市场,紧接着用廉价纺织品横扫印度,破坏了其农 业和手工业结合的经济结构,使农民长期极端贫困,无数人 死于饥荒而站在19世纪的英国人角度来看却是另一番景 象,英国人推动了印度社会的改革和进步:从政治上看,他们 结束了莫卧儿帝国的封建统治,建立了各级行政统治政权, 设立了文官制度和民选咨议会等印度社会前所未有的现代 资本主义性质的政治体制,从文化上看,在印度修铁路,建工 厂,办报纸,修水利等,打破了原来的闭塞与隔绝,总之,英国 人扮演了文明开化者的角色,造就了一个统一、有序、和平 的印度。
同样的历史事实,站在不同的立场看待产生了不同 的结论那么,对于此种利弊兼有,福祸相倚的事实该如何评 判呢?马克思在《不列颠在印度的统治》,《不列颠在印度统 治的未来结果》二篇文章中,基于他对当时世界历史形势的 认识,采用道德标准和科学标准相结合的方法把握英国在印 度的统治,提出应从更广阔的角度来看待殖民主义的必然性, 殖民主义与资本主义一样,都是历史的必然现象,又是必须 加以克服的,并提出了殖民主义的双重使命的著名论断, 即:英殖民主义在印度要完成的双重使命,一个是破坏性 使命,消灭旧的亚洲式的社会,另一个是建设性的使命,在亚 洲为西方式的社会奠定物质基础不列颠入侵之前的印度社会状况是怎样的呢?印度是旧 的亚洲式社会的典型,马克思指出其有以下主要特点:第一印度社会根本没有历史,印度作为一个拥有五千年 文明史的古国,在独立前统一的时间只有750年,即便是在印 度统治达三百年之久的莫卧尔帝国,也就是印度历史上最后 一个帝国,也从来没形成中央集权的专制各个地域单元实 质上就是一个个行政单元,当帝国衰落之际各省总督纷纷独 立割据,一批批外族掠夺者趁势蜂拥而至大莫卧儿的无 限权力被他的总督彳i 1打倒,总督们的权力被马拉提人打倒, 马拉提人的权力被阿富汗人打倒,内战、外侮、政变、被征 服这就是印度现状的真实性写照。
第二闭关自守、自给自足的农村公社构成其社会的基础 组织,‘这种村社制度使每一个这样的小单位成为独立的单 元过着闭关自守的生活从宏观上看整个社会分解为许多 模样相同而互不联系的原子,每个村社就像一个地方自治体 或市镇自治区,通常设有自己的官员或职员帕特尔、卡尔纳 姆、塔利厄尔、托蒂和边界守卫员等村社的居民对各个王 国的崩溃和分裂毫不关心,只要他们的村舍完整无损,他们 并不在乎村社受哪一个国家和君主统治,对他们来说只是向 不同的人交纳赋税,他们依然拥有土地的使用权这些小 小的公社身上带着种性划分和奴隶制度的标志,他们使人屈 从于环境,而不是把人提升为环境的主宰,它把自动发展的 社会状况变成了一成不变的由自然预定的命运第三架构在农村公社之上的东方专制制度由农村公社 构成了东方专制制度的牢固基础,在农村公社基础之上建立 了中央集权的专制统治,下设三个部门:财政部,军事部,公 共工程部由于村社间的闭塞隔绝,中央集权的专制政府就 不得不承办着公共事务这样散布在广阔土地上的村民成为 专制通知驯服的工具,成为传统规则的奴隶,成为迷信的驯 服工具,表现不出任何伟大和任何的首创精神以上为传统印度社会的基本情况,不列颠侵入后印度的 社会状况又如何呢?根据马克思的“双重使命”论断,英殖 民者在印度行使了它的破坏性与建设性使命。
