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程控制网布设的理论与方法优秀课件.ppt
73页思考题1 1.与国家大地测量控制网相比较,工程控制网哪些作.与国家大地测量控制网相比较,工程控制网哪些作用和特点?用和特点?2 2.工程控制网的精度、可靠性、灵敏度和建网费用之.工程控制网的精度、可靠性、灵敏度和建网费用之间有何关系?间有何关系?3 3.为什么要进行工程控制网的优化设计?基于观测值.为什么要进行工程控制网的优化设计?基于观测值可靠性的模拟法优化设计的基本思想是什么?可靠性的模拟法优化设计的基本思想是什么?4 4.工程控制网布设的发展方向是什么?.工程控制网布设的发展方向是什么?5 5.工程控制网边角精度匹配的含义是什么?.工程控制网边角精度匹配的含义是什么? 参考文献•.(1995),工程测量学,测绘出版社工程控制网布设的理论与方法优秀第三章 工程控制网布设的理论与方法主要内容主要内容Ø 工程控制网的作用和分类;Ø 工程控制网的基准和建立方法;Ø 工程控制网的质量准则;Ø 工程控制网的优化设计;Ø 典型工程控制网;Ø 控制点的埋石与标志;Ø 控制测量内外业一体化重点重点 က 工程控制网的质量准则工程控制网布设的理论与方法优秀3.1 工程控制网的分类和作用 3.1.1 3.1.1 测量控制网的分类测量控制网的分类 测量控制网由位于地面的一系列控制点构成,控制点的空间位置是通过已知点的坐标及控制点之间的边长(或空间基线)、方向(角度)或(和)高差等观测量确定的。
ü 全球控制网:全球控制网:由国际组织在全球范围建立的大地测量参考框架,主要用于确定、研究地球的形状、大小及其运动变化及确定和研究地球板块运动等工程控制网布设的理论与方法优秀ü 国家控制网国家控制网由各国测绘部门建立的区域性大地测量参考框架提供全国范围内的统一地理坐标系统;保证国家基本图的测绘和更新;满足大比例尺测图的精度要求;为精密地确定地面点的位置提供已知点的及其特定坐标系下的坐标ü 工程控制网工程控制网是工程项目的空间位置参考框架,是针对某项具体工程建设测图、施工或管理的需要,在一定区域内布设的平面和高程控制网工程控制网布设的理论与方法优秀3.1.2 3.1.2 工程控制网的分类、作用和建网步骤工程控制网的分类、作用和建网步骤一、分类一、分类按按用途用途分:分:l 测图控制网测图控制网l 施工(测量)控制网施工(测量)控制网l 变形监测网变形监测网l 安装(测量)控制网安装(测量)控制网工程控制网布设的理论与方法优秀按按网点性质网点性质分:分:l 一维网(或称水准网、高程网)一维网(或称水准网、高程网)l 二维网(或称平面网)二维网(或称平面网)l 三维网三维网工程控制网布设的理论与方法优秀按按网形网形分:分:l 三角网三角网l 导线网导线网l 混合网混合网l 方格网方格网工程控制网布设的理论与方法优秀按按施测方法施测方法划分:划分:l 测角网测角网l 测边网测边网l 边角网边角网l GPS GPS网网工程控制网布设的理论与方法优秀按按坐标系和基准坐标系和基准划分:划分:l 附合网(约束网)附合网(约束网)l 独立网独立网l 经典自由网经典自由网l 自由网自由网工程控制网布设的理论与方法优秀按按其他标准其他标准划分:划分:l 首级网首级网l 加密网加密网l 特殊网特殊网l 专用网(如隧道控制网、建筑专用网(如隧道控制网、建筑方格网、桥梁控制网等)方格网、桥梁控制网等)工程控制网布设的理论与方法优秀二、作用二、作用 工程控制网也具有控制全局、提供工程控制网也具有控制全局、提供基准和控制测量误差积累的作用。
