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锁骨中段移位骨折的手术治疗与非手术治疗效果对照.docx

11页
  • 卖家[上传人]:ji****81
  • 文档编号:270622469
  • 上传时间:2022-03-26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31.50KB
  • / 11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锁骨中段移位骨折的手术治疗与非手术治疗效果对照    李森强【摘要】目的:探讨锁骨中段移位骨折分别采用手术治疗和非手术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80例锁骨中段移位骨折患者随机分为40例观察组和40例对照组,观察组采用手术治疗,对照组采用非手术方式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和并发症出现率结果:两组患者的治疗优良率,观察组85%显著高于对照组6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并发症出现率,观察组10%明显低于对照组30%,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患者采用手术治疗锁骨中段移位骨折,临床疗效显著好于非手术治疗,骨折愈合良好,值得进行推广关键词】锁骨中段移位骨折;手术治疗;非手术治疗;效果分析锁骨骨折是一种常见类型的骨折,骨折部位分为中段、近段以及远段,其中最常见的类型是中段骨折常规锁骨治疗中,通常采用非手术外固定治疗,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锁骨骨折采用手术治疗变得越来越普遍[1]为了对锁骨中段移位骨折采用手术治疗和非手术治疗的临床疗效进行对比,我院对40例锁骨中段移位骨折患者采用手术治疗,报告如下资料与方法一般资料:我院2012年8月~2013年4月收治80例锁骨中段移位骨折患者,将其随机分为40例观察组和40例对照组。

      观察组,21例男性,19例女性,平均年龄36.3±2.4岁;对照组,24例男性,16例女性,平均年龄41.2±2.1岁两组患者的基本资料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手术方法:对照组患者采用非手术治疗,采用手法复位后,使用“8”字绷带进行外固定,6~8周后将外固定去掉,开展功能训练观察组采用手术治疗,患者处于仰卧,对颈丛神经实施麻醉,垫高患侧肩部,沿着锁骨在骨折部位开切口,将骨折端进行暴露,避免损伤到血管和神经,手术直视下将骨折端复位,把钢板放置在锁骨上方,拧紧螺钉,将3颗螺钉依次固定在骨折远近端,术后将骨折端悬吊持续一周,然后进行功能训练疗效标准:①治疗优良率评价骨折部位恢复正常结构,骨折出现愈合,肩关节能够正常活动,评价为优;骨折复位程度超过80%,内固定牢固,骨折出现愈合,肩关节没有疼痛感,评价为良;骨折复位程度为50%~80%,内固定出现轻微松动,骨折愈合延期,肩关节活动受到限制,患者具有肩周炎,评价为中;骨折不能完全复位,愈合部位出现畸形,内固定完全松动,肩关节出现活动障碍,评价为差优良率为优良例数和总例数之比×100%②并发症出现率患者主要并发症为:骨折部位疼痛、手术伤口感染、愈合部位出现畸形等,并发症出现率为并发症出现例数和总例数之比×100%。

      统计学方法:使用统计软件SPSS 17.0对数据进行处理,采用卡方检验组间比较结果,P<0.05说明具有统计学差异结果两组患者治疗优良率对比观察组治疗优良率85%显著高于对照组治疗优良率6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发症出现率,观察组为10%(4/40),对照组为30%(12/40),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讨论锁骨骨折采用常规保守治疗的方法是:采用“8”字绷带实施外固定,它的缺点是内固定稳定性较差、会勒伤皮肤、对臂丛神经造成压迫,骨折端容易损伤皮肤以及对锁骨下血管和神经造成损伤,患者骨折愈合较慢,骨折部位容易出现畸形,并且当形成骨痂后会对肩关节活动能力造成阻碍[2]针对以上非手术存在的诸多缺陷,采用手术治疗具有显著的优势,临床报道,锁骨中段移位骨折采用常规非手术治疗,患者的骨折不愈合率为15.1%,而采用手术复位骨折,患者骨折不愈合率仅为2.3%,因此证实手术治疗锁骨中段移位骨折同非手术相比骨折愈合效果更明显[3-4]本次研究结果显示,患者治疗优良率,观察组为85%,而对照组为60%,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说明观察组疗效显著好于对照组;两组患者并发症出现率,观察组为10%,对照组为30%,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采用手术复位锁骨中段移位骨折,患者的骨折愈合情况好于非手术复位。

