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浅析日本和歌修辞手法-序词.docx

9页
  • 卖家[上传人]:杨***
  • 文档编号:303209012
  • 上传时间:2022-06-02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32.89KB
  • / 9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浅析日本和歌修辞手法序词    Summary:和歌是日本韵文学传统形式之一,起源于《古事记》与《日本书纪》所收录的歌谣(合称“记纪歌谣”),在《万叶集》时期发展为定型诗和歌运用了包括掛词、序词、缘语、本歌取等多种独特的修辞手法人们通过这些修辞手法在有限的篇幅中展现了更为深刻的内涵和高超的技巧,是理解与翻译和歌时的重点与难点其中,序词类似于中国《诗经》中“兴”的修辞技巧,是为了导出主旨的修饰语句,常包含比喻与双关的技巧,被大量运用于和歌之中文章以经典的和歌为例,对序词的意义与特点进行解析,便于学习者更好地理解和歌与序词修辞Key:序词;和歌;修辞和歌是日本古典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从最初的长歌、短歌、旋头歌等多种形态到固定为五七五七七的五句三十一音节对于经过漫长的发展历史逐渐走向成熟的和歌,我们不仅要关注诗歌形态、内容、题材等方面的内容,和歌修辞技巧也是重要的着眼点区别于其他文学形式,日本和歌具有自己独特且富有魅力的表现手法,如“掛词”“序词”“枕词”“缘语”等其中“序词”为万叶修辞的代表手法,对万叶歌风的形成具有重大作用,被《古今集》之后的和歌所继承发展序词”作为音节表现最长,并被频繁使用的修辞手法,与我们熟知中国诗歌的“兴”的运用有异曲同工之处,都是重要的诗歌修辞手段,具有较高的研究价值。

      歌人们通过序词的使用,达到了情景交融、内容衔接自然的目的而从细节部分出发进行研究,也更能体会到日本民族含蓄却浓烈的精神世界一、序词的定义序词常在诗歌开头中出现,通过发音或意义与主旨相融合,引起后文的景物與抒情内容,从约定俗成的集体想象过渡到诗人自己的个人情感,使得整个诗篇更加具有韵味,《百首经典和歌赏析》中认为序词主要有两个特点:其一,句式较长,一般都在7音以上其二,序词通过独创的、个性化的表现,来加强和歌主脉的歌意,以达到情景交融或深化思想的目的[1]对序词定义最综合的描述来源于『和歌文学大辞典』[2]中的解释序词:歌学用語和歌の修辞法の一つ普通一首の中のあることばをより印象的に呼び起こすための修飾語句と説かれるが、一首全体としてみれば、ある景物を提示しそれに寄せて心情を表出する物心融合の修辞表現と捉えるべきであろう序詞は発生的には、即境的景物ないし属目の景物を提示してそこから陳思部に転換して行くという、集団的な場における発想法であり、それがしだいに心情のき寄物陳思部的表現形式として用いられるようになり、やがて個人の叙情的な表現芸術として洗練され、修辞法として確率して行ったものと考えられている。

      例1 石間ゆく水の白波立ち返りかくこそは見め飽かずもあるかな——『古今集』(682)现代日语译文:岩の間に流れる水の白波が繰りかえし立つように、私は何度繰り返しこのように会いたいものだ今だけの逢瀬ではとても満足できないのだよ例2 東風をいたみ奈呉の浦廻に寄する波いや千重しきに恋ひわたるかも现代日语译文:東風が激しく吹き、奈呉の浦のあたりの岸に波が寄せてくる幾重にも寄せるその波のように、恋しく思い続けています——『万叶集』(4213)例1、例2中的划线部分为序词,均使用了比喻的手法,与主旨相呼应,先写景后写情,作为主旨抒情部分的铺垫出现在诗歌首位其中「波」一词常与「たちかへり」、「しばしば」等词组合使用,巧妙运用人们对于「波」连绵不绝特征的印象,加上表示频率寓意的词语,表达出作者对于恋情、故乡等无限的执念与思念序词即是这样通过集团性的、约定俗成的联想想象,自然地融入行文中,使诗歌从“自然部”过渡到“心情部”二、序词的分类目前主流的分类方式主要是从序词如何与后文主旨相关联的特征上进行区分的《小仓百人一首——日本古典和歌赏析》[3]中将序词分为两种:因词义而前后呼应的「有心の序」和发音相同而前后呼应的「無心の序」。