基准和控制测量误差积累的作用三、建网步骤三、建网步骤遵循大地测量学的原理,如:遵循大地测量学的原理,如:Ø要有坐标系和基准要有坐标系和基准Ø要构成网要构成网Ø要逐级布设等要逐级布设等工程控制网布设的理论与方法优秀三、建网步骤三、建网步骤A.A.确定控制网的等级;确定控制网的等级;B.B.确定布网的形式;确定布网的形式;C.C.确定测量仪器及操作的规程;确定测量仪器及操作的规程;D.D.在图上选点构网,到实地踏勘;在图上选点构网,到实地踏勘;E.E.埋设标石、标志;埋设标石、标志;F.F.外业观测;外业观测;G.G.内业数据处理;内业数据处理;H.H.提交成果提交成果工程控制网布设的理论与方法优秀3.1.3 3.1.3 测图控制网测图控制网作用:作用:p 控制测量误差的累积;控制测量误差的累积;p 保证图上内容的精度均匀;保证图上内容的精度均匀;p 相邻图幅正确拼接相邻图幅正确拼接工程控制网布设的理论与方法优秀测图控制网的特点:测图控制网的特点:p测图控制网的精度取决于测图比例尺的大测图控制网的精度取决于测图比例尺的大小;小;*满足1:500比例尺测图精度的需要,四等及以下平面控制网的最弱边的中误差<=图上0.1mm,即实地的<=5cm。
p 点位选择取决于地形条件;点位选择取决于地形条件;p控制范围较大,点位布设尽量均匀,便于控制范围较大,点位布设尽量均匀,便于实测和图根加密实测和图根加密 * ① 测区内有高精度的国家控制点可直接利用;② 测区内无高级控制点或精度不够,则与外部国家控制点联测;③ 小区域或局部工程,可布设首级控制网为独立网工程控制网布设的理论与方法优秀测图控制网的等级:测图控制网的等级:p二二\ \三三\ \四等三角网;四等三角网;p 一一\ \二级小三角网;二级小三角网;p一一\ \二二\ \三级导线网;三级导线网;p一一\ \二级导线二级导线pGPSGPS首级网首级网注意:@ 加密网尽量减少布网的层次,且一次性加密,便于控制起始数据误差的影响,也使加密点精度趋于均匀; @ GPS技术的优势,首级、加密GPS或者首级GPS,加密传统方法; 工程控制网布设的理论与方法优秀测图控制网中的大比例尺高程控制网:测图控制网中的大比例尺高程控制网:p方法:方法:通常是水准测量;p 等级:等级:二\三\四级;p精度:精度:规范对不同等级有不同要求;p三角高程代替水准时注意:三角高程代替水准时注意: @ 斜距<=1km; @ 有利时间观察,需往返测且往返时间短, 可两台仪器对测; @ 各控制点的高程观测应组成闭合环以增加平差条件; @ 角度、仪器及标靶按规范观测。
工程控制网布设的理论与方法优秀3.1.4 3.1.4 施工控制网施工控制网 平面控制网根据地形条件布设:n 三角、边角网 起伏较大或跨越江河的地区;n 导线网 平坦但通视困难的地区;n 建筑方格网 建筑物或工业场区多为规则矩形的地区;n GPS网 主流布网形式;n GPS网与地面网相结合的混合网 高精度的施工控制网工程控制网布设的理论与方法优秀施工平面控制网特点:施工平面控制网特点:1)1)控制的范围较小,控制点的密度较大,精控制的范围较小,控制点的密度较大,精度要求较高;度要求较高;Ø 范围:点尽量控制整个区域,满足放样需要大型水利枢纽工程<20km2,中小型<10km2,工业场地<1km2Ø 精度高:点分布不均会导致边长相差大;放样建筑物的轴线,偏差限制严格2) 2) 使用频繁;使用频繁;稳定性、使用方便性及点位在施工期间的保存3) 3) 受施工干扰大;受施工干扰大;施工控制网的布设是工程的一部分,考虑布置情况及施工程序、方法;点位分布及密度恰当,施工总平面图做点位标记工程控制网布设的理论与方法优秀施工平面控制网特点:施工平面控制网特点:4) 4) 控制网的坐标系与施工坐标系一致;控制网的坐标系与施工坐标系一致;Ø施工坐标系,就是以建筑物的主要轴线作为坐标轴而建立起来的局部直角坐标系。
布网时尽量使用轴线作为控制网的一边,施工控制网和测图控制网关联时需进行坐标换算Ø水利中的大坝;大桥桥轴线;隧道中心及切线;车间或设备的轴线等5) 5) 投影面与工程的平均高程面一致;投影面与工程的平均高程面一致;Ø 不是投影到平均海水平面或参考椭球所对应的高斯平面上,而是投影到厂区平均的高程面上l 投影到定线放样精度最高的平面,保证设备、构件的安装精度;l 桥梁控制网要求化算到桥墩顶部的高程面上;l 隧道控制网应投影至隧道平均高程上工程控制网布设的理论与方法优秀施工平面控制网特点:施工平面控制网特点:6) 6) 有时分两级布网,次级网可能比首级有时分两级布网,次级网可能比首级网的精度高网的精度高 工程:各种建筑物、构筑物、铁路、公路、隧道等的综合体l 首先建立第一级控制网,放样各建筑物的主轴线;l 其次根据各个工程项目放样的具体要求建立第二级控制网工程控制网布设的理论与方法优秀施工高程控制网特点:施工高程控制网特点:l首先布满整个场地的基本高程控制网(三等);l其次根据各个施工阶段的需要布置加密网(四等) 加密点一般为临时水准点平坦地区:施工平面、高程控制点可以共享;平坦地区:施工平面、高程控制点可以共享;起伏较大:施工平面、高程控制点单独布设。
