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础乒乓训练十二式(十).doc
7页基础乒乓训练十二式(十)通过平时的训练,我们已经掌握了大部分的基本技术在技术训练中,巩固技术动作是一方面,培养击球手感,掌握摩擦、调整弧线的技能更为重要在学会单项技术之后,我们需要掌握如何将各项技术组合到一起,这就是我们说的衔接技术衔接技术需要我们通过合理的步法跑动,将各项技术进行组合,使击球更加流畅在这里我们着重强调步法的重要性,很多业余爱好者的单项技术都练得不错,但是一打比赛,总感觉所有的技术都用不出来,甚至出现技术动作变形的情况,这都是因为步法跑动不合理造成的之前我们练习单项技术的时候也涉及到步法,基本掌握了在跑动中击球的方法为了实现多板击球的连续性,在步法跑动的同时进行引拍,这是跑动中击球的重要技巧练习正反手定点摆速定点摆速是指用正反手有规律地交替击球,这是业余爱好者巩固正反手技术动作,并体会步法的重要训练内容其实在相持阶段,我们就是在比拼摆速的能力,只不过实战中的摆速包含更多的技术组合,在击球窨上更为开阔,而且对选手的战术思路也有更高的要求定点摆速是基本技术的一部分,对于这项技术组合的要求是:正反手在击球时,技术动作要稳定、合理;步法跑动要迅速,跑位要精准;腿、腰、手三者之间要协调,不能脱节;在击球时要学会节奏调节,学会控制弧线和回球落点。
准备姿势打摆速的准备姿势很简单,与反手拨(推)、正手攻的准备姿势相同在开始的训练阶段,由于球速较慢,我们可以适当将身体重心提高一点,两脚的间距可以略微小一些,保持身体稳定性即可放慢球速有助于使身体移动到位,并且可以充分完成击球动作,对初学者很有帮助但是为什么球速慢的时候要将身体重心提高一点呢?之前我们一直要求在击球时应该压低身体重心,这岂不是自相矛盾了?其实我们在击球时的身体重心是随时调节的当球速慢的时候,如果我们的重心过低,所有的力量就容易集中在下盘(双腿上),一旦跑动起来,力量就会向下沉,大腿的肌肉会过于紧张,小腿会失去“弹簧”的作用,因此会导致上半身的动作与下半身脱节很多初学者在练习时总会过于注重脚下的跑动,重心压得很低,以至于跑动时整个脚掌都在接触地面,产生“咚咚”的声音,这说明下盘承压过重,必然会影响跑动速度,还会使腰部失去传递力量的作用因此我们练习时,可以适当提高重心,上半身稍稍前倾就好,用两脚的前脚掌来支撑地面,起到“弹簧”的作用在跑动中引拍在跑动中引拍是一个难点很多爱好者在最初的训练中并没有打好基础,由于无法在跑动中完成引拍过程,从而形成直接用手臂够球的动作,长期下来,连脚下的步法都忽略掉了,这是一个恶性循环。
在开始练习的时候,我们可以将跑动击球的动作分解成两步来进行—首先跑动到位;然后再引拍,准备击球当球速较慢的时候,采用分步跑动、击球的方式完全可以将击球动作做完整,这个阶段可以培养大家先动脚、再出手的习惯然后我们慢慢加快球速,提高跑动速度,当球速快到一定程度时,就会感到击球吃力,总会错过击球点此时就需要我们“提前”引拍了如图A2-A4所示,反手击球后向正手位跑动,先将右脚跨出一小步(图A2);然后采用并步的方式右移,移动的同时开始转腰(图A3);移动到位、右脚落地的同时完成转腰引拍(图A4)可以看出引拍过程与跑动是同步进行的,只要跑动到位,就可以直接进行击球练习跑动中引拍可以先采用徒手跑动的方式,关键在于腿和腰部转动之间的关系,一旦找到了跑动引拍的感觉,快速衔接就会水到渠成击球 我们在击球时需要注意尽量将身体正对来球,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要“包住球”击球时,步法到位是前提,提前引拍是击球的保证击球时必须保证击球空间,但是要避免大幅度拉手的现象通常打摆速都集中在近台,正反手多以击打为主,因此在击球时,拍形要调节好,尽量将球拍立起正反手的击球动作来控制回球弧线在正反手转换的过程中,握拍需要注意:有些爱好者在正反手交替击球时会出现“换握”,也就是球拍在手中会转动,用来调整拍形。