      综上,锁骨中段移位骨折采用手术治疗,患者的治疗效果显著好于非手术治疗,而采用手术治疗的骨折患者其并发症出现率显著低于非手术治疗骨折患者,因此说明锁骨中段移位骨折患者适合采用手术进行复位,临床疗效显著,骨折部位愈合良好,值得进行推广参考文献[1]朱夫璋.锁骨中段移位骨折三种内固定方式临床疗效比较[J].中国现代医药杂志,2010,12(5):42-44.[2]葛友平.锁骨中段移位骨折手术治疗与非手术治疗效果比较[J].中外医疗,2009,21(6):70-70.[3]张智,李杰,吕明,等.锁骨中段移位骨折的手术治疗与非手术治疗比较[J].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10,15(24):1854-1856.[4]丁欢.锁骨中段移位骨折钢板内固定治疗与非手术治疗的比较[J].国际骨科学杂志,2010,28(3):204-205. 【摘要】目的:探讨锁骨中段移位骨折分别采用手术治疗和非手术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80例锁骨中段移位骨折患者随机分为40例观察组和40例对照组,观察组采用手术治疗,对照组采用非手术方式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和并发症出现率结果:两组患者的治疗优良率,观察组85%显著高于对照组6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并发症出现率,观察组10%明显低于对照组30%,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

      结论:患者采用手术治疗锁骨中段移位骨折,临床疗效显著好于非手术治疗,骨折愈合良好,值得进行推广关键词】锁骨中段移位骨折;手术治疗;非手术治疗;效果分析锁骨骨折是一种常见类型的骨折,骨折部位分为中段、近段以及远段,其中最常见的类型是中段骨折常规锁骨治疗中,通常采用非手术外固定治疗,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锁骨骨折采用手术治疗变得越来越普遍[1]为了对锁骨中段移位骨折采用手术治疗和非手术治疗的临床疗效进行对比,我院对40例锁骨中段移位骨折患者采用手术治疗,报告如下资料与方法一般资料:我院2012年8月~2013年4月收治80例锁骨中段移位骨折患者,将其随机分为40例观察组和40例对照组观察组,21例男性,19例女性,平均年龄36.3±2.4岁;对照组,24例男性,16例女性,平均年龄41.2±2.1岁两组患者的基本资料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手术方法:对照组患者采用非手术治疗,采用手法复位后,使用“8”字绷带进行外固定,6~8周后将外固定去掉,开展功能训练观察组采用手术治疗,患者处于仰卧,对颈丛神经实施麻醉,垫高患侧肩部,沿着锁骨在骨折部位开切口,将骨折端进行暴露,避免损伤到血管和神经,手术直视下将骨折端复位,把钢板放置在锁骨上方,拧紧螺钉,将3颗螺钉依次固定在骨折远近端,术后将骨折端悬吊持续一周,然后进行功能训练。

      疗效标准:①治疗优良率评价骨折部位恢复正常结构,骨折出现愈合,肩关节能够正常活动,评价为优;骨折复位程度超过80%,内固定牢固,骨折出现愈合,肩关节没有疼痛感,评价为良;骨折复位程度为50%~80%,内固定出现轻微松动,骨折愈合延期,肩关节活动受到限制,患者具有肩周炎,评价为中;骨折不能完全复位,愈合部位出现畸形,内固定完全松动,肩关节出现活动障碍,评价为差优良率为优良例数和总例数之比×100%②并发症出现率患者主要并发症为:骨折部位疼痛、手术伤口感染、愈合部位出现畸形等,并发症出现率为并发症出现例数和总例数之比×100%统计学方法:使用统计软件SPSS 17.0对数据进行处理,采用卡方检验组间比较结果,P<0.05说明具有统计学差异结果两组患者治疗优良率对比观察组治疗优良率85%显著高于对照组治疗优良率6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发症出现率,观察组为10%(4/40),对照组为30%(12/40),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讨论锁骨骨折采用常规保守治疗的方法是:采用“8”字绷带实施外固定,它的缺点是内固定稳定性较差、会勒伤皮肤、对臂丛神经造成压迫,骨折端容易损伤皮肤以及对锁骨下血管和神经造成损伤,患者骨折愈合较慢,骨折部位容易出现畸形,并且当形成骨痂后会对肩关节活动能力造成阻碍[2]。