起伏较大:施工平面、高程控制点单独布设工程控制网布设的理论与方法优秀3.1.5 3.1.5 变形监测网变形监测网1变形监测网由参考点和目标点组成必要条件:u 可以由任意点构成网,但至少有一个参考点、一个目标点或两个目标点;u 参考点在变形体外,是网的基准,目标点在变形体上,变形由目标点的运动来描述1布设网形:根据监测的目的、变形体的形状、环境及地形:一维网、二维网、三维网监测方法:u 三角网或边角网、导线或导线网;1 GPS监测网;u GPS与地面测量网混合;u 三维激光扫描监测等工程控制网布设的理论与方法优秀3.1.5 3.1.5 变形监测网变形监测网2变形监测网的坐标系和基准的选取原则;• 变形体的范围大且形状不规则时,选择已有的大地坐标系统优点:得到已知的归化和投影改正;监测网便于检查• 与已有的大地网联测或将已有的控制点作为参考点,便于坐标系及基准的确定优点:一维一个已知点,二、三维两个已知点;精度要求高,联测时采用无强制连接方法,即固定一个点,二三维再固定一个定向方向工程控制网布设的理论与方法优秀3.1.5 3.1.5 变形监测网变形监测网2变形监测网的坐标系和基准的选取原则;• 明显结构特征的变形体,采用基于监测体的坐标系;坐标轴可与监测体的主轴线重合、平行或垂直。
优点:以使目标点在某一个方向上变动,坐标变化反应变形情况,选什么样的坐标系和固定基准不重要,但确定了固定基准就保证不变• 仅对目标点相对运动研究,可不用参考点,采用自由基准,变形体的变形通过可估计的基准不变量确定优点:不设参考点,不通过目标点坐标变化来确定变形工程控制网布设的理论与方法优秀3.1.5 3.1.5 变形监测网变形监测网三.对变形监测网应作同时顾及精度、可靠性、灵敏度以及费用进行监测网的优化设计;l 根据网点的布置、坐标系、基准及目标点的精度要求,则网的精度得以确定l 人机交互模拟优化设计方法或解析法确定优化方案:ü 增减观测值ü 修改测量方案ü 改变观测值精度等工程控制网布设的理论与方法优秀3.1.5 3.1.5 变形监测网变形监测网四.对变形监测网都要进行重复观测l 每个周期观测方案不变,消除周期观测中的系统误差;l 如中途改变方案(仪器、网形、精度等),则需在观测周期同时采用两种方案进行观测,以确定两种方案间的差别,进行周期观测数据的处理工程控制网布设的理论与方法优秀3.1.6 3.1.6 安装测量控制网安装测量控制网作用:作用:è大型设备构件安装定位的依据;è工程竣工后建筑物和设备变形观测及设备调整的依据。
条件:条件:è控制点的密度要能满足设备构件的安装定位要求;è点位的选择要考虑设备的位置、数量、建筑物的形状、特定方向的精度要求等工程控制网布设的理论与方法优秀3.1.6 3.1.6 安装测量控制网安装测量控制网特点:特点:è通常是一种微型边角网,边长从几米至一百多米;è整个网由形状相同、大小相等的基本图形组成;è精度要求很高,其测量精度有时要达到计量级工程控制网布设的理论与方法优秀3.1.6 3.1.6 安装测量控制网安装测量控制网特例:特例:è直线型建筑物:直伸形网;è环形地下建筑物:各类环形网;è大型无线电天线:辐射状控制网工程控制网布设的理论与方法优秀3.2 工程控制网的基准和建立方法 3.2.1 3.2.1 工程控制网的基准工程控制网的基准 定义:是通过控制网平差求解未知点坐标时所给出的已知数据,以便对网的位置、长度和方向进行约束,使网的平差有唯一解 该基准不满足及秩亏时要一特解,基准的不同有:⑴ 约束网:具有多余的已知数据⑵ 最小约束网(经典自由网):只有必要的已知数据⑶ 无约束网(自由网):无必要的已知数据工程控制网布设的理论与方法优秀3.2.1 3.2.1 工程控制网的基准工程控制网的基准 基准与网的用途和分类有关,工程控制网的观测值:角度或方向、边长、天顶距和高差,极少有方位角:nGPS网平差为基线向量或坐标差等。