这种握拍的方式并不算错误,只是在换握时要注意球拍转动不宜过大,否则在连续转换时会出现球拍不稳定的现象还有些爱好者在正反手交替时依靠手腕的调节来调整拍形,这种方式也很合理,提高了击球动作的稳定性跑动中击球也有重心交换当在正手位击球时,在引拍过程就要先将重心放在右脚上,击球时再将重心交换到两脚之间;移动到反手位时,重心先放在左脚上,然后身体向前迎球,进行重心交换训练提示l 在击球跑动的过程中,要时刻保持步法的“轻盈”,也就是在击球的同时,脚下不要用力下踏,当跑到适当位置的时候要注意急停,以便能够快速还原l 要用并步进行横向大范围跑动,尽量不要使用跨步l 跑动过程中,尽量减小身体重心上下起伏的幅度,保证身体的稳定性,否则会错过击球点,还会导致击球不稳定l 击球时可以适当增加摩擦,提高回球的威胁练习不定点摆速的技巧不定点摆速是最实战的训练内容很多业余爱好者在练习时感觉难度很高,无法判断来球的具体落点,因此会手忙脚乱其实在练习不定点摆速时,首先要稳住心态,脚下要先站得住通常在打不定点的时候,自己要有一个“基准位置”,也就是反手位毕竟在相持中,大多数落点都集中在反手位。
先守住反手位,盯住来球,一旦来球到了正手位,迅速用并步移动、击球,然后立刻还原至反手位还原的过程很重要,如果对方连续回球正手位的时候,自己在第一板正手击球后的还原过程中,要立刻急停,然后再次起动,移动到正手位击球不定点摆速时,我们应该把60%以上的注意力集中在反手位,在进行反手相持时,身体重心不要有大幅度地晃动有些爱好者总觉得盯不住球,一旦来球到正手位之后会反应不及这里告诉大家一个盯球的技巧:盯球时,不能死死盯着对方的球拍,再强的高手看着对方的球拍也会头晕眼花我们应该盯住球的弧线当对方击球时,由于球速很快,球在空中会形成一条“白线”,我们通过这条白线的角度和轨迹就能够判断出来球的落点,但是通过训练,我们可以在“白线”刚刚形成一小段的时候就能判断出来球的落点对落点的判断能力与脚下起动速度相辅相成当我们判断出来球的落点后,必须要快速起动,如果腿部力量不足,或者重心不稳定,即使知道来球的落点,也无法及时移动到位因此我们说不定点摆速是对综合技术能力的考验防守中的摆速在实战中,当对方进攻后打起相持时,自己总是处于比较被动的状况因为对方的进攻有一定威胁,在速度、旋转或力量上占有一定优势,所以自己的心态总会有些波动。
其实防守不一定就会失分,在防守时一定要有良好的心态,要有所准备如果能在防守时注意落点和节奏的变化,很容易让对方造成失误通常在防守对方弧圈球的时候,我们可以采用正、反手平挡的技术,站位一定不能离球台过远当对方进攻时,正、反手的防守都要主动迎前,尽量减小上半身动作的幅度,尤其是手臂动作要小,靠前臂的小幅收缩控制回球弧线正反手防守时要注意腰部的运用,通过转腰来迎球,顶住来球防守时要尽量避免向后退,一旦退到中台就会极其被动在近台防守可以通过落点的变化给对方施加压力,比如打对方追身球,或者利用大角度调动对方,使对方的衔接出现失误,以此寻找反攻的机会防守技术本身难度很高,再加上是全台防守,难度会更高因此我特别强调防守的心态要稳定,只要能把球回到对方的台面上,对方就有可能失误,自己就有反攻的机会进攻后的摆速进攻后打相持是比较主动的衔接技术进攻之后的摆速要根据第一板进攻的质量来调节对于业余爱好者来说,第一板进攻通常不具备很大的杀伤力,所以进攻后要迅速做好两面相持的准备进攻后,要抓住对方的弱点,使对方的防守出现失误进攻后的相持中,不要一味用正手连续进攻,虽然正手进攻的威胁很大,但是当自己位置调整不当的时候,也可以适当过渡,或者用反手进攻。
在相持的时候,站位不要离球台太近,可以稍稍后退;击球要注重旋转,正手可以快带,反手可以快撕,要体现出速度优势进攻后的摆速要充分体现自身的特长技术,在击球节奏和落点上要多加变化,力争把球打“活”全方位技术组合时的摆速全方位技术组合时的相持可以说是攻防相互转换的一个过程这要求我们要有清醒的头脑,合理地运用各项技术这里我特别要说明直板打法的爱好者需要注意的问题:直板选手的反手相对是一个弱点,因此在正反手交替击球的时候要注意跑位的方式通常直板选手反手击球时多在近台,而要想发挥正手的威力,又会退至中远台,这样从反手到正手跑位时,轨迹是一条从前向斜后方的斜线在从反手向正手位跑动时,要注意身体的姿势,要尽量正对来球,这样在正手击球的时候才能“包住”球此时我们还要注意,由于跑位时是向后退的,因此对方来球的角度会越来越大,所以跑动时要多跑出半步,否则击球点离身体过远,会影响击球动作和击球质量横板选手在相持时,可以尽量将身体平于球台端线,要将平挡、快撕、发力拉三种技术灵活运用横板相持的优势在于击球质量较高,正反手比较均衡,因此不必像直板选手那样大范围跑动,无形中提高了衔接的流畅性业余爱好者在练习时,要有信心进行这些难度较高的训练,毕竟这些贴近实战的训练内容可以真正提高自身的综合实力。
每个爱好者可以根据自身的技术风格制订训练计划,无论是防守还是进攻,都要稳步提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