破坏性使命是 指破坏了旧的生产方式的落后闭塞停滞性,建设性使命是指 当商品经济在殖民地的发展为资本主义生产创造条件后,殖 民者会把西方大工业和近代交通设施移植过来使印度达到比从前大莫卧儿统治下更加牢固和占地更 广的政治统一是使印度复兴的首要前提,英国人用宝剑实现 了这种统一,废止了莫卧儿帝国残留的封建统治,建立了从 中央到地方的各级行政统治政权,印度开始了司法和行政改 革,引进了现代司法系统,设立了文官考试制度,由此印度建 立了带有现代资本主义性质的政治体制,当然殖民主义者从 事殖民活动绝不是帮助宗主国改革与进步,其目的就是掠夺 财富无论他采取的是什么方式,出乎英殖民者所料的是其殖 民统治促进了印度的统一铸造了印度现代民族与现代国家一、他们开始在印度修筑铁路,兴建水利印度极端缺 乏运输和交换各种生产品的工具,铁路的铺设对印度的发展 影响是巨大的,它可以很容易的为农业服务,输运粮食,带动 沿线的水利事业的发展,缩减军事机构的人员和开支;从更 深远的意义上讲如果你想在一个幅员广大的国家里维持一 个铁路网那你就不能不在这个国家里把铁路交通日常急需 的各种生产过程都建立起来,这样一来,也必然要在那些与 铁路没有直接关系的工业部门里应用机器。
所以,铁路在印 度将真正成为现代工业的先驱铁路还会使互相交际和交换 的新要求得到满足,“在不远的将来,铁路加上轮船,将使印 度同西方世界实际的联系在一起了二、 在印度进行地税改革,普遍确立了土地私有制柴 明达尔制度和莱特瓦尔制度正是亚洲社会迫切需要的私人 土地占有制的两种不同形式地税改革破坏了印度传统的土 地制度普遍建立了 土地私有制,推动了印度社会的进步三、 不列颠的教练班帮印度组织训练出来一支现代化的 军队,从而保障其自己解放自己和不再一遇到侵略者就被征 服一定的新闻出版自由的实施,“在亚洲社会里第一次出 现并且主要由印度人和欧洲人的共同子孙所领导的自由报 刊,是改建这个社会的新的和强有力的因素新的知识管 理阶层的形成,“那些在英国人的监督下在加尔各答勉强受 到一些很不充分的教育的土著居民中间,正在成长起一个具 有管理国家的必要知识并且解除了欧洲科学的新的阶层英殖民者对印度的破坏是巨大的,英殖民者使印度的村 社制度彻底瓦解,马克思指出:这些细小刻板的社会机体 大部分已被破坏,并且正在完全归于消灭,这与其说是由于 不列颠的收税官和不列颠的兵士粗暴干涉,还不如说是英国 的蒸汽和英国的自由贸易造成的结果。
农村公社与农业结 合的家庭手工业的自然经济被摧毁英殖民者在印度统治的 190年,印度先后经历了商业资本、工业资本、金融资本三个 时代的破坏,印度先成为原始积累的重要来源地,接着成为 商品销售市场和原料产地,后成为重要的资本输出场所殖 民者在商业资本阶段是抢掠、勒索、这种直接的不等价交换 等经济的双重掠夺,在工业资本阶段,则近一步破坏了印度 村社土地公有制,从而破坏了印度社会的根基,在每一个阶 段无不充满着殖民者的罪恶和劳动人民的苦难但问题的关 键在于印度本来就跳脱不了被征服的命运,与其被土耳其 人、波斯人、或俄国人这些文明程度低的国家征服,还不如 被资本主义现代化的英国人征服,才更有利于摆脱印度社会 的长期停滞状况马克思从世界历史的角度指出:“如果亚 洲的社会状况没有一个根本的革命,人类能不能完成自己的 使命,如果不能,那么英国不管是干出多大的罪行,他在造成 这个革命的时候毕竟是充当了历史的不自觉的工具不列颠给印度带来的是什么?英殖民者在印度统治的功 过是非如何评判呢?在此归纳一下:作为统治者和开化者征 服者和殖民者的多重角色于一人的英国人,摧毁了印度原有 的闭塞僵化停滞不前的社会与经济结构,同时给印度人民带 来了巨大而深重的灾难,但在客观上充当了 "历史的不自觉 的工具”,在政治、经济、思想文化领域推动了印度社会的 现代化,为印度带来了亚洲仅有的一次社会革命。
作者单位:河北大学参考文献:[1] 马克思•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二卷•北京:人民出版 社.1972.[2] 黄思骏.印度土地制度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 版社.199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