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三政治考点规范练32百舸争流的思想.doc
3页考点规范练32百舸争流的思想、选择题1. (2018江苏南京一模)世界是一团永恒燃烧的活火 ”“地合而万物生”两者的共同之处是( )A. 看到了客观实在性是物质的唯一特性B. 承认了科学的世界观决定科学的方法论C. 强调了唯物辩证的自然观与历史观的统一D. 坚持了朴素的辩证法与朴素的唯物主义的结合2. (2018四川南充检测)心灵的房间,不打扫就会落满灰尘蒙尘的心会变得灰色和迷茫将心灵除尘,能够使黯然的心变得亮堂;把事情理清楚,才能告别烦乱因此,有人总结:幸福人生必须懂得必要 的放下对此下列说法中具有主观唯心主义色彩的是 ( )①放下压力:心态决定成或败 ②放下懒惰:奋斗改变命运 ③放下狭隘:心宽天地必然宽 ④放下犹豫:行动才有收获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3. (2018天津红桥期中)一位同学在复习《百舸争流的思想》时 ,绘制了下面这幅图,其中空白处应该填唯物主义”的是( )哲学的基本问题偿为第…性) 甫无同…性)4. (2018浙江温州联考)下列观点与道是天地之根,万物之母”体现的哲理相异的是( )①现实世界是理念世界的影子 ②世界是上帝意志的创造物 ③意志是一切存在和运动的根源④自然界由性质不同的异质元素构成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5. (2018湖北荆州模拟)南京大屠杀的历史,有侵华日军各级指挥机构当时的命令和东京审判、日本官兵的记录为证,有中国幸存者的血泪控诉为证,有《拉贝日记》《魏特琳日记》等国际人士提供的 证言和美国牧师约翰 马吉1937年拍摄的电影胶片为证。
由此说明 ( )①规律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②现实中必须要面对而且无法回避哲学的基本问题 ③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 ④认识的真理性需要通过物质记录来检验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6•哲学史上存在着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辩证法和形而上学 两个对子”下列能够体现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区别的是( )① 天地之变,阴阳之化”(荀子)和 人的理性为自然界立法”(康德)② 气者,理之依也”(王夫之)和 水 是万物的始基”(泰勒斯)③物是观念的集合”(贝克莱)和朱有此气,已有此理”(朱熹)④原子是世 界的本原”(德谟克利特)和 我思故我在”(笛卡尔)A.①② B.①③C.①④ D.③④7•孟子曰: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下列与材料蕴含的哲学观点相同的有 ( )①心生法生,心灭法灭;心染则国土染,心净则国土净 ②精神生于道,形本生于精 ③事物不在人的主观意识之中,理”是事物存在的根源 ④心外无物,天下无一物非吾度内者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8. (2018云南昆明调研)南宋淳熙二年,在鹅湖寺举行了一次著名的哲学辩论会以 理生万物”观点为代表的朱熹等人和以 吾心便是宇宙,宇宙即是吾心”观点为代表的陆九渊等人各执己见 ,互不相让。
此举首开书院会讲之先河,史称 鹅湖之会”鹅湖之会”争论的焦点在于( )A. 哲学基本派别的分歧B. 哲学史上两个对子”的分歧c•唯物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分歧D.客观唯心主义与主观唯心主义的分歧二、非选择题9. 运用思维和存在关系问题的知识 ,阐明加强领导干部科学世界观教育的重要性考点规范练 32 百舸争流的思想1. D 本题考查唯物主义及其形态 “世界是一团永恒燃烧的活火 ”是赫拉克利特的观点 ,他认为世界 万物的本原是火 ,它在一定的分寸上燃烧 ,在一定的分寸上熄灭 ,这是一种朴素的辩证唯物主义思 想; “天地合而万物生 ”是荀子的观点 ,他认为世界万物是天地与阴阳变化相互作用的结果 ,万物的生化是自然而然的过程 ,这也是一种朴素的辩证唯物主义思想这两种观点都认为世界的本原是一种或 几种具体的物质形态 ,坚持了唯物主义的根本方向 ,本质上是正确的 ,属于古代朴素唯物主义同时两 种观点认为世界是运动变化的 ,看到事物之间的联系 ,属于朴素的辩证法 D 项符合题意2. B 本题考查唯心主义及其形态 “心态决定成或败 ”意味着心态这种主观精神是第一位的 ,这是典型的主观唯心主义思想 ;“奋斗改变命运 ”强调的是通过在实践中发挥主观能动性可以改变世界 ,这是唯物主义的思想 ;“心宽天地必然宽 ”的意思是人的主观的 “心 ”宽决定了客观天地的宽 ,这是典型的主 观唯心主义思想;行动才有收获”强调实践的重要性。
①③符合题意,②④不符合题意3. A4. D 本题考查哲学的基本形态材料中 “道是天地之根 ,万物之母 ”是客观唯心主义观点 ①中“现 实世界是理念世界的影子 ”是柏拉图的观点 ,他认为 “理念 ”是世界万物的本原 ,这是客观唯心主义思想②中 世界是上帝意志的创造物 ”表明上帝创造了整个世界,这是客观唯心主义观点;③中 意志是一切 存在和运动的根源 ”是主观唯心主义思想 ; ④中“自然界由性质不同的异质元素构成 ”是近代形而上学 唯物主义观点 ③④ 符合题意5. C 日本侵华的历史有各种证据由此说明 ,现实中必须要面对而且无法回避哲学的基本问题 ,物质第一性 ,意识第二性 ,②③符合题意 ;材料未体现规律是客观的 ,排除① ;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 标准 ,排除④6. C 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根本区别在于对物质和意识谁是世界的本原的不同回答 ,唯物主义认为 物质是世界的本原 ,物质决定意识 ,它经历了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 主义三种历史形态 ;唯心主义认为意识是世界的本原 ,意识决定物质 ,包括主观唯心主义和客观唯心主 义两种历史形态 ①④是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区别 ,符合题意:②均是唯物主义,③均是唯心主义, 不符合题意。
故本题答案选 C 项7. C 孟子认为 “仁义礼智 ”是人本身所固有的 ,从哲学角度来看 ,孟子的观点是主观唯心主义 ①④均 属于主观唯心主义观点,与孟子观点一致,符合题意;②中认为 道”是世界本原,可见其属于客观唯心主 义观点,不符合题意:③中认为 理”是世界本原,可见其属于客观唯心主义观点,不符合题意8. D 本题考查哲学的基本派别朱熹认为 “理生万物 ”,即他将 “理”作为世界的本原 ,属于客观唯心主 义 “吾心便是宇宙 ,宇宙即是吾心 ”,该观点将 “心”作为世界的本原 ,属于主观唯心主义 D 项符合题 意9. 答案 唯物主义认为 ,存在第一性 ,思维第二性 ,存在决定思维 ,而不是思维决定存在因此我们想问题、办事情必须从客观存在的事实出发 ,而不能从主观思维出发 ,应反对任何形式的唯心主义这要求我们必须对领导干部加强科学世界观教育 ,自觉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来指导行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