n测图控制网一般为约束网;n施工控制网为最小约束网;n变形监测网为无约束网或最小约束网;n安装控制网为最小约束网或约束网工程控制网布设的理论与方法优秀表3-1 各种工程控制网的基准秩亏和基准参数工程控制网布设的理论与方法优秀3.2.2 3.2.2 工程控制网基准的建立方法工程控制网基准的建立方法u联测:测图控制网多为约束网,总是选国家或城市坐标系(含平面和高程)下的已知点坐标为其基准₪ 一个点的坐标和一个方位角为固定起算;₪ 长度基准由投影到工程投影面上高精度测距边来确定u不联测:工程控制测量采用较多的是不与大地测量控制网相联系的专用网,所以自由网平差以及基准确定很重要 *自由网平差理论见控制测量学工程控制网布设的理论与方法优秀3.3 工程控制网的质量准则 Ö 精度准则:精度准则:描述误差分布离散程度;Ö 可靠性准则:可靠性准则:发现和抵抗模型误差的能力;Ö 灵敏度准则:灵敏度准则:监测网发现某一变形的能力;Ö 费用准则:费用准则:建网费用控制网的质量是控制网设计的核心和宗旨用什么标准来衡量控制网的质量好坏,不仅取决于工程的质量和要求,而且取决于标准制定的合理与否这个标准就是控制网优化设计的质量标准,又称为质量指标或质量准则。
工程控制网布设的理论与方法优秀3.3.1.1 3.3.1.1 精度准则精度准则 一、总体精度准则一、总体精度准则((P35P35))A为(n,u)维系数矩阵;s2为x2的估值;线性模型X的协方差阵X的经验协方差阵协方差阵和协因数阵反应网的总体精度,见下页图工程控制网布设的理论与方法优秀工程控制网布设的理论与方法优秀总体精度准则可由u维的未知数向量x的置信超椭球的概率公式导出:对协方差阵做谱分解得:式中的λ是Σ特征值,s为λ的特征向量,则置信超椭球体的半径Ai:工程控制网布设的理论与方法优秀1.E准则 置信超椭球的最大半轴应尽可能地小2.体积准则 置信超椭球的体积应尽可能地小由置信超椭球可知:工程控制网布设的理论与方法优秀3.3.方差准则(方差准则(A A准则)准则) 置信超椭球的半轴平方和应尽可能地小置信超椭球的半轴平方和应尽可能地小4.4.平均精度准则平均精度准则工程控制网布设的理论与方法优秀5.均匀性和各向同性准则工程控制网布设的理论与方法优秀二、点位精度和相对点位精度二、点位精度和相对点位精度三、未知数函数的精度三、未知数函数的精度四、主分量四、主分量五、准则矩阵五、准则矩阵工程控制网布设的理论与方法优秀Local precision estimatesLocal precision estimates1. Mean square error of a point 点位中误差2. Error ellipse (standard) 误差椭圆工程控制网布设的理论与方法优秀3.3.1.2 3.3.1.2 可靠性准则可靠性准则定义: 控制网发现(或探测)观测值粗差的能力(称内部可靠性)和抵抗观测值粗差对平差结果影响的能力(称外部可靠性)。
作用: 可靠性准则可以提供衡量控制网内部观测值相互控制、检核的量化数值和可能出现但不能被发现的最大模型误差值工程控制网布设的理论与方法优秀提高实现质量的办法提高实现质量的办法 • 对网进行第二次独立观测(复测); • 布网时事先考虑用独立的附加观测值来控制网的结构(较常用)工程控制网布设的理论与方法优秀1.内部可靠性 内部可靠性是假设控制网中只有一个观测值包含粗差且观测值粗差主要由某种系统性影响或点的变动所引起的假设情况下导出的换句话说:内部可靠性是指某一观测值中至少必须出现多大的粗差 ,才能以所给定的检验功效在显著水平为 的统计检验中被发现,这时观测值上可发现粗差的下界值为:工程控制网布设的理论与方法优秀n直接进行不同类观测值的可靠性比较,采用n 作为度量观测值内部可靠性的指标工程控制网布设的理论与方法优秀工程控制网布设的理论与方法优秀工程控制网布设的理论与方法优秀2.外部可靠性外部可靠性是指无法探测出小于 的观测值,而保留在观测数据中的残存粗差对平差结果的影响,即没有发现的粗差对待估参数的影响上式与基准有关,且使用不便:为描述不同观测值的外部可靠性指标。