      一般序词被分为与后文主旨的意义相关联、与后文的发音相关联(同音反复)、与后文的发音相关联(一语双关)三种一)与后文主旨的意义相关联一般来说,此种与主旨内容在意义上有联系的序词多结合比喻的修辞方式进行表达,也被叫作比喻关系例3 あしひきの山鳥の尾のしだり尾の長々し夜をひとりかも寝む——『万叶集』(2802)现代日语译文:山鳥の長く垂れ下がっている尾のように、長い夜をひとりで寝るのだろうか比较有代表性的为例3中柿本人麻吕所作和歌其中「山鳥の尾の」即为引出「長々し夜」的序词,使读者从长尾雉的长尾联想到漫漫长夜,用比喻的手法与后文相连接二)与后文的发音相关联歌人使用与主旨部分发音相关联的词作为序词,巧妙引出后文抒情部分从具体词义出发,发音相关联的分类中还可以细分为同音反复式序词与双关式序词两种1)同音反复式序词同音反复式序词指的是序词与后文的Key仅发音相同,并不具有暗示性与双关性例4 時鳥鳴くや五月のあやめ草あやめも知らぬ恋もするかな——『古今和歌集』(469)现代日语译文:ほととぎすが鳴く、この五月に咲くあやめ草、そのあやめ草ではないが、私はものの筋道(あやめ)もわからない、無我夢中の恋をすることだ。

      例4划线序词中,使用「あやめ草」导出后文同音的「あやめも知らぬ」部分前者表示为菖蒲这种植物,后者「あやめも知らぬ」中的「あやめ」表示的是事物的条理,有分别之意可见两者在含义上并不存在关联关系,但是发音相同,作者通过反复使用同音词语从景物过度到抒情,起到强调的作用2)双关式序词双关在日语中为「掛词」,常作为单独的修辞部分进行研究,在序词的使用中常会包含如比喻、双关这种可以独立研究使用的修辞技巧,极大丰富了序词的内涵和使用方式例5 風吹けば沖つ白波たつた山夜半にや君がひとり超ゆらむ——『古今和歌集』(994)现代日语译文:風が吹くと沖の白波がたつ、その「たつ」と同じ名前がついている竜田山を、夜中にあの人は一人で越えているのでしょうか例5中序词部分为「風吹けば沖つ白波」,「たつ」为双关语,一指「たつた(竜田)山」,二指「白波がたつ」,使读者产生对「たつた山」危险畏惧的印象三、序词与枕词在考察序词的特点时,可以与和歌中另一常见的修辞手法即枕词一起比较区分枕词与序词在语法上都承担了修饰语的作用使用枕词与序词是上代日语的特色,通过研究这些用法可以大致推断上代日本人的精神生活,也是考察歌人诗歌技巧的要点之一。

      序词与枕词作为和歌中频繁被使用的两种修辞手法,在与后文的联系和作用上有着共通之处,例如中西认为「独特な枕詞·序詞の豊かさも…共通して寄せる心情があったからであるそれを喚起しつつ次の語を連鎖させていくという方法で、単に次の語の枕として添えたといった底のものではない…」序词与枕词虽然具有共通之处,但从定义及构造上来看仍有所不同根据『古代和歌における修辞』记载,日本以序词为中心的研究始于境田四郎氏的「万葉集の序詞について」(「国語国文の研究」第二十二号,1928年)[4],其中以《万叶集》及古代歌谣为例总体分析研究了序词的诸多问题在文章起始,境田四郎[5]基于契冲在『万葉代匠記』中「枕詞ノ長キラ云ヘリ」的定义,对枕词与序词进行了区分:「五言一句(六言も含めるが二句にまたがらぬ事を要件とする)を枕詞とし、二句以上にわたるものを序詞」『日本国語大辞典』[6]对序词的定义中也包含了对枕词的区分:「枕詞と同じ働きをするが、音数に制限がなく、二句以上三、四句に及ぶ」枕词与其修饰的“被枕词”一般是固定的,特定的枕词用来修饰特定的单词或熟语,例如枕词「あをによし」一定是用来修饰「奈良」的,「あをによし」写作「青丹よし」,而用「あをによし」来引出「奈良」是由于在奈良会采取青色的优质土壤颜料用于绘画或化妆,是提取奈良的特点来进行联想与赞美。