      针对以上非手术存在的诸多缺陷,采用手术治疗具有显著的优势,临床报道,锁骨中段移位骨折采用常规非手术治疗,患者的骨折不愈合率为15.1%,而采用手术复位骨折,患者骨折不愈合率仅为2.3%,因此证实手术治疗锁骨中段移位骨折同非手术相比骨折愈合效果更明显[3-4]本次研究结果显示,患者治疗优良率,观察组为85%,而对照组为60%,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说明观察组疗效显著好于对照组;两组患者并发症出现率,观察组为10%,对照组为30%,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采用手术复位锁骨中段移位骨折,患者的骨折愈合情况好于非手术复位综上,锁骨中段移位骨折采用手术治疗,患者的治疗效果显著好于非手术治疗,而采用手术治疗的骨折患者其并发症出现率显著低于非手术治疗骨折患者,因此说明锁骨中段移位骨折患者适合采用手术进行复位,临床疗效显著,骨折部位愈合良好,值得进行推广参考文献[1]朱夫璋.锁骨中段移位骨折三种内固定方式临床疗效比较[J].中国现代医药杂志,2010,12(5):42-44.[2]葛友平.锁骨中段移位骨折手术治疗与非手术治疗效果比较[J].中外医疗,2009,21(6):70-70.[3]张智,李杰,吕明,等.锁骨中段移位骨折的手术治疗与非手术治疗比较[J].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10,15(24):1854-1856.[4]丁欢.锁骨中段移位骨折钢板内固定治疗与非手术治疗的比较[J].国际骨科学杂志,2010,28(3):204-205. 【摘要】目的:探讨锁骨中段移位骨折分别采用手术治疗和非手术治疗的临床疗效。

      方法:将我院80例锁骨中段移位骨折患者随机分为40例观察组和40例对照组,观察组采用手术治疗,对照组采用非手术方式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和并发症出现率结果:两组患者的治疗优良率,观察组85%显著高于对照组6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并发症出现率,观察组10%明显低于对照组30%,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患者采用手术治疗锁骨中段移位骨折,临床疗效显著好于非手术治疗,骨折愈合良好,值得进行推广关键词】锁骨中段移位骨折;手术治疗;非手术治疗;效果分析锁骨骨折是一种常见类型的骨折,骨折部位分为中段、近段以及远段,其中最常见的类型是中段骨折常规锁骨治疗中,通常采用非手术外固定治疗,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锁骨骨折采用手术治疗变得越来越普遍[1]为了对锁骨中段移位骨折采用手术治疗和非手术治疗的临床疗效进行对比,我院对40例锁骨中段移位骨折患者采用手术治疗,报告如下资料与方法一般资料:我院2012年8月~2013年4月收治80例锁骨中段移位骨折患者,将其随机分为40例观察组和40例对照组观察组,21例男性,19例女性,平均年龄36.3±2.4岁;对照组,24例男性,16例女性,平均年龄41.2±2.1岁。

      两组患者的基本资料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手术方法:对照组患者采用非手术治疗,采用手法复位后,使用“8”字绷带进行外固定,6~8周后将外固定去掉,开展功能训练观察组采用手术治疗,患者处于仰卧,对颈丛神经实施麻醉,垫高患侧肩部,沿着锁骨在骨折部位开切口,将骨折端进行暴露,避免损伤到血管和神经,手术直视下将骨折端复位,把钢板放置在锁骨上方,拧紧螺钉,将3颗螺钉依次固定在骨折远近端,术后将骨折端悬吊持续一周,然后进行功。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