工程控制网布设的理论与方法优秀分析:工程控制网布设的理论与方法优秀3.3.1.3 3.3.1.3 灵敏度准则灵敏度准则 n变形观测控制网以灵敏度准则作为其特殊的质量准则,是由变形观测控制网的性质、特点和用途所决定的n变形观测控制网的目的就是要证明监测对象是否存在显著变形n和一般控制网相比较,监测网最主要的特点就是具有周期性和方向性即通过多期观测来发现建筑物在某一特定方向上的变形工程控制网布设的理论与方法优秀3.3.1.4 3.3.1.4 费用准则费用准则 p控制网的费用一般包括用于设计、造标埋石、交通运输、仪器设备购置、观测、计算、检查等各项费用p网的设计有两个原则:最大原则(费用一定,网的质量最好)最小原则(质量满足要求,费用最小)p建网费用常用观测值权的函数来度量,如工程控制网布设的理论与方法优秀p即用观测值的权的总和最小作为费用准则据统计,网的测量费用于网的计算费用相比,后者不到80%通过优化设计,增加微不足道的设计计算费用,可显著降低测量费用p不难理解,精度愈高,观测值的权愈大,则建网费用愈高;同样,多余观测数愈多,网的可靠性提高,也要以增加费用为代价工程控制网布设的理论与方法优秀工程控制网布设的理论与方法优秀3.4 工程控制网的优化设计 n工程控制网的优化设计分类n优化设计的任务n工程控制网的优化设计方法n模拟法优化设计工程控制网布设的理论与方法优秀测量控制网优化设计 u 在现有人力,物力和财力条件下,使控制网具有最高的精度。
u 在满足控制网的精度和可靠性的前提下,使成本最低工程控制网布设的理论与方法优秀工程控制网布设的理论与方法优秀工程控制网布设的理论与方法优秀工程控制网布设的理论与方法优秀3.4.1 3.4.1 工程控制网的优化设计分类工程控制网的优化设计分类 工程控制网的优化设计一般分为四类,各类设计的含义列于下表(高斯马尔科夫模型(L,Ax,σ2P-1)):(1)零类设计(基准问题):网形与观测精度一定,坐标系与基准的选择问题;(2)一类设计(图形问题):观测精度与坐标向量协因数阵一定,调整网点位置问题;(3)二类设计(权比问题):网形和坐标向量协因数阵一定,观测精度改变的问题;(4)三类设计(加密问题):对已有网的改进问题工程控制网布设的理论与方法优秀上述分类只是从概念上去理解,网的设计不一定完全按此思路,常常是几类设计同步进行观测值方程式法方程式协因数阵工程控制网布设的理论与方法优秀3.4.2 3.4.2 优化设计的任务优化设计的任务 网的优化设计是一个迭代求解过程,它包括以下内容(参见下图):u 提出设计任务:测量人员按应用部门要求落实;u 制定设计方案:网的图形和观测方案的修改;u 进行方案评价:精度、可靠性、灵敏度和费用;u 进行方案优化:网的设计修改达到理想。
工程控制网布设的理论与方法优秀控制网优化的内容和流程 工程控制网布设的理论与方法优秀3.4.3 3.4.3 工程控制网的优化设计方法工程控制网的优化设计方法 网的优化设计方法有两种:l 解析法:(原理P46)通过数学方程用最优化方法求解目标函数达到最小l 模拟法:根据经验和准则,通过计算比较、修改,得到最优方案工程控制网布设的理论与方法优秀工程控制网布设的理论与方法优秀工程控制网布设的理论与方法优秀工程控制网布设的理论与方法优秀工程控制网布设的理论与方法优秀现代测量控制网数据处理通用软件包现代测量控制网数据处理通用软件包((CODAPSCODAPS))工程控制网布设的理论与方法优秀3.5 典型工程控制网 工程控制网布设的理论与方法优秀3.7 工程控制测量内外业一体化 工程控制网布设的理论与方法优秀3.7.2 工程控制测量内外业一体化系统 工程控制网布设的理论与方法优秀工程控制网布设的理论与方法优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