      又例如「夜」「髪」的枕词为「ぬばたま」,这是由于「ぬばたま」是一种黑色的草,同样也是提取其特点,达到比喻的效果从最早的『古事記』、『日本書紀』中就可以找到枕词的影子,是非常古老的修辞手段,也被大量运用在『万叶集』之中枕词占日本歌谣五音句的一句,与被枕词的关系可以分为赞美被枕词、描述被枕词属性、单纯发音相同、比喻被枕词、同音异义语等接续关系序词音节数不定,但多为七个音节以上,比枕词要长并且从内容上来看枕词重复使用率高,常使用地名等來表达内心情感,而序词题材并不固定,重复使用得不多例6 月移りて後に秋風を悲しび嘆きて家持の作れる歌一首うつせみの 世は常なしと 知るものを 秋風寒み 思ひつるかも——『万叶集』(465)现代日语译文:現実の世は常なきものとは知るものの、やはり秋風の寒さを感じると、亡き妻を思ってしまうよ例6中和歌使用了枕词的修辞技巧,其中「うつせみ(空蝉)」源自佛教中「現し身」的转义,有现世、当世的意思,也写作「空蝉」,在汉字中包含“蝉”字,而蝉的寿命仅有60~70天,便很容易让人联想到“世事无常,人生短暂”这层含义「うつせみ」为枕词,用来引出后文的「世は常なしと」的内容总体来说,序词与枕词的共同点在于常用于诗歌开头,主要使用比喻双关等手法引出下文作修饰词使用。

      而不同之处在于枕词的使用方法和连接词语更加固定,并且音节更短,序词的字数与题材并无限制,作者可以更加自由创作与使用序词四、序词与兴和歌的发展深受中国诗歌及文化的影响,除去题材内容中包含大量中国元素之外,从修辞方面也有相似之处和歌中的“序词”与我国诗歌中的“兴”具有一定的共同点关于“兴”的解释有“兴者,托事与万物”(郑玄),“兴者,起也”(刘勰),“兴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也朱熹)等兴一般出现在诗歌的开头部分,先以其他事物(多为草木鸟兽等自然之物)寄托心情,然后引起后文主旨,即托物起兴兴”最早在《诗经》中出现并被大量使用例7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关雎》节选我们熟知的古诗关雎中便使用了“起兴”这一修辞手法,借助其他事物为所咏内容作铺垫,用于渲染气氛,创造意境从位置来看,兴与序词都处于诗歌的篇首从构造上看,『和歌大辞典』中描述序词「ある景物を提示し、それに寄せて心情を表出する「物心対応構造」が序歌の基本的な構造である」,而“兴”的构造与序词相同,两者都承担从自然的事物到抒情的过渡部分从上下文连接的方法来看,兴与序词都常用譬喻的手法连接后文最后两者的作用都有隐喻、象征、引发读者联想的作用。

      日本古典和歌是一种有着诸多规则、修辞法和表现手法的诗体,在诗歌文学领域中被定义为“定型诗”古代日本人在吸收中国汉唐文化精髓的同时,创造了符合日语表现习惯的和歌文化[7]从和歌所具有的独特修辞为着眼点分析与探讨和歌内涵,能够更加精准地解读诗歌的中心思想与文化精髓序词这一修辞手法常在开篇时使用,在进入主旨内容前结合丰富的表达方式与题材引发联想,自然过渡到抒情部分,使得诗歌更具节奏感短小简洁的和歌中用一半的篇幅为引,更能体现出行文的紧凑感,同时加深了诗歌内涵,令人回味无穷  -全文完-。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